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里面到底有多少个“太阳”?

琪琪三宝妈


如果要问太阳系中有几个太阳,答案是只有一个,但是我想题主想问的是银河系有多少颗恒星,有很多很多……



当你仰望夜空时,你似乎可以看到很多星星。在地球上任何一个时间点,肉眼都能看到大约2500颗恒星,总可见恒星有5800-8000颗,但这是银河系恒星的一小部分! 那么问题是,银河系到底有多少颗恒星?天文学家估计有1500亿至2000亿颗恒星。

之前还有一些天文学家说一共有上万亿颗恒星,其实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很难观察银河系,这要从银河系的结构说起,首先,我们的太阳系位于银河系内,这意味着我们和星系的另一边之间有很长的距离,还有很多的恒星。
更复杂的是,当天文学家看到这些恒星时,即使是相对明亮的恒星,也会被它们后面一些明亮的恒星掩盖其光芒。还有一些微弱的恒星与我们相距很远,但由于它们的光源被附近更明亮的恒星或星团所掩盖,所以它们无法被常规探测到。


你能用肉眼看到的最远的恒星,大约都在在1000光年左右或者1000光年之外。银河系中有很多明亮的恒星,但是尘埃和气体云也会阻挡它们的光芒。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非常大,非常拥挤的房间里,被困在很远的角落里。

如果有人问你,这里有多少人?你会很难给他们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是现在,经过多年观测,数字区间已经基本确定,如果想要知道具体的数字,还需要新的观测手法和更强大的观测设备。


宇宙与科学


太阳只有一个,但类似太阳的有千千万万个。

银河系有多大?

其实银河系远比一般人想象中的要大得多,它的直径达到10万光年,拥有1000~4000亿颗恒星。我们的太阳系在整个银河系里其实渺小得令人发指。

恒星的分类

我们都知道太阳其实就是一颗恒星,准确来说是一颗黄矮星,或者G型主序星。

在银河系中,75%的恒星都是红矮星,其实就类似于我们太阳系邻居的比邻星,它就是颗红矮星。红矮星要比太阳小一些,所以主序星的时间想要相应得长不少。太阳大概只有100亿年,而比邻星大概有1000亿年。

而科学家估算黄矮星的数量在银河系中大概占到2~5%,约有40~100亿颗左右。虽然和太阳差不多的黄矮星很多很多,不过被我们称作太阳的仅仅这一颗而已。它作为主序星已经有40多亿年了,再有50多亿年后就会因为老化而无法控制自己。


钟铭聊科学


咱们中国古代有句听上去很霸气的话叫做“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日就是我们天上高悬的太阳。在古代人们的印象中,天上只有一颗太阳。然而现在的科学探索成果告诉我们,太阳和天上的星星一样都是一颗恒星。那么银河系里面到底有多少个“太阳”呢?

图示:太阳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世界上所有的民族的心中这颗恒星地位都是至高无上的。每个民族都赋予了神圣的名字。我们中国把它叫做“太阳”。如果说太阳专指距离地球最近的这颗恒星的话,那么银河系中有多少个“太阳”?答案很明显,就一颗。

既然太阳是一颗恒星,如果太阳指的就是恒星的话,那么银河系中到底有多少个“太阳”呢?恒星指的是宇宙中能够通过自身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发光发热的天体。恒星是一个巨大的球星等离子体。这样的话,银河系中的“太阳”数量就多了去了。在晴朗没有月亮、地面没有光污染的夜晚,我们凭借肉眼就可以看到大约6000多颗恒星。如果我们借助望远镜就会看到更多的恒星。据科学家估计在银河系中大约有1500亿-4000亿颗恒星。这就是这种情况下银河系中“太阳”的数量。

图示:银河系是由大约1500亿-4000亿颗恒星组成的庞大星系

在银河系中,恒星也是有大有小的。太阳的大小在恒星家族中是比较小的。它属于黄矮星类型的恒星。如果银河系里面有的“太阳”指的是和太阳质量一般大小的黄矮星的话,那么数量是多少呢?天文学家推算,在银河系中太阳的质量超过了大约90%的恒星。位于太阳质量1到1.4倍的黄矮星的数量在银河系中占到了1%左右。也就是说,银河系里面大约有15亿-40亿颗和太阳同属于黄矮星的恒星。

