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作死”的名将?

瀚海说史


在人类历史的伟大进程中总是少不了血腥的战争,战火从人类文明初化的时刻便一直在人类身边萦绕。而决定一场战争走向的,除了那些在幕后的政客,还有着在前线指挥军队浴血奋战的将军。一名优秀的将军势必有万夫莫开的勇气和运筹帷幄的智谋。但是这些将军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总会有突然出现的偶然夺去他们灿烂的一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美军优秀将领,乔治-巴顿便是如此。



巴顿出身在一个军人世家,自幼接受着良好的军事训练以及文化教育,这为他在以后成为一名闪耀的将星立下了基础。巴顿长大以后毫不意外的进入了西点军校学习,毕业后成为了一名骑兵少尉,这是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机动部队指挥官的第一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顿成为了著名将军潘兴的副官,并且随同前往法国。这是巴顿在世界战场的初次亮相,最终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勋章。

(巴顿检阅部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美国珍珠港遇袭并且宣布加入同盟国,巴顿开始真正大展身手。1942年,巴顿作为北非远征军西部特遣队司令,率领部队正式加入了对德国装甲部队的进攻中。从这个时候起,巴顿就发挥着他极为敏锐的战场嗅觉,在他的强力指挥下,以隆美尔为首的轴心国装甲部队节节败退。随后巴顿将军带领着他的装甲部队从北非一直打到欧洲大陆。在纳粹德国濒临失败的绝境之下,他们调动全部西线部队发动了“突出部之役”,将没有丝毫准备的盟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巴顿将军又仿佛如有神助,提前准备好了应对冲突的方案,在这场战役中立下了非常卓越的功劳。

(二战美军装甲部队)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在战场拥有非常敏锐的第六感的将军,却在被调职之后死于一场极其意外的车祸。一辆突然出现的汽车撞倒了正在快速前进的巴顿将军的吉普车,导致巴顿被送到医院救治,最终死于医院当中。



(巴顿乘车照)

俗话说对于一名军人最好的下场便是死在冲锋路上,而巴顿这位传奇将军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也许这里面有着某些不可告人的政治阴谋,但是巴顿这位将军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他辉煌的一生却也是令人非常的遗憾。

这同时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开快车!


弋北谈古今


国民党名将邱清泉,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可谓是不作不死,最终把自己活活作死了。

邱清泉是黄埔军校二期的毕业生,作战以不要命闻名,人称“邱疯子”。邱清泉在昆仑关战役和滇西战役时表现颇佳,获得过宝鼎勋章,还获得过美国总统自由奖章。

邱清泉在抗日战争时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了到了解放战争中,他就不行了。

淮海战役中,黄百韬兵团被解放军围困,国民党统帅部命令邱清泉与李弥两人率部沿陇海路两侧向东攻击前进,救援黄百韬。

邱清泉接到命令后,他的参谋长李汉萍告诉邱清泉,救援黄百韬有两条路,一是迂回潘塘镇,成功概率较大,但有一定风险,容易被解放军分割包围;二是正面进攻,相对安全,没什么风险。但成功概率较较低。

邱清泉选择了第二条,而且把自己战斗力最强的第五军留下,只派了战斗力一般的七十军和七十二军两个军救援黄百韬,被解放军击溃。最终黄百韬兵团被解放军全歼。

救援黄百韬不成,国军统帅部下令杜聿明率领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三个兵团从徐州撤退。杜聿明让邱清泉的主力-第五军45师殿后,掩护大部队撤退。

第5军45师遭到华野的猛烈攻击,损失惨重,邱清泉接报后非常着急,找到杜聿明要求大部队暂停前进,等他救出了45师再走。杜聿明表示同意,等邱清泉救出了近乎残废的45师,白白浪费了近两天的时间。

等到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孙元良兵团一起,被包围在陈官庄、青龙集一带,统帅部又要求杜聿明率三个兵团改变前进方向,向东南方向攻击前进,去救援黄维兵团。邱清泉又是让七十军和七十二军、七十四军三个军作为前面的攻击部队,轮番攻击,甚至连他本来不信任的十二军,他都已经派出去参加攻击了,但第五军仍然留着不动,不肯投入使用。

黄维兵团被解放军歼灭后,杜聿明率部龟缩到河南永城附近的陈官庄地区。随后解放军发动陈官庄战役,大获全胜,此役歼灭国民党军3个兵团部;10个军;25个师、1个骑兵旅,共26万余人,其中毙伤6万余人,俘虏17.7万人,投诚2.4万人。

在陈官庄战役中,杜聿明本人被俘,邱清泉被击毙,第五军被全歼。


袁卫宇


笑答:

政客作死名人

第一作死人物……萨达姆!

