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镔铁刀每夜都啸叫,为何交给武松就不叫了?

扈炀


《水浒传》中有这么一件事:武松在“十字坡”差点被孙二娘蒸了人肉包子。

原来孙二娘只听说过武松的大名却没见过武松,武松恰好路过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孙二娘差点用麻药撂倒武松。

二人打斗在一起,孙二娘的丈夫张青及时赶到,通报姓名方知是一家人,武松和孙二娘不打不相识,二人最后成了蓝颜知已。



武松要上路,临别时,孙二娘说:“兄弟,嫂子也没什么东西可送给你,我有一口宝刀,送给你当礼物吧。”

武松说:“嫂子家的传家宝,小弟万万不敢接受。”

孙二娘哈哈大笑道:“宝刀是一个头陀的遗留物,不过头陀早被我蒸了人肉包子了,我放着也没用。这口雪花镔铁刀每夜都‘嘶嘶’啸叫,烦死了,你赶快拿走吧!”

武松恭敬不如从命,于是带走了这口宝刀。

说也奇怪,自从宝刀跟了武松后,夜里再也不叫唤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说明一点,这是施耐庵老先生夸张的写法,我从来没见过放在桌上自己会叫唤的宝刀,你说被风吹或者地震宝刀受震动发出声音外,安静夜里宝刀会叫肯定是闹鬼了。

我们抛开这些,下面就以宝刀会叫展开讨论。

据老辈人讲,有些东西只要开光后就有了灵性。孙二娘杀的头陀是个胡僧,他的宝刀肯定开过光。

据孙二娘说:头陀除了一口宝刀外,包裹里还有108颗经特殊处理的骷髅头,不用说这是头陀杀人的杰作。

开光后的宝刀每逢夜晚来临就要喝人血,因为头陀晚上要出去杀人。自从主人被孙二娘蒸了人肉包子后,宝刀再也喝不到人血了,所以饿得“嗷嗷”啸叫。

自从跟了武松,宝刀又能喝人血了所以不叫了。



再一种解释就是宝刀有了用武之地,头陀杀人用宝刀,头陀死后,孙二娘善于用麻沸散,不喜欢用刀。有灵性的刀如其人,就如人不被重用一样,所以每夜委屈啸叫,有怀才不遇的意思。

古语云:“红粉送佳人,宝刀赠英雄”。

这里面有双重意思,一方面是说红粉和宝刀有了利用价值,另一方面是说女人和英雄会更加出彩。有点“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意思。

大家想想看,你把红粉送给丑女人有什么意义呢?比如送给东施、西晋傻皇帝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诸葛亮的老婆黄阿丑等人,这些丑女人越打扮越让人恶心。

宝刀也是如此。

假如你把吹毛立断,切金如泥的宝刀赠给武大郎有意义吗?但是赠给武松就意义非凡了,宝刀和英雄都有了用武之地。



宝刀跟对了主人,有了发挥的余地,又能一展身手了,它也就不再喊冤叫屈了。

正所谓:“刀如其人,人如其刀”武侠最高境界就是“人刀合一”。


秉烛读春秋


另类君答题^_^

这个问题需要先讲个小故事,让大家作为参考。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战士英勇无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然而有一天,我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一个个面色如土,仓皇的败退回来。

彭德怀获悉后勃然大怒,差点下令将败退的将士们依军法处置,后来参谋长杨得志告诉他,这些战士遇到了非洲军团。

原来志愿军战士没有见过非洲人,猛然看到一大堆乌漆嘛黑满口白牙的人形生物,都以为见到鬼了,所以一个个败退下来。

我当时在志愿军参谋本部作敌情汇总的校对工作,当时也不顾及自己身份卑微,在“敌情汇总”的册页中夹了一张纸条,转告彭老总:就说这些是被我们打死了的美国兵,已经变成鬼了,但是变得不彻底,因为当初没死透,仓促进入轮回,阎王爷那边不让进,非得让咱们来给他一梭子,就齐活了。

