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在什么阶段,要开始晒田,有什么好处?

着迷大乡村


水稻晒田,也就是水稻秧苗搁田,当水稻栽插分孽中后期,分孽的基本已基本封行,为控制无效分孽等,就必须及时地对水稻秧田放水搁田。

接下来怎样判断水稻秧苗基本已满足生长,晒田有什么好处,以我多年种植水稻的经验分析,水稻的产量是有每亩的穗数、每穗粒数的多少、结实率及粒重(千粒重)四个因素组成,而每亩穗数在栽插秧苗后就已经确定,每穗的多少、分孽数、结实率导则与水肥管理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水肥充足的情形,在秧苗分孽中后期,就更有必要提前开沟放水搁田,以此才能控制无效分孽。


再来说说对水稻秧田开沟排水搁田的好处,可以降低土壤中氮肥及矿物质元素的有效性,能减少水稻对各种营养成份的吸收,增加土壤的有氧含量,肥水排放,也减少了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水稻扎根活力的增大,使水稻的秸秆粗壮,从而能增强水稻结实期的抗倒伏能力,也有利水稻成熟后的机械化收割。


那具体在什么时间晒田,水稻秧田晒到什么程度最适宜,这要看秧苗分孽期的生长并结合天气超势变化,当水稻生长的秧苗分孽数达到预定产量,就要排水搁田,其目的也是先抑后促,具体搁田到什么程度,沙质的土壤、漏水田应轻搁;粘性土壤,土壤肥力足的田块应重搁,雨水多应搁田时间长一些,以田块的中间有细缝裂,人站在表面不陷脚为宜,这也就控制水稻秧苗的无效分孽,以此能达到水稻抗病虫害和倒伏,水稻稳产增产才会有保证!


老农话三农


水稻在什么阶段开始晒田,这是咱们农村人种植水稻,必须要掌握好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的了,如果你种植水稻不掌握好晒田时期,晒田晚了的话,会导致水稻禾苗无效分藥增加,深脚冷水田禾苗不发根,影响着禾苗的正常生长发育,再者禾苗不晒田,分蘖多也会导致禾苗不通风,养分丢失,病虫害增加,稻谷产量降低。

水稻在什么阶段要开始晒田,晒田有哪些好处对于水稻晒田,这就要从你种植的水稻田质,插秧密度,插秧每株多少根,施用肥料高低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没有什么千篇一律的晒田模式可言,可以套用的是吧!水稻早期晒田在水稻早期禾苗转青,开始分藥的时候,如果你家田中泥脚深,禾苗转青慢,这时候你只能够说是紧紧泥,让水稻根系往上飘,发出新根来吸收泥中的养分,每蔸禾苗有效分蘖达到了13一15株禾苗以上,你就放开田里的水紧紧泥,控制一下无效分藥的生长就行啦。所以,水稻早期放水紧泥是用来控制无效分藥的生长,让禾苗根系往上飘,能很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那不叫晒田,只能够说是紧泥而已。

水稻中期晒田水稻中期晒田,就是在水稻禾苗每蔸达到了13一15株有效分蘖,种植时期达到了30天以上的时候,那你就可以开厢挖沟排水开始真正的晒田了,按照我们过去种植水稻晒田的要求,这时候晒田要一次性晒干晒好,晒到田中泥土开丝毛裂缝为最好,否则水稻禾苗还会陆陆续续生长出许多的无效分蘖来的,影响到禾苗之间的通风差,病虫害多,无效分藥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导致主苗养分缺乏,秕谷多,影响着水稻的产量了。水稻中期晒田晒好了以后,还需要在水稻灌浆期,与壮籽期灌溉水源,用磷酸二氢钾加点硼肥兑水进行叶面施肥,保胎保叶,提高水稻的产量。

水稻晒田可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有效分藥的生长发育,水稻中期田间通风率好,病虫害少,土壤肥力集中,禾苗生长健壮,稻谷空壳率低,田间采厢挖沟排水灌溉便利,禾苗扎根深,后期倒伏率低,产量比不晒田要高达15%以上!





