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會輪翻10倍的股票是哪個行業?

二線遊資


行業並不重要,而是看哪些還沒有絕對龍頭老大的行業。

很簡單的道理,現在某行業有100家企業在競爭,市場份額差不多,以後競爭的結果可能是隻剩下10家,這10家裡面的老大老二的市場份額都可能增長10倍,那也會漲值10倍。

現在A股中有絕對龍頭的行業:比如白酒的茅臺,空調的格力,液態奶伊利,安防海康,互聯網安全三六零。這些行業你就不要去找10倍股了,會很難,這些龍頭的地位很難的撼動,市場的增長空間會被龍頭吞食大部份,龍頭本身也很難再增長10倍,除非行業增長空間非常大。


老黃侃財


有圖有真相,在過去十年兩市所有板塊排名中,消費醫療和科技成了冠絕兩市漲幅最高的板塊,釀酒板塊指數就漲了將近9倍,裡面的龍頭股漲幅就更大了。

貴州茅臺、山西汾酒、通策醫療、片仔癀、長春高新、愛爾眼科、中炬高新、恆瑞醫藥等太多的十倍股,很多都是股民非常熟悉的名字。

從這些股十倍股的歷程中能夠發現,公司成長性都非常優秀,大家可以翻閱公司的財報數據,多是連續數年淨利潤保持穩定增長,比如愛爾眼科最近多個季度雷打不動的40%增速,尤其上市公司規模達到一定體量後在維持高速增長就已經非常難了。

這類公司還有其他特徵,比如對上下游具有較強的話語權,比如貴州茅臺對上游原料和下游經銷商都有很強的話語權,更加優化自身的財務指標,並且行業裡也能做到獨樹一幟。恆瑞醫藥靠著創新藥不斷提升自身市值,並且始終維持穩定的利潤增長等。

這些公司身上普遍具備的基因就是優秀,雖然身處在不同的行業,但在行業內,尤其所處的細分行業裡基本都是細分領域龍頭。

而這些十倍股們看上去似乎那個行業都有,但如果仔細觀察還是有很強的扎堆效應的。釀酒、食品飲料、調味品甚至醫藥都可以成為消費品,另外醫療保健行業的細分龍頭也能夠獲得持續的高成長空間。

像消費板塊,對週期非常不敏感,無論經濟怎麼變化,都要吃穿住行,所以也是全球所有資本市場誕生大牛股的溫床,比如美股裡的可口可樂、耐克等都是如此。醫藥為啥像消費呢,就像很多病人吃的藥,不能根治但不吃還不行,一直吃不能停,對於企業來講就形成了持續的下游消費。

而科技領域的芯片、5G和軟件則處在大變革的時代,既有國產替代進口的需求,也有國家大力扶持相關行業發展的政策風口。投資圈流行的一句話:站在風口上的豬都會飛。科技就是這個道理了。

對於投資者來講選定好的行業,在行業裡選對更優秀的上市公司,具備壟斷地位、進入壁壘、優秀管理團隊、定價權掌握等優秀基因的公司就是未來具備十倍空間的好胚子。


資本高易


市場處於牛市的時候,大家最想討論的是誰會成為10倍牛股,在今年東方通信走出10倍空間後,這個話題被再次放大,我覺得未來能漲10倍的股票會出現在一帶一路這個板塊上。我們從10倍牛股特徵身上找答案。

10倍牛股的特徵

1、低價,股票市值10元以下;

2、政策支持,5G持續性利好;

3、大領域,大科技領域;

4、央企大股東背景(最為重要);

今年10倍的東方通信,符合以上要求。

現階段一帶一路符合以上條件的題材概念

1、低價,一帶一路板塊中低於10元的個股,多達150多隻,具有價值窪地;

2、政策支持,一帶一路政策支持不斷,大會都會提到;

3、大領域,一帶一路是國際級別題材,大題材概念;

4、央企大股東背景,一帶一路的個股中是最多央企大股東背景的,中字頭有關的幾乎都是。

10倍牛股以後肯定還會有,我先看一帶一路這個板塊。

看完以上內容的朋友請點“贊”留言探討,願君長伴。

50計劃


10倍股!買入之後漲10倍,想想也挺美!

