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粘蟲什麼時間會沒有?

飛躍


大家好我是農村鳳凰團,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喜歡我請點關注,下面就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玉米粘蟲喜歡啃食玉米和雜草,通常在5月下旬-6月降雨偏多的時候二代粘蟲就會大量的出現。高溫低溼的環境對玉米粘蟲的生長髮育非常不利。玉米粘蟲是具有遠距離遷飛能力的害蟲,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可以連續進行繁殖。玉米粘蟲通常每年可以繁殖2-3代。

玉米粘蟲的防治時間通常會選擇早晚玉米粘蟲的幼蟲取食的高峰時間,噴灑藥物的部位應當儘量在玉米心葉上,一定要注意個人防護避免中毒事故的發生。

防治玉米粘蟲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點:

1. 玉米粘蟲在幼蟲的時候可以選用馬拉松殺蟲劑、氧化樂果、嘧啶磷等進行噴殺。最重要的是噴藥的時候要仔細,在葉子正反面都要噴到藥物。

2. 如果是在硬茬播種的土地上,等到玉米出苗後要及時的進行淺耕滅茬,要對田間地頭的雜草進行化學除草,破壞玉米粘蟲的生存環境減少蟲源的存在。

3. 在玉米粘充電成蟲發生期間,可以在土地上插上直徑為5釐米的草把,每隔10米插上1個,每天早晨用塑料袋子把草把套住,這樣就可以捕殺藏在草把裡的黏蟲蛾子了。還可以在土地上放置糖醋液對玉米粘蟲的成蟲進行誘殺,紅糖:醋:酒:水的比例為1.5:2:0.5:1,然後再添加適量的殺蟲劑就可以了,誘殺盆的間距大約是500米1個。

4. 在玉米粘蟲的低齡幼蟲期,每畝使用10克的20%除蟲脲懸浮劑,或者每畝使用25-30克的25%滅幼脲懸浮劑,兌水對玉米葉片進行噴霧,可以很好的消滅玉米粘蟲。

5. 可以使用毒餌對玉米粘蟲進行誘殺,每畝可以使用100克的90%敵百蟲兌入適量水和1.5千克炒香的麩皮進行攪拌就可以製成毒餌了,在傍晚的時候順著玉米的壟溝進行撒施,就能夠很好的誘殺玉米粘蟲。

以上就是預防玉米粘充的方法了,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祝大家種植的玉米都能避免病蟲害,多結又多有長的棒子!


農村鳳凰團


粘蟲又名五彩蟲、行軍蟲、夜盜蟲。是具遷飛性、暴食性、雜食性害蟲。主要危害作物種類為玉米等禾穀類秋糧作物。發生嚴重時,常常在一夜之間把玉米棵吃光,造成缺苗斷壟,甚至絕產。粘蟲成蟲晝伏夜出,幼蟲多在早晚活動,即早晨日出到10點以前和傍晚前後。喜食禾本科作物和雜草,食量逐齡增長,五至六齡為暴食階段,具有群集危害、暴食、雜食的特點,幼蟲常常群集遷移危害,故又名“行軍蟲”。一、二齡幼蟲僅啃食葉肉成天窗,三齡以後沿葉緣蠶食成缺刻,危害嚴重時吃光大部葉片,只殘留很短的中脈。幼蟲受驚有假死和潛入土中的習性。以二代、三代危害夏玉米為主。一般水澆地、前茬小麥多肥密植的田塊以及管理粗放、雜草叢生、疏於防治的地塊,由於食源充足,溫溼度適宜,有利於成蟲產卵和幼蟲生長髮育,田間蟲口密度就大,危害相對就重。

玉米粘蟲為害症狀主要是幼蟲啃食玉米葉片,嚴重發生時,短期內吃光葉片,造成減產甚至絕收。一般地勢低、玉米植株高矮不齊、雜草叢生的田塊受害重。

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硬茬播種的田塊,待玉米出苗後要及時淺耕滅茬,破壞玉米粘蟲的棲息環境,降低蟲源。

