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中,房似锦诱导老严一次性付款,是不是在“忽悠”?

晋军酵头


房似锦的这一举动绝对不是在忽悠,如果后面出了问题,一次性付款反而能保住老严夫妇的利益。

在老严夫妇来签合同的时候,他们的准儿媳突然提出,要在房本上加上自己的名字。这套房子是老严夫妇辛辛苦苦卖包子,攒了半辈子的钱买的,听了加名字的话,老两口心里不舒服,有所犹豫。

这时徐文昌出于对老严夫妇的保护,间接的提醒这二人可以通过贷款的方式买房,让儿子来还房贷,把其他的钱用于投资。

而房似锦则列出了贷款后他们儿子要背上哪些债务。100多万的还款利息太沉重,老严夫妇不想让刚工作的儿子背上那么重的债务,再加上准儿媳妇已经怀孕了,他们就开开心心的付了全款,加上了准儿媳的名字。

说实话,严家儿子找的那个儿媳,一看就不靠谱。这房子是严家爸妈全款买的,她自己未出一分钱,装修钱也不是她出的,就这么加上了自己的名字,是不是有点不劳而获的意味?

新婚姻法让女人没有安全感,结婚的时候想要在房产证上加上自己的名字,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是他们两个谈恋爱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显然在之前那女孩也见过严家夫妇,有加名字的想法完全可以事先说,临到签约时才提出,就是没安好心。

更要命的是老两口为儿子着想,只写了儿子和准儿媳的名字,并没有把自己的名字加上。如果日后小两口的感情有了些许变化,那不是相当于把辛苦挣来的100多万拱手送了儿媳妇?

为此不少观众都觉得房似锦这个做法急于成单,唯利是图,不考虑严老夫妇的利益,可能会为日后严家的婚姻财产纠纷埋下祸根。房似锦就这样被扣上了忽悠的帽子。

这么说对于房似锦不太公平

房似锦在整个卖房子的过程中,只是提出了贷款买房要付出的代价和全款买房的好处,这些都只是客观陈述,她并没有直接为老两口做决定

最终做决定的也是严氏夫妇,所以房似锦是在事实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意见,因此也够不上忽悠。

一旦出了问题,老两口全款买房,反而是能保住他们财产的最好方式

严家儿子的那位女朋友应该多少有一些法律常识,她知道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婚后加上她的名字,那房子也跟她没有半毛钱关系,离了婚她照样是一分钱拿不到。

那女孩儿就是抓住了这点漏洞,才想借着自己的肚子,逼迫老两口在婚前就把她加到房本上,来保证自己日后的利益。

然而,这姑娘对法律研究的还是不透。她只看到了法律对于婚前婚后房产的规定,却并没研究透婚姻法中的另一条。

严氏夫妇在自家儿子结婚前就在房本上加上了准儿媳的名字,按照我们的常规想法看,这套房产就算是婚前赠与。准儿媳就也成了房产的持有者,二人结婚后房子应该算是夫妻共同财产,离婚了那女孩也能分到一半的房款。

新婚姻法在修订时就考虑到了房子的归属这一大难题。法律中有规定,夫妻二人的房子如果是一方父母全款购买的,那么即使对方加上自己的名字,离婚时这房子也跟她没有关系。

简单点说就是,谁的父母出了全款,那房子依然归谁。婚前加名,最多算个心理安慰。

老严家日后如果出现了离婚事件,他们在签约时,在场有那么多的目击证人都可以作为人证。而银行的转账记录也能够证明所有的房款都来源于严氏夫妇,他们即便被起诉,也能打赢这场财产保卫战,

不过让人担心的是,老严夫妇整日忙着卖包子,赚钱的时间都不够用,也不太懂婚姻法的新规定,一旦真出了事故,老两口着急上火,怕是会危及他们的身体健康,惹出事端。这才是房似锦给自己埋下的真正祸根。

《安家》中的这个故事,给了现在年轻人更多关于婚姻财产的提示,无论男女都要自强自立,指望通过婚姻不劳而获,在新法规的规定下,已经行不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