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赤峰“学霸”——张履谦(上)

在赤峰市敖汉旗贝子府镇郭杖子村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百年老屋,从现存建筑依然能感受到昔日的繁华和气派,这便是历史上的赤峰学霸——清朝末科进士张履谦父辈留下的庄园。

历史上的赤峰“学霸”——张履谦(上)

“宝善堂”大门

张履谦生平

张履谦(1873~1946),字六吉(陆吉)、号易吾(益吾),汉族,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清朝直隶承德府)人。清光绪二十九年乡试中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会试中进士,列三甲第四十九名。后授中宪大夫、通议大夫,正三品。张履谦是我国科举考试历史上赤峰地区唯一考中的进士,也是我国实行科举制度1300年来的最后一科进士。


历史上的赤峰“学霸”——张履谦(上)

张履谦历任刑部主事,京师地方审判厅刑一庭推事,江苏高等审判厅刑厅庭长,江苏地方审判厅厅长,大理院民二庭帮办。热河审判筹备处调查科科长兼卓昭两盟选举事务所委员长,署直隶第二高审判分厅监督推事,陕西高等审判厅推事,陕西任用县知事,陕西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民国时期被授五等嘉禾章,二等金质奖章。

走出古北口

清乾隆48年(公元1783年),张履谦的高祖张景实挑着两个柳条筐逃荒出了古北口,奔热河以东而来。几个月后来到热河省建平县(当时敖汉属建平所辖)的一处山脚下,这一带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张景实一家就在河边搭个窝棚住下来,后来靠擀毡子和租种蒙古王爷的土地生活,这个小村就叫山湾子,在今敖汉旗牛古吐乡境内。

著名的关口 :古北口

历史上的赤峰“学霸”——张履谦(上)


民国二十年编篡的《建平县志》记载:张景实老家是山东省德平县(今德州),祖辈靠擀毡子为生闯了关东。

落脚山湾子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因山湾子村修建水库,村民基本都搬到了上台子村。张景实一边擀毡,一边种地,他知道人不读书辈辈受穷,所以给儿子起了儒林这个名字,其意是做读书人。张景实夫妇为人忠厚,勤俭持家,为儿子娶了媳妇,不久得了孙子,取名永泰。

经过多年的创业,张家积累了一些资产,生活逐渐好起来。此时张儒林的儿子张永泰已生有三子,长子张殿公,次子张殿臣,三子张殿忠。张儒林秉承父亲教诲,请来私塾先生教孩子们读书,张家从此有了识字人。几年后,张殿臣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张文珏,次子叫张文璨。自此,张景实一家已五世同堂。

山湾子水库原址一角

历史上的赤峰“学霸”——张履谦(上)


民国三十一年编修的《建平县志》记载:张家五世同堂,就是指一百多年间没分过家。

兴家立业

到了咸丰初年(公元1851年),张殿臣从离山湾子西数十里的金厂沟梁下查干高勒(蒙语,意为白河)村的一户山西人家转兑了一个叫“源承永”的烧锅(制酒作坊),并决定交由二儿子张文璨去管理,于是全家人便搬到了下查干高勒的酒坊,后取名“玉泉盛”。酿造的“杏花醉”酒后来成为避暑山庄贡酒,每年“玉泉盛”都用骆驼队向承德送“杏花醉”酒,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常以“杏花醉”作赐赏。

创办实业后,张文璨在下查干高勒烧锅院东建了一处三百多间房屋的大宅院,一色青砖瓦房,院门楼高大壮观,并起堂号为“宝善堂”。在当时的热河及东北都很有名。

历史上的赤峰“学霸”——张履谦(上)

玉泉盛和宝善堂外景

土地改革后,宅门内的房子都分给了贫农,后来各户自行改建,原房屋基本上都扒掉了,目前院内原建筑已不存,只有“宝善堂”的大宅门和“玉泉盛”大门仍然残存在下查干高勒村。