图示:左起:蓝矮星天狼星A、黄矮星太阳、红矮星比邻星大小比较

所以银河系里面到底有多少个太阳?有着三种情况,能够给于我们温暖和光明的就一颗。和太阳同属于黄矮星的恒星大约有15亿-40亿颗。而银河系中一共有恒星大约1500亿-4000亿颗。


兔斯基聊科学


答:科学家给出的最新数据表明,银河系总质量约为1.5万亿太阳质量,有大约2000亿颗恒星,我们的太阳只是其中毫不起眼的一颗。


银河系直径有大约20万光年,其中分布着数不尽数的恒星,我们太阳属于中等质量的黄矮星,形成于45亿年前,预计未来的寿命还有大约55亿年,然后演化为红巨星,最后演化为白矮星。


银河系中的恒星分布并不均匀,整体形状呈扁球形,由四条主要的悬臂构成,我们太阳位于猎户座悬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2.6万光年,而在银河系中心,则是一个400万倍太阳质量的黑洞。

由于我们位于银河系当中,所以我们无法直接看到银河系的全貌,在没有光污染的夜晚,我们可以在夜空中看到一条明暗相间的银河,这就是我们银河系的截面模样。

在北半球,全年我们肉眼可见的恒星大约有3000颗,距离最远的大约7000光年,比如海山二距离地球7500光年,视星等4.3,这是一颗质量和亮度都非常高的蓝变星。

而银河系中绝大部分恒星要么亮度太低,要么距离太远,我们肉眼根本无法看到,只有借助天文望远镜我们才能看到那些黯淡的恒星;比如我们太阳,绝对星等只有4.83,我们在距离太阳60光年的地方,肉眼就很难看到了。

在2019年3月,科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对银河系质量进行了估计,推测出银河系质量有1.5万亿倍太阳质量,其中恒星大约有2000亿颗,如果分配给全世界的人,每人有将近30颗呢!

这2000亿颗恒星,以非常复杂的形式运行着,有的恒星独立形成一个单恒星系统,比如我们太阳;有的恒星两颗组成双星系统,比如北极星(勾陈一)、南河三、大陵五等等;还有的恒星多颗组成聚星系统,比如半人马座三星有三颗恒星,开阳星则有七颗恒星。

在银河系中,双星系统和聚星系统非常常见,总的占了银河系恒星系统的一半以上,其中双星系统大约占了四分之一;但是聚星系统的运行并不稳定,较小质量的恒星也可能被大质量恒星的引力弹弓效应抛出去,然后又被其他大质量恒星捕获。


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银河系里的叫太阳的天体只有一个,它是最靠近地球的恒星,它不断给地球提供光和热。而如果要说银河系中有多少个像太阳这样的天体,那就有多达千亿个。

天文学家把能够通过核聚变反应(刚开始是氢核聚变)长期向外输出能量的天体称之为恒星,在太阳系中,只有太阳是恒星。与大部分非恒星天体(比如行星、小行星、彗星)相比,恒星的质量要大得多。要知道,如果把太阳系中除了太阳之外的所有天体加起来,它们的总质量也只有太阳的0.15%。

恒星最初都是从星云中通过引力坍缩作用而诞生,它们聚集了足够多的物质,所以有足够的质量来引发核心区域的氢发生核聚变反应。恒星的主要元素组成为氢,质量占比约为75%;次要元素组成为氦,质量占比约为25%;其他元素的占比非常少。

不同质量的恒星拥有不同的寿命,如果恒星的质量越小,它们进行核聚变反应的速率就越慢,消耗核聚变燃料的速率也越慢,所以它们反而可以“燃烧”更长的时间。对于与太阳质量相当的恒星,其寿命大约为100亿年。那些质量只有太阳十分之一的红矮星,它们的寿命可达上千亿年。而那些质量为太阳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大质量恒星,它们的寿命只有短短的数千万年。

