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清緬戰爭清朝並不算勝利?

如果評選清朝最有知名度的帝王,69歲的康熙帝說第一,也就只有88歲的乾隆帝敢說第二,或許乾隆帝的功績不如祖父康熙帝平三藩、收臺灣那般輝煌,但細說乾隆帝在位時期的貢獻,還是值得可圈可點的,他先後兩次平定準葛爾,保證了新疆的統一,又注重西藏達賴和班禪的往來關係,繼續穩定了漢、滿、蒙、藏之間的平衡過程。

可話又說回來,聖人尚有瑕疵,何況掌握生殺大權的皇帝,民間關於乾隆帝的見聞數不勝數,據說乾隆帝一生創作過三萬多首詩詞,卻無一首拿得出手,晚年的乾隆帝自認為文治武功雙全,帶著自我迷戀的目光,給自己封了個“十全老人”的名號。

為何說清緬戰爭清朝並不算勝利?

總體評價乾隆帝,他重視文化典籍的修撰,下令修葺皇家園林,中西方建築風格並存的藝術瑰寶,多次派兵平叛,維持了政權的穩定,然而有心的讀者會發現,乾隆帝的性格比較執拗和偏激,從英國使節馬噶爾尼訪華這一外交事件就能看出,乾隆帝是“天朝上國”的美夢製造者和宣傳者。乾隆帝喜歡面子工程,哪怕外國的炮器槍械再新奇,對乾隆帝來說,也只是些“洋人造的小玩意”,直至後來的近代史用血淚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

一、清緬戰爭的起因:緬軍犯境,野心顯露無疑

歷史也不是沒有甩過乾隆帝一記響亮的耳光,公元1762年到公元1769年之間的清緬戰爭,就充分證明了乾隆帝的軍事戰略的保守和自大,然而“心態良好”的乾隆帝,也向我們證明了一點,天朝上國的皇帝是不屑於和蠻夷爭鬥的,只要得到蠻夷口頭上的承認就夠了。

18世紀的緬甸迎來了緬甸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即貢榜王朝,新生的王朝總渴望著開疆闢土,挑戰老舊的權威和組織,在征服緬甸全境後的貢榜王朝,決定將手伸到中緬邊境,強迫雲南境內的土司交納錢糧。這些被壓榨索取的土司自然不肯屈服,他們決定聯名上告朝廷,希望乾隆帝能夠派兵出境,震懾一下囂張跋扈的緬甸軍隊。

起初乾隆帝全身心地將精力投入到平定準葛爾一事上,無暇顧及南部邊境的緬甸問題,地方官府為求安定,採取安撫妥協的應對措施,默許緬軍在邊境胡作非為,直至事態愈發嚴重到地方官府不能控制的程度,恰好乾隆帝解決了準葛爾的叛亂問題,於是騰出手來解決清緬日益激化的衝突和矛盾。

公元1762年,緬甸出兵攻佔清朝境內的部分城寨,土司和礦場組織的地方武裝,予以沉重的反擊,其中一座礦場的礦長更是直接帶領武裝隊伍越江撲殺緬兵,然而持綏靖態度的地方官府,害怕事態再次升級,竟然以礦長不聽指揮、擅自出擊,有領功之嫌而將其處死。

得寸進尺的緬兵認為清軍不敢與其作戰,野心變得越發膨脹,直接入侵“車裡”這塊富饒肥沃的地方,搶掠錢糧、俘虜民眾,打算作為之後與宿敵暹羅交戰的後勤保障供應地。

為何說清緬戰爭清朝並不算勝利?

二、清緬戰爭過程:清軍戰爭中弊端叢生,在緬甸面前沒討到甜頭

1、選才不當,早期文臣當武官用

好面子的乾隆帝,不能忍受緬甸挑釁大清國威的舉動,一場以冷兵器為主、熱兵器為輔的戰爭就此打響,這場戰爭反反覆覆,幾經周折,最後延續了七年之久。

當時作為新任雲貴總督,掌管雲貴川各項事務的大臣劉藻,深知乾隆帝不再容忍緬甸的犯境舉動,連忙發兵圍剿緬兵,可劉藻畢竟只是翰林出身,潑墨作詩他在行,揣摩上意他拿手,但點兵作戰實在不是劉藻的強項,幾次的倉促作戰弄得劉藻滿鼻子灰,得到的都是緬兵自願放棄的地方,到頭來惹得乾隆帝大發雷霆。

本應前途光明的劉藻,想不到仕途就此折在緬甸身上,幾年後劉藻因心理壓力過大,加上屢次被乾隆帝訓斥,最終憂懼交加、自刎身亡。

為何說清緬戰爭清朝並不算勝利?

