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二者兼得仍失敗?後面還有一句話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文史趣話!

三國時期,各諸侯都想要一統天下,但是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氛圍中,很難有人實現大統一。記得水鏡先生司馬徽曾經說過,劉備只要得到臥龍和鳳雛一人幫助便可以安定天下,也就是得到諸葛亮和龐統的幫助,那麼一統天下指日可待。為何劉備二者兼得仍然失敗了呢?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二者兼得仍失敗?後面還有一句話

其實後面還有一句。劉備最後只是達到天下三分的地步,難道真的是因為劉備能力不足嗎?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史書曾經記載過,劉備為百姓謀利,為百姓著想,胸懷大志,識人用人,並且還有著大謀略,所以後來的失敗並不能肯定的說是他自身的原因。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二者兼得仍失敗?後面還有一句話

劉備當初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一起商談問題,如何才能救百姓於水火。諸葛亮是個很聰明的人,不僅會出謀劃策,而且會識人用人,在劉備前進的路上,諸葛亮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不斷給劉備提出很多戰略思想,比如三分天下的這個思想路線,劉備一直堅持著。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二者兼得仍失敗?後面還有一句話

而鳳雛是指龐統。按理來說,劉備應該是可以一統天下的,諸葛亮和龐統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劉備曾經就憑藉著龐統的計策拿下了益州城,所以劉備擁有這樣的人才也是一大幸事。最終劉備沒有一統天下,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在“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後面其實還有這樣一句話,“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劉備有劉巴和法正的幫助,那麼大事可成,漢室可興。相反要是其中有一個人不在身邊鼎力相助,那麼對於一統天下會有很大的障礙。

法正是劉備身邊最信任的謀士,他在劉備拿下益州城和漢中之地的時候都有出力,後者更是全憑法正的謀略。可惜龐統和法正這兩位謀士先後去世,對於劉備而言也是巨大的損失。在這之後,劉備的失敗便不再是偶然。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二者兼得仍失敗?後面還有一句話

劉巴這一個謀士,相對於其他三個人而言,讀者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的貢獻卻是不小,他幫助劉備大致瞭解了蜀地,出謀劃策,解決財政問題。這幾個人是劉備手底下的軍師,有大才大德,後來在諸侯爭霸的途中相繼離去,雖然沒有幫劉備完成大業,卻都是忠義之士,盡心盡力為劉備出謀劃策。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二者兼得仍失敗?後面還有一句話

這樣一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他們四人有一人死了,那便是局勢有所改變,不然憑藉他們四人的聰明才智,怎麼會任由漢室沒落呢?統一天下不僅僅是要靠自己,手中還要有可用能用之人。

好了,本期文史趣話就到這裡,你有什麼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收藏!愛你們的作者大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