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鑌鐵刀每夜都嘯叫,為何交給武松就不叫了?

扈煬


《水滸傳》中有這麼一件事:武松在“十字坡”差點被孫二孃蒸了人肉包子。

原來孫二孃只聽說過武松的大名卻沒見過武松,武松恰好路過十字坡,開人肉包子鋪的孫二孃差點用麻藥撂倒武松。

二人打鬥在一起,孫二孃的丈夫張青及時趕到,通報姓名方知是一家人,武松和孫二孃不打不相識,二人最後成了藍顏知已。



武松要上路,臨別時,孫二孃說:“兄弟,嫂子也沒什麼東西可送給你,我有一口寶刀,送給你當禮物吧。”

武松說:“嫂子家的傳家寶,小弟萬萬不敢接受。”

孫二孃哈哈大笑道:“寶刀是一個頭陀的遺留物,不過頭陀早被我蒸了人肉包子了,我放著也沒用。這口雪花鑌鐵刀每夜都‘嘶嘶’嘯叫,煩死了,你趕快拿走吧!”

武松恭敬不如從命,於是帶走了這口寶刀。

說也奇怪,自從寶刀跟了武松後,夜裡再也不叫喚了,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說明一點,這是施耐庵老先生誇張的寫法,我從來沒見過放在桌上自己會叫喚的寶刀,你說被風吹或者地震寶刀受震動發出聲音外,安靜夜裡寶刀會叫肯定是鬧鬼了。

我們拋開這些,下面就以寶刀會叫展開討論。

據老輩人講,有些東西只要開光後就有了靈性。孫二孃殺的頭陀是個胡僧,他的寶刀肯定開過光。

據孫二孃說:頭陀除了一口寶刀外,包裹裡還有108顆經特殊處理的骷髏頭,不用說這是頭陀殺人的傑作。

開光後的寶刀每逢夜晚來臨就要喝人血,因為頭陀晚上要出去殺人。自從主人被孫二孃蒸了人肉包子後,寶刀再也喝不到人血了,所以餓得“嗷嗷”嘯叫。

自從跟了武松,寶刀又能喝人血了所以不叫了。



再一種解釋就是寶刀有了用武之地,頭陀殺人用寶刀,頭陀死後,孫二孃善於用麻沸散,不喜歡用刀。有靈性的刀如其人,就如人不被重用一樣,所以每夜委屈嘯叫,有懷才不遇的意思。

古語云:“紅粉送佳人,寶刀贈英雄”。

這裡面有雙重意思,一方面是說紅粉和寶刀有了利用價值,另一方面是說女人和英雄會更加出彩。有點“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意思。

大家想想看,你把紅粉送給醜女人有什麼意義呢?比如送給東施、西晉傻皇帝司馬衷的老婆賈南風、諸葛亮的老婆黃阿醜等人,這些醜女人越打扮越讓人噁心。

寶刀也是如此。

假如你把吹毛立斷,切金如泥的寶刀贈給武大郎有意義嗎?但是贈給武松就意義非凡了,寶刀和英雄都有了用武之地。



寶刀跟對了主人,有了發揮的餘地,又能一展身手了,它也就不再喊冤叫屈了。

正所謂:“刀如其人,人如其刀”武俠最高境界就是“人刀合一”。


秉燭讀春秋


另類君答題^_^

這個問題需要先講個小故事,讓大家作為參考。

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志願軍戰士英勇無敵,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然而有一天,我英勇的志願軍戰士一個個面色如土,倉皇的敗退回來。

彭德懷獲悉後勃然大怒,差點下令將敗退的將士們依軍法處置,後來參謀長楊得志告訴他,這些戰士遇到了非洲軍團。

原來志願軍戰士沒有見過非洲人,猛然看到一大堆烏漆嘛黑滿口白牙的人形生物,都以為見到鬼了,所以一個個敗退下來。

我當時在志願軍參謀本部作敵情彙總的校對工作,當時也不顧及自己身份卑微,在“敵情彙總”的冊頁中夾了一張紙條,轉告彭老總:就說這些是被我們打死了的美國兵,已經變成鬼了,但是變得不徹底,因為當初沒死透,倉促進入輪迴,閻王爺那邊不讓進,非得讓咱們來給他一梭子,就齊活了。

