大棚栽培春季低溫冷害對長豇豆生產的影響

大棚栽培春季低溫冷害對長豇豆生產的影響

方貫娜等

基金項目: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項目(CARS-23-G-17)

長豇豆是喜溫作物,耐熱性強,但不耐低溫和霜凍,植株生長適溫為 20~25 ℃,20 ℃以下伸蔓期延長、不分枝,15 ℃以下生長緩慢,10 ℃以下生長受到抑制,5 ℃以下植株受害。長豇豆可於春、夏、秋三季多茬栽培,其中春季地膜覆蓋露地栽培中原地區一般於 3 月上、中旬播種,南方地區可於3 月中、下旬播種。為了提早上市,近幾年生產上多采用春大棚提早栽培模式,將播種期提前到 3 月上、中旬,南方地區最早可在 2 月中、下旬播種。由於播種過早,長豇豆出苗後或定植後極易受到晚霜及倒春寒的危害,植株受到低溫冷害甚至直接被凍死,嚴重影響了產量和種植效益[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2019 年春季,筆者在河南省鄭州市分別進行了長豇豆早春大棚品種比較試驗(2 月 25 日播種育苗,3 月 25 日定植)和春露地地膜覆蓋品種比較及材料篩選試驗(4 月 1 日播種育苗,4 月 23 日定植)。4 月 24 日鄭州市白天溫度 30 ℃,夜間溫度急劇下降至 12 ℃,並伴隨大風、降雨和冰雹,之後 4 d(天)內的白天溫度一直持續在 15 ℃左右,夜間最低氣溫只有 8 ℃,4 月 29 日之後白天溫度回升至 20 ℃以上,夜間溫度也逐步穩定在 15 ℃以上。4 月 24 日夜間的急劇降溫和隨後幾天的持續低溫對大棚和露地長豇豆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輕者根系和葉片受到傷害,嚴重的直接死亡。筆者和鄭州市蔬菜研究所豇豆新品種選育課題組人員及時採取養根護根、補充營養和水分以及噴藥防病等一系列措施,雖有效緩解了低溫對長豇豆的危害,但各項試驗的最終結果都受到了一定影響。隨後查閱相關資料,鮮見關於低溫冷害對長豇豆影響的研究與報道。為此,筆者結合多年生產實踐,總結出一套長豇豆低溫冷害預防及補救措施,以期減少長豇豆生產中由低溫冷害造成的損失,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和菜農的種植積極性。[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大棚栽培春季低溫冷害對長豇豆生產的影響


1 春季低溫冷害對長豇豆生產的影響

低溫冷害對作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降低光合作用、減少養分吸收以及影響養分運轉三方面。根據危害特點可分為延遲性危害,即作物生育期顯著延遲;障礙性危害,即莖葉乾枯或生殖階段受害影響授粉及結實;混合型危害,即以上兩種冷害同時發生,比單一型冷害更為嚴重。春季低溫冷害一般發生在 3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有時甚至會在 4 月底發生,此時正值露地長豇豆播種出苗期、定植緩苗期以及春大棚長豇豆開花結莢初期,如持續低溫或遇溫度驟降,極易造成低溫冷害。低溫冷害對長豇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根系吸收能力下降 遭受低溫冷害後,長豇豆根系的吸收能力明顯下降,水分平衡遭到破壞,失水大於吸水,從而使植株萎蔫甚至乾枯。露地直播長豇豆正值苗期或定植後正值緩苗期,低溫冷害嚴重影響新根的形成,如遇持續低溫,極易造成漚根、爛根,根腐病的發病幾率也大大提高。

1.2 植株嫩莖萎蔫、倒伏 露地栽培的長豇豆,苗期由於植株小、抵抗力差,尤其是正處於緩苗期的植株,如遇溫度驟降,導致嫩莖失水、萎蔫,嚴重時植株倒伏。低溫還會造成花青素的形成和積累,在莖部出現大量的花青素褐色斑塊,莖部輕微木栓化。筆者在春露地長豇豆試驗中發現,受低溫冷害後植株出現花青素積累的現象比較普遍,但發生比例因品種和地塊不同而異,低的低於 10%,高的甚至達到了 100%。

1.3 頂芽受害,主蔓停止生長  無論是春露地栽培還是早春大棚栽培的長豇豆,當低溫冷害嚴重時,生長點遭受危害甚至頂芽凍死,頂葉變小或主蔓停止生長,受害程度因品種不同而有所 差異。

1.4 葉片黃化、失綠 春季低溫常常伴隨弱光,低溫弱光下植物光合速率下降,葉綠素合成受阻,受冷害葉片發生褪綠、黃化現象或出現壞死斑。如果低溫後又突遇晴天,受害葉片組織變得柔軟、萎蔫,最終乾枯。

1.5 開花延遲或落花落果 春大棚長豇豆苗期如遭受低溫冷害,還會對花芽分化造成不良影響,從而使開花期延遲或造成畸形花和畸形果;如開花結莢期遭遇低溫,落花、落果現象嚴重,直接影響 產量。