第二作死人物……卡扎菲!

第三作死人物……肯尼迪!

第四作死人物……赫鲁晓夫!

第五作死人物……尼赫鲁!

……………

军事作死名人

第一三国邓艾

第二麦克阿瑟

第三山本五十六

第四拿破仑三世

……………

作死的帝王

第一路易十六

第二尼古拉二世

第三王莽

………………

因果报应,人在做天在看,出来混欠债了迟早要还!


心勇4


我认为还是有挺多的,名将大都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一时大意可能就把自己“作死”了。

张飞

历史上有一些名将,他们觉的自己很是有能力,偏偏去"作死"。首先,我要说的是我国古代三国时期,有这么一件事。刘备当时要攻打一座城池,因为当时刘备有张飞和赵云两人坐阵,这守城的人很是害怕。守城人当时没有办法,就在一位谋士的推荐之下,找了邢道荣。这刑道荣就夸下海口说,能凭借手里的斧头,让张飞、赵云这些人有去无回。

这刑道荣出战之后,便被张飞给拿下了。后来用苦肉计从诸葛亮手中逃脱,回到自己阵营还吹牛,说刘备还要把女儿嫁给他。好不容易逃脱他还不好好珍惜自己的小命,还妄想杀赵云,最后被赵云给杀死了。


约翰-赛奇威克
还有一个外国名将的故事,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在美国第六军司令约翰-赛奇威克将军带领下攻打南方军队,在他和格兰特将军见面之后,变带领军队和敌军对峙。于是,他便骑马在阵营周围巡视。就在当时,南方军队中有很多神枪手,他这边的士兵就很是紧张害怕。这些人都紧张到趴在地上。这时候,塞奇威克很是生气,就把自己的的愤怒大声说了出来,嫌弃士兵们胆小。谁知一颗子弹把他击倒了,他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当场死亡。


赢荡

秦武王名赢荡,他这个人呢比较喜欢与别人比试,尤其是喜欢比武。在他23岁的时候到洛阳办事情,看到了当时在洛阳很有名的九鼎,结果非要上前去举一下,还想和孟说比赛,而他为了不输给孟说,所以想强行举起九鼎,在他强行举起九鼎后,诊疗下盘不稳,所以决定从手中脱落,砸在了自己的大腿上,不幸的是还伤及了腿上的动脉,因为当时是古代,那时候的医疗技术不是很发达,所以他在夜晚就气绝身亡了。可以说他真的很倒霉,

好不容易坐上了皇位,结果却因为举一个鼎死了。


唐敬宗

唐敬宗这个人平常最大的爱好就是爬山和打猎这些运动,按理说这些运动也无伤大雅,不会有什么问题,然而他却要花样作死。他某天听到别人说,在皇城的的另外一边有座骊山,骊山的景色非常好,所以就想去看看,有老臣劝他不可以去,因为出皇城后不安全,而且那里不吉利,很多君王从那里回来以后就发生了不吉利的事情。但是他却不听劝解,一心想要去看骊山的景色,在打发走老臣以后,就自己带人悄悄去了骊山打猎,结果他在骊山游玩回来后就被宦官刘克明和苏佐鸣的同谋杀死了。


华元——因为一碗羊肉汤而主帅战败被擒

华元是春秋时宋国名将,当时郑国和宋国打仗,宋国派大元帅华元率军迎战敌人,大战之际,华元为了鼓舞士气,便下令宰杀牛羊,犒劳将士们。三军上下都在大吃大喝的时候,有一人却暗暗生气,此人就是华元的车夫羊斟。不知道是华元粗心还是故意,他把车夫羊斟忘了,结果这位羊斟连一口羊肉汤都没喝上,他认为大元帅这是故意不给面子。

要知道,春秋时期打仗,靠的是车战,马拉战车互相冲击,车夫的地位非常重要,华元得罪车夫,不可谓不作死。结果到了两军战斗一打响,车夫羊斟就开始发挥自己的天赋了,他不听将令,赶着马车到处乱跑,哪里敌人多就到哪里去,直接把自家主帅的战车开到了郑军的阵地上去了,华元惊惶失措,问:“你这厮这是做什么?”

车夫羊斟得意洋洋说道:“昨天分羊肉,你说了算;今天开车,老子说了算!”