當時年輕氣盛不懂事,想到那裡就那樣做了。帶班的政委知道後非常生氣,告訴我即將把我調離崗位,到後方做文書,我含淚請求政委把我留在前線,差點給他跪下。

然而不久,志願軍總部發來緊急調令,讓我到總參謀部報道。

原來非洲鬼子讓志願軍戰士們一籌莫展,參謀部怎麼說都不成,因為這玩意兒大家都沒見過,所謂未知的才是最恐懼的,就是這個道理。

最後還是我那張紙條上的建議起了作用,志願軍戰士一見到非洲鬼子,上去就是一梭子,結果還真的就齊活了!

彭老總說要見見我這個“機靈鬼”,後來因忙於戰事,我只收到彭老總派人送來的一支永生牌鋼筆和一個筆記本,據說停戰後彭老總還專門讓人打聽我的下落,志願軍回國後,周總理宴請彭德懷、楊勇、楊得志等將帥的時候,聽說此事還哈哈大笑。

可是他們又豈能知道,我現在一個月工資只有三千塊錢,很不開心。

好了,現在說題。

這把雪花鑌鐵刀的材質主要是鑌鐵。鑌鐵的冶煉需要印度烏茲剛或土耳其的大馬士革剛,這些東西國內都沒有,需要進口,然而原產地的產量也很稀少,後來在我國新疆地區發現有少量鑌鐵礦,但因產量太低最終也無法量產。

宋代國民經濟飛速發展,但再不差錢鑌鐵這種玩意兒也是有價無市的存在。

所以存量極少的鑌鐵,通常只會給三種人配給:皇宮警衛、外國使節、西藏僧侶。

我們雪花鑌鐵刀和人骨佛珠這兩樣東西可以看出,雪花鑌鐵刀的前任主人是以為西域僧侶,因為人骨頂珠需要用有道高僧的骸骨才能製成,一百零八顆人骨頂珠,其珍貴程度絕對價值連城。

這把雪花鑌鐵刀即使在物質富饒的宋代也是就是珍寶,加上人骨頂珠,絕對不是普通僧人所能擁有的物件。

對張青、孫二孃夫婦來說,西域僧侶面貌奇異,屬於未知人種,殺大宋尋常商旅那是家常便飯,可是殺一個番邦異族的僧人,而且還有這兩件人間至寶,對他們來說,這可不是小事情。

按他們所說,這把雪花鑌鐵刀“每夜嘯叫不平”,應該是心理作用,而武松將之拿走後,自然高枕無憂,一夜無夢。

另類君再扯一下這把刀對武松的價值和意義。

武松得到雪花鑌鐵刀後,他的傷害輸出有了質的飛躍,他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街頭鬥毆,殺戮成性的亡命之徒,此後的歷次打鬥,武松都是一刀搞定,很少磨嘰。

事實證明,武松才是雪花鑌鐵刀真正的主人和知音。

另類君言盡於此,告辭!


另類文史


這是因為武松強大的個人氣場徹底壓制住了這兩把刀的銳氣和咒怨之氣,它們只有俯首帖耳的做武松強有力的助手,不再示威似的嘯叫。

我突然想起我小時候在農村的一件事情,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養一頭豬,等到年底或者殺了吃肉,或者賣掉換成錢買年貨。

每當這個時候,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就會登場,還會很忙——殺豬匠。

有一個普遍的現象是:只要某一天那個殺豬匠去了哪一戶,那戶人家的豬就會突然變得很安靜,剛才還“哼哼哼哼”的叫喚,立刻就趴在窩裡不動彈了,或者它正在興高采烈的吃食物,也不吃了,即使那個殺豬匠走了,這頭豬也會一整天萎靡不振。