此外,不同质量的恒星最终也会有不同的结局。低于8倍太阳质量的中低质量恒星,它们的最终结局是演化为白矮星。而对于质量更大的恒星,它们的结局相当壮烈,它们会猛烈爆炸,演变成超新星,而核心则会坍缩成中子星,甚至是黑洞(取决于质量)。

据估计,在银河系中,恒星的总数在1000亿至4000亿颗之间,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银河系中心附近。虽然太阳被归类为中低质量恒星,但太阳的质量其实超过了95%的恒星,因为大部分恒星的质量都非常小。

在夜晚,我们通过肉眼所看到的星星几乎全是恒星。这些肉眼可见恒星的质量基本上都要高于太阳,而且离我们还很近,大都只有几百光年。因为只有足够亮且足够近的恒星才能被我们用肉眼看到,还有很多暗淡的恒星是肉眼不可见的。


火星一号


银河系是一个直径超过10万光年,平均厚度超过1000光年的螺旋盘状星系,拥有2条主要的悬臂以及2条尚未完全形成的悬臂,太阳系在其中一个支臂上,距离银心位置2.6万光年。

要数数银河系中到底有多少颗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当然是不可能真去数的,这样的望远镜还没有诞生出来,想要算清楚,需要知道银河系的质量,这就需要拿“称”来称一称了。

称银河系的质量?乍一听怎么可能,其实科学家通过公式与理论模型就可以大致知道了,正如同我们根据万有引力,不去真的称太阳的质量,简单依据地球的公转轨道参数就可以知道太阳的质量了。

测量银河系的质量亦是如此,不过科学家的目光放的比较远,是利用望远镜去观测银河系内的那些球状星团,通过研究它们的运动来计算银河系的质量,当然这只是一个估计值。

计算完了质量,如果大体上知道一些恒星的质量,那么两两相除就知道恒星的个数了,虽然恒星有的大有的小,参差不齐,但太阳算是中等质量恒星,比它质量小的恒星多着呢,数据表明在银河系中差不多拥有2000亿颗以上的恒星,当然这也是保守估计。

那么就可以大致的知道银河系中总共有2000亿颗以上的太阳了,说到这里我就想问大家了,试问,那么多颗太阳,难道就只有一颗地球吗?

图/源自网络,侵删

一家之言,欢迎您们的补充!


科学船坞


“太阳”在人类文化中的含义就是“1.5亿公里外那颗黄矮星”,因此狭义上的太阳只有一个,那就是天空中那个发光发热的“大火球”


不过在天文学家眼里太阳在宇宙中却没有一点“特殊性”可言,因为仅仅在直径960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里就有近一万亿个星系,而每个星系都是由多则上万亿少则几十亿颗恒星组成的就,这些恒星从本质上来说和我们的“太阳”没有任何区别,因此广义上来说整个宇宙绝大部分天体都是太阳。

不过既然题目已经将范围限定在了银河系,那么我们就来好好分析分析银河系内究竟有多少颗“太阳”。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银河系的恒星总量,但遗憾的是由于地球身处猎户座悬臂内,所以天文学家们碍于星际尘埃的影响而始终无法获得准确的银河系恒星总量,只能通过观察其他“类银河系”来大致估计银河系的恒星分布,然后再用同样“估计”出来的银河系质量来计算恒星总量。

以上这种一眼看上去“随机性”就很强的方法导致了目前银河系恒星数量在1000亿到4000亿颗之间,可以说是极其笼统的。


不过虽然恒星数量上下起伏很大,但是天文学家根据长期的观察发现“太阳这种黄矮星在所有恒星种类中所占的比例是2%到5%”,这意味着整个银河系的黄矮星数量在近百亿颗左右,而太阳仅仅是猎户座悬臂内的一颗而已。


宇宙观察记录




对人类来说太阳就是距离母星最近的一颗恒星的一个代号,对银河系来说人类口中的太阳不过是猎户座旋臂内一颗普普通通的黄矮星而已,而对宇宙来说直径20万光年的银河系也不不过是全宇宙数千亿星系中一个普普通通的棒旋星系而已。

