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萬億!一大波新基建投資清單出爐,與“四萬億”有何異同?

導讀:各省市陸續發佈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其中8個省市公佈的總投資額已近34萬億。

................................

來源 | 21世紀經濟報道 李燚、國民經略、華西證券、凱風君2020、新華社重慶

34萬億!一大波新基建投資清單出爐,與“四萬億”有何異同?

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向好,全國新一輪項目投資開工熱潮即將啟動。

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發現,截至3月1日,包括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龍江、江蘇、福建、山東、河南、雲南、四川、重慶、寧夏等13個省市區發佈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這份投資清單共包括10326個項目,其中8個省份公佈了計劃總投資額,共計33.83萬億元;另有8個省份公佈了年度投資額,合計約2.79萬億元。

此外,尚未公佈項目投資計劃地區,正在加快謀劃儲備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如安徽要求各地抓緊申報2020年省重點項目投資計劃,貴州要求各地於2月14日前報送第一批儲備項目。

34萬億!一大波新基建投資清單出爐,與“四萬億”有何異同?

“今年投資力度肯定會加大。”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其實從去年四季度基建投資就已開始發力,加之目前工作重心是抗疫情和穩增長並重,預計地方還將陸續出臺穩投資項目,以應對疫情衝擊和經濟下行壓力。


1、基建投資是主基調


從已披露具體投資計劃的地區來看,基建投資是各地投資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地區基建計劃投資額甚至佔到了總投資額的一半以上。

以重慶為例,2020年將推進924個重大建設項目,總投資約2.7萬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約340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最大,共包括交通、市政、水利、生態環保、能源、通信等項目367個,計劃投資約1.45萬億元,佔總投資額的比重為85%。

雲南則專門推出聚焦於基礎設施領域的“雙十”重大工程,總投資額約3.6萬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佔比過半,總投資約2萬億元。

“相比消費拉動,基建投資作用機制更直接、政策見效更快。其次我國中西部地區、新農村等短板領域,基建投資還有較大增長空間。”劉學智認為,從1、2月份經濟數據看,疊加疫情衝擊,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以基建穩投資進而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將會更加凸顯。

2月2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亦釋放出這一信號。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有效需求,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發揮好有效投資關鍵作用,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

記者觀察到,除在建項目與新開工項目外,很多地區都披露了規模相當可觀的前期準備項目。比如山東公佈了88個重大準備項目,河北安排了143個前期項目,佔到總項目近三成的比重,表明地方為對沖經濟潛在下行風險作了一定的項目儲備。


2、萬億投資錢從哪裡來?


34萬億!一大波新基建投資清單出爐,與“四萬億”有何異同?

項目投資清單已定,接下來就是與疫情賽跑,如何把損失“搶”回來?

為確保疫情過後一批重點項目立即開工復工,各地可謂開足了馬力。河北省要求各市領導包聯536項省重點項目,務必要在6月底前全部實現項目開工建設。黑龍江實行“百大項目”即報即審即批,幾天時間利用9條政策容缺審批了18個重點項目。

不過,接受21記者採訪的專家都提到同一個問題:萬億投資,錢從哪裡來?

從已披露的信息看,不少地方的項目投資額較往年有所上浮。與2019年相比,重慶2020年重大建設項目個數、總投資均提高30%以上,特別是新開工項目個數、總投資分別提高近70%和40%。江蘇年度計劃投資5410億元,比上年增加80億元。

聯訊證券宏觀及固定收益高級分析師楊為斆告訴記者,地方政府獲取項目資金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是財政撥付;二是通過多種渠道籌措,目前大概佔到45-50%的比重。其中後者主要包括一般債、專項債,平臺債、平臺貸,PPP等。

“但現在財政收入和基金收入下降,地方政府財力本就吃緊,預計財政資金空間有限。”楊為斆說,接下來就看融資渠道的空間有多大。

2月24日,財政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歐文漢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財政部將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規模,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指導地方做好項目儲備和前期準備工作,儘快形成有效的投資。

不過,地方債空間也有限。張燕生介紹,經過2008年底四萬億經濟刺激,我國的宏觀槓桿率從142%增加到2017年的256%。當時形成的部分地方債,到現在還在化解。

“需求可能是無限的,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有限的,有效合理配置稀缺資源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張燕生強調,基建投資不僅僅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手段,更是一種關係民生福祉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手段,要量力而行、可持續,更要尊重市場規律和公共服務可持續發展的規律。

據悉,為多渠道籌措資金,北京市明文規定,以民間投資為主的社會投資項目投資佔比不低於70%。山西省則聯合國開行山西分行建立了戰疫情穩投資補短板專項,確保項目能貸應貸盡貸。


3、這不是新“四萬億”


總所周知,推動經濟有三輛馬車“投資、消費、出口”,但在疫情之下,消費和出口都出現了嚴重打擊,並且隨著疫情在國外擴散,恢復期可能還會延後。那麼剩下的“投資”就顯得格外重要。

這情況讓人聯想到2008年的“四萬億”,但實際上當前已有很多的不同:

(1)當時處於極度寬鬆,當前卻是相對謹慎。

2009年M2增速創下了29%的記錄。當前雖然M2規模還在增大,但增速已降到8.4%,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

34萬億!一大波新基建投資清單出爐,與“四萬億”有何異同?

同時,2008年出現了大幅降息,僅2008年下半年,短短几個月時間,貸款基準利率就從7.74%下降到5.94%,極大刺激當年的經濟活動,特別是樓市。

而當前已藉助LPR利率改革,實現實體利率與樓市利率分離,非對稱降息和小規模降息成為主流。從去年到現在,實體利率(1年期LPR)下降4次,累計下降26個基點,而樓市利率(5年期LPR)僅僅下調2次,累計下降10個基點。

34萬億!一大波新基建投資清單出爐,與“四萬億”有何異同?

2)當時是“計劃外”,現在是幾年計劃。

2008年的“4萬億”,是計劃外的投資,加上撬動的地方投資計劃,總額可能超過10萬億。

當前各省的34萬億並不是一年完成,而多數是未來幾年的累計投資。

以重慶市為例,日前發佈的2020年市級重大項目總體情況顯示,重慶將實施重大建設項目924個,估算總投資約2.7萬億元,其中年度計劃完成投資約3400億元。

(3)當年是傳統基建為主,現在“新基建”比重大幅提高。

當年“4萬億”主要投資於鐵路、公路、水利和市政管網為代表的傳統基建。而這一次,“新基建”和民生基建的比重大幅提高。

還是以重慶為例,根據重慶相關負責人稱,圍繞智能化實施的加快產業升級、強鏈的項目總投資約5610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810億元,成為僅次於基礎設施的重點投資板塊。項目涵蓋大數據智能化、生物醫藥、環保、汽摩、材料、裝備、物流、旅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