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认为他是无赖,长大后他了亭长,最后他成了汉高祖

刘邦又叫刘季,沛县人。他的父兄都是普通农民,他却不愿意从事生产劳动,而且嗜酒好色,疏财乐施,性格开朗,度量宽宏,平易近人。所以他父亲认为他不能发家致富,是个无赖。

长大后他当了本县的泗水亭长,与县衙的官吏混得很熟,经常同他们开玩笑。

父亲认为他是无赖,长大后他了亭长,最后他成了汉高祖

有一次县令的好朋友吕公因避仇家迁来居住,县上的官吏们都去恭贺。由萧何收受贺礼,规定礼品不够千钱的,只能坐在堂下。刘邦走来递进礼单,上写“贺钱万”,实际上一文钱也没带。吕公看到礼单觉得奇怪,亲自出门迎接。他一见刘邦的相貌神态,十分敬重,便邀请入席。熟知刘邦为人的萧何嘲笑说:刘季只会吹牛,办不成什么事。刘邦却满不在乎地坐了首席,嘲弄座客,谈笑风生。

饮酒当中吕公递眼色留他久坐,客散之后,吕公对他说:我生平喜欢观察人,见过不少的人,没有谁有你这样的仪表风度,希望你珍重。我有一个女儿,愿意许配给你。席散后吕婆抱怨说:平常总夸女儿好,要嫁给贵人,县令对你那么好,想求婚都没有答应,怎么许给刘季呢?吕公却说,这不是你们懂得的。终于坚持把女儿嫁给了刘邦,她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吕后。

父亲认为他是无赖,长大后他了亭长,最后他成了汉高祖

其后秦王朝征发各地刑徒到咸阳修筑骊山陵墓,沛县就派亭长刘邦押送本县刑徒到骊山去服役。一路上刑徒不断逃亡刘邦防不胜防,合计一下恐怕走到咸阳时都会跑光。到达丰邑西边一个地方,他停下来喝酒。到了晚上,便把所押送的刑徒全部释放,说:你们各奔前程吧,我自己也打算逃亡了。刑徒中有十多名壮士愿意跟随刘邦,他们就隐藏在芒砀山林水泊之间活动,沛县青年听到这个消息也纷纷前来参加。

陈胜起义后,很多郡县民众都杀掉长官响应。沛县县令十分惊慌,也打算反秦自保。县吏萧何、曹参劝他说:您是秦王朝的官员,现在想率领沛县人民起来反秦,恐怕人们不会听从。希望您召回从前由于反秦而逃亡的人,他们大约有好几百,有了这批人支持,就不怕人们抗拒了。县令于是叫樊哙去找刘邦,这时刘邦手下已聚合上百人了。

父亲认为他是无赖,长大后他了亭长,最后他成了汉高祖

当刘邦樊哙等率众来到时,县令又反悔了,他怕控制不住,便闭门守城并打算杀死萧何、曹参。萧何等翻城跑出来投靠刘邦,他们写了封信射进城中,号召城里父老子弟不要为县令卖命,只有杀掉县令、响应起义军才是出路。城中民众果然起来杀死县令,开城迎接刘邦,并推举他为沛公,宣布起义。这时是秦二世元年九月。

父亲认为他是无赖,长大后他了亭长,最后他成了汉高祖

刘邦和萧何、曹参、樊哙等聚合沛县一带青年两三千人,活动在今苏、鲁、豫、皖交界地区,在转战中得遇韩国旧贵族张良。张良的祖父和父亲曾相继担任韩昭侯以下五世韩王的丞相,秦灭韩后,张良尽散家财图谋报仇。秦始皇二十九年巡游东方时,张良物色到一位勇士携带一把120斤重的大铁椎,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不料误中副车,只把秦始皇吓了一跳,便下令全国大搜捕。张良逃到下邳隐藏起来,有一天在桥上碰见一位老人,赠送张良一部《太公兵法》,从此他便经常用心研读。陈胜起义后,张良也结合百多名青年人起兵。他们原打算去投奔景驹,在路上碰到刘邦的队伍便参加到刘邦军中。张良常和刘邦谈论《太公兵法》,刘邦很欣赏,经常采用他的计策。张良和旁人谈起《太公兵法》,人们都不理解。因此张良非常钦佩刘邦,下决心辅佐刘邦。

