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崇祯殉国的时候,身边除了太监,没有一个文官?

大侃历史


历史上对于崇祯皇帝的评价有褒有贬,众说纷纭。后人对他的诟病往往在于他的治国能力,但也并不能否认,崇祯是一位勤政爱民、有气节有骨气的皇帝。《明史》记载:“......帝(崇祯)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冠冕,以发覆面……”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自缢于煤山的壮举,维护了他作为天子的最后一丝尊严,崇祯的气节流芳百世。可令人疑惑的是,为何崇祯殉国时,身边除了太监,没有一个文官呢?

明朝后期,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和腐败的吏治让百姓伤心愤恨。权贵阶层依靠权势强取豪夺农民的土地,也自然有更多投机耍滑的机会来偷税漏税,最终沉重的赋税还是落在了早已不堪重负的百姓身上。加之长年累月的战争导致国库亏空,国家只好增加税收,继续压榨百姓,陷入了这样一个死循环中。于是就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民起义军,社会矛盾愈演愈烈。“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失民心者失天下,自然也不会有臣民百姓追随君王,这就是崇祯之死如此惨烈的根本原因。

内有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外有清军入寇,内忧外患下,大明王朝已然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多年腐败的吏治无益于国事,更是养出了一群只顾私利、毫无气节的寄生虫。危难来临之际,皇帝的官僚集团不过仓皇逃窜罢了,哪里会留在失势的皇帝身边,甚至殉国呢?其实,不仅仅是明朝末年官僚集团的腐化问题,崇祯皇帝本人也有很大的责任。崇祯皇帝生性多疑又极重权术,在位十七年换了几十位大学士,对待臣下态度反复,甚至时有鸟尽弓藏之嫌。臣下对于上级统治心生不满,自然不会一腔忠诚,到最后必定是树倒猢狲散。事实也确实如此,明朝末年各级官员早已对大明王朝失望,轻易地便向清军或是李自成部投降,整个大明王朝实际上已是支离破碎,只等着最后一根稻草压上来。说到底,崇祯皇帝作为君王,慷慨死社稷,却无臣民跟随,还是逃不过他昏庸的治国能力与御下之道。

据记载,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先是命后宫嫔妃尽皆自杀,后亲手砍杀自己的两位女儿,再命贴身太监小毛子带三位皇子出逃。自己和太监王承恩逃亡煤山,无奈自缢而死。王朝灭亡之际,一代帝王唯有身边最亲近的太监依然跟随,实在是令人唏嘘。

一个王朝的灭亡自有其历史原因,很多时候并非一人之力就可逆转。在大明王朝已经走到尽头的时候,如黄仁宇所说:“皇帝的励精图治或是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是调和……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 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抹光彩是崇祯皇帝用生命画就的,无论如何,君王死社稷,其中的气节仍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邓海春


这是对历史的严重误解!

一,跟崇祯皇帝同日殉国的明朝大臣有数十人,《明史》记载的清清楚楚,以大学士范景文为首。只是他们殉国之处不是崇祯的万岁山。

二,之所以崇祯皇帝殉国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范景文的例子就可说明原因。范当日在未接到皇帝诏令下擅入内宫,才得知皇帝已离开内宫。本欲寻找,无奈乱兵已至,将道路封锁,范只得寻一枯井自杀殉国。这说明:

a,崇祯皇帝离宫去万岁山,事前没有通知大臣。大臣没有接到诏令下,是不能擅自入宫。

b,也没有大臣从宫外直接找到万岁山的原因,是皇帝离开时乱兵已攻入,道路被封锁了,大臣去不了。

c,崇祯皇帝身边只有一个太监,从宫内人回答范景文的言语可知,皇帝是突然决定离宫的,没有任何指示,在这种情况下,无人敢跟随皇帝。所以身边只有当时太监排名第二,最受皇帝信任的王承恩能跟随。

以上说明,崇祯皇帝殉国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绝不是明朝大臣们的不忠不义,恰恰相反,在乱兵面对,仍有数十位明朝大臣选择自杀殉国,体现了明朝人的铮铮铁骨!

这段历史不应该被后人误解!