2、乾隆驕傲自大,被眼前的蠅頭小利衝昏頭腦

清軍的第一次失利讓乾隆帝看透了平時指點江山、侃侃而談的翰林學士的無用,故而乾隆帝啟用深受器重的邊疆能臣楊應琚,將他由陝甘總督平調為雲貴總督,總攬對緬作戰的軍事行動計劃。楊應琚出身於漢軍正白旗,相比普通的漢族大臣,和乾隆帝的關係要更為親密一些,不失為乾隆帝的心腹愛臣。

作為聖上欽點的封疆大吏,楊應琚上任伊始,就迫不及待地下令派兵追討緬軍,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清軍趁著緬軍退守境內的時機,接連佔領了緬甸屬內的兩大土司。久違的勝利衝昏了清朝官員的頭腦,得意洋洋的楊應琚口出狂言,聲稱緬軍不過是一群無組織的土匪,原本只是想給緬甸一點顏色瞧,不想大動干戈的乾隆帝,體內也逐漸催生了殺氣騰騰的好戰因子。

據說是因為乾隆帝當天翻閱了《明史.雲南土司傳》,史書對緬甸曾屬於明朝的記載,以及明軍屢次大敗緬軍的光榮戰績,讓乾隆帝覺得收服緬甸也並非難事,他對楊應琚唯一的傳達指示,就是在打敗緬軍的前提下,能少花錢就少花錢,能少用兵就少用兵。

乾隆帝大概不明白“此一時非彼一時”的人生真理,如今的緬甸早已今非昔比,清朝時期的緬軍自然要比明朝時期的緬軍強大許多,而包括乾隆帝在內的政權管理者,對緬甸的兵力數量和內部形勢一無所知,幻想著憑藉駐紮雲南的綠營兵,就能橫掃緬甸全境。

但大家應該都清楚,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為何說清緬戰爭清朝並不算勝利?

3、欺上瞞下的心腹重臣,害怕降罪而謊報軍情

而在乾隆愈發驕橫的同時,得到乾隆帝鼓勵的楊應琚,心心念軍功嘉爵的軍隊將領,也早已被功名燒紅了眼睛,這一年的秋季,楊應琚集結約一萬五千兵馬,向緬甸全力進攻。

雖然緬軍此時正和暹羅激戰良久,但留守阿瓦城的緬甸國王孟駁並未慌亂,他一邊嚴令緬軍圍攻暹羅,一邊抽出一萬餘人的留守部隊,沿伊洛瓦底江逆流而上,同清軍發生正面交鋒。由於相當一部分緬軍裝備的是殖民性質的東印度公司生產的槍械,無論是射速還是火力,都要遠勝於紅衣大炮的清軍,儘管清緬雙方互有死傷,但清軍的傷亡人數遠遠高於緬軍方面。

雖然清緬戰爭的走向對清朝很不樂觀,但楊應琚為首的主戰派大臣害怕乾隆帝降罪,不止一次地謊報軍情,明明是以兵力優勢逼退緬軍,明明是緬軍大部分主力留在了暹羅戰場,無心和數量龐大的清軍久戰,卻被楊應琚等人寫成捷報傳回京城。

為何說清緬戰爭清朝並不算勝利?

最為離譜的是,楊應琚報來報去的殺敵人數,竟然達到了上萬人,可當乾隆帝打開作戰地圖的時候,發覺作戰地點大都是在雲南境內,明顯清軍的作戰形勢是被動作戰,怎麼反倒成了捷報頻傳?