张履谦出生

同治十一年(1873年)正月十一 ,张文璨堂弟张文璀之妻李氏生下了第二个男丁,满月后父亲张文璀给儿子取名为张履谦。履,指实行、履行、履约。谦,指虚心、不自满、不自高自大、谦下、谦让。意谓行谦让之德。这便是后来金榜题名的进士张履谦。

张履谦从小在家中私塾用功学习,家人更是尊师重教。

敖汉现在还传讲着张家的一个故事。一次教书先生和大当家人张文璨一起散步,见院外一匹小驴驹在吃草,先生就随口说:“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驴肉好哇,可不知这驴驹肉香不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文璨什么也没说,两人转了一圈各自回房。没想到中午吃饭时,先生的餐桌上就上了盘驴驹肉,一问才知是张文璨叫人杀了驴驹给先生尝鲜的,先生十分感慨,哪想一句闲话,东家这么在意。

张家这种尊师重教的家风,让很多读书人敬仰。所以这故事也传了这么多年。

癸卯乡试中举

清朝规定乡试每三年一次,因在8月举行,亦称秋闱。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6月,张履谦踏上了去往当年乡试考点河南贡院,并如期参试。

三场考试,每场五个题目。其中第一场五题为:①汉初弛商贾之律论。②东汉中兴功臣多习儒术论。⑧龚治勃海虞诩治朝歌论。④隋唐二史不为王通立传论。⑤吴兢上贞观政要张九龄上千秋金鑑录司马光上通鑑真德秀上大学衍义论。

前后考了三场九天,顺天府的皇榜公布后,张履谦榜上有名,考中第108名。榜上分别盖有顺天府尹、热河省总督巡抚的大印。


历史上的赤峰“学霸”——张履谦(上)

历史上的赤峰“学霸”——张履谦(上)


历史上的赤峰“学霸”——张履谦(上)


2010年12月在北京图书馆馆藏清光绪二十九年刻本《顺天乡试同年齿录》中发现了有关张履谦的相关内容。

甲辰会试金榜题名

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会试依旧在河南贡院举行。 第一场是三月初九到十一,主要是考中国政治史事论;第二场是三月十二至十四,考各国政治,艺学策;第三场是三月十五至十七,考《四书》《五经》义 。

历史上的赤峰“学霸”——张履谦(上)

河南贡院大门(1905年)

会试结束后即进行殿试,在河南考试中被录取的贡土们又赶到北京参加殿试,也是最高规格的考试,农历五月二十一日殿试。

历史上的赤峰“学霸”——张履谦(上)

历史上的赤峰“学霸”——张履谦(上)

农历五月二十五日,在紫禁城太和殿隆重举行了传胪大典(即公布皇榜)。张履谦荣登皇榜,列三甲第四十九名。

历史上的赤峰“学霸”——张履谦(上)

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金榜

传胪典礼上,韶乐齐奏和鸣,鸣鞭响彻云霄。唱名之后,自大学士至三品以上官员和新科进土向光绪皇帝行三跪九叩礼。礼毕,由礼部尚书将大金榜放置彩亭中的云盘内,导以黄伞,鼓吹前行,从太和殿中门送至东长安门外彩棚张挂,这即是所谓的金榜题名。

张履谦和刘春霖、沈钧儒等273名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有科举以来1300年中的最后一科进士。因光绪皇帝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下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科举制度从此废除。


历史上的赤峰“学霸”——张履谦(上)


今在北京孔庙的正门西侧,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的《进土题名碑》,上左面一行字:张履谦,直隶承德人。虽然碑已严重风化,但张履谦三个字仍清晰可见。

进士馆学习

张履谦完成了科考后的一系列规定程序后,被授以主事分部学习,也就是培训进士的专门机构——进士馆。

《德宗景皇帝实录》记载:光绪三十年六月乙卯:引见新科进士。得旨一甲进士三名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业经授职外。张启后……沈钧儒……张履谦、……俱著以主事分部学习。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清政府决定,把“刑部著改为法部,专任司法;大理寺著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张履谦在主事分部学习三年后,在光绪三十四年六月被授法部主事,留在京城法部,正式“入仕”做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