大棚栽培春季低溫冷害對長豇豆生產的影響


2 低溫冷害前的預防措施

2.1 選用耐寒品種 春大棚及春露地栽培長豇豆宜選用耐寒性較強的品種,如優勝 906、莢莢樂 4號、新雜 12 號等。

2.2 培育壯苗 長豇豆生產多以直播為主,但目前生產上提倡育苗移栽,尤其是早春大棚栽培。育苗移栽可以抑制營養生長過旺,促進開花結莢,同時還能有效避免早春低溫的危害。筆者在 2019 年春露地長豇豆試驗育苗時發現,由於後期溫度過高,部分秧苗徒長嚴重,遭受低溫冷害時相對受害較重。因此,育苗時要通過合理控制水肥和溫度管理,培育壯苗。移栽前進行適當的低溫鍛鍊,白天溫度不超過 20 ℃,夜間降到 8~12 ℃,通過低溫煉苗提高秧苗定植後的抗逆能力。

2.3 及時關注天氣預報,提前採取合理有效的預防措施 3 月中旬至 4 月底,是長豇豆低溫冷害的易發階段,此期應及時關注天氣預報。降溫天氣來臨前,溫室大棚應提早加蓋薄膜、保溫被等保溫材料;及時噴施磷酸二氫鉀 500~800 倍液或按使用說明噴施海藻肥、魚蛋白等功能性肥料,提高植株抗寒能力。露地栽培長豇豆在低溫冷害來臨前一天下午,用稻草、塑料薄膜等覆蓋植株,可預防冷害發生。筆者在春露地長豇豆試驗中發現,定植後澆水量不同的地塊受低溫冷害的影響不同,澆水量大的地塊受冷害程度較輕,僅 10% 左右的植株表現為莖部有花青素積累,植株長勢正常,無倒伏;澆水量較少的地塊植株受害嚴重,表現為 100% 植株莖部出現花青素積累,部分品種有 20% 左右的植株直接被凍死。分析原因:可能是由於田間溼度大,水汽能夠增加大氣逆輻射,從而能提高氣 溫。因此,在低溫來臨前,田間澆水能有效降低冷害程度。

3 低溫冷害後的補救措施

3.1 養根護根 低溫冷害發生後,要及時進行中耕培土,疏鬆土壤,提高地溫。若冷害較嚴重時,尤其是低溫寡照、土壤溼度大時,極易發生根腐病,要及時用 50% 多菌靈可溼性粉劑 800 倍液或 15%惡黴靈水劑 450 倍液等藥劑進行灌根。結合後期澆水,可按使用說明用量追施海藻肥、水溶有機碳肥等有機質肥,促進植株早發新根、多發新根,從而提高植株吸水、吸肥能力,減輕低溫冷害對長豇豆生長後期的持續影響。通過養根護根措施,植株在受害 7 d(天)後陸續萌發新根,植株開始恢復 生長。

3.2 及時葉面噴水 長豇豆受低溫冷害後根系吸水能力下降,水分平衡遭到破壞,植株極易失水、萎蔫。冷害多發生在凌晨到日出前,根據天氣預 報,如有急劇天氣變化,應隨時關注氣溫變化情況,當確認冷害發生後,日出前應多次向植株噴灑大量清水,可以有效避免植株萎蔫,緩解冷害程度。如果出現萎蔫後再進行地面補水是錯誤的,此時根系活力低,吸水能力弱,不僅達不到補水的效果,反而還容易發生漚根、爛根現象。如果冷害後突遇晴天,由於溫度回升快,尤其是大棚內溫度快速上升時,葉片更容易出現急性萎蔫,這時要採取措施儘可能讓棚內溫度緩慢上升,比如加蓋遮陽網、提早打開風口等,以利於植株恢復生長。

3.3 補充營養 長豇豆受低溫冷害後要及時給植株補充營養以維持代謝平衡。可噴施 25% 葡萄糖水劑 800~1 000 倍液,或 180 g · L-1氨基酸水劑1 000~1 500 倍液等含糖類、氨基酸類葉面肥;還可噴施 0.01% 蕓薹素內酯 3 000 倍液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刺激葉片伸展和莖節伸長,促進植株儘快恢復生長。同時,還要結合澆水增施磷鉀肥,如每667 m2衝施磷酸二氫鉀 2~3 kg,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3.4 及時防病 長豇豆受低溫冷害後抗病能力顯著下降,尤其是露地栽培長豇豆,此時正值苗期,植株弱小,更易感染病害。因此,在葉面噴施營養液的同時,可噴施 2% 春雷黴素水劑 700~800 倍液等預防細菌性病害的發生;還應及時剪除受害的枯枝爛葉,避免其黴變而誘發病害。

通過綜合採取以上措施,2019 年春季長豇豆各項試驗在遭受了嚴重的低溫冷害後,受害植株雖緩苗期比較長,但 90% 以上受害株在冷害 7 d(天)後均能恢復生長,表現為新根陸續形成,頂芽轉綠並伸長,或頂芽受害植株莖基部的側芽開始萌發並伸長,田間幾乎無缺苗現象。不過仍需注意的是,受害植株雖能恢復生長,但田間最終仍有 1% 左右的植株根系受損嚴重而不能恢復,主要症狀表現類似於根腐病:主根褐變甚至腐爛,側根少,植株長勢弱,葉片小,開花結莢期容易整株萎蔫甚至死亡。這對長豇豆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相對於低溫最初造成的危害,已經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大棚栽培春季低溫冷害對長豇豆生產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