人工捕殺:玉米出苗後,在幼蟲取食的早晚人工捏殺幼蟲。

化學防治:主要是掌握好施藥時間。因為粘蟲幼蟲的蟲齡越大,它的抗藥性越強,據研究5、6齡幼蟲的抗藥力比2、3齡幼蟲的抗藥力高10倍。因此要抓住幼蟲的低齡期防治,才能取得比較好的防治效果。


金牛座719


粘蟲鱗翅目夜蛾科,又名剃枝蟲、五彩蟲、行軍蟲、夜盜蟲。是我國玉米等作物上重要的遷飛性害蟲,具有雜(廣)食性、群聚性、暴食性和遷移性為害特點,前幾年在不同區域秋作物造成嚴重為害。發生嚴重時,常常在一夜之間把玉米苗吃光,造成缺苗斷壟,甚至翻犁複種。

今年一代成蟲呈盛期時間早、發生區域廣、局部蟲量高的特點,且二代粘蟲為害期玉米植株小、抗害性弱,尤其是北方春玉米一旦被取食,就有毀種的危險,耽誤農時、影響秋作物生產安全。

二、粘蟲習性及規律

幼蟲多在早晚活動,即早晨日出到10點以前和傍晚前後。常常群集遷移危害,故又名“行軍蟲”。

二齡幼蟲僅啃食葉肉成天窗,三齡以後沿葉緣蠶食成缺刻,危害嚴重時吃光大部葉片,只殘留很短的中脈;幼蟲體色隨齡期、密度、食物而變化低齡幼蟲取食嫩葉,體色呈綠色至灰綠色,蟲口密度大時,4齡以上幼蟲呈黑或灰黑色,老熟幼蟲體長38毫米,頭黃褐色,有一“八”字縱形。體背有5條縱紋。幼蟲受驚有假死和潛入土中的習性。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為主。粘蟲屬中溫好溼性昆蟲,最適溫度19~23℃,最適相對溼度為50~80%。喜食禾本科作物和雜草,食量逐齡增長,五至六齡為暴食階段。

一般水澆地、前茬小麥多肥密植的田塊以及套播田,小麥、玉米共生期長的田塊,由於食源充足,溫溼度適宜,有利於成蟲產卵和幼蟲生成蟲晝伏夜出,多在小麥中下部枯黃葉尖、葉鞘內產卵,單雌產卵1000—2000粒。成蟲對糖醋液和黑光燈有較強趨性;成蟲飛翔能力很強,具有遠距離遷飛危害的特性。

三、粘蟲防治技術措施

1. 成蟲誘殺技術:

(1)性誘劑。用配置粘蟲性誘劑的乾式飛蛾誘捕器,每畝1個插杆掛在田間。

(2)殺蟲燈。成蟲發生期,田間安置殺蟲燈,燈間距100米,晚八點至早五點開燈。集中連片使用防效顯著。

2. 幼蟲防治技術:

(1)生物農藥:

在粘蟲卵孵化初期噴施蘇雲金桿菌(Bt)製劑,注意臨近桑園的田塊不能使用,低齡幼蟲可用滅幼脲 (2)化學農藥: 當發現粘蟲幼蟲的時候,最好選擇速效性殺蟲劑噴灑,例如功夫菊酯+甲維鹽、氟鈴脲+高效氯氰菊酯等。這些藥劑基本上是以觸殺和胃毒為主,噴藥要噴到粘蟲棲息活動的位置。氯蟲苯甲酰胺、除蟲脲、抑食肼等緩效性殺蟲