首先,得定義時間或期限,多長時間漲10倍。

如果從熊市最低點到牛市最高點計算,漲10倍的股票太多。以2005-2007年的大牛市為例,在牛市結束時,A股上市公司1519家,漲幅超10倍的個股153只,佔比約為十分之一。漲幅超5倍的個股542只,佔比約為三分之一。牛市在A股是稀缺的,也沒幾個人能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所以,牛市裡漲幅超10倍的個股,以及這些個股所屬的行業,不是我們研究的方向。

5倍或者10倍的漲幅,短時間內不能實現,所以我們首先定義長期持股,以近5年和近10年兩個維度,來分析大牛股分別來自哪些行業。

其次,以往的大牛股來自哪些行業

1、近5年大牛股及所屬行業

5年前,也就是2014年9月18日,上證指數收於2315點。今天是2019年9月18日,上證指數收於2985點,上證指數5年漲幅為28.9%。統計該期間個股的漲幅,漲幅超10倍,共有5只個股,分別來自5個不同行業。

近5年,漲幅超5倍,共有63只個股,分別來自22個行業,下表列舉了5倍股較多的行業,其中前三名的行業分別是,電子元器件行業有14只,醫藥製造行業7只,專用設備行業6只。

2、近10年大牛股及所屬行業

10年前的今天,2009年9月18日,上證指數收於2962點。今天上證指數收於2985點,上證指數10年幾乎沒漲。統計該期間個股的漲幅,漲幅超10倍,共有71只個股,分別來自29個行業,下表列舉了10倍股較多的行業,其中排在前三的行業分別是,電子元器件行業有8只,醫藥服務行業7只,軟件服務行業6只。詳見下表:

10年漲幅超5倍,共有275只個股,幾乎每個行業都有,下表列舉了5倍股較多的行業,其中前三名的行業分別是,電子元器件行業有30只,軟件服務行業26只,醫藥製造行業15只。

從歷史統計來看,如果堅持長線投資,精選個股,選中5倍或10倍大牛股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

最後,未來盛產10倍個股的行業

1、集成電路(芯片)

集成電路和芯片是2025年中國製造的戰略產業之一,也是中美競爭的主要領域。5G、智能手機、AI、大數據等幾乎所有高科技領域,都離不開集成電路和芯片,與其他相關產業及其他新興技術產業相比,前景更好!

2、5G通信

5G、量子通信等關鍵技術,是國家通信戰略第一次爭奪全球制高點的大戰略,同時和百姓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屬於剛性需求+國家支持。未來還會有6g、7g等。通信技術的不斷髮展將繼續推動相關概念、產業的興起,是最有可能在未來生產10倍以上股票的行業。

3、生物醫學

儘管去年醫藥行業的“醜聞”還在不斷,但人們不生病是不可能生存的。醫藥工業的發展是必要的,需求是確定的。在“以量採購”方面,實際上對中標者來說是一個明顯的優勢,有利於藥品價格的更加合理。

4、大消費

經濟增長放緩和對外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導致國內政策逐漸向“擴大內需”傾斜。此前,發改委等部門曾聯合下發“促進消費”文件,都提到了促進消費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今後幾年,促進消費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斷提高。智能穿戴、智能家電、汽車等仍是主要方向。

5、新能源

隨著環保意識逐步增強,老的高汙染能源逐步淘汰。例如,燃煤發電仍然是我國的主要發電方式,但在政策的支持下,風電和核電呈快速增長態勢;另一方面,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產量無法長期擴張。當經濟增長到一定階段,產量及儲備不足將制約經濟發展。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是大勢所趨,新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鏈相關企業前景廣闊。

6、AI及機器人

AI人工智能,包括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業機器人,由新興熱門逐步進入到實際應用階段。更多更完善的AI將大幅提高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隨著控制和芯片技術的提升,AI機器人的功能會進一步複雜化和多樣化。更多初級崗位被機器人替代是大勢所趨。


股海人生戴


未來10倍的股票肯定在這些行業。

我覺得未來會漲值10倍的股票會在國產芯片和國產軟件裡這些行業裡。

上一個10倍的股票叫做東方通信,所處的行業是5G。為什麼會是5G呢?因為我國在5G行業相比於其他國家來講遙遙領先。

為什麼又說未來會在芯片和軟件裡?