零下十度买了地



崇祯帝殉国时候,身边只有一个太监,不只是没有一个文官,更没有一个武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接下来宋安之来说说。

当然先说一下,这里指的是陪伴崇祯帝殉国之人,意思并非是说没有一个大臣殉国,只是缩小到陪伴崇祯帝的范围之上。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宋安之个人认为,孟森老师明史讲义中对于崇祯帝的一段评价,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综帝之世,庙堂所任,以奸谀险谄为多且久,文武忠干之臣,务摧折戮辱,或迫使阵亡,或为敌所禽。

至不信外廷,专倚内侍,卒致开门引入。而当可以恤民时,君臣锐意刻剥,至临殉之日,乃叹曰“苦我民”,使早存此一念,以为辨别用人之准,则救亡犹有可望,乃有几微大柄在手,即不肯发是心,犹不自承为亡国之君,何可得也!

意思是崇祯帝忠奸不发,用的多是奸臣,诸如卢象升这种忠臣,则是活生生被迫害死,还特别相信太监,结果李自成大军一到大部分是纷纷投降,自缢时才叹道苦我民,如果早就有这个觉悟,也不止于此啊!

正因为崇祯帝这般治下御国,所以才沦落到那般地步,以至于国破家亡,自己自缢之时,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陪伴着…


宋安之


讲一个例子,看看为什么崇祯不能得大臣们的拥戴。

(崇祯)

孙传庭(1593—1643),崇祯时期重要将领。1619年中进士,1639年任陕西巡抚,组建秦军,伏杀高迎祥,继而又在潼关打得李自成只剩18骑潜逃山中,一时北方农民起义偃旗息鼓。

崇祯于此时调孙传庭率秦军入京,对付关外的清兵。传庭到京后,崇祯又听信杨嗣昌,拒不接见,反而要扣留秦军以抵御清兵。孙传庭苦谏无效,忧郁致病告假。崇祯竟然因此将孙传庭下狱。

(孙传庭)

孙传庭在狱中三年,李自成复起,声势大震。杨嗣昌镇压不力,崇祯重新起用孙传庭,令其进剿李自成。孙传庭变卖家资,重新招募训练军队,率军屡有战胜。无奈李自成兵势太盛,孙传庭后勤不继,又孤军奋战。李自成攻占潼关后,以十万大军围攻孙传庭。传庭自知必败,愤然冲入敌阵,血战而死。

不久,李自成攻陷西安,西安城内的孙传庭之妻率二女三妾自杀。

传庭死后,崇祯竟然指其避罪逃遁,拒绝给予相应的荫赠及优恤。《明史》云:“传庭死而明亡。”其言不虚。


(中国历史最具悲情色彩的场景:崇祯自挂煤山枝)

崇祯对待孙传庭,真可谓既没脑子,又没良心。这种事情,在崇祯年间比比皆是。他在自杀时,无人跟随也不足为怪了。


金十七


谁说的?明朝文臣没有在国家灭亡时殉国的?胡说八道!

他们没有陪着皇帝去死,却在城破之时用自己的鲜血写下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最后的悲歌。

为何总是宣扬那些亡国后从贼的明朝大臣,却很少提及这些殉国之人,出于什么目的,明离子不知道,但有义务为他们澄清!

首先是京城的重量级大臣,大学士范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大理寺卿凌义渠等人得知城破皇帝身死时,举家殉国。

王章、赵撰直面入城劫掠的李自成贼军,破口大骂,被贼军残忍杀害。

接下来是锦衣卫,都指挥王国兴,指挥同知李若珪,千户高文采携家人纷纷殉国以全忠义。

再说说宫廷内,可不止王承恩一人殉国,太监、宫女数千人集体上吊身亡,以全名节。

在顺军进入宫中后,曾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尸首找到,拉到东华门示众。

老百姓纷纷凄然泪下,亡国之君有如此民心也是古之未有,有胆大的百姓将皇帝和皇后的尸身冒死偷走,葬在了田贵妃墓中,防止了皇帝的尸首再遭到贼军的进一步践踏。

据统计,只京城一处,殉国的文臣武将就有数百人,百姓殉国之人更是不计其数,全国各地,殉国的地方官员、贡生以及普通百姓,更是难以有明确统计。

如果您看到了这篇文章,就请不要再传那个“明朝陪着皇帝殉国的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的谣言了,这些文臣武将以及百姓如果听到,当真是死不瞑目了。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世人多以崇祯众叛亲离,以至于身边仅有宦官一人忠心。这实则是一种误解。崇祯死的确实悲凉,以身殉国时身边也仅有太监王承恩一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背弃了他。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主要还是对崇祯太过失望了。

