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帝孝和睿皇后:拱手“讓”齣兒子皇位的她 後來還好嗎?

古代後宮中,后妃們除了爭奪皇帝寵愛之外,有子嗣的便是為自己的孩子謀得好的前程,甚至是帝位。面對唾手可得的皇位,更是沒有謙讓的道理。

嘉慶皇帝孝和睿皇后:拱手“讓”齣兒子皇位的她 後來還好嗎?

可今天阿淺想跟大家聊得這位呢,在自己手握絕對優勢的時候,把本可以由自己兒子繼承的皇位,拱手“讓”出去了。她就是清朝嘉慶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孝和睿皇后鈕鈷祿氏。

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

孝和睿皇后鈕鈷祿氏,出自滿洲鑲黃旗,鈕鈷祿氏這個姓氏再加上她的旗籍,可推測出她的家世不會太差。

根據史料記載,孝和睿皇后的直系祖先是弘毅公額亦都的第六子,因病未出仕再加上庶出,所以在弘毅公府中,這一支並不出彩,只能算得上是中等官宦世家。到了孝和睿皇后的父親恭阿拉,乾隆年間任參領(正三品)。雖然官職不高,終歸是出自弘毅公府,所根據乾隆四十七年秋季檔的記錄,孝和睿皇后小時候曾入宮,成為乾隆帝和孝公主的伴讀。


嘉慶皇帝孝和睿皇后:拱手“讓”齣兒子皇位的她 後來還好嗎?


和孝公主是乾隆帝最疼愛的公主之一,能成為公主伴讀,孝和睿皇后的人品才情應該都是過關的,同時也是入了乾隆帝的眼。於是在後來的八旗選秀中,被乾隆帝直接指給了嘉親王永琰為側福晉,而這番指婚是有乾隆帝的考量。

根據清宮醫案記載,自乾隆五十年後,永琰的嫡福晉喜塔臘氏身體狀態就一直不是很好,於是乾隆帝先後給兒子指了兩個出身不低的側福晉,可惜前面一位,也就是後來被追封為恕妃的完顏氏紅顏薄命,沒幾年就薨逝了,之後就又指了鈕鈷祿氏入府。這樣的指婚,出於對孝淑睿皇后身體狀態的考量,或有日後成為繼室的考慮。

果不其然,嘉慶帝登基的第二年,原配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薨逝。在嘉慶帝登基的前四年,是沒啥自主權的,乾隆帝雖是太上皇,可大權還是握在他手上。所以鈕鈷祿氏被指定為繼任皇后。先冊封為攝六宮事的皇貴妃,嘉慶四年冊封為後,嘉慶六年釋服後正式行冊封禮,而這個中宮之位,鈕鈷祿氏一坐便是二十多年。

唾手可得的皇位 她替兒子“讓出”

嘉慶二十五年,嘉慶帝突然病逝於承德避暑山莊中。

清朝自雍正帝開始,便實行秘密立儲制度。所謂秘密立儲,便是不再公開立皇太子,由皇帝親自寫下立儲諭旨,一共兩份,一份密封在錦匣內,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皇帝駕崩時,需要把兩份取出,比對無誤後方才宣佈繼位之人。


嘉慶皇帝孝和睿皇后:拱手“讓”齣兒子皇位的她 後來還好嗎?

而眾人卻只在嘉慶帝隨身小太監處取得一份密詔,正大光明匾後面那份卻沒有找到。按著當時的情形來看,嘉慶帝這次去承德避暑山莊,皇二子旻寧是隨侍在側的,所以這份隨身取出的密詔是存在疑問的,孝和睿皇后及眾大臣是有權力拒絕承認其繼承人的合法性。

若是孝淑睿皇后崩逝後,嘉慶帝未再冊立繼後,那麼旻寧繼承皇位會是順理成章的。可事實上嘉慶帝冊立了繼後孝和睿皇后,而她先後為道光帝生育了兒子一女,分別是皇三子綿愷、皇四子綿忻,皇七女(夭折),其中皇四子綿忻是在鈕鈷祿氏成為皇后之後生育,算是名正言順的嫡子。這樣一來就有爭議了。

嘉慶皇帝孝和睿皇后:拱手“讓”齣兒子皇位的她 後來還好嗎?

可就在這個時候,孝和睿皇后做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決定,改變了命運。在沒有找到另一道密旨的前提下,孝和睿皇后下了一道懿旨,宣佈由皇次子智親王旻寧繼承皇位,即道光帝。沒有這道懿旨,旻寧不一定能登上皇位,即便最後登基成功也是波折重重。

大行皇帝龍馭上賓。今哀遘升遐,嗣位尤為重大皇次子智親王,仁孝聰睿,英武端醇,現隨行在,……為此特降懿旨,傳諭留京王大臣,馳寄皇次子,即正尊位。(《清宣宗實錄》)

孝和睿皇后此舉,贏得了道光帝的感激,拉進了這對養母與養子之間的感情。

“讓”出皇帝位的他們 後來如何了?

孝和睿皇后之所以選擇沒有讓自己的兒子去繼承皇位,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嘉慶皇帝孝和睿皇后:拱手“讓”齣兒子皇位的她 後來還好嗎?

1、太上皇乾隆帝的喜愛。十歲時跟隨乾隆帝打獵時,獲賜黃馬褂、花翎。旻寧大婚時親自操辦,且允許其仍住宮中。

2、嘉慶十八年,天理教徒攻進紫禁城,旻寧曾立下大功,得嘉慶帝稱讚器重,甚至獲封和碩智親王。

3、自己的兩個兒子,在威望和資歷上,都比不上旻寧。與此同時,雖然另一道密旨暫時找不出,若後續找到了,發現確為旻寧,那會陷入另一個難擺平的局面中。


嘉慶皇帝孝和睿皇后:拱手“讓”齣兒子皇位的她 後來還好嗎?

道光帝登基後,尊嫡母鈕鈷祿氏為恭慈皇太后,之後每遇上喜事,總不忘給她加徽號。在母慈子孝這塊,道光帝對這個支持自己繼承皇位的嫡母,心中充滿感謝和感恩,到晚年孝和睿皇后生病時,道光帝也不忘前來侍奉;

皇三子綿愷在道光帝登基後由郡王晉封為惇親王,其子奕纘,封為不入八分公。綿愷在道光三年時被任命為內廷行走,一生起起伏伏,直至薨逝,才恢復其親王爵位;

皇四子綿忻是道光帝時隔十年之後的第一子,又是皇后所出,自幼聰慧,對這個嫡子嘉慶帝是十分喜愛的。“第三子則最為穎悟,有文藝,年雖少而頗練達事務,皇帝最喜歡他。(朝鮮使臣樸綺壽《同文匯考》)”。道光帝登基後封瑞親王,只不過大概是天妒英才,在道光八年,綿忻英年早逝。

阿淺說

不得不說,孝和睿皇后是難得的沒有私心的人。在面對皇位的誘惑時,很少有人可以摒除私慾,理智地去看待局面,從而做出正確的抉擇。這裡阿淺並不評價道光帝登基後給清廷帶來的影響,可於孝和睿皇后當時的處境來說,這樣的絕對無疑是對當時朝局、旻寧、她的兩個孩子以及自己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