村裡有人說這是因為豬嗅到了殺豬匠身上危險的氣味。

殺狗的也與此類似。

寶劍贈名士,紅粉贈佳人。

一匹千里馬在農夫的手裡,只能成為拉車耕地的牲口,而經過伯樂的調教就神駿異常,能夠日行一千,夜走八百。

為郭靖立下大功的那匹汗血寶馬,如果不是當初少年郭靖憑著倔強,韌性十足的把它制服,它就是一匹草原馬群裡的搗亂分子。

李尋歡的小李飛刀,只不過是街頭鐵匠花一個時辰淬鍊的普通的刀,而到了小李探花的手裡卻成了見證奇蹟的道具。

兵刃也是有靈性的,特別是孫二孃送給武松的這對雪花鑌鐵刀,它來歷不凡。


它原來的主人是一個來路不明的頭陀,他和武松的身形很相似,此人隨身攜帶兩把雙刀,脖子上掛著一串用一百零八顆人頭頂骨做成的數珠,身為出家人也不戒酒肉,聽起來應該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很可能他出家前就是一名江洋大盜,他的刀下可能有很多屈死的冤魂。和魯智深一樣,為了躲避官府的緝捕漂泊身份,做了一名頭陀。無奈遇到孫二孃,相中了他一身五花三層的肉,“海海的迷字雙加料”,把他麻翻,做了人肉包子。

他的一身行頭,數珠,度牒,還有這兩把刀被孫二孃保存,機緣巧合下送給武松,卻好像量身定做一般,武松依靠這些逃過了官府的緝捕,這名野頭陀也算是在臨死前做了一件善事,“佛度有緣人”啊!

雪花鑌鐵刀是殺人的利器,長時間一直讓它安安靜靜的躺在箱子底下,它會像上將潘鳳的大斧一樣“飢渴難耐”,再加上刀下死去冤魂的戾氣,會讓它每到晚上像狼一樣發出嘯叫聲。


到了武松的手裡,這對雪花鑌鐵刀猶如“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一樣,有了施展才華的地方,武松天神下凡般的氣場徹底使其臣服,它不在嘯叫。在以後的日子裡,它跟著武松闖蕩江湖,浴血奮戰,最後武松在六合寺出家,它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如泥牛入海般不知所蹤。


田獲三狐


刀劍就像神佛塑像,本來不過是鋼鐵,是泥胎,可是一旦成了型,被人使用,受人參拜,便有了靈魂。

刀劍的靈魂來自何處?來自殺氣。殺氣,來自鮮血。殺的人越多,飲的人血越多,這把刀或者劍的殺氣就越重。

孫二孃送給武松的這把雪花鑌鐵刀,本是來自一個頭陀。頭陀被孫二孃報了包子,這把刀自然就落到了孫二孃之手。

據孫二孃說,每到夜晚,這把刀都要嘯叫。

這有點誇張。可是由此也可猜到,這把刀曾經殺過無數人,喝過無數人的鮮血。殺氣已成。

殺氣既成,卻被閒置,無英雄用武之地,自然就會覺得寂寞,覺得冤屈。不平則鳴,這把刀是在為懷才不遇而鳴嘯。

遇到武松後,就像千里馬遇到了伯樂,當然就不叫了。

武松是誰?潘金蓮知道,西門慶知道,蔣門神知道,飛雲浦和鴛鴦樓上的那些屍體也知道。武松身上的殺氣,怎麼也不會比這把朴刀少吧?

碰到殺氣如此重的主人,這把刀高興還來不及呢。它知道,以後會有的是人血喝。

因此就不再鳴叫。

說來奇怪,殺氣這東西看起來玄乎,其實是真實存在的。古代那些負責砍頭的劊子手,即使在夏天炎熱之時,靠近他的人也能感覺到一股冷森森的涼氣。

這股涼氣,就是殺氣。


趣談國史


有靈性的兵器,會帶有異常的跡象。比如雪花鑌鐵刀夜嘯,比如相傳李自成死後,他的花馬劍會半夜發出嘯聲(和雪花鑌鐵馬一樣),還會無故跳出劍鞘(比雪花鑌鐵刀還神奇)。類似的傳說很多。

一般兵器不會這樣,能有“異象”的全都是有靈性的寶刀寶劍。

這是一種“認主”的表現。寶刀寶劍自命不凡,必須有出色的英雄人物才能駕馭。所以,當它們落到普通人手中,就會用種種“異象”發出警告:你不配做我的主人,你別想駕馭我!

