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軼事系列》17,為新婦剃鬚,袁世凱為何逼辭同僚

辛亥革命後,建立民國。袁世凱利用陰謀詭計將軍政大權掌握在手,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正式受任臨時大總統。根據《臨時約法》的規定,立即著手組織內閣,他為了控制當時的責任內閣,經過深思熟慮,選中了限隨他多年,風流倜儻,頗具才幹的唐紹儀當上了內閣總理。

《民國軼事系列》17,為新婦剃鬚,袁世凱為何逼辭同僚

唐紹儀字少川,廣東香山人,青年時期出國留學,對西方民主生活氣氛頗受一定影響,因此在他與同盟會孫中山等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深感國家統一的重要性,他當總理後,便以責任內閣不偏不倚的對待南北議和,結果引起了袁世凱的不滿。他的左右謀士,楊士琦、楊度等人懷著族妒的心理常進讒言,說唐紹儀和孫中山是同鄉,南方人對鄉誼重於一切,意思是要袁世凱提高對唐紹儀的警惕。

《民國軼事系列》17,為新婦剃鬚,袁世凱為何逼辭同僚

袁世凱素以雄オ大略自命,不甘心只做民國的總統,當初他以唐紹儀為老友,看作自己的死黨,卻不料這位老友竟不肯做“仰承意旨”的工具,因此對讒言更為深信不疑,唐紹儀為了解決南方軍費問題向比利時銀行借一百萬鎊,楊士琦、楊度卻以“用途不明”來譏諷他。雖然如此,唐紹儀還是毫不在意,自以為深得袁世凱的青睞,這班人是不能把他怎麼樣的。

《民國軼事系列》17,為新婦剃鬚,袁世凱為何逼辭同僚

當時唐紹儀正在籌劃續絃之事,那新夫人對他的名信等等,自然沒有什麼不樂意,只是討厭他的年齡比自己大了二十餘歲,尤其那兩敝仁丹式的鬍鬚,更顯得老氣橫秋,因此提出條件,要唐紹儀把鬍子剃去,オ肯成婚。他沒有辦法,只好把鬍子剃掉。這話傳到袁世凱的耳中。

《民國軼事系列》17,為新婦剃鬚,袁世凱為何逼辭同僚

一天唐紹儀入總統府會晤袁世凱,見唐紹儀果然光著嘴皮,便打趣地說:“少川(紹儀字)為了新歡,竟棄了二十年相伴的老友,真是貪新忘舊了啊!”說著哈哈大笑。這句話,語涉雙關,唐紹儀聽著認真不得,只有苦笑而已,可是說得這樣露骨,他豈有不懂之理呢?

《民國軼事系列》17,為新婦剃鬚,袁世凱為何逼辭同僚

從此以後,袁的侍從人員都對唐側目而視,在袁世凱的慫恿之下,拱衛軍總司令段芝貴便想方設法殺殺唐總理威風,一天唐乘馬車上班時,段芝貴也駕一輛馬車率數十名軍警迎面而來,段指揮軍警喝令讓開,並站在車上對準唐的坐車揮動鞭子,唐一看勢頭不對,遲讓一步就要挨鞭,不得已趕快命車伕躲到路一邊,待段的乘車過去,オ令車伕揮鞭就道,在車內嘆道:“堂堂的內閣總理對小小的拱衛軍司令尚不能不退避三含,現老袁已十分瘋狂了。”

《民國軼事系列》17,為新婦剃鬚,袁世凱為何逼辭同僚

過後,又為王芝祥督直問題與袁再次發生口角,王芝祥直隸人,原為廣西副都督,南京第三師師長,同盟會員,擔任直隸省都督最為合適,但袁世凱卻不信任王,於是拒絕對王的委任,命令到南京去任宣撫使讓唐簽字,唐聽後十分氣憤地對老袁說:“政府不應失信於直隸人民,非王芝祥督直不可”,老袁生氣地說“除王芝祥外,任何人均可督直,唯他斷不能同意”。

於是唐紹儀拂袖而去。第二天唐紹儀借病辭去總理職務,離京移居天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