当时年轻气盛不懂事,想到那里就那样做了。带班的政委知道后非常生气,告诉我即将把我调离岗位,到后方做文书,我含泪请求政委把我留在前线,差点给他跪下。

然而不久,志愿军总部发来紧急调令,让我到总参谋部报道。

原来非洲鬼子让志愿军战士们一筹莫展,参谋部怎么说都不成,因为这玩意儿大家都没见过,所谓未知的才是最恐惧的,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还是我那张纸条上的建议起了作用,志愿军战士一见到非洲鬼子,上去就是一梭子,结果还真的就齐活了!

彭老总说要见见我这个“机灵鬼”,后来因忙于战事,我只收到彭老总派人送来的一支永生牌钢笔和一个笔记本,据说停战后彭老总还专门让人打听我的下落,志愿军回国后,周总理宴请彭德怀、杨勇、杨得志等将帅的时候,听说此事还哈哈大笑。

可是他们又岂能知道,我现在一个月工资只有三千块钱,很不开心。

好了,现在说题。

这把雪花镔铁刀的材质主要是镔铁。镔铁的冶炼需要印度乌兹刚或土耳其的大马士革刚,这些东西国内都没有,需要进口,然而原产地的产量也很稀少,后来在我国新疆地区发现有少量镔铁矿,但因产量太低最终也无法量产。

宋代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但再不差钱镔铁这种玩意儿也是有价无市的存在。

所以存量极少的镔铁,通常只会给三种人配给:皇宫警卫、外国使节、西藏僧侣。

我们雪花镔铁刀和人骨佛珠这两样东西可以看出,雪花镔铁刀的前任主人是以为西域僧侣,因为人骨顶珠需要用有道高僧的骸骨才能制成,一百零八颗人骨顶珠,其珍贵程度绝对价值连城。

这把雪花镔铁刀即使在物质富饶的宋代也是就是珍宝,加上人骨顶珠,绝对不是普通僧人所能拥有的物件。

对张青、孙二娘夫妇来说,西域僧侣面貌奇异,属于未知人种,杀大宋寻常商旅那是家常便饭,可是杀一个番邦异族的僧人,而且还有这两件人间至宝,对他们来说,这可不是小事情。

按他们所说,这把雪花镔铁刀“每夜啸叫不平”,应该是心理作用,而武松将之拿走后,自然高枕无忧,一夜无梦。

另类君再扯一下这把刀对武松的价值和意义。

武松得到雪花镔铁刀后,他的伤害输出有了质的飞跃,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街头斗殴,杀戮成性的亡命之徒,此后的历次打斗,武松都是一刀搞定,很少磨叽。

事实证明,武松才是雪花镔铁刀真正的主人和知音。

另类君言尽于此,告辞!


另类文史


这是因为武松强大的个人气场彻底压制住了这两把刀的锐气和咒怨之气,它们只有俯首帖耳的做武松强有力的助手,不再示威似的啸叫。

我突然想起我小时候在农村的一件事情,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养一头猪,等到年底或者杀了吃肉,或者卖掉换成钱买年货。

每当这个时候,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会登场,还会很忙——杀猪匠。

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只要某一天那个杀猪匠去了哪一户,那户人家的猪就会突然变得很安静,刚才还“哼哼哼哼”的叫唤,立刻就趴在窝里不动弹了,或者它正在兴高采烈的吃食物,也不吃了,即使那个杀猪匠走了,这头猪也会一整天萎靡不振。

