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釜底抽薪散

釜底抽薪散

【配方】吳茱萸、膽南星、大黃,藥量比例為4:1:2。

【主治】鵝口瘡。

【用法用量】

研細末即可使用。用時將上述藥末與陳醋(日常食用醋亦可)適量調成糊狀,供患兒晚上睡熟後塗於兩足心(湧泉穴),外加紗布包紮,12小時後去之。據病情,次晚可再用1次。

【方解】

1.方中吳茱萸為主藥,以熱治熱,引熱下行。《本草綱目》謂:“吳茱萸,咽喉口舌生瘡者,以吳茱萸末醋調,貼兩足心,移熱便愈,其性雖熱,而能引熱下行,蓋從治之義。”小兒多熱、多痰、易驚,以膽南星清熱化痰鎮驚;

2.大黃苦寒,性稟直遂,長於下通。醋溶合諸藥,斂中有散,協同引熱;

3.四藥合群,寓有引熱下行、引火歸元之義,其意為“病在上者,下取之”。本方藥少、效捷,便於兒童使用。

【注意事項】

本方藥味一般不做加減,用量可據患兒年齡、病勢按比例略作增減。

【摘錄】王忠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