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实社会幸福感越来越低,家庭严重缺乏界限感是主因,认同吗?

记录魔都的幸福生活


我认为这种说法很有问题,何为家庭界限感过低?又怎么影响幸福感?

首先提出这种问题的人,要把问题讲清楚。是父母辈对自己的生活过多干涉?还是婚姻里另一半,窥探自己隐私?抑或兼有之?

一,父母辈喜欢干涉子女的生活的情况,历来多见。这和中国人几千年传统是分不开的,尤其当今社会还加上了重要的经济因素。

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生活在农耕社会里,那种薪火相传的精神从未断过。总想着把一切都留给下一代,无论是财富还是经验,那是一种洗脑交心式的传承。和变化莫测的当今社会有很大的冲突,这就是所谓的代沟。我们要坦然面对它,在鸿沟上搭起桥梁,便于交流。这是新时代的我们必须要做到的,因为他们是出于爱和善意才会对我们指指点点的。

从经济角度来说,经济地位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你拥有完全自主的经济能力,不须要父母的金钱接济和免费劳务(带孩子,打理家务。)等,甚至还能优待赡养他们。那你在家庭里的地位,不言自明。但若做不到这些,在金钱和劳务上都依赖父母,又总想着当家长,这就是自寻烦恼了。甘蔗没有两头甜,不可能既让父母出钱出力,又不容他们多说几句。

二,夫妻之间喜欢甚至固执的窥探对方隐私,例如翻看手机,乃至追问行踪或跟踪。这是其中一方,极度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引起的。

这就要两个人各自做自我检讨了。被窥探的一方,要看自己是否真的有什么让对方不放心的地方。是情感方面?还是经济方面?

情感方面是否忽视了对方?因为工作忙,缺乏和对方的交流。那就要多挤出时间和对方相处,抚慰彼此的灵魂。或者从来没有走进彼此的内心,甚至心中另有他人。那你们不如分开,不要再折磨彼此。

经济方面的事,就关于私房钱的问题了[大笑]。存私房钱无非有几个用途:1,用于交际,这可以和对方明说,交际对自己和家庭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的生活,缺乏和外界的交往是很悲哀的。2,用于周济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这就要多和对方沟通了。不能为了原生家庭,毁了自己的小家,愚孝和“扶弟魔”都是不可取的。3,用于吃喝嫖赌等恶习,既然自己是贼,那就别怪警察盯着了。

其实当代人缺乏幸福感的原因,最主要的问题还不在什么界限感的事,而在于全民的焦虑症。害怕在竞争中落败,害怕输给亲朋同事,在人前失了面子。

可惜的是大家都忘了,日子过给自己的,别人怎么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地位高低,财富多寡,只要衣食无忧,有栖身之地就好。有好胜之心是好事,但要量力而行,切勿不择手段,不然只会徒增烦恼和祸事。

有一句话:我们走的太远,甚至忘了我们为什么而出发。

用来与大家共同警醒。


比特精神


不敢断言现实社会幸福感越来越低,因为没有看到相应的统计数据。但是中国家庭的界限感严重缺失却也是事实。

不谈理论,先来看几部电影:

《都挺好》中,苏明玉的妈妈为了儿子而榨取了女儿的一切资源。后来明玉的爸爸,超级自私的苏大强又各种作妖,给儿女带来无穷的烦恼。

《欢乐颂》中的樊胜美是在上海打拼多年,又聪明又漂亮,能力出众。但她却被不学无术、惹是生非的哥哥拖累得苦不堪言,而心疼哥哥的妈妈反倒责怪她“心狠”。

《安家》中房似锦为弟弟支付20万元的购房首付款后,不忍心儿子背负30年的房贷的“极品妈妈”,又要房似锦凑齐100万元,并为此大闹一场。这个在房似锦成长过程中从未给予过温暖母爱的“极品妈妈”,在房似锦工作以后却屡次伸手要钱:你是我养大的,你就该给我们钱……

这些家长都是在孩子成长以后霸占着孩子不放——这其实是界限感的一种缺失。

中国的家长之所以这样做,有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微不至的付出:从孩子一降生,父母就开始围绕着孩子转,倾其所有。然后是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以致到工作、结婚、生子。这期间孩子所有的活动,一日三餐、作业辅导、收拾房间、交结朋友、填报志愿、选择爱人……孩子的一切似乎都有父母参与,甚至是父母主导。

当孩子不乐意时,挂在家长嘴里的话就是:“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这些,更是界限感的缺失。

而这样做往往使孩子在该独立的时候依然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并习以为常,其结果就是培养了一个个巨婴。

无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溺爱,还是孩子成人以后父母对孩子的霸占,都是家庭界限感的缺失。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无法健康成长,家长也疲惫不堪,幸福感怎么可能高呢。

很喜欢《目送》里这样一段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所谓的“渐行渐远”,所谓的“不必追”,其实包含的要素就是——要有界限!

这样说和中国的传统上四世同堂的家庭幸福是有些不同,也许,我们的传统应该增加一些新的色彩。


如是语文


你问的可真狠啊!我头一回感觉答案好像很多可一要回答了又三回难回答。

我认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