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假如把刘备团队换成刘邦团队,能否打败曹操一统天下?

永远爱你亲爱的灿灿


刘备一生最大的运气,就是在赤壁之战时,联吴抗曹最后胜利,得以荆州五郡立足,从而击溃刘璋,据有荆州,又在汉中击败曹操,得以建立蜀汉。

刘备集团跟刘邦集团比起来弱么?

其实相比较两个创业团队,在刘备全胜时期,差距并不是很大,但刘备之所以最终失败,而不是入刘邦那样从蜀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后定三秦,伐诸侯,再平项羽,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这些原因:


秦末的乱世,刘邦集团所代表的是新兴的地主阶级,而项羽等诸侯王却是六国分封的旧贵族代表,刘邦入咸阳时听萧何之建议,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这就代表汉王的政权是从法制着手的,后来的汉承秦制,也说明了,汉王朝是依循时代发展的。

这个东西说起来好像很教条,很理论性的东西,但说开了就是当时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随着地主阶级的逐渐兴起,分封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势必会被打破,而打破的手段,就是从贵族人治,逐渐转化为国家法制,这是刘邦鼎立汉朝的原因,也是汉有四百年天下的原因。

而反观刘备,他面对的是地主朝着大地主集团进化的汉末,士族政治左右地方乃至中央,无论是蜀汉,还是曹魏,孙吴,三个政权的内部其实都存在如何抑制这些世家大族势力的问题。蜀汉内部对益州土著集团的压制,最终导致人才的凋零,但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毕竟蜀汉是外来政权。

蜀地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争霸天下的立足点,至少也要拥有陇右、荆楚两个战略基地,方可与北方曹魏争一争,然而受制于益州险恶的地理环境,虽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誉,但想要打出去也十分艰难,刘邦当初能够出蜀入三秦,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因素,缺一不可的。

天时,当韩信献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时,关羽正准备前往齐地平叛,并没有将关注点放在刘邦身上,作为天下共主的西楚霸王,其实自己的地盘就荆楚,大致上也就是刘备时期的荆州地区,三国时期这一地区的开发都不算成熟,何况是秦末,只是当时整个天下都乱,秦王朝透支民力过大,秦末乱世生产破坏过大,所以导致项羽的实力看起来要比其他诸侯强一点,但强的也不多,更多的是他一路打出来的威望,而以荆楚一地的经济实力,显然不能够长期保证一支大规模的军团。

刘邦的天时,是在于从出蜀地开始,项羽的敌人就不止刘邦一个,而是好多诸侯王,尽管这些诸侯王三心二意,各怀鬼胎,但这些力量也不能为项羽所有,这就给予刘邦发展壮大创造了基础条件。

地利,项羽灭秦入关中后,将关中一分为三,以此来削弱秦地的实力,同时也作为遏制刘邦发展的重要力量。可问题是,秦地一分为三,正好给了刘邦逐一击破的机会,定关中后,刘邦又依韩信之战略,分兵两路,由刘邦在关中与项羽对峙,韩信攻略诸侯,最终再合围项羽。

人和,也就是刘邦集团的治理思路跟项羽是有极大差别的,在继承秦法制理念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更多的人性关怀,所以给刘邦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也是他能够笑到最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观刘备,这三个条件一个都不具备,他丢掉荆州四郡之后,无论是北上进击陇右,还是南下打孙吴,都没有任何机会,这是没有天时,等于被锁死在了蜀中;曹魏一同北方,孙吴雄踞江东,两个势力都强于蜀汉,外部在没有如刘邦一般的发展空间,这就缺少了迂回发展壮大的机会,到最后还是只能依靠益州本身的实力,这是没有地利。

三国为什么最后终于晋,很大程度上是曹魏对世家门阀垄断政治制衡和削弱的失败,以司马氏为首的士族们依托曹魏政权,加上九品中正制逐步壮大,从而实现了更进一步的掌控政治,这样一来,这些掌控地方经济的门阀,就能在政治中发挥出极大的热情,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自然使得晋之势力更加强于另外两国。这是没有人和。