崇祯在都城沦陷之际,表现的着实很有骨气,没有丝毫的怯懦,而是选择了以身殉国。此前的朝堂之上,崇祯曾怒斥群臣:“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也!”由此可知,他是怀着遗恨离开的。

朱由检从哥哥朱由校手中接过来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朝中有阉党魏忠贤祸乱朝纲,关外有女真八旗的步步紧逼,崇祯掌权后,风调雨顺的年景似乎愈发遥远,各地的流民也纷纷揭竿而起。在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崇祯自己也想不出什么扭转乾坤的法子。

不过,崇祯很勤奋,登基之初也很果决。曾经祸乱朝纲的魏忠贤,很快被少年天子给收拾了。可惜,江河日下的晚明政权,还是愈发地风雨飘摇。处在紫禁城内的皇帝,总想着重振朝纲,让大明王朝中兴,可到头来不仅辽东战场节节败退,李自成的农民军也更加难缠。

到崇祯十六年时,李自成的农民军已攻下西安,并建国号大顺,定年号为“永昌”。得知此消息,朝廷上下慌作一团。

可是,李自成的大军并没有给崇祯留下喘息的机会,他随即再次东进,占领山西后又直扑北京,于第二年三月十八(按:农历)攻入北京。接下来的事,大军便十分清楚了:

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明史》

崇祯自尽时,身边有太监王成恩伴驾,倒也不算孤独。只是,这位末代皇帝至死还是将责任推卸给了群臣,他还在遗书上强调“诸臣误朕”。

不过,历史上并非所有人都弃崇祯而去,甚至依旧有人选择在城破时以身殉国。当然,陪在崇祯身边的,仅仅有王承恩。据《明史》记载,崇祯死后,还是有大臣选择随崇祯而去的:自大学士范景文而下死者数十人。

在明亡时,遗臣中以大学士范景文的表现最为令人钦佩。危难之际,他匆匆赶到皇宫,想劝崇祯继续组织力量实施抵抗,但可惜崇祯已然带着王承恩离去。得知皇帝已有心赴死,范景文也随机决定从崇祯而去。与崇祯相似,范景文也留下了遗书,随后跳入古井而死。

崇祯之所以走的这么悲凉,除了多数大臣只顾自身利益,不管朝廷安危外,主要还是因为他自己已经失去了信心,甚至都不想再做抵抗了。比如范景文在危难之际跑去面圣,为的就是在寻拖延之法,以维系国运。

可是,崇祯却干脆带着太监去自尽了。当然,即便崇祯殊死抵抗,也势必难以抵御李自成的大军。崇祯死时,悲凉而绝望,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并非所有人都抛弃了这个末代皇帝。



史海烂柯人


在景山没有没有一个文官,更没有一个武将。

崇祯时期的君臣关系应该是中国几千年来十分罕见的现象。君臣互相利用,互相仇视,一丁点儿不能信任彼此,皇帝对臣子苛刻,残暴,臣子对皇上无忠心可言。


如果问什么原因,恐怕一多半都是崇祯帝咎由自取吧!

俗话说疑人不用,疑人不用。而崇祯帝朱由检是用一个疑一个。崇祯朝十七年间换了十七位刑部尚书,五十位内阁大学士。对待臣下稍有不满动辄大骂、训斥,重则砍头、株连。前后杀掉七位总督,十一位巡抚,实在是亘古未闻,即使在历朝历代的王朝亡国时期也实属罕见。甚至因为当年山东德王被入关的后金军队害死更是一天只能连杀三十六位大臣。

崇祯皇帝这个人其实是很矛盾的,从明熹宗榻前接过重任的时候没有什么执政基础,因为一开始明朝就是把他当一个混吃等死的藩王来培养的,值得庆幸的是崇祯没有那些藩王的纨绔作风,登基后事必躬亲,尽心竭力的处理政务,勤政程度在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皇帝里也是名列前茅的,这是崇祯帝的优点。

但是,有时候优点也能变成缺点,恰恰是这个优点成为了崇祯最为致命的缺点。首先就是崇祯他努力的想把事情干好,但是因为自身能力有限往往适得其反。

崇祯在位时屡次下罪己诏,向上苍和天下百姓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可是回过头来便加派“三饷”,而百姓早就看惯了他这一套虚伪的做法,朝廷的威严一天天衰落。