父亲认为他是无赖,长大后他了亭长,最后他成了汉高祖

刘邦在这一带转战半年多,胜败无常,发展不大。秦二世二年四月,项梁击破秦嘉、景驹,有众10余万,成为楚地反秦的主力。刘邦便去见项梁,项梁拨给他5000±兵和10名小军官,于是刘邦就参加到这支大军中隶属于项梁麾下。此后刘邦经常同项羽一道配合作战,屡立军功,逐步发展为楚军主力之九月,项梁在定陶战死后,项羽、刘邦等退保彭城。楚怀王封刘邦为武安侯,在派遣宋义、项羽等北上救赵时,命令刘邦另带一支队伍往西进攻关中。同时他还宣布,诸将谁先进占关中就在关中当王。这时秦军还相当强大,经常主动进攻击破各地义军,所以,诸将都认为这个任务异常艰巨而不愿去。只有项羽因为秦军杀死了项梁,决心报仇,愿意同刘邦一道进攻关中。可是楚怀王部下一些老将却说:项羽为人果断勇悍,他的军队常常残暴地屠城,破坏经过的地方。现在秦地民众也深受秦皇帝的迫害,如果派一位忠厚长者前去抚慰,可能更容易成功。项羽去了反倒不好,还是刘邦去合适。于是楚怀王只派刘邦西进,叫他沿途收罗陈胜、项梁西征时流散的士兵,却让项羽北上去同秦军主力决战。

刘邦率领的西征军兵力异常薄弱,尽管并未遭遇秦军主力,开始四五个月也只能在今山东、河南交界处徘徊,进展不得。

父亲认为他是无赖,长大后他了亭长,最后他成了汉高祖

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二月进至高阳,有个叫郦食其的“狂生”替刘邦策划时指出:你带领乌合之众散乱之兵不满万人,却想直入关中,简直是自投虎口。郦食其建议进攻高阳附近拥有丰富储粮的文通要冲陈留,并表示愿意先去说服他所熟悉的陈留县令归顺。刘邦采纳了这个意见,果然顺利占领陈留,这才得到整顿发展的机会。郦食其的弟弟郦商也纠合数千人跟随刘邦西征。接着就在开封附近打了第一个大胜仗,大破秦将杨熊,杨熊虽然逃脱却被秦二世问罪处死。先是张良向项梁建议立韩国公子成为韩王,由张良辅佐他带领千多人经营韩国旧地,在颍川郡流动袭击秦军。这时便同刘邦会合,攻占十余城。刘邦派韩王成留守阳翟,自己率领张良等从辗辕进攻洛阳。由于进展不利,便改道南下进攻南阳。

秦南阳郡守出战失败,便退回城内坚守,刘邦就越过南阳西进。张良反对,说:您虽然急着想入关,但秦兵还很多,又凭借着险要的地势。如果不先占领南阳,被他们前后夹攻,那就危险了。刘邦便连夜绕道转回南阳,换了一套旗帜,黎明时又把南阳包围起来。南阳守派人翻城出来会见刘邦,对他说南阳是一个大郡,人民众,蓄积多。官员们自以为投降了也难免一死,所以登城坚守。您如果留下来攻城,伤亡必大,影响您入关。要是放弃不攻,又觉得后路准保。您最好的办法是设法招降南阳郡守,封他一个官爵,让他替您留守,您却抽走他部下的精兵带着去西征。这样不仅地广兵多,前面的秦王朝地方官吏也一定会闻风归顺,您就会一路通行无阻了。刘邦听了点头称好,于是接受投降,封南阳守为殷侯。这时是秦二世三年七月。由此西至武关(今陕西商南县东南),沿途秦王朝地方官吏果然纷纷迎降。对武关以西的秦守军,刘邦也采用贿赂招降军官的办法,使其上下猜疑军心懈怠,然后伺机袭取。这样经过两三月,便在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汉初沿袭秦制,也以十月为岁首,汉元年十月紧接秦二世三年九月),顺利地进到咸阳。这时,秦王朝内部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父亲认为他是无赖,长大后他了亭长,最后他成了汉高祖

