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失業潮來臨的時候,還有員工離職?

一直吃的魚


不知道哪個人發明的這個詞:失業潮。聽上去很嚇人。一聽到失業潮這個詞,映入人們腦海的或想象中的,就是“一片片的人海都愁眉苦臉沒有工作”的景象。但是,這種景象,在我們來來往往的真實生活中,很少看到。中國有句話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回到題主的問題:為什麼失業潮來臨的時候,還有員工離職?我們來做個簡單的分析。


一、多數人感受不到失業潮。

正如剛才談到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只要一個人還在被僱傭當中,只要一個人孩子工作當中,就不會感受到“失業潮”。有時候,大家還會想,“失業潮”都是炒作的,都是胡言亂語,有人把失業這件事情誇大了。失業潮就像暗流一樣,在水面上是感受不到的。人都相信自己的親身感受,感受不到的就不會存在。所以,更多的人把失業潮看作是一種“事不關己”的事情,那都是“國家大事”。既然大家對失業潮沒有感受,也就想象不到失業潮對自己的影響。該離職就離職,因為工作太低、加班太累、上級不公都是他們能夠真切體會得到、感受得到的。所以,即便在旁人看來有失業潮的存在,該離職的還是會離職。

二、員工離職和失業潮沒有關係。

正如我們天天看到有交通事故,但仍然屁顛屁顛開著車到處跑一樣,人們總會認為壞事情不會落到自己頭上。一個人在職場,聽到失業潮,並不會想到自己會丟掉工作,也不會想到離職後找不到工作,因為“失業潮”是別人的事兒,與我無關:大千世界,我就不相信其他公司就不需要人。只要這個世界在,所有的公司都會招人,而我就一定會找到工作,因為大家心裡還有另外一個詞,叫作“用工荒”。一邊是失業潮,一邊是用工荒,大家更相信用工荒的存在。人在很多情況下,都會往好處想,而不會把情況想得更糟,尤其是與自己有關的時候。就像人終歸會走向塵土,但人人都認為,走向塵土離我太遠了;就像交通事故,沒分每秒都在發生,但不會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沒有了這些擔憂,該離職的還是照樣離職,除非離職後,三個月、半年找不到工作,才會後悔當初匆匆忙忙的離職選擇。

三、有能耐的人、自信的人更加看不到失業潮。

即便有些人可能對失業潮有所察覺,但有能耐的、對自己充滿自己的人眼睛裡是沒有什麼“失業潮”的,或者說,他們對失業潮根本就不屑一顧,因為他們覺得失業是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他們能看到的只是自己是否適合一個公司、自己的能力是否與公司給予的薪酬匹配、在公司裡有沒有發展空間、在公司裡能否得到培訓、跟自己的上級或領導是否能學到東西。所以,我們回頭看看,大多數在“失業潮”存在的情況下離職的人,都是能力比較強的人。

小結:自信心不足的人、能力比較弱的人,在心理上深深受著“失業潮”的影響,他們怕辭職後找不到工作,但對於有實力的人來說,失業潮根本不是事兒,他們認為,只要其他公司在招人,他就有能力成功應聘。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個人創業門檻越來越低,離職後做個微商、開個網店、成立個個人工作時、擺個地攤,總能夠養活自己。誰還管失業潮呢?失業潮,配的是用工荒,到底哪個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