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戰“疫”

疾控戰“疫”

嘉禾縣疾控中心後勤保障組的成員們。

紅網時刻通訊員 鄧麗丹 李詩琪 記者 王嫣 嘉禾報道

2020年新春伊始,大街小巷都異常安靜,但是在郴州嘉禾縣疾控中心這個小院子裡,兩個月來,都是人來車往,穿有疾控字樣衣服的工作人員不停地忙碌著,科室角落搭好的簡易床和方便麵,十分顯眼。

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從1月24日除夕開始,嘉禾縣疾控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就取消春節休假,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用自己的責任和專業,築起防護40多萬嘉禾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銅牆鐵壁”。

“疾控機構作為業務指導部門,面對新的疫情,需要有高度的敏感和對實時資訊的更新,必須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當接到發現新冠病毒的通知後,嘉禾縣疾控中心主任朱劼憑著一個疾控人多年來對病毒的高度敏感,在1月17日迅速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訓會,組織應急機動隊的全體成員進行應急演練,並陸續在1月22日、1月23日、1月28日開展強化培訓。

“作為醫務人員,我們要不斷提高生物安全意識,規範自我防護措施,才能更好地服務於廣大人民群眾,滿懷信心地走向‘戰場’,打贏這場‘戰爭’。”每次培訓完,朱劼都會重複這句話。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疾控中心在應急物資儲備中再次發揮了疾控人膽大心細霸得蠻的作風,中心領導班子動用一切資源,迅速聯繫相關廠家,以最快的速度採購了一批物資。後勤保障組組長、疾控中心副主任王敬英介紹,後勤保障組是清一色的“女漢子”,正是這群女漢子充當了“搬運工”,卸貨,搬運,入庫,登記,每天統籌做計劃,發放給全縣各鄉鎮各單位的應急物資,保障了急需物資的正常供應。

連日來,在疾控中心的小院子裡,每天都會出現一隊全副武裝的“奧特曼”,他們戴著口罩,戴著護目鏡,全身包裹在嚴實的防護服裡面。他們,就是離病毒最近的人——釆樣檢驗組和消毒處置組的工作人員。

“這身衣服我都已經穿習慣了。”疾控中心工會主席兼急性慢性傳染病防治科主任譚斌經驗豐富,在急傳科主任這個24小時待命的崗位上,已經工作了整整14個年頭。

“貴中心送來的雷某某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請做好應急響應。”1月24日除夕晚上,中心疫情值班電話突然響起。

接到命令,譚斌立即召集應急辦全體人員,迅速按照要求逐級彙報,並通過電話、手機等通訊設備展開流行病學初步調查核實。中心迅速召開疫情防控專題會議,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全員取消休假,組建了綜合協調與保障組、現場疫情處置組、健教宣傳組、消殺指導組等七個工作小組,建立24小時全天候運行機制和新冠肺炎每日會商防控工作例會制度,一張防控大網已然張開……

“這個年特別孤單,但是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他平安歸來,不論多久我都在家等著他。”譚斌的妻子雪英大年初一一整天都沒有收到丈夫的消息,最後忍不住來到單位探望情況,譚斌卻戴著口罩遠遠地跟妻子說:“別過來,別過來!你趕緊回家待著,現在疫情嚴峻,我忙完就會回家。”這樣一等,就是三天!譚斌衣不解帶地連續工作了59個小時才拖著疲憊的步伐踏入家門。

“方便麵味道是我們今年最深刻的年味。”中心流行病學調查組的廖春香作為應急機動隊的成員之一,在大年初一的凌晨就被召集到單位,她離開家時,兩個寶寶還在睡夢中。

這段時間,廖春香每天盯著電腦、盯著手機裡每一個跳動的微信頭像,眼睛佈滿了紅血絲。她在開展病例調查,追蹤密切接觸者,由1個確診病例,儘可能詳盡地往前追溯14天的活動軌跡,在這個範圍之內去過的場所、接觸的人,不放過蛛絲馬跡,通過日以繼夜地追蹤,共追蹤管理了132個密切接觸者。這個流程,她每天要重複很多遍,以此來實時掌握最新的動態,因為她知道,每多一個疑似病例,人民群眾就會多一分危險。

在中心實驗室檢測隊伍當中,有一個嬌小的身影,她是檢驗科多年來唯一的女生羅愛珍。平常人看著佈滿病毒的場所唯恐避之不及,但每次去給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採樣、送樣時,她卻總是自告奮勇。

當朋友問道,“你有害怕的時候嗎?”羅愛珍回覆說,“有,但我是疾控人,更是專業的醫務檢驗人員,我不去誰去?”她一句平常的話語,道出了所有疾控人的心聲。

平日大家看到的疾控人,更多的是在做健康教育,實驗室檢驗,水質檢測、職業病防治、免疫規劃、急性慢性傳染病防控、結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等基層普通工作。然而,一旦出現疫情,他們,就是衝在最危險的前沿陣地的一群人,他們不怕苦、不怕累,日夜奮戰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義不容辭地築起守衛人民群眾的堅實堡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