天佑大汉


水稻的晒田、晾田,是水稻种植工作中必须的一项管理措施。对于降低水稻的无效分蘖、减少分蘖肥过量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抗倒伏能力、辅助防治病害等都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晒田或者晾田也是提高水稻抗性的成本最低、效果最明显、最易操作的一项管理措施。

水稻晾田或者晒田,简单的理解就是通过人为的措施来调节、降低土壤的含水量、人为的创造一个适度干旱的环境来调节水稻的生长以及改善田面土壤的理化条件。


1、晒田的时间段。南方与北方的水稻品种、气候、栽培方式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我们东北地区特别是吉林和黑龙江地区的粳稻种植而言,水稻的晒田最适的时间段是在6月20日-6月末的阶段。

简单的说,水稻的晒田就是在水稻的田间有效茎数达到目标茎数的70%左右的阶段就需要及时的晒田、控孽、减少无效分蘖的分化和发生了。而对于吉林和黑龙江的粳稻来说,一般在6月中旬末期的阶段就能达到这个田间生理指标,完全可以在这个阶段进行晒田作业。

2、晒田的好处。晒田的好处挺多,减少用水、控制无效分蘖、控制水稻的旺长、提高抗倒伏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减少病害发生以及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等。

2.1控制无效分蘖。水稻是以分蘖数量、有效茎数、有效穗数这几个产量因子来衡量产量。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分蘖数量越多越好,比如说我们黑龙江寒地水稻种植区在田间有效茎数达到580-650株/平方米的指标,基本上就可以满足目标产量500-600公斤/亩对有效茎数和有效穗数的需求。超出这个范围的分蘖,都是无效分蘖,无效分蘖过多就会造成穗小、空瘪率高、容重低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2.2控制水稻的旺长和缓解分蘖肥过量带来的不利影响。水稻移栽之后需要及时的追施分蘖肥,来满足水稻分蘖对养分的需求。但是很多的时候蘖肥都是过量施用,这就会造成水稻秧苗分蘖期的过旺生长,比如植株过高、分蘖过多、叶色浓绿,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氮肥用量过大造成水稻体内的非水解性铵态氮的浓度过高,在分蘖期表现出不同的应激反应。通过晒田,调节土壤含水量、植株对肥料和水分的吸收,降低水稻体内的非水解性铵态氮的浓度至正常的水平,来调节水稻的旺长状态。


2.3促进根系的生长以及抗倒伏。水稻生长离不开水,但是并不是从种到收都需要明显水层的参与,在水稻进入孕穗期之前,对水分的需求并不高,在水稻的整个生理曲线中处于低谷。而且,长期的淹水灌溉也会抑制水稻根系的生长。特别是常年种植水稻的田块,土壤理化性质相对恶劣,对水稻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而且,根系生长受抑制,也会提高水稻的倒伏几率,不利于水稻的安全生产。

2.4减少病害发生。水稻在生育的中后期,最易受稻瘟病、纹枯病的侵染,而这两种病害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也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对于这两种病害来说,田面湿度过大也是病害高发的一个原因。通过晒田,降低田面含水量、降低田面表层的空气湿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菌的繁殖和活动,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几率。



2.4改良土壤。准确的说晒田并不能改良土壤,而是通过晒田出现的裂缝,排除土壤里的有毒气体,以及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的孔隙度,从而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


所以,晒田还是水稻种植中必要的管理措施之一。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问:水稻在什么阶段,要开始晒田,有什么好处?

答:水稻要在小暑的时候晒田。我们这有个农谚:“小暑进南洋”。

也就是说:到小暑的时候,就要刮南洋风了。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的确要刮7天左右的南风。我们这每年都会在小暑的时候挖水晒田。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过后,是水稻开始拔节生长的前期。在这个阶段给水稻晒田比较合适。

今年是农历六月初五进入小暑。水稻快到晒水的时候了。
为什么要到小暑的时候晒田呢?这是经过这是由好多代的种田农人总结出来的实用经验。

1.水稻生长到小暑的时候,从农历三月份移栽,到小暑的时候。这三个多月的生长期,是秧苗生长分蘖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秧苗每株分蘖的颗数,基本定局。

2.到了小暑以后秧苗进入了中后期生长:开始拔节、打萢、抽穗和成熟。

这个时候晒田,1是为了锻炼秧苗的根系。使它的根系更加强壮,为以后成秧的打萢和抽穗灌浆,吸收输送更充足的营养。

2是把稻田晒干,为以后方便收割水稻做


准备。

种过田的人们都知道:晒不住水的踏田,无论用镰刀割稻子,或是捆稻子。都很累人,且又费工费时。即使用收割机,蹋田也没法割。

所以,晒田是水稻种植必须的一个过程。晒田的程度,一般是把田里的泥巴晒裂口,能经住人不蹋为宜。

水稻晒田要因地制宜,并不是说到了小暑以后所有的稻田都要晒水。

1.水源不好的地方晒水要注意:假如就这么一田水,你把水挖淌了晒田。万一到打萢抽穗的时候没有水了,稻子会被干死。那样就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2.之前,秧苗在生长的时候,严重缺过水的稻田不要晒水。因为它们已经受过了天旱的伤害,需要修养生息。再说那样的稻田已经晒过了。