江畔初见月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同样在冷兵器时代,什么最重要?还是人才,人才组合起来,就叫团队,如果刘备在三国时期拥有刘邦的团队,那么刘备真有可能统一天下。

三国时期,势力最弱小的就是刘备,刘备为什么会最弱小?因为刘备团队是最缺人才的,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除了有关羽和张飞两个万人敌外,其他人才极度缺乏,在早期,刘备的团队有:武将关羽、张飞、赵云,文臣简雍、孙乾、糜竺,谋士及军师级别的人物一个也没有。



还是有赤壁之战前,刘备平生第一次有了一流谋士诸葛亮,诸葛亮的长处在于战略和治国、内政,相当于刘邦团队的萧何,之后刘备又拥有了谋士庞统和法正,以用伊籍、刘巴等文臣,还有李严等武将。

但是刘备的团队一直不稳定,刘备同时拥有这些人才的时间也比较短,而正处于创事业高峰期的刘备团队,一流谋士及文臣武将相继去世,庞统215年去世,孙乾215年去世,关羽220年去世,法正220年去世,简雍、糜竺220年去世,张飞221年去世,马超222年去世,刘巴222年去世等等。



刘备团队的人才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得到人才的时间又晚,这些人才能为刘备服务的时间都不长,正因为这些原因,刘备才在三国的争霸中,第一个败下阵来,也成为三国时期第一个被灭亡 的国家。

如果刘备拥有刘邦的团队,那么情况绝对会不一样,刘邦的团队多年轻啊,军事天才韩信被杀的时候也不过36年,为刘备服务的时候,也就30出头,后勤部长萧何为刘邦服务了十多年,统一天下后还在为刘邦治理内政,谋略大师张良为刘邦服务直到统一天下。



这只是刘邦的核心团队,刘邦的团队远远不止这些人,武将还有曹参、周勃、樊哙、灌婴等,文臣谋士还有陈平、郦食其、周昌、随何等,个个都能独挡一面,甚至连为刘邦赶车的车夫夏侯婴都是个非一般的人才,深得刘邦信任,驾车技术绝对一流,忠心+技术让夏侯婴都成为西汉开国功臣。

刘邦的团队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中,最合理和分工明确的团队,韩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萧何治理内政,足兵足粮,张良运筹帷幄、出谋划策,而刘邦只要选择正确的意见去执行就行了。



如果刘备拥有刘邦的团队,那么在早期三国局势还没有明朗的时刻,就会抓住机会发展壮大,比如刘备占据徐州之时,因为在前线作战,导致后方不稳被吕布夺了徐州,当然刘邦也干过这种事,被雍齿夺了根据地,但是刘邦能正确的运用各种关系,夺回根据地。如果刘备有刘邦的团队,那么徐州被偷袭,肯定会避免,就算无法避免,刘邦团队也会告诉刘备应该如何做。

还有刘备在荆州投靠刘表的时侯,如果有刘邦的团队在,说不定早就占领了刘表的荆州,如果刘表很早就占领了荆州,继而向益州发展,攻占雍州及凉州,那么统一天下大有可能。



就算是按照 三国中的发展,刘备在占据益州及荆州三郡,并在汉中击败曹操后,如果有刘邦团队,让曹参、周勃、樊哙、陈平等人镇守荆州,刘备自已与韩信、张良出汉中攻打关中,让萧何坐镇成都 ,提供兵员和粮草,那么肯定是一场非常精彩的大戏。

当年刘邦的地盘只有巴地、蜀地和汉中呢,比三国时期的刘备地盘小得多,刘备好歹多出了荆州三郡,而且刘邦出川时的兵力与刘备是差不多的,十多万人,唯一不同的,就是刘备与刘邦的局势不同。



刘邦出川时,北方是散沙一片,各自为战,刘邦面对的敌人是三秦王,而刘备出川时,北方是统一且强大的曹魏,实力数倍于刘备,但在冷兵器时代,并不是实力强就一定能赢得战争,只要谋略得当,团队强大,取胜也未尝不可。

