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古瓷“秦州窑”研究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丝绸之路重镇和节点城市,天水人喜欢瓷器由来已久,几乎家家都有几件老瓷器,这是一方面是生活所需,另一方面是鉴赏和装扮家庭所用,但要说天水自古生产瓷器,是有名的秦州窑瓷器生产地,在目前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只有在收藏圈里个别人知晓。


天水古瓷“秦州窑”研究

天水出土的唐代瓷器


  天水有秦州窑口,古代曾经大量生产瓷器,在清代之前就已经名声远播,甚至瓷都景德镇研究中国瓷器的专家都知晓。清代《景德镇陶录·卷七》在《古窑考》一节中记有:“秦窑,唐代烧造,今甘肃之秦州也。相传器者碗杯之属多纯素,亦有凸鱼水纹者”。这本史料明确记载了秦州窑的名称、产地和瓷器类别。关于唐代以来盛行的秦州窑,在天水地方史料中记述较少,这是唯一可靠的天水在唐代有窑口、有瓷器的专著记载。

  今天,要寻找秦州窑最可靠的办法是考古发掘,寻找古代秦州窑址、寻找能够烧造瓷器的瓷土,也就是高岭土、瓷石、木节土、白甘土等。只要找到古代的窑场,附近的瓷土,一切答案尽在其中,但许多学者和民间瓷器收藏者寻找多年无果。


天水古瓷“秦州窑”研究

史料中记载的秦州窑


  天水秦州窑址究竟在什么地方?民间收藏界人士曾经在现秦州区南北两山多次寻找,但找到的古代陶片较多,寻找到烧陶的窑口较多,而烧造瓷器的窑址,一直没有找到。

  有人误以为市面上的耀州窑青瓷为“秦窑”或“安口窑”,但这些瓷器,能够确认是耀州窑烧造无疑。另外,还有一种生活用瓷器,多是“安口窑”亦称“华亭窑”“陇上窑”的产品,窑址在今甘肃华亭县安口镇,也不可能是秦州窑。有关文物工作者曾进行过窑址调查,也没有在天水找到窑口。目前,天水民间多年探寻秦州窑,笔者也参与过几次调查,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秦州窑在徽县说。有人认为,从实地考察和传世瓷器看,现归陇南市的徽县,在多年前为天水管辖,可能秦州窑就指徽县的古瓷窑,这在徽县地方文献上也多有记载。徽县古名河池,北宋升为徽州,清代降为县,自古与天水(秦州)有隶属关系,史料上记录的徽县窑可能就是秦州窑。这一说法,虽然有窑口,但大量生产的痕迹不太明显,自古在天水民间也没有流传这种说法,因此,还不可能是秦州窑。

  秦州窑在秦安县说。有人认为,秦安新时期时期开始烧造陶器,特别是考古发现距今2万年左右,就已经有了陶器,距今8千多年时就有了中国最早的彩陶,唐代以后产瓷器的可能性大。事实是秦安县近代曾经大量烧造陶器,特别是民国和解放初期,民间陶器业发达,其生产的生活用陶器不但供应了天水人,甚至远销至定西和陇南等地。从这两者分析,在秦安县可能有瓷器窑口。但是,秦安县多年来还是没有找到能够生产瓷器的瓷土,更不要说生产瓷器的窑口。

  陶土的助熔剂和铁含量特别高,烧成陶器的温度在1000℃以内。烧造瓷器的陶助熔剂和铁含量比较低,在1200℃以上才可烧结成瓷。显然,在没有找到瓷土,没有找到瓷器窑口的情况下,秦安说也只能是一种假说。

  秦州窑在麦积说。麦积区自古也有许多烧造陶器的窑口,境内马跑泉镇、甘泉镇许多山沟发现有类似瓷石、白甘土的瓷土,有大量的烧陶窑。但是,还是没有找到古代瓷器窑口,因此,这一说法也未见传说和报道。

  秦州窑在秦州说。这一说法主要是指在现天水镇境内曾经发现了较多的古代瓷器残片,年代最久的可能在汉代之前。笔者曾经在一户农民家中见到一块绿釉瓷片,呈现汉代早期绿釉瓷器的基本特征,后被当地一位文物爱好者收藏。另外,在当地山崖上也可见到类似烧结焦土的窑口痕迹,但由于没有鲜明的古窑口,也只能是一种假说。


天水古瓷“秦州窑”研究

天水出土的宋代耀州窑瓷器


  唐代盛产瓷器的秦州窑究竟在什么?相对来说,现秦州的天水镇较有证据,其余说法均没有直接证据。相信随着以后考古的发现,随着历史文博工作者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可能有一天会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秦州窑的产生地。但具有古窑址,古瓷土取土场是证明秦州窑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没有找到这两者之前,秦州窑只能是一个史料记载,而没有遗址的传说而已。(作者:甘肃闫鹏飞)


天水古瓷“秦州窑”研究

天水出土的元代瓷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