其次就是这些大臣的不是了,这些大臣也是千百年来的一群奇葩,当然也是有少数真正的清正人士,不过大部分蝇营狗苟,沆瀣一气只顾私人利益,完全没有朝廷和忠君的概念。但他们口号喊得倒是很硬,当年崇祯想南迁时这些大臣中有人对他进行了“道德绑架”,导致南迁计划破产,崇祯想和清朝议和时还是对崇祯进行了“道德绑架”,当有大臣提议让太子去南方发展势力时,崇祯本来没有什么想法,可是又有大臣提醒崇祯小心唐玄宗李隆基和他儿子唐肃宗李亨的前车之鉴,导致崇祯帝疑心病发挥到最大,连自己儿子也信不过,连江山社稷都被抛之脑后,无情帝王家也算是情有可原!

回到题目中,崇祯自缢时为什么一个官员也没有陪他一起殉国?这叫要看当时的背景了。


李自成率起义军围困京师,京师一触就破。崇祯帝带领太监急忙驾马而逃,可惜被弓箭阻拦,立刻去投奔成国公朱纯臣,结果崇祯被拒之门外,转身奔安定门,可是到了宫门口已经没有士兵给他开启大门了,几个太监也没有能力打开宫门,把斧头砍断了大门依然稳如泰山。无奈,崇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回宫便对自己的妻女大开杀戒。佛晓将至,崇祯帝像往常那样让太监鸣钟召集文武百官,可惜到最后没有一个人来面见他们亲爱的皇帝陛下!


或许当时京城战火连天,这些大臣没有听到,又或许很多大臣已经逃了或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又或者有来的,可惜被宫门所阻进不来。罢了!这些不过是说辞罢了!当时应该是真的一个人没有来!

最后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陪着心灰意冷的朱由检共赴黄泉!

补充:追随崇祯殉国官员东阁大学士范景文全家投井,户部尚书倪元璐全家十三口全部自缢。左都御史李邦华投水而亡。左都副御史施邦曜自尽,兵部右侍郎王家彦自尽,大理寺卿凌义渠自缢,庶吉士魏学濂自杀,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全家投井,御史陈良谟全家投井自尽,吏部许直投水自尽,兵部成德全家自缢;户部吴甘中全家自尽,兵部主事金铉全家自尽等,此外还行部分京师乡绅自尽陪葬,很多太监死在城墙下!所以当时在崇祯旁边只有一个王承恩,但在京师还是大有人在的!

说崇祯可惜吧!的确有点可惜!说他咎由自取吧!也不过分,个人认为,如果崇祯没有那么勤政,没有那么多疑,没有那么自私,没有那么虚伪,或许明朝还能多撑个几年


明月清风阁


一提到崇祯皇帝,大家似乎都为这个皇帝感到不值。崇祯继位之初,明朝实际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魏忠贤祸乱朝纲,把奄奄一息的大明搞得还剩下了一口气。虽然崇祯一上台就以雷霆万钧之势处理掉魏忠贤的势力,可之后的局面还是不可收拾。


在继位之后,为了挽救明朝的颓势,崇祯可以说是励精图治,呕心沥血,勤政爱民,20多岁就有了白头发,相比于他的前任们,崇祯皇帝真的是很勤政的。李自成即便已经兵临城下,他也没有答应李自成求和的要求。到头来,君王死社稷,自缢于煤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崇祯是一位很有骨气很有气节的皇帝。


可是崇祯治国的能力实在太弱,导致起义军做大做强。举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来崇祯的治国能力了。


当时天下大乱,起义军已经成燎原之势。而当时明朝其实还是有会打仗的人的,卢象升就是一位。这个人在起义军中有一个外号,叫“卢阎王”,可见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不过就是这样的人,非但得不到崇祯充分的信任和授权,还被崇祯信任的杨昌嗣处处掣肘,搞争权夺利,想抢回卢象升的大权,导致本已经被剿灭的农民军趁机又死灰复燃,并且借机打败了卢象升。可笑的是,卢象升战死的消息传到北京,崇祯居然不相信,直达杨昌嗣也死了,崇祯才追赠卢象升,可这时候又能起什么作用呢?还有像袁崇焕、孙传庭、洪承畴等将领,都被崇祯白白错过了。