项羽

项羽是历史第一武将,这个争议几乎是没有的,不过项羽不是一个合格的诸侯,这个也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可是项羽呢?放着自己好好的武将不当,偏偏跑去当了诸侯,学着争霸天下去了,当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这个想法很正常,不过当了诸侯最起码的知人善任这是不会错的吧。

项羽呢,偏偏就没有知人善任这个属性,范增多少条计策他都不用,就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可是武力能解决问题的话,还用谋士干什么,如果听了范增的话,鸿门宴杀了刘邦还有其他事吗?所以说项羽本来是武将去当诸侯就已经是走上了作死的道路,之后不能知人善任就更是作死了,最后败在刘邦手里死了也不奇怪。


等等之类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如果感兴趣记得关注点赞哦,谢谢观看!


史料未及VL


作死的名将很多,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就是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

🌺🌺🌺🌺🌺

我们知道,在一九四八年,国共双方爆发了决定两党胜负的淮海大战,此时的白崇禧是国民党重要将领,身居华中军政长官,手握几十万大军,却不向淮海战场派一兵一卒,导致国民党败于淮海战役,完全败于共产党。

🌺🌺🌺🌺🌺

淮海战役才是真正决定国共两党胜负的战役,白崇禧的这一举动,无疑帮了共产党的大忙,是共产党的大功臣。

鸟巢将倾,岂有完卵,整个国民党都败了,他白崇禧会胜吗?他会将终日做着中国王的梦想实现吗?这一道理,小诸葛是不懂的,但三岁小孩是懂的,可以说,白崇禧不是小诸葛,而是真正的小猪头!

🌺🌺🌺🌺🌺

国民党的失败,正如蒋介石所说,是自己的人打败了自己,还有如张汉卿,卫立煌,傅作义等人,都在国共大决战中帮了共产党的大忙,没有这些人的帮助,解放战争要延迟不知多少年,解放军的伤亡代价也要大得多。

🌺🌺🌺🌺🌺

白崇禧是个坚定的内战分子,双手沾满中国人民的鲜血,死在他手里的中国军民,不下几十万,死后迎接他的只是地狱!



用户创维


其实我是一个三国迷,里面作死聪明名将我认为是邓艾,为什么这么说了,因为我认为三国后期诸葛亮死后除了司马懿之后,有经天纬地之才就是邓艾,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他


邓艾、字士载是如今的河南新野人,其人文武双全,深通兵法,而且对地形很有研究,那可以安营扎寨,那个可以设伏兵,那里可以用水攻,那里可以火攻,都是这方面专家,杰出军事家

邓艾的个人战绩他曾经数次击退和他齐名的姜维,最辉煌是战绩是他带领的3000军队翻越秦岭,度过阴平,灭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緒,使得蜀汉快速就投降了
但是他作死也是在这里,接受蜀汉刘禅的投降,他在这里分封文武百官,福库菜货,你要知道你只是一个将领,分封百官只有司马昭,所以最后落得谋反最后被押街长安的时候,又招嫉妒钟会在中途杀害,真是很作死就不会死节奏


莫羽20


正所谓:“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历史上,大部分名将都不是自然老死的,这其中,有战死沙场的,有狡兔死走狗烹的,但也有些是自己“作死”才死掉的,说到作死的名将,就不得不提唐朝开国名将之一侯君集了。


我们知道,很多皇帝为了巩固江山,都会选择性地杀掉跟自己一起打拼天下的功臣,比如朱元璋,几乎所有跟他打天下的功臣都被杀光了。但也有对功臣很好的,比如光武帝刘秀,又比如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却是唐朝开国功劳第一人。在他还是秦王的时候,手下聚拢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文治武功,一时无俩。后来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正式登基为帝,年号贞观。到了贞观17年,李世民为纪念当初跟他一起打天下以及即位后平定叛乱、征伐突厥等过程中的功臣,特命阎立本在凌烟阁绘制了二十四功臣的画像,受人世代供奉。


李世民对这二十四功臣都是极好的,也从来没想过要诛杀功臣,这二十四功臣,凡是安分守己的,都可以享尽荣华富贵,但偏偏有些人就是要作死,其中就包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第十六的张亮和排第十七的侯君集,今天我们就主要讲一下侯君集。


侯君集很早就跟着李世民了,在秦王府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勉强算得上是“名将”了。后来李世民与李建成矛盾激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而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就是侯君集。经玄武门一役,侯君集名声大噪,也深受李世民喜欢,封其为左卫将军、潞国公,赐邑千户,后又封为右卫大将军。

再后来,李世民派李靖攻打吐谷浑,侯君集则作为李靖的副手一同出征,并先后于逻真谷、汉哭山、星宿川、柏海等大破伏允军,斩获颇丰,班师回朝后,凭战功获封陈州刺史、陈国公。