因為未來我國芯片行業和軟件行業因為國際關係的原因會受到很大政策幫助和資金支持。

目前芯片股和軟件已經開始異動了。

國產芯片和軟件的替代在未來是一定的,我國芯片和軟件的市場十分巨大,因為之前很多原因,這些市場份額一直被美國掌控,但隨著我們的技術不斷地崛起,也感謝他們能給我們崛起的機會。

還有題主說在這兩年的次新裡面選擇,我延伸一下或許可以在未來的科創板裡面選擇。


肖予飛


未來2-3年芯片行業,5G技術行業,人工智能行業,大數據,雲計算,生物醫藥行業,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都會湧現出一大批高增長企業,這些上市公司市值會大幅度提高,股價會攀升幾倍很正常,好的十幾倍幾十倍都有可能,但是股票價格的運行是在漲漲跌跌的過程中形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下就張那麼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好股票就在這些與之有關的行業中,不妨仔細查找一下。

未來2到3年有的股票翻100倍我不敢想,但翻10多倍會有一大批是肯定的。
隨著國家政策推動,在一些經濟發展剛需的行業,必定會湧現出一大批好的企業。
在互聯網行業中,5G最先發展起來,無論是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國製造2025,還是一帶一路,都依賴於高速的信息傳輸,5G的商用將帶動這些行業爆發式的增長,然而5G技術的發展又依賴於芯片的設計研發和製造,芯片是5G的基礎,

所以國家政策會偏向於芯片製造設計研發,以推動5G技術普及,基於這些發展需要,A股市場會在芯片行業,5G行業,大數據行業,人工智能行業,工業機器人行業,湧現出大批的龍頭企業,他們的上市股票會大漲。


驛動星期六


手機答一個,簡單點說。

1 需要根據中國國情進行分析

2 參考發達國家的歷史軌跡



結合中國市場特點和國外的發展路徑,我看以下行業有十倍空間:

1 中國處於發展中國家階段,人均GDP很低,離發達國家很遠。日本在70年代人均GDP就達到了一萬多美元,而日本那時候人均收入還低於美國。所以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階段和70年代日本,60年代美國差不多, 這說明大部分行業還有很大空間,除了一些明顯產能過剩的行業,比如鋼鐵,煤炭等,所以不用特別強調行業,因為很多行業會提供十倍的增長機會。所以是要買對企業。

2 中國人口多,市場特別大,說明消費潛力大,而目前消費在GDP中的比例只有50%,國外是80%,疊加前面講的人均收入低,增長空間大,未來消費行業有巨大空間,比如家電,電子商務,金融行業,休閒文化,旅遊等有巨大機會。

3 中國人口多但同時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未來對醫療,藥品,保健,養老等行業是幾十萬億的藍海市場。

4 中國目前城鎮化率50%,而發達國家一般農民只有3%到5%,意味著還有4億人要住進城市,所以城鎮化目前剛走到一半,小房企沒有戲了,但大型房地產企業還有十倍成長空間



5 高新科技

時代進步的浪潮滾滾向前,互聯網和科技是核心力量,未來互聯網,5G,物聯網,新能源汽車,智慧城市等行業有幾十倍的成長空間。

關鍵是你要找到這些行業裡的龍頭,然後結合經濟週期發展階段,做長期投資,而如你還是今天買明天賣,那再大的空間和你也沒有關係,因為你吃不到增長的利潤。

等人的時候一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黑馬財經圈


未來會上漲10倍的股票是哪個行業?可以明確的說,未來能漲10倍的絕對不止一個行業,從發達國家的歷史軌跡來看,消費、醫藥,這是兩個最容易出大牛股的地方,甚至遠遠不止10倍,然而根據國情的不同,我們首先需要研究的是國家的發展軌跡,其次才是找尋10倍牛股的行業,最後才能確定具體標的,這個過程不是一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我們簡要論述該問題。