小侯視野


黏蟲又稱夜盜蟲、行軍蟲等,是一種多食性、遷移性、暴發性的害蟲。除西北局部地區外,其他各地均有分佈。大發生時,可把玉米葉片食光。

(1)形態成蟲體長17~20毫米,翅展36~45毫米,淡黃褐至淡灰褐色,觸角絲狀,前翅中室下角處有一小白點,後翅正面暗褐,反面淡褐,緣毛白色,卵半球形,直徑0.5毫米左右,體色變化很大,蟲密度小時,4齡以上幼蟲多呈淡黃褐色至黃綠色不等,蟲密度大時,多為灰黑至黑色。頭黃褐至紅褐色,有暗色網紋,沿蛻裂線有黑褐色縱紋,似“八”字形,有5條明顯背線,蛹長20毫米左右。(2)發生規律我國從北到南1年可發生2~8代。成蟲有遷飛特性,3、4月間由長江以南向北遷飛至黃淮地區繁殖,4、5月間為害麥類作物,5、6月間先後化蛹羽化成蟲後又遷到東北、西北和西南等地繁殖為害,6、7月間為害小麥、玉米、水稻和牧草,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化蛹羽化成蟲向南遷往山東、河北、河南、蘇北和皖北等地繁殖。在北緯33°(1月份0℃等溫線)以南,幼蟲及成蟲可順利越冬或繼續為害,在此線以北地區不能越冬。成蟲對糖醋和黑光燈趨性強,幼蟲晝伏夜出為害,有假死性和群體遷移習性,黏蟲喜好潮溼,相對溼度75%以上,溫度23~30℃利於成蟲產卵和幼蟲存活,但雨量過多,特別是遇暴風雨後,黏蟲數量又顯著下降。在玉米苗期,卵多產在葉片尖端,成株期卵多在穗部苞葉或雌穗的花絲等部位,形成卵塊。(3)防治方法壓縮南方小麥種植面積,減少越冬代及一代蟲源數量;從黏蟲羽化初期開始,用糖醋液或黑光燈或枯草把可大面積誘殺成蟲或滅卵;在玉米苗期百株有幼蟲50~100頭時,就應施藥防治,在幼蟲3齡以前,每公頃用滅幼脲1號或滅幼脲3號,加水後常量噴霧或超低容量噴霧,田間持效期可達20天,也可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均勻噴霧;黏蟲天敵有蛙類、鳥類、蝙蝠、蜘蛛、線蟲、蟎類、捕食性昆蟲、寄生性昆蟲、寄生菌和病毒等多種,其中步甲可捕食大量黏蟲幼蟲,黏蟲寄蠅對一代黏蟲寄生率較高,黏蟲黑卵蜂對卵寄生率較高,麻雀、蝙蝠可捕食大量黏蟲成蟲,各地可根據當地情況加以利用


放心醫


一、粘蟲的形成

粘蟲又名五彩蟲、行軍蟲、夜盜蟲。是具遷飛性、暴食性、雜食性害蟲。主要危害作物種類為玉米等禾穀類秋糧作物。發生嚴重時,常常在一夜之間把玉米棵吃光,造成缺苗斷壟,甚至絕產。粘蟲成蟲晝伏夜出,幼蟲多在早晚活動,即早晨日出到10點以前和傍晚前後。喜食禾本科作物和雜草,食量逐齡增長,五至六齡為暴食階段,具有群集危害、暴食、雜食的特點,幼蟲常常群集遷移危害,故又名“行軍蟲”。

二、粘蟲的危害

1.二齡幼蟲僅啃食葉肉成天窗,三齡以後沿葉緣蠶食成缺刻,危害嚴重時吃光大部葉片,只殘留很短的中脈。幼蟲受驚有假死和潛入土中的習性。以二代、三代危害夏玉米為主。一般水澆地、前茬小麥多肥密植的田塊以及管理粗放、雜草叢生、疏於防治的地塊,由於食源充足,溫溼度適宜,有利於成蟲產卵和幼蟲生長髮育,田間蟲口密度就大,危害相對就重。

2.玉米粘蟲為害症狀主要是幼蟲啃食玉米葉片,嚴重發生時,短期內吃光葉片,造成減產甚至絕收。一般地勢低、玉米植株高矮不齊、雜草叢生的田塊受害重。

粘蟲的防治

1.農業防治:硬茬播種的田塊,待玉米出苗後要及時淺耕滅茬,破壞玉米粘蟲的棲息環境,降低蟲源。

2.人工捕殺:玉米出苗後,在幼蟲取食的早晚人工捏殺幼蟲。

3.化學防治:主要是掌握好施藥時間。因為粘蟲幼蟲的蟲齡越大,它的抗藥性越強,據研究5、6齡幼蟲的抗藥力比2、3齡幼蟲的抗藥力高10倍。因此要抓住幼蟲的低齡期防治,才能取得比較好的防治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