让韩信攻打关中,肯定会有出其不意的办法,声东击西是一定的,当时的曹魏在曹操晚年的最后几年,一直在战略上处于守势力,并且 与刘备的战争中处处失败,汉中之战,上庸之战,襄樊之战早期,曹魏全部失败。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曹操晚期的曹魏一直处于守势力,且内部矛盾重重,对刘备来说,这就是机会,只要刘邦团队能利用好这些曹魏的弱点,再辅以军事行动,刘备与韩信出川肯定能打败曹魏关中守军,圧取长安,占据关中,那么就能居高临下,为将来的统一战争奠定基础。

而在荆州前线,只要按张良的计划行事,荆州以守为攻,重点防范东吴,同时策应刘备与韩信在关中的军事行动,让曹魏彼于应付,共同配合攻打曹魏,有刘邦的团队,曹魏就会失败。



在刘备拿下关中,同时占据益州及荆州三郡时,已具备统一的实力,再继续下去,刘备就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势力,再加团队的辅佐,肯定能够在三国中击败魏国与吴国的联盟,统一天下,因为有韩信、张良和萧何嘛!

我确定刘备如果有刘邦的团队,肯定能统一天下。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有个词叫做顺势而为。

首先就大环境而言,刘邦更容易成功,刘备就相当困难。无论是刘邦,还是刘备,统一要走两步路,首要占据关中,其次才能逐鹿中原。刘邦集团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其不意的击败了关中三王,并能稳固下来,这跟当时的混乱有关。项羽先是分封众诸侯,他的势力也是最强的,但从彭城到关中,中间隔着众多诸侯国,尽管这样诸侯服从项羽,但他们毕竟存在各种利益矛盾,调动兵力并不会得心应手。同时,刘邦出汉中时,项羽正与齐地的田氏热火朝天的干仗。这足以减轻了刘邦的压力,也为他稳定关中创造了条件。同时刘备要出蜀地就困难了。他的基业刚刚稳定,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关中地区以长安为军事重镇,同时也是曹魏政治中心洛阳的西方庇护。此时刘备要夺得关中,面临的就不是能不能夺得的问题,更重要是夺了能不能守的问题。至少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印证这个问题,曹魏先是一片混乱,再者迅速调集重兵抵抗,而皇帝曹叡亲自镇守长安,混乱得以稳定(此处不讨论诸葛亮人事部署问题,而导致的北伐失败)。所以刘备要面临的是统一的曹魏迅速反扑,他能不能稳定根基。

再者,刘邦统一的主要对手是项羽,他们之间的差距绝非极度的悬殊,况且还有大量力量不强的诸侯,他完全可以先剪灭他们,壮大自己,再与项羽决战,事实也如此发展。但刘备的情况就恶劣点,他与曹操之间的差距就十分大,而唯一站在第三者的东吴也不弱(东北的公孙不讨论,他处于边角地带,影响不大),刘备不能灭吴,当然他也尝试过,以失败而告终,以弱击强,奔赴千山万水与曹操决战,没决战已经是先失一着。

最后也简单说一些比较枯燥的东西。刘备与刘邦最大的不同是地主豪强崛起,他们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刘备的政策,当然三国时其他两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夜读历史


把刘备团队换成刘邦团队仍旧无法打败曹操一统天下。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刘邦团队确实要比刘备团队厉害,但是让他们真正处在三国这个时期和曹操打,还真打不过。

首先来分析环境差异形成的对比。

秦末时期,暴秦无道,民声怨起,刘邦在这个时候,打着推翻暴秦,维护百姓的口号揭竿而起,其实也是民心所向。

秦朝灭亡之后,其实整个格局非常乱,诸侯分刮整个国家,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各个都想吞并对方。刘邦首先韬光养晦,然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逐个击破,最后集中优势击败强大的项羽,而当时项羽还在攻打齐等诸侯国,根本无暇顾及刘邦,等刘邦蚕食了三秦等地、击败了几个诸侯国之后,那时已经可以和项羽相互对峙的局面了。