人對未知的事物,往往存有敬畏之心。遇到刀劍“夜嘯”,一般會比較害怕,就趕緊想著打發出去:武松,你是好漢,這刀送給你吧。


棲鴻看紅樓


刀者兵器之中近身搏擊之上品。

我中華長城保衛戰中的大刀隊實戰說明一切,刀沉力狠殺破狼………

武松者天罡地煞之星,殺戮無數、煞氣橫行;乃兵器之道中的尊者。

屠狗宰牛之輩碰見再兇猛的狗、牛,它們都是無能為力避之不急的;為啥?煞氣………

武松:武者止戈,松者木中之王;四季常青、立於山巔險徑之上———風骨猶存!



天圓地方紫微山人


刀,被稱為“百兵之膽”,向來是歷代名將所鍾愛的兵器。而在水滸中也是主角之一,種類繁多,最出名的有兩種,江湖好漢出門必備之物朴刀、腰刀,此外還有不少武將的馬戰主武器大刀,生活中常用的小刀等等。施老爺子筆下,也是出現了不少削鐵如泥,吹毛斷髮的寶刀,有林沖花一千貫買的寶刀、楊志祖傳寶刀、方臘元帥石寶的“劈風刀”、關勝的“青龍偃月刀”、武松的“雪花鑌鐵刀”等等,今天咋們就聊一聊武二郎的“雪花鑌鐵刀”。



頭陀遺物 刀配英雄

這兩把“雪花鑌鐵刀”本來是一位頭陀之物,伴隨主人行走江湖,本身就是雪花般鑌鐵打造,吹毛斷髮,削鐵如泥,更兼數十年來,不少江湖好漢斃命刀下,給這刀添了幾分森寒戾氣,威力更盛。只因這頭陀託大,數年前走到有名的“十字坡”,吃了孫二孃的人肉饅頭,喝了孟州道有名渾酒,一命嗚呼,被大卸八塊。從此這兩把戒刀便成了張青夫婦的寶物。後來武二郎經過“十字坡”,跟張青夫婦相識,經過鴛鴦樓殺人犯罪之後,為了逃命,打扮成頭陀模樣,這兩把戒刀也找到了新主人,在後來的歲月裡,跟隨武二郎行走江湖,殺人如麻,身上的戾氣比起當初更是有增無減。



削鐵如泥 殺人如麻

在原著中,張青夫婦曾對武二郎說:“別的都不打緊,有兩件物最是難得:一件是一百單八顆人頂骨做成的數珠;一件是兩把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想這個頭陀也自殺人不少。直到如今,那刀要便半夜裡嘯響。”從張青夫婦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兩把刀本身就跟隨頭陀行走江湖,殺人無數,最起碼也有百八十個,無形之中殺氣橫生。而放在張青夫婦那裡由於時間久了不使用,沒有再飲人血,飢渴難耐,從而大半夜嘯響異常,渴望能再認主人,飲血江湖。



再認英雄 喋血江湖

後來張青夫婦將這兩把刀送給武松之後,隨同武二郎行走江湖,南征北戰,大殺四方,從拿“飛天蜈蚣”祭刀起到方臘手下三大王方貌,無數好漢斃命刀下,士兵小卒更是不計其數。再度品嚐到鮮血的寶刀也是“如久旱逢甘霖”,經過無數鮮血的浸潤,再也沒有大半夜嘯叫的情形發生。

前面發掩映齊眉,後面發參差際頸。皂直裰好似烏雲遮體,雜色絛如同花蟒纏身。額上界箍兒燦爛,依稀火眼金睛。身間布衲襖斑斕,彷彿銅筋鐵骨。戒刀兩口,拿來殺氣橫秋。頂骨百顆,念處悲風滿路。神通廣大,遠過回生起死佛圖澄。相貌威嚴,好似伏虎降龍盧六祖。直饒揭帝也歸心,便是金剛須拱手。


不過這也只是我們基於小說的基礎上所進行的附帶文學藝術和傳說浸潤所得出的結論,畢竟《水滸傳》本身便是文學藝術,而不是什麼歷史著作,其中的很多東西都添加了或多或少的文學修飾和虛構成分,寶刀嘯響的故事也是施老爺子為了襯托武二郎和“雪花鑌鐵刀”二者之間“寶劍配英雄”氣質的誇張虛構描寫罷了。


所以大家不必過於認真,聊水滸,侃三國,粗略的文筆,有趣的故事。我是小逸,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和小逸一起交流學習!


