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清朝第7位皇帝-嘉慶

嘉慶帝(1760年11月14日-1820年9月2日)愛新覺羅氏,名

顒琰,是清朝第七位皇帝,也是清兵入關以來的第五位皇帝,1796年2月9日至1820年9月2日在位,年號“嘉慶”。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死後廟號仁宗葬於清西陵中的昌陵。

清朝第7位皇帝-嘉慶

嘉慶帝乃乾隆帝第十五子,原名永琰,乾隆六十年立為皇太子,為避免他人避諱麻煩而改名顒琰。1796年2月9日接受父親乾隆帝禪位而成為皇帝,但乾隆帝仍以太上皇身份“訓政”。1799年2月7日乾隆帝逝世後,嘉慶帝才得以掌握實權。

1760年11月14日(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顒琰出生,初名永琰,是乾隆帝第十五子,母魏佳氏。乾隆五十四年,封永琰為嘉親王。清代以秘密建儲制指定皇位繼承人,乾隆連兩次建儲,惜指定人選均早早去世;到乾隆晚年才第三次立儲,為十五子永琰。窮通寶鑑上記載嘉慶的出生時辰為丑時。不過,其書另外也提供一個可能的時辰即戌時。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辛亥,乾隆帝在勤政殿,召皇子、皇孫、王公大臣等入見,宣示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第二年傳位於他,是為嘉慶元年,並改皇太子名為顒琰。而太子顒琰及王公大臣等到相繼上奏請求等到“壽躋期頤”(乾隆帝一百歲時),再舉行歸政典禮。

雖最終乾隆帝禪位顒琰,但最初四年,乾隆帝仍以太上皇名義掌朝;至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駕崩,顒琰開始親政,是為嘉慶帝,時已40歲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去世,嘉慶帝親政僅五天即逮捕乾隆朝大權臣和珅,迅即下詔宣佈其二十大罪,將和珅賜死,抄沒其家產。親政第十五天,就將和珅一黨全部打倒。政府歲入七千萬兩白銀,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閣臣,其所蓄當一國十五年歲入半額而強,時人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嘉慶帝對貪汙深惡痛絕,翰林院侍講梁同書“恭錄嘉慶七年御製罵廷臣詩”:“滿朝文武著錦袍,閭閻與朕無分毫;一杯美酒千人血,數碗肥羹萬姓膏。人淚落時天淚落,笑聲高處哭聲高;牛羊付與豺狼牧,負盡皇恩為爾曹。”但他卻拿不出治貪的辦法,他的治貪方式僅針對和珅一人,不肯擴大掃蕩層級,以致於收效有限,更無以改變朝廷全面性的腐化。

嘉慶元年(1796年)十月,四川達州爆發徐天德、王登廷領導的起義,東鄉(今宣漢)爆發冷天祿、王三槐領導的起義,以及太平孫賜俸、龍紹周等人領導的起義,史稱川楚陝農民大起義。

嘉慶四年(1799年),白蓮教首領王三槐在北京受審時的供詞提到“官逼民反”,嘉慶知道後受到很大震動。

嘉慶八年(1803年),爆發陳德在紫禁城門口行刺嘉慶案。

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發生了天理教民攻入皇宮事件。林清率二百名天理教徒在宦官內應下進攻紫禁城,進至隆宗門方被包圍擊敗。當時,嘉慶在熱河避暑山莊回京的途中,不在宮內。不成軍的平民,武裝進攻皇城,為唐宋明以來從未見之事。