回顾上面所述规纳为:1.过了小暑就可以给稻田晒水;2.晒田的好处:1是为了锻炼秧根,促进秧的根系发达增产增收;2是为了方便以后的水稻收割。


豫南乡农


答,水稻晒田有什么好处,目的有几种。

一,下种时间前,晒田对播种有好处,使谷种不得沉入稀泥中,有利于谷种吸收新鲜空气和阳光,早日发芽生长。

二,秧苗发蔸齐全后晒田,一是对控制秧苗发蔸正常不宜过多,二是防止以后稻穗籽重了要倒伏。

三,水稻抽穗,灌浆,赛籽后的时间里晒田有利于对稻谷的稻瘟病发生有防治的作用,壮籽起到效果更佳。水稻晒田也是有利于收割机下田顺利通行,可减少因水稻田放水不干,田泥稀烂而影响收割时间。





吳玉香


水稻“晒田”时间,根据水稻长势和分蘖情况而定,“晒田”7天——10天,“晒田”期间停止抽水灌溉,停止施肥,水稻田水彻底放干,保持水稻田不干裂,人站在水稻田里,双脚不会陷入泥巴里为宜。“晒田”期间可以喷雾农药防治病虫害。当发现水稻叶片有黄尖、泛黄现象,应该立即停止“晒田”,抽水灌溉。

水稻“晒田”能增加水稻有效分蘖,迟分蘖株是不孕穗抽穗的,“晒田”后,水稻会停止分蘖,生长进入孕穗期、抽穗期。通过“晒田”消耗水稻田氮肥,消除水稻旺长,水稻根系向下生长发育,后期不会倒伏。“晒田”过程是瘦田过程,减少水稻田有机质和腐殖酸,防止稻飞虱、稻瘟病、茎腐病都有积极作用。

通过“晒田”使水稻孕穗期一致、抽穗期一致、垂头期一致、成熟期一致,水稻籽粒饱满、茎秆粗壮,整齐划一,水稻秕谷少、病虫害轻、无效分蘖少,没有倒伏现象。水稻“晒田”后,工作重点放在病虫害防治上要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一代至四代稻螟虫、二化螟、大螟、钻心虫、粘虫,茎穗瘟、茎基腐病、白粉病、纹枯病、稻瘟病。要防治高温热害,抽水灌溉时间延长,要打开出水口换水。

“晒田”后,水稻停止施用氮肥,以磷钾肥为主,可追施氯化钾、过磷酸钙,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脂,来调节水稻生长。旺长水稻还要药物控旺。水稻生长适合温度在25°C——35°C之间,要严格控制田间环境温度,当气温超过37°C时,要在中午时段采取降温措施。











长江三农


1、什么是晒田?

水稻晒田,又称搁田或烤田,是水稻拔节孕穗期水分管理的重要措施。就是在水稻大田分蘖达到一定数量或者幼穗分化进入一定阶段时,将田间水层排干,并保持一段时间不灌水的做法。

2、晒田的作用。

改善水稻生长环境,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抑制病虫害;

促进分蘖成穗,培育大穗,抑制无效分蘖,顺利实现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换。促进水稻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禾苗抗倒性和抗病性。

3、晒田的时间

掌握“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的原则。

所谓“时”,就是水稻对水分不甚敏感的时期,即在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始期进行晒田最适宜,早于或者过了这段时间,水稻对水的敏感性较强,不宜断水晒田。

所谓“苗”,就是群体总茎蘖数达到计划最高苗数85―90%开始断水晒田,只要主穗和三片叶以上分蘖数量达到要求的有效穗时,就应晒田。

4、晒田要适度

晒田的轻重及时间长短根据看苗、看田、看天气而定,晒田晒到“禾苗褪色,田面开裂,白根露面”为好。凡分蘖早,叶色深,长势旺,泥脚深及冷浸田、底肥足的均宜早晒、重晒,且晒田时间可稍长;反之,则宜迟晒、轻晒,且晒的时间要短。为提高晒田质量,插秧时要预先留好晒田沟,每次中耕均把田扒平,晒前开好腰沟,以利排水。


孙鹏鹏888888


水稻在什么阶段开始晒田,这是咱们农村人种植水稻,必须要掌握好的一个重要技术性环节之一了,如果你种植水稻不掌握好晒田时间,把田晒早了的话,会导致田里禾苗薄,产量低;如果你晒田晚了的话,会导致水稻禾苗无效分藥增加,深脚冷水田禾苗不发根,影响着禾苗的正常生长发育,再者禾苗不晒田,分蘖多也会导致禾苗不通风,养分丢失,病虫害增加,稻谷产量降低。

水稻在什么阶段要开始晒田,晒田有哪些好处

对于水稻晒田,这就要从你种植水稻的田质,插秧的密度,插秧每株多少根,施用肥料高低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没有什么千篇一律的晒田模式可言,没有可以随着套用别人家的晒田模式的是吧,要视你种植的水稻生长情况来决定的!