而东汉末年,天下也大乱,但这时候民心还是心向汉朝廷的,虽然刘备以刘皇叔身份起家,但他根本没有自己的地盘,各地诸侯都已经占好坑了。曹操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民心所向,他逐步灭袁绍等统一北方,要不是在赤壁之战失败,刘备更没有容身的地盘。这时候刘备才拿下荆州然后再打下益州,终于有了发展基业的地盘。

这时候形成了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这时候局势是相对比较稳定的,魏国最强大,吴国次之,蜀国最弱,这其实也是刘备能得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所以在当时刘邦的环境下,他趁乱出击,逐个击破,最后夺得了天下,换做刘备团队去应该也可以成功。而在刘备三国鼎立这个环境下,刘备根本无法撼动曹操,甚至连吴国都打不过,换做刘邦团队来也没有用,根本就没有机会给他壮大自己。

其次再从敌人实力来看。

刘邦的主要对手是项羽。刘备的主要对手是曹操。不可否认的是项羽是个千年一见的猛将,但是曹操更是万年一遇的帝王之才。项羽优柔寡断、感情用事,根本笼络不了多少人才给他卖命,光靠他自己一个人迟早会输。而曹操深谋远虑、精明能干,手下一大帮人才为其所用,不是那么轻易就会被打败的。



所以相对来说,打项羽容易,而打曹操比较难,刘邦团队和刘备团队都可以打败项羽,但是他们两个团队却肯定打不过曹操。


博古论今天


可以!最简单明了一点,当时的刘邦集团中,刘邦拥有军事能力一流的韩信,内有张良,萧何,外有韩信,武将更加不用说!诸葛亮十分伟大,能内能外,但无奈,一个人需要做十个人的事,操劳过度!再者,刘邦与刘备相比,诚然,刘备或许在能力上胜刘邦,但刘邦听从他人意见,比较能忍,一生无数失败,到最后的一胜,就奠定了自己的天下,刘邦手下将领,虽不是个个都像韩信一样擅长战争,但最起码整体素质上较强于刘备!刘备个人能力强,但有种手下无人可用的感觉,战略明确,却缺乏几个优秀将领!


快乐经济学


这要看是哪个时间段的了,如果是刘备入主徐州,曹操和吕布还在争夺兖州的时间段,那显然是可以的。那个时间的刘备有地盘有将领,关键在于没有谋主,也没有真正得到徐州士族的支持和认同,把麾下的孙乾糜竺简雍换成张良萧何陈平,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再加上韩信这样的名将,在人才面不输于曹操,整合了整个徐州后军事实力还要超过曹操。外交环境方面,青州当时在公孙瓒麾下田楷治下,有稳定的后方乃至后援,袁术不足为虑,曹操仍和吕布作战,完全大有可为。


稻草说历史


历史没有如果

如果真的要这样对比,刘备团队根本没有打败曹操团队,只是赤壁输了天时地利。让刘备有了一个盘守四川之地。名义虽然称为蜀汉。但汉正统是魏。当时曹操没有据兵赤壁。而是先打吴后打蜀。魏国又将是强汉之后。

刘邦并没有这样的本事。虽有萧何,韩信。但远远不及卧龙诸葛,周瑜新一代谋略家。

总而言之,只要把团队给换了。结果会让曹操早一步统一全国。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小龙llj


刘备在三国时期也是一霸主,为何斗不过曹操,除了当时的政治和军事不利刘备之外,汉朝刘氏皇权的衰微,对刘备非常不利。刘备刘皇叔的身份,只能换来别人的尊重,很难找到一些实际利益,换成刘邦的班底,未必就能扭转不利于刘备的局势。


周一平


不可能比一下他们的对手就知道了,因为曹操不是项羽,曹操不会和你讲什么义气,也不会像项羽一样刚愎自用,也不会按常理出牌,曹操还特别重视人才,最重要的一点和项羽有同样毛病的袁绍被曹操打爆了,刘备还是靠着所谓的仁义,靠着不服输,才抗到后期的前期被打成狗🐶如果是刘邦前期就挂了根本不要说后期,


一米八卫龙辣条供应商


这问题真棒,应该换成特朗普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