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版」“戴口罩”火花,文



「語音版」“戴口罩”火花,文/郭建國


「語音版」“戴口罩”火花,文/郭建國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2020年春節變得不同尋常。為了有效防止阻擊疫情的傳播和蔓延,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積極應對、同舟共濟,加強自我保護,少聚餐、多通風、勤洗手,戴口罩更是少不了。

  先秦時代的古人就有防範飛沫傳染的意識,如《禮疏》載:“掩口,恐氣觸人”。後來,有人開始用絹布來蒙口鼻,比如《馬可·波羅遊記》一書中就記載: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都是用絹布蒙口鼻,屏住呼吸,不觸飲食之物。這種蒙口鼻的絹布便是口罩的雛形。進入現代社會後,“戴口罩”更受到重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火柴廠家以火花為宣傳陣地,推出了數量眾多的以“戴口罩”為圖案的“衛生宣傳”題材火花。

  南京衛生教育館1964年委託南京火柴廠出品的“講衛生”系列火花,共分3組,每組12枚,其設計各具特色。第一組設計者以無錫“惠山泥人”形式塑造了12位活潑可愛的少兒形象,其中有一枚宣傳“出門戴口罩”,只見泥人娃娃戴著大白口罩,似在微笑,人物形象生動逼真,色彩鮮豔明快,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第二、三組火花以設計簡潔明快見長,每組中也有一枚“出門戴口罩”宣傳畫,畫中人物也都戴著白色口罩。無獨有偶,遼寧營口火柴廠出品的“講衛生”火花,圖案是一位正為兒童接種疫苗的戴口罩年輕女護士;江西火柴廠出品的一款火花,圖案是一位正在給病人做胸透的年輕醫生,他也戴著白口罩。

  上世紀60年代,我國大力開展結核病防治工作,國內多家火柴廠配合各級政府、疾控中心、防癆組織,出品過10餘套防癆宣傳火花,其畫面大多有“戴口罩”圖案。江西火柴廠於1963年出品的“預防結核病”套花是同類題材中最早的品種。這套火花共6枚,分別為“愛清潔講衛生”“經常鍛鍊身體可以預防結核病”“兒童接種卡介苗可以預防結核病”“定期檢查身體可以早期發現結核病”“隨地吐痰既不衛生又容易傳播傳染疾病”“防癆工作為保障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畫中人物都戴著白口罩。

  因在火花上宣傳“戴口罩”效果顯著,所以,當時不少結核病防治所紛紛委託火柴廠印製“戴口罩”宣傳火花,如安徽省結核病防治所、甘肅省結核病防治院等,這些“戴口罩”火花人物形象生動逼真,色彩鮮豔明快,為人們喜聞樂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