再后来,李世民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派兵攻打高昌,并最终消灭了高昌,也算是立下了赫赫战功,按理说此时他只要规规矩矩班师回朝,等待他的只有享不尽的荣耀和奖励,但偏偏这时候,侯君集开始作死了。

攻灭高昌以后,侯君集在未奏请李世民的情况下,将一些没有罪的人发配,同时私自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没想到回朝之后被揭发了,于是进了监狱,辛亏中书郎岑文本认为他是功臣大将,不能轻加屈辱,于是上书李世民请求将侯君集释放。


本来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虽然侯君集小小地作死了一次,但念在劳苦功高,最终也没有受到实质性地惩罚。不仅如此,李世民后来还把他的画像放进了凌烟阁,封他为大唐功臣第十七,此时的侯君集仍然是高高在上开国功臣。

但有道是:人作死就会死,一次没死再作二次,三番五次总会死……侯君集因为私藏宝物而获罪,虽然最后被免除惩罚,但却怀恨在心,于是勾结太子李承乾想要造反。

李世民是什么人?虽然有弑兄逼父的污点,但人是货真价实的千古一帝,连毛主席都说李世民和朱元璋是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李世民还在,李承乾和侯君集怎么可能翻得起浪花来。果然谋反事情没多久就败露了,最后李承乾全家被判充军到黔州,而侯君集就没那么好运了,直接被处死。

不得不说,不作就不会死这话用来形容侯君集是再合适不过了。


卧闻海棠


抗日战争中日寇号称“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就是作死的典范。


阿部规秀出生于日本军国主义最活跃的时代,他长大后也不例外,为了效忠天皇,他参了军,并在部队表现优异,屡立大功,被日本军界称为“名将之花”。

1939年10月2日,阿部规秀晋升为陆军中将,并参与了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结果在他的指挥下,一个大队被我军采用灵活的战术吃掉,恼羞成怒的阿部规秀决定“亲征”。

经日军侦查发现,黄土岭疑似有八路军主力,于是狂妄的阿部规秀准备孤军深入,妄图虎口拔牙,一举消灭我军主力。1939年11月6日,他孤军深入到黄土岭,遂和我军展开战斗。看到敌人已经进入口袋,又岂能不打之理?于是我军也对其发动了猛攻。

正值敌我交战之际,阿部规秀仗着装备精良,想着八路军没有重武器,于是站在高地观察我军情况,被我军杨成武部发现,在陈正湘团长的指挥下,迫击炮炮手李二喜对目标开了四炮,均命中目标。阿部规秀被炮弹击中以后伤重不治,他带领的旅团也被打残。

11月23日,日本媒体各大头条都刊登了来自中国战场的消息《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阿部规秀作为擅长运用新战术和山地战的专家,这种孤军深入,打乱本军部署的低级错误本不该犯,可是他太狂妄自大,自信过度,最终身亡,简直是作死。


望风瑟瑟


说到国民党的王牌精锐部队、抗日铁军74军,不得不提副军长李天霞,与老上级王耀武是同窗,都是黄埔三期生。所谓成也74军、败也74军(整编74师),李天霞一生的兴衰荣辱都与74军息息相关。李天霞可以说是一位抗日名将,抗战期间参加过不少大小型正面作战,其战绩完全不亚于后来的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

自从李天霞投入到王耀武的起家部队补充一旅,也就是后来改编成的51师,便开始了辉煌的抗日生涯。首战淞沪会战担任第51师副师长兼153旅旅长,而此时的张灵甫正是李天霞手下的一名团长,李天霞率部与日军激战数日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随后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李天霞亲自上阵与日寇血战,部队损失惨重,最终寡不敌众而被迫撤出了战斗。

李天霞的成名战是在江西上高会战,当时已晋升为74军第51师师长,率部在鸡公岭与日军进行残酷的肉搏战,歼敌千余人并牢牢守住了阵地,为保证上高大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战后李天霞51师荣获第一号陆海空武功状,而74军荣获最高团体荣誉飞虎旗,也获得了“抗日铁军”的美誉,不久后,李天霞升任74军副军长,负责在贵州为军部训练新兵。

老上级王耀武升任第24集团军总司令后,按理说李天霞无论是在战功和资历上,都有资格胜任74军军长的职务。王耀武是一个非常能干和务实之人,曾征集74军三位师长的意见,但关键人物并不赞成李天霞担任军长职务,主要是看不惯李天霞生活上的“特殊化”,这个人就是58师师长张灵甫,曾是李天霞的直属下级,而老军长王耀武非常在乎张灵甫的感受。