村里有人说这是因为猪嗅到了杀猪匠身上危险的气味。

杀狗的也与此类似。

宝剑赠名士,红粉赠佳人。

一匹千里马在农夫的手里,只能成为拉车耕地的牲口,而经过伯乐的调教就神骏异常,能够日行一千,夜走八百。

为郭靖立下大功的那匹汗血宝马,如果不是当初少年郭靖凭着倔强,韧性十足的把它制服,它就是一匹草原马群里的捣乱分子。

李寻欢的小李飞刀,只不过是街头铁匠花一个时辰淬炼的普通的刀,而到了小李探花的手里却成了见证奇迹的道具。

兵刃也是有灵性的,特别是孙二娘送给武松的这对雪花镔铁刀,它来历不凡。


它原来的主人是一个来路不明的头陀,他和武松的身形很相似,此人随身携带两把双刀,脖子上挂着一串用一百零八颗人头顶骨做成的数珠,身为出家人也不戒酒肉,听起来应该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很可能他出家前就是一名江洋大盗,他的刀下可能有很多屈死的冤魂。和鲁智深一样,为了躲避官府的缉捕漂泊身份,做了一名头陀。无奈遇到孙二娘,相中了他一身五花三层的肉,“海海的迷字双加料”,把他麻翻,做了人肉包子。

他的一身行头,数珠,度牒,还有这两把刀被孙二娘保存,机缘巧合下送给武松,却好像量身定做一般,武松依靠这些逃过了官府的缉捕,这名野头陀也算是在临死前做了一件善事,“佛度有缘人”啊!

雪花镔铁刀是杀人的利器,长时间一直让它安安静静的躺在箱子底下,它会像上将潘凤的大斧一样“饥渴难耐”,再加上刀下死去冤魂的戾气,会让它每到晚上像狼一样发出啸叫声。


到了武松的手里,这对雪花镔铁刀犹如“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一样,有了施展才华的地方,武松天神下凡般的气场彻底使其臣服,它不在啸叫。在以后的日子里,它跟着武松闯荡江湖,浴血奋战,最后武松在六合寺出家,它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如泥牛入海般不知所踪。


田获三狐


刀剑就像神佛塑像,本来不过是钢铁,是泥胎,可是一旦成了型,被人使用,受人参拜,便有了灵魂。

刀剑的灵魂来自何处?来自杀气。杀气,来自鲜血。杀的人越多,饮的人血越多,这把刀或者剑的杀气就越重。

孙二娘送给武松的这把雪花镔铁刀,本是来自一个头陀。头陀被孙二娘报了包子,这把刀自然就落到了孙二娘之手。

据孙二娘说,每到夜晚,这把刀都要啸叫。

这有点夸张。可是由此也可猜到,这把刀曾经杀过无数人,喝过无数人的鲜血。杀气已成。

杀气既成,却被闲置,无英雄用武之地,自然就会觉得寂寞,觉得冤屈。不平则鸣,这把刀是在为怀才不遇而鸣啸。

遇到武松后,就像千里马遇到了伯乐,当然就不叫了。

武松是谁?潘金莲知道,西门庆知道,蒋门神知道,飞云浦和鸳鸯楼上的那些尸体也知道。武松身上的杀气,怎么也不会比这把朴刀少吧?

碰到杀气如此重的主人,这把刀高兴还来不及呢。它知道,以后会有的是人血喝。

因此就不再鸣叫。

说来奇怪,杀气这东西看起来玄乎,其实是真实存在的。古代那些负责砍头的刽子手,即使在夏天炎热之时,靠近他的人也能感觉到一股冷森森的凉气。

这股凉气,就是杀气。


趣谈国史


有灵性的兵器,会带有异常的迹象。比如雪花镔铁刀夜啸,比如相传李自成死后,他的花马剑会半夜发出啸声(和雪花镔铁马一样),还会无故跳出剑鞘(比雪花镔铁刀还神奇)。类似的传说很多。

一般兵器不会这样,能有“异象”的全都是有灵性的宝刀宝剑。

这是一种“认主”的表现。宝刀宝剑自命不凡,必须有出色的英雄人物才能驾驭。所以,当它们落到普通人手中,就会用种种“异象”发出警告:你不配做我的主人,你别想驾驭我!

