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可以号令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

史学达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林彪最初被任命的职务是山东军区司令员,因为那里主要是由八路军第115师发展起来的部队,1945年9月23日,已经到达河南濮阳的林彪接到紧急命令,转赴东北就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也就是纵横天下的第四野战军前身。而林彪能够指挥“百万大军”的兵力,还是在三年多之后,且真正统领百万大军作战的时间并不很长,关于四野的兵力变化尤要理清。



日本投降后,东北地区除了苏军之外一度成为军事真空,打回老家的东北抗日联军只有一个旅数千人,以及最早出关的八路军冀东军区第16分区曾克林部4000余人。在确定“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延安调动了各解放区的精锐部队赶赴东北,包括八路军山东军区六个师的大部或一部、四个二级军区部队共60000余人,新四军第3师35000余人(一说38000余人)。

另外还有从延安出发的八路军第359旅、陕甘宁边区警备第1旅、教导第2旅各一部,晋绥军区、冀中军区、冀鲁豫军区各一个步兵团,以及抗日军政大学、延安炮校等近20000人,因此“东北人民自治军”最初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初始兵力11万余人(另调20000名干部前来东北)。



在东北我军的整合进程中,晋冀鲁豫军区(刘邓部队)还向东北派出了25个架子团,因此完全可以说,四野的前身那是“集百家之长”,只有半数是115师系统(还得考虑山东纵队的成分)。到1945年底,“东北民主联军”(11月改称)已经建立了10个军区约27万人,包括外调而来和在东北当地扩军两大部分,并且此时还没有“野战军”的番号。

直到1946年夏季,为适应战争新形势才开始成立野战军和野战纵队,起初建立了五个纵队共12万余人,其他部队仍然归属各军区指挥,负责剿匪和建立政权。1947年8月,晋察冀军区将所属的二级军区“冀热辽军区”(80000余人)也转隶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的总兵力上升到46万人,其中野战军为九个纵队近30万万人(24个师、8个独立旅和7个骑兵团)。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所有部队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两大序列,从前一年7月开始,罗荣桓主抓二线部队建设,先后组训了164个团输送给主力部队新战士37万余名。加之东北我军逐步掌握战略主动权,屡战屡胜,有条件教育改造了大批“解放战士”,因此在9月辽沈战役打响时,《大决战》里特别呈现过:东北野战军已有12个纵队和12个独立师70余万人,东北军区有30万部队,总计103万余人。

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时有80万人(辽沈战役后有所补充),但东北军区的部队仍然留驻关外。平津战役结束后的1949年3月11日正式改称第四野战军,此时林彪指挥的部队共有两个兵团部13个军的番号,另附炮兵、战车、铁道兵、辎重等特种兵部队共约88万人(不计入第50军),这88万人也就是四野南下的总兵力,并未达到百万之数。



南下途中的4月28日,第四野战军重新调整作战序列,新建第14和第15兵团,调出铁道纵队归属北京直接指挥,同时调入两广纵队,以利挺进华南的作战,至1949年6月四野主力从武汉地区渡江时,总兵力上升到90余万。

其后将起义的蒋军第19兵团(张轸)和第1兵团(陈明仁)分别改编成为第51、第52和第53军,野战军兵力首度突破100万人,时间在1949年10月,新中国已经宣告成立。



因此,林彪真正指挥百万大军作战是从1949年10月开始的,时间持续到1950年5月解放海南岛为止,华南基本全境解放,之后多为剿匪等巩固性作战,没有了大兵团军事行动。第四野战军司令部机关1949年5月兼“华中军区”,是年12月改称“中南军区”,大抵是一套班子和两块牌子的意思,麾下各兵团分兼各省军区。

根据1950年1月的统计,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下辖六个省军区、三个兵团部,十六个军,五个炮兵师、一个工兵司令部、一个铁道司令部(辖5个铁道团),各省军区又辖16个独立师,92个独立团和8个警卫团,总兵力达到150万之众,成为六大军区中部队数量最多的一个,1955年4月中南军区奉命改组为广州军区,第四野战军番号同时撤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