因为张灵甫不仅能打而且不像李天霞有点桀骜不驯,王耀武在权衡利弊下,决定牺牲李天霞,调其任辖下的100军军长,74军军长的位置则由曾担任57师师长的施中诚担任。李天霞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间被调出了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74军体系,心中难免会有所怨恨,与张灵甫从此结下了恩怨,也为日后张灵甫兵败于孟良崮埋下了祸根。

抗日战争之最后一次大会战之湘西雪峰山会战,李天霞指挥的第100军再次立下了赫赫战功,率部在芙蓉山全歼了日军第109联队,而整个抗战期间,国军部队很少有全歼过日军一个完整联队的记录。战后,李天霞再度荣获陆海空武功状及各种勋章,唯一缺的就是国民党军中的最高荣誉勋章,即青天白日勋章。李天霞从淞沪会战至抗日最后一次大型会战,参加过不少大小战役,战功卓著,称为抗日名将不为过。

抗战胜利不久后,国民党进行了部队精编,李天霞第100军整编为第83师,而张灵甫74军被整编为了74师,被誉为蒋委员长的“御林军”,李天霞和张灵甫的地位相比,已经高下立判了。在内战期间,李天霞可谓出气不出力,开始打滑头仗了。鲁南会战期间,张灵甫的整编74师曾划给李天霞指挥,但是张灵甫自命清高根本不听从指挥,甚至向兵团司令打小包括,还要求脱离李天霞的管辖,最终汤恩伯硬是将张灵甫划给了黄百韬指挥,李天霞也因此对张灵甫咬牙切齿。

于是,李天霞开始踏上了“作死”之路,在张灵甫被围于孟良崮前,担任整编74师右翼安全任务的李天霞,为了抢功在不支会兵团司令汤恩伯的情况下,擅自向蒙阴进犯,一度令蒋介石十分恼火;当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轻而易举地切断了张灵甫与李天霞和黄百韬间的联系后,整编74师三万余人已经被华野如同铁通一般团团围在了孟良崮上。

此时的张灵甫已经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宁愿向远在百里开外的同窗老乡胡琏求救,也不肯向近在眼前的李天霞低头。眼看着“御林军”已经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蒋委员长才下了死令要求全力营救张灵甫,否则军法处置。走在“作死”路上的李天霞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便将手里可用的部队全部投入到解围的战斗之中。但为时已晚,当李天霞率部赶到孟良崮脚下时,张灵甫三万余人大军已经凉凉了。战后,李天霞因玩忽职守、救援不力被送上了军事法庭,离阎王殿只差一步之遥。


赛门之略


历史上作死的名将确实不少,有时候他们犯下的一个小错误,会成为他们的致命伤。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太熟悉自己,习惯了自己打胜仗,从而过分的看轻了敌人,战场刀枪无眼,一旦被敌人抓住了破绽,就会在“作死”的历史上留下一个名字,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作死的名将:

张飞

要说起武功高强,张飞在三国时期绝对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战将。他和吕布曾经在徐州大战一百多个回合都没分出胜负,可见他的武艺高超。但是张飞有个毛病,就是从来不善待下属,他不光对那些小兵拳打脚踢,即使是他的亲信,他也非打即骂。张飞死就死在了自己的亲信手上,睡觉的时候被亲信直接割了脑袋,张飞堪称作死的典范。如果他对下属稍微好一点,可能也不会落得这么个结局吧。

岳飞

岳飞是我们熟知的南宋抗金英雄,当时南宋大部分的军队都掌握在岳飞手中,由此可见宋高宗对于岳飞还是很信任的。当然岳飞也确实带兵能力很强,把金国打的节节败退。

按说岳飞这么勤勤恳恳的为国效忠,肯定日后官越做越大,权力也会越来越大。但是不知道岳飞脑回路是怎么了,竟然打出了想要迎二帝的口号。这摆明了就是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想重新再弄出个皇帝来。高宗怎么能容忍这件事,所以后来岳飞才被十二道金牌和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给定了罪。

约翰-塞奇威克

还有一个外国名将的故事,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在美国第六军司令约翰-塞奇威克将军带领下攻打南方军队,在他和格兰特将军见面之后,便带领军队和敌军对峙。事情便发生在他骑马在阵营周围巡视事。

当时的南方军队中有很多神枪手,他这边的士兵就很是紧张害怕。这些人都紧张到趴在地上。这时候,塞奇威克很是生气,就把自己的的愤怒大声说了出来,嫌弃士兵们胆小。谁知一颗子弹把他击倒了,他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当场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