水稻早期晒田

在水稻早期禾苗转青,开始分藥的时候,如果你家田中泥脚深,禾苗转青慢,这时候你只能够说是紧紧泥,让水稻根系往上飘,发出新根来吸收泥中的养分,每蔸禾苗有效分蘖达到了13一15株禾苗以上,株高30cm以上你就放开田里的水紧紧泥,控制一下无效分藥的生长就行啦。






所以,水稻早期放水紧泥是用来控制无效分藥的生长,让禾苗根系往上飘,能很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那不叫晒田,只能够说是紧泥而已。

水稻中期晒田

水稻中期晒田,就是在水稻禾苗每蔸达到了13一15株有效分蘖,种植时间达到了30天以上的时候,那你就可以开厢挖沟排水开始真正的晒田了,按照我们过去种植水稻晒田的要求,这时候晒田要一次性晒干晒好,晒到田中泥土开丝毛裂缝为最好,否则水稻禾苗还会陆陆续续生长出许多的无效分蘖来的,影响到禾苗之间的通风效果,而且还会造成田间病虫害多,无效分藥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导致主苗养分缺乏,秕谷多,影响着水稻的产量了。






水稻中期晒田晒好了以后,还需要在水稻灌浆期,与壮籽期灌溉水源,用磷酸二氢钾加点硼肥兑水进行叶面施肥,保胎保叶,提高水稻的产量。




水稻晒田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于,它可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有效分藥的生长发育,水稻中期田间通风率好,病虫害少,土壤肥力集中,田中绿藻容易被晒死,禾苗生长健壮,稻谷空壳率低,田间采厢挖沟排水灌溉便利,禾苗扎根深,后期禾苗纤粒重,杆粗叶茂倒伏率低,产量比不晒田要高达15%以上!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都发表评论!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晒田的几大好处

1,通过晒田,能使水稻第一节的节间缩短,后期抗倒伏。

2,能把土壤中的甲烷,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得到氧化。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3,因为水稻的根,和粒,是成正比的,只有增加根的数量,和深度,籽粒才能增加,也只有通过晒田,才能增加根的数量,和深度,才能达到高产。

4,晒田后的叶色由深绿变成浅绿,叶片由披散变成挺直,后四片叶功能旺盛,活杆成熟。

5,晒田能控制无效分蘖,使单位面积株数达到最大合理化,有利于政善群体结构和光和条件,茎杆粗壮,籽粒饱满。

总之,要想获高产,必须晒好田。


Var白色的风


水稻晒田是种植水稻必不可少的,晒田的时间及晒田程度这和品种及具体生长情况都有关系。

为什么要晒田

先来说说为什么要晒田。水稻随着生长生育其病虫害也是越来越多特别是纹枯病(我们当地叫红枯病、烂脚瘟),这种病对于水稻来说可以减产10%严重时可减产50%。虽说水稻是生长在水中但其根系并不深,这对后期水稻灌浆后茎干增加重量很容易在风雨中倒伏,水稻倒伏对于水稻也可减产至50%。水稻在生长生育过程中会进行不断的分孽,但由于品种的特性还有就是种植密度,我们不能让其不断分孽,分孽过多就会造成田间密不透风,光照不足等,这样就会引发更多的病虫害还有就是会造成直接减产。



上面说的这些可通过晒田来预防改善,所以种植水稻必须要晒田。

什么时候晒田,怎么晒

前面已经说了晒田时间跟种植的水稻品种及种植密度还有具体田间情况有关,但种过水稻的都知道一般晒田时间在插秧后的一个月左右。这时水稻正在进行分孽,我们根据品种及种植密度在根据田间具体情况来决定晒田时间。像深脚田、背阴田、冷浸田这类水泡时间长,泥土温度低的田就要早晒,反之则可以迟晒。一般最迟不要超过分孽株数12棵,再迟对于晒田的效果就大大折扣了。



晒田就是把田的下游口子给打开,一般也就晒一星期左右,晒至田中泥土见干有裂痕即可。

晒田这时刚好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时候。如果由于天气原因导致赤枯病已发,那就得先打井冈霉素。要是还没有发病那就在晒好田后,重新放水进田时打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


晒田使水稻根系更加发达,吃泥更深对于后期防倒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晒田使水稻分孽停止,可减少营养消耗促进水稻茎干生长,对于田间通风透气、采光都有良好作用,对于水稻产量有显著提高,并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当然水稻还有一次晒田那就是在收割前一星期左右,这时晒田主要是便于收割。

以上是小晓对于水稻晒田的一些观点,有不同观点及补充请留言,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