1、從發達國家的歷史軌跡看現在的自身

現如今我們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1萬美元,這是多年發展下的優秀成果,但是,發展的過程還需要持續很長時間,藉助發達國家的數據來看,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70年代的日本就已經達到了人均GDP1萬美元的地步。

這意味著國內絕大多數行業都還存在較大的發展機會,比方說我國的醫藥行業,看起來已經出現瞭如恆瑞這樣的大牛股,消費行業出現瞭如茅臺這樣的大牛股,可事實上國內的醫藥行業對比發達國家還有比較遠的距離,所以發展空間還會成倍的增加。

再比方說消費行業,去年國內的消費已經接近50萬億,佔到了GDP近50%的位置,但是,距離發達國家已然有差距,比如美國,我們要知道一點,美國才3億多人口,我們有14億人口,4倍於美國的人口還趕不上美國的消費,這同樣說明我國的消費行業還將大幅的增長。

所以,從國家的發展軌跡來看,我們自改革開放後的快速發展的確帶來了各項福利,但是距離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所以發展不能停滯,伴隨的行業機會也將逐步凸顯。

2、哪些行業可能出現10倍大牛股?

看了前文我們應該知道了國內還有很多行業都將快速發展,除了上述的消費及醫藥行業外,現階段最先走出10倍大牛股的行業很大幾率上集中在了科技行業。

通過2018年,我們逐漸知道了自身在科技領域的差距,所以,出現了5G元年、國產替代等理論,這些理論並非空穴來風,5G我們的確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半導體、芯片依舊是我們的短板,比方說半導體中的硅晶圓,除了我國臺灣的臺積電之外,沒有其他企業能做到,而全球排名前十的半導體企業,國內能進入的屈指可數,芯片也是同樣的道理,前有蘋果、高通,後有三星,系統集成方面,蘋果機谷歌幾乎佔據了所有的市場份額,換言之,我們在繼續發展的過程中,這些短板將逐漸由國產替代,所衍生出來的行業機會大大增加。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備,城鎮化率也已經達到了60%左右,我們通常說70%的城鎮化率為房地產的拐點,這也是通過對比不發達國家走勢而得出的結論。

在發達國家,農民是非常少的,佔比5%左右,現目前國內還有非常多的人,將來會進入到城市,在城市化進程的道路上,因為週期的因素,小的房企將在城鎮化率逐漸提高的未來漸漸消失,行業龍頭的地位會再度顯現優勢,大型房企的空間在未來的發展中依舊巨大。

中國人多,所帶來的人口紅利逐漸被釋放,上世紀日本崛起之後,韓國跟隨,亞洲四小龍應運而生,全球較多的知名企業都將工廠搬遷至中國,因為人口較多及勞動力便宜,為資本帶來更多的逐利性,這屬於歷史發展的必然週期,也正因為此,人口紅利才逐漸得以凸顯。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內勞動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紅利將逐漸消失,但是因為人多,我們一定是要吃飯的,同時藥品也絕對不能落下,新時代的中國人物質條件越發齊備,精神層面的享受會逐漸加大需求,所以,智慧城市、養老產業、休閒文化、醫療保健等行業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相比於鋼鐵、煤炭等紅海市場,具備非常大的機會,但是這些行業都需要時間的推動。

所以,未來有望走出10倍大牛股的行業決定不僅僅是某一個行業,中國還在繼續快速的發展這,在追趕發達國家的道路上,大部分行業都還有這騰飛的機會,但是這些機會往往是凸顯時間的價值,而並非是站在風口浪尖上催生而出的,行業的龍頭往往具備更大的機會,可如果你耐不住寂寞,那就自然等不到花開,後面再大的漲幅也都跟你沒什麼關係了……



易論招財圈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能在未來10年由10倍以上成長的公司一定是在未來10年很有發展潛力的行業。每一次產業革命都會帶動一批公司興起,同樣我們要找到未來的潛力股也要從產業發展的脈絡來把握。