人对未知的事物,往往存有敬畏之心。遇到刀剑“夜啸”,一般会比较害怕,就赶紧想着打发出去:武松,你是好汉,这刀送给你吧。


栖鸿看红楼


刀者兵器之中近身搏击之上品。

我中华长城保卫战中的大刀队实战说明一切,刀沉力狠杀破狼………

武松者天罡地煞之星,杀戮无数、煞气横行;乃兵器之道中的尊者。

屠狗宰牛之辈碰见再凶猛的狗、牛,它们都是无能为力避之不急的;为啥?煞气………

武松:武者止戈,松者木中之王;四季常青、立于山巅险径之上———风骨犹存!



天圆地方紫微山人


刀,被称为“百兵之胆”,向来是历代名将所钟爱的兵器。而在水浒中也是主角之一,种类繁多,最出名的有两种,江湖好汉出门必备之物朴刀、腰刀,此外还有不少武将的马战主武器大刀,生活中常用的小刀等等。施老爷子笔下,也是出现了不少削铁如泥,吹毛断发的宝刀,有林冲花一千贯买的宝刀、杨志祖传宝刀、方腊元帅石宝的“劈风刀”、关胜的“青龙偃月刀”、武松的“雪花镔铁刀”等等,今天咋们就聊一聊武二郎的“雪花镔铁刀”。



头陀遗物 刀配英雄

这两把“雪花镔铁刀”本来是一位头陀之物,伴随主人行走江湖,本身就是雪花般镔铁打造,吹毛断发,削铁如泥,更兼数十年来,不少江湖好汉毙命刀下,给这刀添了几分森寒戾气,威力更盛。只因这头陀托大,数年前走到有名的“十字坡”,吃了孙二娘的人肉馒头,喝了孟州道有名浑酒,一命呜呼,被大卸八块。从此这两把戒刀便成了张青夫妇的宝物。后来武二郎经过“十字坡”,跟张青夫妇相识,经过鸳鸯楼杀人犯罪之后,为了逃命,打扮成头陀模样,这两把戒刀也找到了新主人,在后来的岁月里,跟随武二郎行走江湖,杀人如麻,身上的戾气比起当初更是有增无减。



削铁如泥 杀人如麻

在原著中,张青夫妇曾对武二郎说:“别的都不打紧,有两件物最是难得:一件是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一件是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想这个头陀也自杀人不少。直到如今,那刀要便半夜里啸响。”从张青夫妇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把刀本身就跟随头陀行走江湖,杀人无数,最起码也有百八十个,无形之中杀气横生。而放在张青夫妇那里由于时间久了不使用,没有再饮人血,饥渴难耐,从而大半夜啸响异常,渴望能再认主人,饮血江湖。



再认英雄 喋血江湖

后来张青夫妇将这两把刀送给武松之后,随同武二郎行走江湖,南征北战,大杀四方,从拿“飞天蜈蚣”祭刀起到方腊手下三大王方貌,无数好汉毙命刀下,士兵小卒更是不计其数。再度品尝到鲜血的宝刀也是“如久旱逢甘霖”,经过无数鲜血的浸润,再也没有大半夜啸叫的情形发生。

前面发掩映齐眉,后面发参差际颈。皂直裰好似乌云遮体,杂色绦如同花蟒缠身。额上界箍儿灿烂,依稀火眼金睛。身间布衲袄斑斓,仿佛铜筋铁骨。戒刀两口,拿来杀气横秋。顶骨百颗,念处悲风满路。神通广大,远过回生起死佛图澄。相貌威严,好似伏虎降龙卢六祖。直饶揭帝也归心,便是金刚须拱手。


不过这也只是我们基于小说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附带文学艺术和传说浸润所得出的结论,毕竟《水浒传》本身便是文学艺术,而不是什么历史著作,其中的很多东西都添加了或多或少的文学修饰和虚构成分,宝刀啸响的故事也是施老爷子为了衬托武二郎和“雪花镔铁刀”二者之间“宝剑配英雄”气质的夸张虚构描写罢了。


所以大家不必过于认真,聊水浒,侃三国,粗略的文笔,有趣的故事。我是小逸,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小逸一起交流学习!


