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不是我們完成居家隔離後,可以出去瘋的通行證!

隨著時間的推移,近段時間陸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結束14天的居家生活,完成自我隔離的“閉關”修煉,走出家門“出關”。額想在這樣的時候,一定會有許多人對自己終於完成居家修煉,可以走出家門去擁抱太陽,去呼吸新鮮空氣的時刻充滿了嚮往和期待,或許還會有些小激動,認為自己此後可以自由自在地去玩,甚至去瘋了,但是,面對你豐富的想象和如此的“大膽”的設想,額又不得不給你潑一瓢冷水,不得不對你說:你的想法不合時宜、要不得而且很危險!

14天!不是我們完成居家隔離後,可以出去瘋的通行證!


一,居家隔離14天,是“測試”和判斷你是否被病毒傳播感染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但不是絕對安全的手段。

其實,14天不是你跨越之後就可以隨意去瘋去狂的一道門,不是你“經歷”之後,就可以煉成刀槍不入、百毒不侵之軀的“神修”;居家進行自我隔離14天,只是對你有沒有被病毒傳播或感染簡單有效的初步判斷,是對有可能“附著”到你身上的病毒的一次“悶殺”。

的確,嚴格按照要求進行14天的居家自我隔離,通常情況下除極少數潛伏期超過14天的人之外,絕大多數人是可以排除被病毒傳播感染的可能,但是,由於環境消殺存在薄弱環節或空白,甚至有人沒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的自我居家隔離,致使人群中有可能存在攜帶病毒的人或潛伏期超過14天的沒有表現症狀的“病例”等原因,在疫情沒有完全解除之前,你無拘無束地出去玩,甚至不做任何防護地到處去“瘋”,你不僅存在被“二次”感染的風險,而且有可能比之前還要大。

14天!不是我們完成居家隔離後,可以出去瘋的通行證!


二,居家14天之後,很多人會產生一種想要走出去,又害怕走出去的矛盾,甚至感到心身疲累,導致抵禦能力下降。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在正常情況下,14天的確算不得長,特別是在忙著的時候,一轉眼之間就已經過去了。但是,居家尤其是在當前這種大環境下,被動自我隔離14天,對於很多人就會有一種時間被拉長了的感覺,慢慢就會自覺不自覺地進入一種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心裡變得越來越煩躁,甚至由於不習慣、不規律導致心身俱疲的生活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免疫系統勢必會受到多多少少的影響,甚至功能紊亂,導致免疫能力下降、自身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以及對疾病的抵禦能力就會減弱乃至大幅降低。如果沒有把心理和情緒調整好,沒有把心身狀態調理好、修復好,不做任何防護地貿然出門,就是冒著風險出行,被病毒“纏上”了是怎麼中“槍”的都不知道,到那時後悔已經晚了。

14天!不是我們完成居家隔離後,可以出去瘋的通行證!


三,病毒是看不見的“敵人”,無事不出門少出門,是遠離“敵人”最好的方法,搞好防護是對付“敵人”最有效的武器。

可以說,做好居家14天自我隔離之後出行之前的心理調整和心身上的調理及恢復,既是對前一階段成效的鞏固和存在缺陷、不足的及時彌補,也是為自己可以安心、安全地走出家門做準備,這些功課我們做得越足越好,被病毒傳播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小,出行的安全保障也就會越高。

但是,這並不是說做好了相關的調理、恢復和準備,我們就可以有事無事地到處亂跑,在疫情沒有完全解除之前,為了盡最大可能減少或避免遭到病毒傳播攻擊的危險,減少或杜絕被病毒感染的可能,不給國家和社會添亂,為打贏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場阻擊戰、攻堅戰和總體戰做貢獻,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按照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做好防護工作:1),無事不出門或少出門;2),不集(聚)會不聚餐;3),出門戴口罩,不去人多、人源複雜、情況不明存在傳播感染風險的地方;4),當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需要反映和回報的情況時,按照相關要求及時如實反映和回報。

14天!不是我們完成居家隔離後,可以出去瘋的通行證!


總之,阻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一場全民戰“疫”,它不僅需要全體中華兒女的自覺自願和主動參與,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主動作為,才能最後取得這場人民戰“疫”的全面勝利。所以,我們應該謹記:14天!不是我們完成居家隔離之後,可以隨意出去瘋的通行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