在2000年之後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成就了一批偉大的企業,比如美國的蘋果、亞馬孫、Facebook等,而這些公司的市值也在過去的十幾年內成幾何試的增長。比如蘋果公司從2000年左右的11美元左右,漲到了最近高點時候的233美元,再加上2005年拼過公司拆分過一次股票一股拆兩股,股價漲了21倍,市值突破萬億美元,如果從2000年開始投資,投資收益在40倍以上。在看國內因為移動互聯網而興起的公司比如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騰訊於2004年在香港上市,最初股價只有2.5港元左右,就算按照現在最近的股價也有281港幣,股票在14年一股拆5股,股價上漲112倍,一說道騰訊的股票就不得出讓我們想起當年李超人早早的賣出。同樣阿里巴巴在2014年在美股上市,公司現在市值3900億美元左右,最近馬爸爸又在最新一期的胡潤百富邦奪得國內的首富寶座。

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產業的興起—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成就了一批偉大的公司。未來隨著產業的發展,還將有一批偉大的企業應運而生。而這些高增長的公司會出現在什麼行業呢?筆者認為有如下幾個:

第一、人工智能,機器人行業。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工業機器人、交通運輸機器人和家用機器人的需求必將迅速擴張,也許有一天每個家庭都會有幾臺機器人幫助你處理家務,就像今天每個人都有一部手機一樣,這個行業未來的潛力是巨大的。

第二、新能源汽車產業。隨著世界各主要國家都發布要逐步取代傳統燃油車的計劃,未來電動車產業鏈必將出現新的世界級的公司,不管是在上游的電池材料,中游的電池生產商、還是下游的整車企業,這是我國彎道超車追趕傳統汽車強國額最好時機,未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必將出現一批偉大的公司。

第三、芯片製造。我國雖然在芯片製造行業處於落後追趕的態勢,但是有政府和資本的大力扶持,相信在未來我們必將迎頭趕上,不管是在芯片設計、封裝還是加工都將發力。根據2017年數據芯片市場又4000多億美元的市場,而我國的需求就達到了2000億美元,如果芯片將來能實現自給那也是肯定能出現10年10倍的公司。

第四、養老相關產業。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人數量不遠增多。未來醫藥,\t養老服務行業也必將出現龍頭公司表現亮眼。

第五、大消費領域。隨著我國的不斷髮展,單靠改革開放初期依賴出口和投資的增長的局面是不可持續的,在美國消費每年拉動GDP增長佔到60%以上,而我國還遠遠不夠,未來必將不斷的釋放消費能力,促進居民消費。在大消費領域也戶出現優秀的公司。

第六、規模化生豬養殖。我國現在處在規模化養殖的初級階段,這個和上世紀90年代的美國很想,在資本的驅動下美國的幾大企業最後佔到養豬份額的60%左右。而我國隨著環保和資本的驅動,散戶養殖空間必將受到擠壓,未來將會出現幾家大的養殖公司佔據國內一半以上生豬養殖規模的情況,根據行業的擴張發展態勢,也必將出現10年10倍以上的龍頭公司。

未來的機會很多很多,就看我們怎麼把握。而且你要能有找出這些行業龍頭的能力,如果是投資還要有拿的住股票的定力,俗話說守股比守寡都難,這個需要相當強的意志力。


首席投資官


要找到10倍股,就必須要搞清楚10倍票的本質是什麼?縱觀歷史,那些10倍股、抑或是幾十倍的品種都是與時代息息相關的藍海行業,紅海行業想出10倍幾乎是不可能。

現在的藍海是什麼?2018年12月底經濟工作會議中明確提出的5G、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從目前來看5G板塊已經出現了東方通信這隻3個月就漲10倍的股票,我相信未來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等板塊也將有10倍甚至幾十倍的股出現。

不過,天檀要重點提醒大家一點的是,並不是說這個行業中所有的品種都可以漲10倍,我認為這些行業中漲10倍的股票大概率出現在小公司中,因為小公司有成長慾望,更有股本擴張的能力。

其實,簡單一句話就是:10倍股出在大行業(藍海行業)的小公司中!



喜歡嗎?記得關注點贊,留下腳印,常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