三年来,赵高施展种种阴谋手段,玩秦二世于掌中,最后控制了秦王朝,独揽大政,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他自以为聪明得计,其实这样的倒行逆施恰好是自掘坟墓。正是他的胡作非为,瓦解了秦王朝的统治机构,促成了章邯等秦军统帅的投降,葬送了秦军主力。从刘邦入关的进展情况也可以看出,秦王朝的覆灭完全由于政治上解体。单从军事力量上较量,刘邦连夺取一座中等城市也很困难,根本谈不上远征关中。但是,他进军沿途的秦王朝地方长官却是人人自危,各怀鬼胎,只求如何保住性命,无心抵抗。所以当刘邦一采取招抚为主的方针,发动政治攻势,局面顿时改观,各地大都望风归顺,进展十分迅速。不妨说赵高的所作所为,客观上有利于农民起义军推翻秦王朝。

等到秦二世三年八月,以刘邦、项羽为主力的农民起义军进逼关中时,赵高哄骗秦二世的“关东盗无能为”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他只好请病假不去朝见秦二世,二世派人责问赵高,赵高害怕被杀,便把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和弟弟郎中令(皇宫警卫队长)赵成找来策划政变。他们借口捕贼,让阎乐领兵千多人来到皇宫,通过赵成为内应驱散宫廷警卫,抓住了秦二世。死到临头的秦二世竟然提出什么“愿得一郡为王”、“愿为万户侯”直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种种愚蠢可笑的要求,当然全都落空,被迫自杀。赵高于是召集朝臣宣布秦二世罪状,并说:秦本来是王国,始皇统一天下改称皇帝。现在六国都恢复了,秦只保有关中一隅,还是恢复称王为好。于是打算拥立公子婴为秦王。但是赵高是靠秦二世而上台的,他这样把秦二世当作替罪羊抛了出来,岂能遮掩得过?几天工夫,公子婴便设法诱杀赵高并夷其三族,野心家阴谋家终归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遭到应得的惩罚。不过,风雨飘摇的秦王朝经过这一番折腾更是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

父亲认为他是无赖,长大后他了亭长,最后他成了汉高祖

公子婴只当了四十六天秦王,刘邦的军队便首先到达霸上,子婴请求投降。有人建议把他杀掉,刘邦说:楚怀王所以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大处理问题。现在敌人已服罪投降,杀掉不好。于是接受其投降,把子婴交官吏看守起来等候处理。刘邦进入成阳,看到秦宫中华美的陈设,漂亮的妇女,以至金银珠宝猎狗骏马等等享乐的东西成千上万,就想住下来快活一番。樊哙批评他说:您是想夺取天下,还是想当个富翁?我看这些奢华的东西正是秦王朝灭亡的祸根。希望您赶快回军灞上,不要在秦宫停留。刘邦恋恋不舍,哪里肯听。张良也说:正因为秦朝皇帝这样胡搞,您才能来到这里。如果您一来又喜欢这一套,那就是帮着坏人干坏事了。“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您应当听从樊哙的意见。刘邦这才把官室府库一一查封,回到灞上军营中。

回营后,刘邦又召集父老集会,公开宣布:诸位受秦王朝严酷的法令迫害多年了!

我国诸侯有协议,先进关中的就在关中称王,我应当为关中王。我同诸位只约定法律三条:“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苛酷的秦法全部废除。我这次来是为父老们除害的,决不会“侵暴”,请大家不用害怕。我现在驻军灞上,是等待诸侯联军到达后共同商定善后处理办法。


父亲认为他是无赖,长大后他了亭长,最后他成了汉高祖

这就是著名的“约法三章”。

于是他派遣使者配合秦王朝原有地方官吏把这些意思通告各地,秦地民众听了非常高兴,争先恐后地奉献牛羊酒食劳军。刘邦又推辞不接受,说是仓库储积很多,军队不缺供应,不要破费大家。民众更加喜欢,唯恐刘邦不能留在关中当王。这些正确的政策措施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同时,有远见的萧何在进入咸阳后,又先把秦丞相府的律令图书收集起来,这些做法,对以后楚汉相争的胜败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也有人向刘邦建议:关中是最富庶的地区。现在章邯投降后,听说项羽已封他为雍王,他们若来,恐怕您就站不住了。请赶快派兵把守函谷关,不让诸侯联军进来,同时征发关中人民入伍以扩大军队,准备抵抗。

这个错误意见刘邦也听从了,遂使他与诸侯联军尤其是同项羽的关系出现裂痕,惹起了大麻烦,差一点搞得全军覆没不可收拾。又多亏张良和樊哙的忠诚机智勇敢,才得渡过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