凉州牧001


看了下其他人的回答真是莫名戳中我的笑点,有人说什么头陀的灵魂得以超度所以不叫了,有人说武松的气场压制住了双刀,还有人说是因为没电了…在逻辑文史姨看来,那雪花镔铁刀之所以不叫了,完全是因为刀被武松拿走了,张青和孙二娘看不见刀,眼不见心不烦了呗…

武松在路过十字坡时偶遇张青夫妇,一番纠缠后武松拜二人为哥嫂,闲聊期间谈起了前几天孙二娘放倒一个大胖和尚,正准备开刀剁肉馅时被张青阻止。论凶狠程度,张青比不过孙二娘,所以张青有时也发“善心”会给个别职业的人放一条生路,比如张青就规定僧人、妓女、刺配犯是不可以伤害的,而孙二娘常常控制不住寄几,总会一时兴起继续杀人,众多受害者中最让张青后悔的便是一个杀人无数的无名头陀了,张青时常在反思,要是我能多赶来几分钟,这位壮士或许就不会遇害了。

在头陀的遗物中,有一串108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与一双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最为显眼,那么戒刀嗡嗡作响,怕是张青和孙二娘在内疚的同时也很害怕而产生的幻觉吧。请注意,这个时候武松还没化身成行者,所以这刀还在十字坡的酒店里,等到武松血洗鸳鸯楼后再遇张青决定化身行者避难时,孙二娘才奉上戒刀,并且说这刀还在嗡嗡的响,可见这个头陀对这两口子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了。

后来武松拿刀上二龙山,张青夫妇不久之后也跟着去了,那么有关双刀的描写就戛然而止了,毕竟武松也不是用刀高手,可能他还是比较喜欢赤手空拳迎敌吧。


而头陀,某种意义上更像是武松的前世。


逻辑文史游


因为这对戒刀成就了武松的黑化,武松也成就了这把刀的嗜血渴望。

武松从打虎英雄成为行者,是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蜕变,也是他彻底与从前天真、正义、重亲情的自己告别的仪式。

想要理解武松和这套行者装束的结合意味着什么,需要从武松最开始的形象说起。

初次登场的武松,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人物”。

他逃亡柴进庄上的理由,是“只一拳,打的那厮昏迷”。他甚至没能打死一个人,却还炫耀一般地对柴进、庄客还有后来的宋江说。真正的“江湖人”对这只能嗤之以鼻,然而武松不知道。

他在柴进庄上,不断挑事,想要受到重视。但最后还是没有任何人理他,就连发了疟疾,也只能自己生火自己烤。

当武松认识宋江后,就如同宋江的小弟一般,听着这个大哥给他讲故事,我们可以想见武松那个崇拜的小眼神儿。

这个阶段的武松,生疏又可爱,只是一个莽撞的汉子。

武松的初次改变,从他绝地打死老虎开始。

武松过景阳冈之前对于店家提醒的不屑,喝酒时的无理取闹,直到看见政府的公文,才感觉到害怕。但武松本就是一个好面子的人,他生怕回去被店家取笑,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景阳冈。

老虎出现。武松的求生意志,以及多年来反复的苦练终于开花结果。他做到了全水浒传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胆量说自己有可能做到的【空手打死老虎】。

随后他成了阳谷县的英雄,政府的都头,还意外地和血亲哥哥重逢。尽管嫂嫂似乎不那么正经,但武松也只是觉得自己躲开就算了。

这时的武松,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人。他的眼中看到的全都是世界美好的一面,似乎未来在向他不断招手。

