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寶寶嘴裡的3個小毛病:鵝口瘡、地圖舌、皰疹性咽炎

口腔可以說是寶寶身體的重要“進口”。由於寶寶的免疫力低下、皮膚黏膜的屏障功能差,常因感染、外傷或其他因素引起口腔黏膜長皰、糜爛、損傷。有些口腔黏膜斑合併潛在的問題還是某些疾病的先兆。寶寶口腔局部潰瘍的病因、病情、病症各不相同,因此媽媽們一定要仔細瞭解,才能對症下藥。

一文讀懂寶寶嘴裡的3個小毛病:鵝口瘡、地圖舌、皰疹性咽炎


一、鵝口瘡

1、發病原因: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

2、媽媽巧辨別: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狀物,常見於寶寶上下唇內側,頰黏膜、舌面、牙齦、軟硬顎上,有時也會波及到咽部。開始為乳白色點狀或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邊不紅。一般無全身症狀,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

3、注意要點:對於寶寶嘴裡的小白點,不易擦去,若強行擦拭後會出現局部潮紅,甚至是溢血,容易導致口腔感染。爸爸媽媽不可自行為寶寶服用抗菌素。對於白膜蔓延到喉頭、氣管、食管的嚴重病兒應及時送醫院治療。

4、通常痊癒時間: 3~4天。

二、地圖舌(剝脫性舌炎)

1、發病原因:一種舌部淺層的慢性炎症,多為舌背部絲狀乳頭侷限性萎縮增生。一般多見於學齡前幼童。主要與寶寶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腸道寄生蟲、維生素B族缺乏有關。

2、媽媽巧辨別:寶寶舌面上的舌苔出現不均勻的剝脫,好像地圖樣的舌苔。“地圖舌”大多集中出現在舌背,有時也可能出現於舌緣、舌腹、舌尖等位置。會形成圓形或橢圓的紅色剝落區域,邊界清晰。此外,“地圖舌”的形態、位置會不斷變化,雖然此病一般無大的痛苦,但常伴有納食不好、面黃肌瘦、盜汗夜驚、便秘、易感冒等症狀。

3、注意要點:“地圖舌”不會惡化,對寶寶健康也無大礙,一般不需要特殊藥物治療。媽媽可適量為寶寶補充微量元素鋅,如巴比倫甘氨酸鋅。還要保持口腔清潔,減少繼發感染。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蛋、豆等。不吃煎、炸、燻、烤、油膩的食物。、


一文讀懂寶寶嘴裡的3個小毛病:鵝口瘡、地圖舌、皰疹性咽炎


三、皰疹性口炎

1、發病原因:皰疹性口炎是I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以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最易得此病。

2、媽媽巧辨別:患病寶寶口腔黏膜上會陸續出現水皰,有些水皰破潰後形成潰瘍,上面還有黃白色模樣滲出物,周圍有紅暈。寶寶會疼痛流涎、煩躁哭鬧、拒絕進食。本病終年都可發生,冬春季為流行高峰,具有傳染性,但易復發,如果寶寶反覆發作則可能與微量元素鋅的缺乏有關。

3、注意要點:急性期多為對症處理,保持寶寶口腔清潔,勤喂水,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宜,以減少刺激。此外,媽媽還可以注意為寶寶適量補充微量元素鋅,可起到預防復發的作用。

4、通常痊癒時間:2周左右。

一文讀懂寶寶嘴裡的3個小毛病:鵝口瘡、地圖舌、皰疹性咽炎


如何預防和改善寶寶口腔裡的這3個小毛病,家長們可以給寶寶吃巴比倫β-葡聚多糖體+益生菌肽+甘氨酸鋅。平衡免疫力、抗過敏、抗發炎、活化細胞促進新陳代謝,預防及改善鵝口瘡、地圖舌、皰疹性口炎等口腔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