涼州牧001


看了下其他人的回答真是莫名戳中我的笑點,有人說什麼頭陀的靈魂得以超度所以不叫了,有人說武松的氣場壓制住了雙刀,還有人說是因為沒電了…在邏輯文史姨看來,那雪花鑌鐵刀之所以不叫了,完全是因為刀被武松拿走了,張青和孫二孃看不見刀,眼不見心不煩了唄…

武松在路過十字坡時偶遇張青夫婦,一番糾纏後武松拜二人為哥嫂,閒聊期間談起了前幾天孫二孃放倒一個大胖和尚,正準備開刀剁肉餡時被張青阻止。論兇狠程度,張青比不過孫二孃,所以張青有時也發“善心”會給個別職業的人放一條生路,比如張青就規定僧人、妓女、刺配犯是不可以傷害的,而孫二孃常常控制不住寄幾,總會一時興起繼續殺人,眾多受害者中最讓張青後悔的便是一個殺人無數的無名頭陀了,張青時常在反思,要是我能多趕來幾分鐘,這位壯士或許就不會遇害了。

在頭陀的遺物中,有一串108顆人頂骨做成的數珠與一雙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最為顯眼,那麼戒刀嗡嗡作響,怕是張青和孫二孃在內疚的同時也很害怕而產生的幻覺吧。請注意,這個時候武松還沒化身成行者,所以這刀還在十字坡的酒店裡,等到武松血洗鴛鴦樓後再遇張青決定化身行者避難時,孫二孃才奉上戒刀,並且說這刀還在嗡嗡的響,可見這個頭陀對這兩口子造成多大的心理壓力了。

後來武松拿刀上二龍山,張青夫婦不久之後也跟著去了,那麼有關雙刀的描寫就戛然而止了,畢竟武松也不是用刀高手,可能他還是比較喜歡赤手空拳迎敵吧。


而頭陀,某種意義上更像是武松的前世。


邏輯文史游


因為這對戒刀成就了武松的黑化,武松也成就了這把刀的嗜血渴望。

武松從打虎英雄成為行者,是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蛻變,也是他徹底與從前天真、正義、重親情的自己告別的儀式。

想要理解武松和這套行者裝束的結合意味著什麼,需要從武松最開始的形象說起。

初次登場的武松,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人物”。

他逃亡柴進莊上的理由,是“只一拳,打的那廝昏迷”。他甚至沒能打死一個人,卻還炫耀一般地對柴進、莊客還有後來的宋江說。真正的“江湖人”對這隻能嗤之以鼻,然而武松不知道。

他在柴進莊上,不斷挑事,想要受到重視。但最後還是沒有任何人理他,就連發了瘧疾,也只能自己生火自己烤。

當武松認識宋江後,就如同宋江的小弟一般,聽著這個大哥給他講故事,我們可以想見武松那個崇拜的小眼神兒。

這個階段的武松,生疏又可愛,只是一個莽撞的漢子。

武松的初次改變,從他絕地打死老虎開始。

武松過景陽岡之前對於店家提醒的不屑,喝酒時的無理取鬧,直到看見政府的公文,才感覺到害怕。但武松本就是一個好面子的人,他生怕回去被店家取笑,只能硬著頭皮上了景陽岡。

老虎出現。武松的求生意志,以及多年來反覆的苦練終於開花結果。他做到了全水滸傳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膽量說自己有可能做到的【空手打死老虎】。

隨後他成了陽穀縣的英雄,政府的都頭,還意外地和血親哥哥重逢。儘管嫂嫂似乎不那麼正經,但武松也只是覺得自己躲開就算了。

這時的武松,是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人。他的眼中看到的全都是世界美好的一面,似乎未來在向他不斷招手。