武松的第二次改变,在于武大郎之死。

武大郎号称“三寸丁谷树皮”,是个半残疾,但武松却高大威猛。书中没有说过武松的家庭,只是隐约提到父母早亡。那么,扛起家里重任的,就是武大郎。

“长兄如父”,武大郎的残疾,或许就是因为家庭的重担。

而武松,对于这一切都心知肚明。当他与武大郎重逢,就准备尽下他一直以来逃亡在外,没能对家庭来尽的责任。

但是,当他出差回来,武大郎死了。

死的蹊跷,不明不白。

武松此时已经是一个政府的执法人员,他开始懂得了要去寻找证据。他找到了证据,获得了供状,亲手杀死了仇人。他认为,这样就相当于是报仇了。

之后,他去官府自首。武松是相信法律的,他也明白自己私自报仇是有罪的,但是他并不后悔。

县官怜悯武松,通过合法的手段把他的罪责改轻,发配从军。

但此时,武松的精神却陷入了深渊。他所认为的美好,彻底消失掉了。

他路过十字坡,第一次真正地遇上了“江湖人”。张青和孙二娘这两口子,杀人越货,做人肉馒头,无论怎么看,都是纯粹的恶人。

武松也慢慢懂得了,所谓的江湖人,他憧憬的江湖人,就是要作恶。

他成为了施恩的打手,醉打蒋门神,为施恩夺回了地盘。其实武松未见的有多么喜欢这个官二代,但是,反正自己也是无聊。反正武松也不知道自己将来的路在哪里,就当这个打手,又有何不可?

武松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蜕变,便是血溅鸳鸯楼。

命运再一次让武松有了希望。他受到了张都监的重视,要让他成为府里的人,甚至给他指定了一个妻子。这让本来已经失去希望的武松,再一次感觉,活着还是有意义的。

但,这只是玩笑。

随着武松被陷害,被押解,在飞云浦边险些被杀,他终于明白:这个鸟世道,没有一个人是值得信赖的!

他在飞云浦边,踌躇了很久。终于,他自己切断了内心的弦。

恶人,恶人罢了,我不是当不了,只是曾经不想当。

现在,让你看看何谓冷静的恶,纯粹的恶!

武松“趁着黄昏入城”,在混杂的人群中逃过了监视,“挨到天黑”趁着黑夜翻墙进了张都监家。他从养马的后槽处打探到了消息,然后立刻杀死灭口。他一路上杀掉了所有遇见的人,看似疯狂,但其实,武松理性到了极致——他要报仇雪恨,路上的一切障碍都要排除。

然后,他如外科手术般精确地,瞬间杀死了蒋门神、张都监、张团练,以及他可能的未婚妻子。随后,他每个房间都去了一次,确保没有任何一个人活下来。

他在墙上写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提到自己曾经打虎这个英雄事迹。

武松趁着月色逃离,又一次与张青、孙二娘相逢。

这时,他已经对世间彻底绝望。他已经找不到自己继续活下去的动力。

也就在这时,他遇上了这对刀。

一百零八颗人顶骨数珠,黑色的行者服装,半夜呼啸的戒刀。这看起来,就不是任何善良的人会有的装备。但武松,却在其中看到了上天给他的安排:

这一套衣服,这两把刀,是用来杀人的。

上天将死神的执照交给了武松。

他从此成为行者,也化身死神。他拿上刀后,第一件做的事情,是一刀杀掉了一个素味相逢的小道童。

也同时,杀掉了自己仅存的,最后的善良之心。

从此,武松成为了战场上的收割者。全水浒传,除了最后断臂一战,他面对任何敌人,都是三招之内,对方人头落地。

而敌人死前最后看到的,就是他行者的装扮,以及这两把满足了血的渴望,再也没有呼啸过的戒刀。

武松,是修习修罗之道的人。他是真正的“悟空”之人。他象征死亡,他的武器也象征死亡。最终,他出家为僧,放下了手中的刀——

因为,刀已经永远在心中了。刀没有必要嘶鸣。

因为,武松在嘶鸣。


你与你的故事


这叫找主人,它没等到它的主人就会每夜叫,一旦等到了主人它自然而然不会叫了。这叫宝刀配英雄,如果不是英雄用这把刀,它是会每夜都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