由此可知“太阳”只对我们人类有意义。因此对人类来说“太阳”永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1.5亿公里外那颗带给我们光和热的黄矮星。


不过要是我们抛开“太阳”这两个字后面的人类感情的,单纯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太阳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太阳在银河系中比比皆是,夜空中那些微微发亮的星星绝大部分都是和我们太阳一样的恒星。

根据天文学家的最新统计,银河系内拥有恒星2000亿颗左右,从广义上来说它们都是太阳。不过考虑到我们的太阳是黄矮星,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黄矮星才能被看做是太阳。

在银河系中黄矮星的占比是3%,也就是说银河系2000亿颗恒星中只有60亿颗黄矮星,所以这60亿颗黄矮星就是银河系中所有的太阳。

话题再稍微延伸一下:既然银河系中有60亿颗类似太阳的黄矮星,那么这60亿颗黄矮星里也肯定有一部分拥有像地球这样的,处于宜居带之内的行星,因此那些类似地球的行星上自然也是有机会产生生命甚至是文明的。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银河系里叫做太阳的只有猎户旋臂上太阳系里的太阳,但像太阳种自身能发光发热的天体,我们叫做恒星,在银河系里,却远远不止太阳这么一颗。

据科学家估算,银河系的恒星数量有1000亿-4000亿颗左右。

从1000亿到4000亿,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误差?实际上,这和我们自身的位置有很大关系——“不识银河真面目,只缘身在它里面”。

我们的地球,只是太阳系里的一颗普通行星,而太阳作为银河系里一颗普通恒星,距离银河系中心有2.5万光年,位于猎户臂上。

这使得我们看银河系,永远都只能“侧”着看。无论怎么看,结果只能看见银河系银盘的一部分恒星,这样就没法精确估计银河系恒星数量具体多少。


恒星作为宇宙中很重要的成员,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宇宙将不再是完全黑暗。


科学新视野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银河系中一共有10个太阳,它们都是帝俊与羲和的孩子,本来它们应该是轮流执勤的给大地带来阳光,而每当这些淘气的“太阳”们一起出来时,就会给民间带来深重的灾难。

为了拯救人类于火热之中,后羿张弓射箭连续射掉挂在天空中的9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只见那一个个被射下来的太阳如同一个个火球在天空滑落,大地又重新回到了以前适宜的温度环境。

不过据科学研究发现,在太阳系漫长的历史时间里偶尔会出现彗星撞击行星的事件,而后羿射日传说的由来很可能是远古先民亲眼目睹了彗星撞击地球的盛况,由于远古时期科学文化水极为落后,无法理解这些天文现象,在世代相传中,就出现了后羿射日的传说之“羿射九日,落为沃焦”。

银河系隶属于本星系群,关于银河的描述,在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如“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等等。

要计算太阳系中有对少个太阳规模的恒星,则首先需要了解一下银河系的总质量。根据今年3月份科学家对银河系总质量的预估,其总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1.5万亿倍,按照太阳的总质量约为1.9891E+27吨计算,银河系的总质量约为2.98365E+39吨。

根据太阳的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和银河系的90%的物质为恒星来计算,银河系内的恒星总质量约为2.68529E+39吨,如果还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话,相当于有1.35万亿个太阳大小的恒星,很显然这样算出的数值与其他科学报道的银河系大约有1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相差3.25~13倍,其原因何在呢?只能说这个与恒星的大小有关。

我们都知道,那些比太阳质量小的恒星由于内核坍塌较慢核聚变速率较低,其表面温度只有约3000~4000°,所发出的光谱为红色或橙色,故被称为红矮星或橙矮星;而质量与太阳相当的恒星光谱分类多为G型,被称为黄矮星,其寿命大约为100亿年;另一类是质量要大于太阳质量的恒星如天狼星等,由于其内核聚变速率快表面温度极高,属于光谱为 O、B、A 的矮星,也就是所说的蓝矮星。

至于银河系中各恒星与太阳质量相比,有多少恒星质量小于太阳、大于太阳,亦或是与太阳质量相当,这个比例目前是不得而知的,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