武松的第二次改變,在於武大郎之死。

武大郎號稱“三寸丁谷樹皮”,是個半殘疾,但武松卻高大威猛。書中沒有說過武松的家庭,只是隱約提到父母早亡。那麼,扛起家裡重任的,就是武大郎。

“長兄如父”,武大郎的殘疾,或許就是因為家庭的重擔。

而武松,對於這一切都心知肚明。當他與武大郎重逢,就準備盡下他一直以來逃亡在外,沒能對家庭來盡的責任。

但是,當他出差回來,武大郎死了。

死的蹊蹺,不明不白。

武松此時已經是一個政府的執法人員,他開始懂得了要去尋找證據。他找到了證據,獲得了供狀,親手殺死了仇人。他認為,這樣就相當於是報仇了。

之後,他去官府自首。武松是相信法律的,他也明白自己私自報仇是有罪的,但是他並不後悔。

縣官憐憫武松,通過合法的手段把他的罪責改輕,發配從軍。

但此時,武松的精神卻陷入了深淵。他所認為的美好,徹底消失掉了。

他路過十字坡,第一次真正地遇上了“江湖人”。張青和孫二孃這兩口子,殺人越貨,做人肉饅頭,無論怎麼看,都是純粹的惡人。

武松也慢慢懂得了,所謂的江湖人,他憧憬的江湖人,就是要作惡。

他成為了施恩的打手,醉打蔣門神,為施恩奪回了地盤。其實武松未見的有多麼喜歡這個官二代,但是,反正自己也是無聊。反正武松也不知道自己將來的路在哪裡,就當這個打手,又有何不可?

武松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蛻變,便是血濺鴛鴦樓。

命運再一次讓武松有了希望。他受到了張都監的重視,要讓他成為府裡的人,甚至給他指定了一個妻子。這讓本來已經失去希望的武松,再一次感覺,活著還是有意義的。

但,這只是玩笑。

隨著武松被陷害,被押解,在飛雲浦邊險些被殺,他終於明白:這個鳥世道,沒有一個人是值得信賴的!

他在飛雲浦邊,躊躇了很久。終於,他自己切斷了內心的弦。

惡人,惡人罷了,我不是當不了,只是曾經不想當。

現在,讓你看看何謂冷靜的惡,純粹的惡!

武松“趁著黃昏入城”,在混雜的人群中逃過了監視,“捱到天黑”趁著黑夜翻牆進了張都監家。他從養馬的後槽處打探到了消息,然後立刻殺死滅口。他一路上殺掉了所有遇見的人,看似瘋狂,但其實,武松理性到了極致——他要報仇雪恨,路上的一切障礙都要排除。

然後,他如外科手術般精確地,瞬間殺死了蔣門神、張都監、張團練,以及他可能的未婚妻子。隨後,他每個房間都去了一次,確保沒有任何一個人活下來。

他在牆上寫道:“殺人者打虎武松也!”這也是他最後一次,提到自己曾經打虎這個英雄事蹟。

武松趁著月色逃離,又一次與張青、孫二孃相逢。

這時,他已經對世間徹底絕望。他已經找不到自己繼續活下去的動力。

也就在這時,他遇上了這對刀。

一百零八顆人頂骨數珠,黑色的行者服裝,半夜呼嘯的戒刀。這看起來,就不是任何善良的人會有的裝備。但武松,卻在其中看到了上天給他的安排:

這一套衣服,這兩把刀,是用來殺人的。

上天將死神的執照交給了武松。

他從此成為行者,也化身死神。他拿上刀後,第一件做的事情,是一刀殺掉了一個素味相逢的小道童。

也同時,殺掉了自己僅存的,最後的善良之心。

從此,武松成為了戰場上的收割者。全水滸傳,除了最後斷臂一戰,他面對任何敵人,都是三招之內,對方人頭落地。

而敵人死前最後看到的,就是他行者的裝扮,以及這兩把滿足了血的渴望,再也沒有呼嘯過的戒刀。

武松,是修習修羅之道的人。他是真正的“悟空”之人。他象徵死亡,他的武器也象徵死亡。最終,他出家為僧,放下了手中的刀——

因為,刀已經永遠在心中了。刀沒有必要嘶鳴。

因為,武松在嘶鳴。


你與你的故事


這叫找主人,它沒等到它的主人就會每夜叫,一旦等到了主人它自然而然不會叫了。這叫寶刀配英雄,如果不是英雄用這把刀,它是會每夜都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