回想平定準葛爾叛亂的時候,清軍大大小小交戰數百次,也才換得殺敵萬人的成果,楊應琚的奏報明顯摻雜水分,半信半疑的乾隆帝派侍衛福靈安前往雲南調查實情,這才戳穿了楊應琚偽造軍情、矇蔽聖聽的外衣。

怒不可遏的乾隆帝直接下令將遠在雲南的楊應琚逮捕入京,狠下心來將其賜死,然而此時的清軍綠營兵已然深陷重圍,出其不意的緬軍利用地形優勢,屢次切斷清軍的後勤部隊,致使清軍潰敗而逃。

4、之後選用了實力名將,卻因水土不服慷慨赴死

有了劉藻、楊應琚的教訓,乾隆帝索性連漢臣也不信了,直接讓滿洲旗人新秀明出任雲貴總督,旨在穩定雲南動盪不安的局勢,可惜得了便宜的緬軍頗為識趣地打道回府了,帶走了大量錢糧不說,還順利攻克了暹羅的大城。

前兩次的失敗,讓乾隆帝意識到單憑綠營兵難以打敗緬軍,本來乾隆帝都制定好了佔領緬甸後的部署計劃,哪知竟是楊應琚欺上瞞下的假捷報,讓乾隆帝氣不打一出來。儘管如此,乾隆帝和他的親信大臣依舊盲目樂觀,認為緬甸主力區區幾萬,大清輕而易舉就能滅了緬甸,於是對緬甸的第三次征戰又提上日程。

為何說清緬戰爭清朝並不算勝利?


這一次的領頭人是新疆平亂成長起來的悍將明瑞,這一次乾隆帝不惜調出三千滿洲兵,即清軍的嫡系部隊,表明誓要打敗緬甸的決心,揚一揚大清的國威。遺憾的是,這不是新疆的戈壁險灘,而是雲南的溼熱雨林,水土不服的明瑞遇上了活學活用的緬軍,原本抱著輕視態度的明瑞同樣吃了癟。

堅守不出的緬軍,採用騷擾作戰的方式將清軍打得苦不堪言,連身為主帥的明瑞都不幸陷入重圍,自知不敵的清軍北路統帥額爾登額,始終不敢出兵支援。性情剛烈的明瑞自縊身亡,消息傳到京城時,乾隆帝震怒異常,直接派兵將額爾登額押入京城,處以磔刑(一種分裂肢體的酷刑)。

三次失敗讓乾隆帝對緬甸有了深層次的瞭解,好面子的乾隆帝將緬甸送來的求和文書賭氣般地擱置一旁、置之不理,同時乾隆帝思考聯合暹羅共同夾擊緬軍的想法,效仿當年的漢朝聯合大月氏。

為何說清緬戰爭清朝並不算勝利?

三、清緬戰爭結局:權衡利弊,最終議和妥協

但直到此時,乾隆帝才得到了暹羅滅亡的消息,不過乾隆帝並不打算偃旗息鼓,而是蓄勢待發,並說道:“堂堂大清勢當全盛,殄此醜類,於力有何不給,而肯效掩耳盜鈴,恬不為恥耶”。

而這一次的主帥是乾隆帝的小舅子富察.傅恆,連續四次的出征,消耗的不僅僅是清軍戰鬥意志,還有繞不開的錢糧問題,內地士兵來到溼熱的雲南邊境,因水土不服患病的人數,恐怕要高於戰爭的傷亡人數。

清緬戰爭的第四次交鋒,勉強為乾隆帝掙回了點面子,縱使清軍因後勤限制,出征人數比起計劃人數倍減,但憑藉數量優勢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考慮到緬甸的體量問題,清軍將領和緬軍統帥自作主張,決定私下議和停戰,雙方各自退回邊境。

為何說清緬戰爭清朝並不算勝利?

公元1788年,年近耄耋之年的乾隆帝收到了緬甸的納貢表和名義上的臣服,實際上只是緬甸國王出於應付周邊勢力的考量,權衡再三不願得罪地大物博的清朝,主動提出臣服,賺一筆清朝豐厚的回禮和貿易優惠的待遇。

七年的清緬戰爭大約消耗上千萬兩白銀,相當於國庫年收入的三分之一,清緬戰爭表面上看清朝掙回了面子,實際情況卻是緬甸得到了大量的財物。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點像北宋和西夏的關係,花錢買個老大的名號,私底下給小國送錢。

比起漢朝、唐朝那種萬國來朝的景象,乾隆帝終究是見識不到了,這位執拗狂傲的皇帝,退位時都戀戀不捨地抱著傳國玉璽,曾經的清緬戰爭在他九十年的歲月裡,估計已經是段很模糊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