清朝第7位皇帝-嘉慶

顒琰養母慶恭皇貴妃及童年顒琰像

1802年底,安南新國王阮福映請求改國號為“南越”。惟古代南越國包括兩廣和越南北部,引起嘉慶帝警惕,改賜名“越南”,延用至今。

俄國沙皇保羅一世時,“就想懲罰一下這個高傲的鄰居(指中國),只是他的逝世使軍事準備停了下來”。1803年11月,沙俄樞密院致函清朝理藩院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已經即位了,想派出使團祝賀嘉慶登基。次年3月,嘉慶帝稱俄人“言辭極為和順,用意亦然頗為誠懇”,“應即準如所請辦理”。1805年9月,俄國使者戈羅夫金率242人到伊爾庫斯克。清俄禮儀糾紛,直到12月底抵達外蒙古庫倫,庫倫辦事大臣雲登道爾濟舉辦盛大宴會招待。宴會前,戈羅夫金拒絕向清朝皇帝香案行三跪九叩禮,雙方不歡而散。三十多天爭辯後,庫倫辦事大臣收嘉慶帝聖旨,“將該大使妥為護送回國,並將從該大使所收取之全部貢品一併交還”。1806年2月,戈羅夫金被迫率團離開。他在邊境逗留了幾個月。直到8月,接沙皇旨意,返回莫斯科。俄國一方面對清朝繼續交涉,另一方面準備對清戰爭。戈羅夫金“堅決要求將整個阿穆爾河左岸歸還俄國”,“只要她(俄國)願意,就能夠把自己的陸軍和海軍派到這個國家的國土上,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從國力來看”。但這時“在西方拿破崙的桂冠引開了我們對東方的注意”。

1805年農曆四月,查禁洋人刻書傳教。五月,詔內務府大臣管理西洋堂,未能嚴加稽查,任令傳教,下部議處,其經卷檢查銷燬,習教佟蘭等獲罪。1808年農曆七月,英國稱幫助葡萄牙防禦法國侵佔澳門,保護英國貿易,派兵船9艘入侵,九月到廣東香山雞頸洋麵,英軍300人登岸,佔據澳門三巴寺、東西炮臺等,又駕舢板3艘駛入省河,至省城外十三行停泊,要求在澳門居住。兩廣總督吳熊光令他們回黃浦候旨。嘉慶帝指示吳熊光嚴加詰責,命其駛離。英軍不動,清軍封鎖水路,斷絕糧食,英軍在十月間撤離。顒琰以吳熊光表現怯懦,免總督職務,戍伊犁;廣東巡撫孫玉庭革職,顒琰諭示加強澳門炮臺。1809年,嘉慶帝指示百齡:英吉利“素性強橫詭詐”,“於本年該國貨船到時,先期留心偵探,如再敢多帶夷兵欲圖進口,即行調集官兵相機堵剿。”1810年,農曆二月,下詔令各督撫斷鴉片來源。1811年農曆七月,禁西洋人在內地居住,禁人民接觸天主教。1814年底批准兩廣總督蔣攸銛主張的嚴禁農民為洋人服役,洋行不得私蓋西式房屋以及清查商欠等。1816年,英使阿美士德訪華,雙方禮儀之爭,由於趕路緊急,載有官服與國書的車輛未抵達,路途勞累,阿美士德堅持休息。負責覲見的官員向嘉慶帝謊稱英使生病。嘉慶帝大怒,取消覲見,下令驅逐使團,不要貢品國書,次日賞了使團一些禮物,收了“貢品”,送上敕諭一道,拒絕英國提出的建立外交關係、開闢通商口岸、割讓浙江沿海島嶼要求。

清朝第7位皇帝-嘉慶

嘉慶帝在其書房內

終嘉慶一朝,雖“宵旰勤勞,曾無一日稍紓聖慮”,但貪汙問題沒有解決,剪除和珅後卻未能斬草除根,反倒更加嚴重。這時期還爆發了白蓮教、天理教等民變,社會衝突激化,鴉片流入中國、八旗的生計問題、錢糧的虧空、河道漕運的難題,清朝國勢日非。清廷只能傾全力平定叛亂。嘉慶在天理教起義平定後,頒佈“罪己詔”,史稱這時期為“嘉道中衰”。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秋季,嘉慶帝木蘭秋獮(秋季打獵)。在到達熱河避暑山莊的次日,即嘉慶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1820年9月2日),嘉慶帝因天氣暑熱,旅途勞頓,可能併發心血管病或腦中風而猝死。卒年六十一歲。據說嘉慶帝是清朝在位體型最胖皇帝。

道光元年三月二十三日(1821年4月23日),嘉慶葬於昌陵(清西陵)

嘉慶帝死因較為離奇,民間野史常稱其因雷擊所產生的的火球追入房間燒死。嘉慶帝晚飯後躺在床上打飽嗝兒,突然一個雷猝不及防衝著嘉慶帝而來,嘉慶帝當即身亡。或說嘉慶帝在木蘭圍場圍獵。回京的這一天,忽然下起傾盆大雨,雷電交加,嘉慶帝被劈死。或說嘉慶帝與一小太監在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中鬼混,忽然一道閃電劈死嘉慶帝。

臺灣民間有“嘉慶君遊臺灣”的傳說(大意是在乾隆朝,尚未即位的嘉慶帝曾經微服遊臺灣),甚至迄今仍有許多穿鑿附會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