可是就是这样的皇帝,自缢殉国的时候,身边也只有一位太监跟着,而没有其他大臣陪着,不可谓不凄凉。为什么崇祯有这样的结局,居然没有一个大臣跟着?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崇祯的性格,导致和大臣的关系降到冰点。


崇祯皇帝生性多疑,薄情寡恩,朝令夕改,没有担当,不信任任何人。在位17年换了19位首辅,几十个大学士,杀的大官更是数不胜数。即便是被崇祯破格提拔的当朝首辅魏藻德,也对崇祯丝毫没有感激之情,足见崇祯在朝臣中没有一丝威信。所以当崇祯有什么事要和大家商谈,这些大臣就在下面听着,也不发表意见。万一崇祯听着不顺耳,那这个大臣就完蛋了。正是因为这些大臣得过且过的心态,导致国家大事没有人帮着崇祯一起分担。这也是崇祯死前,没有大臣跟在身边的主要原因。


其次就是当时的朝臣自私自利,已经对大明失去了信心,早已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只等着李自成的大军过来,就立马献城投降,到时候摇身一变,从大明的臣子变成李自成的臣子,给谁打工不是打工呢?



最后一点就是,崇祯自缢的时候,大臣们根本不知道崇祯去了煤山自缢。等知道皇帝自缢的事情后,还有一部分臣子选择跟随崇祯殉国的,有大学士,也有户部尚和左都御史等人,有些大臣还是听到后还是举家殉国的。当然这只是少部分的大臣而已。


历史局中人


 

一、崇祯接位时局势已不可收拾:

外患:后金日渐强大,不断蚕食、侵犯,边关已不可守;

内忧:1、天灾人祸连年累月,层出不穷;

2、为求生计,人民纷纷起义,成燎原之势;

3、朝廷虽铲除魏党,但君臣之间勾心斗角、分崩离析的局面已经无以挽回,朝廷已经失去治国理政的能力;

二、有心治国,无力回天

崇祯帝志向远大,自律性强,但因国家内忧外患积重难返,也势必造成崇祯皇帝多疑、多变、急躁的行事风格,从而皇帝与臣子之间势同水火,只有一帮太监围着皇帝渔利。

所以崇祯皇帝死时,大臣们早已作鸟兽散,仅有几个太监伴随左右。

三、后世评价多抱同情

如李自成在《登极诏》中有:“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可谓中肯;

乾隆帝认为,因万历、天启皇帝不理朝政,以致法度废弛。崇祯继位时,“国事已不可为”,他虽然辛苦经营,仍不能“补救倾危”,最后以身殉国。亦属中肯。


橡子熟了


据说,崇祯在临死之前还悲愤地说:文官皆可杀!这应该是他发自内心的感慨吧。从这一句话也可看出,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的确是降到了冰点。那么,这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后世史家认为,崇祯是一个最像明君的昏君。就治国施政能力来说,崇祯真的是很欠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勤勉上进也的确是感人。他奋斗了一生,便是为了做个好皇帝,直至最后上吊都没有俯首。他与多数昏庸的亡国之君有着本质的区别。

他登基后的第一个大动作便是惩治阉党,把魏忠贤剿灭。这个从表面上来看当然是好事,不但清除了奸党,还给自己立了威。只是,他做得未免急了点。

魏党一去,文官集团便开始肆无忌惮起来,因为当时已无人对他们进行制衡了。而后来崇祯旅行的一系列改革,表面上来看是让天下百姓受惠,实际上得到好处的恰恰是那帮文官身后的势力。文官们一旦没有了气节,做起事来就更加卑鄙自私。

偏偏崇祯此人平时又是刻薄寡恩,不知道笼络人心。他自己生活倒是俭朴,本想以身作则,可是那帮脑满肠肥的贪官们哪能过得了那样的日子了?

等到后来,李自成义军向京城杀来时,崇祯本来是打算让这些大臣们来个募捐,以筹集军饷。结果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帮贪官一个个都哭穷,一点钱都舍不得出。这也耽误了战机,让勤王的部队没能及时赶来救驾。

更有甚者,据说在京城被破时,崇祯曾经逃出皇宫,奔向那些大臣们的府邸,想要避一避。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身为一个皇帝,连那些臣子的门都敲不开。在万般无奈之下,崇祯彻底绝望,只是来到煤山,找了棵歪脖子树了却了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