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李建勇连续24天的抗疫手记


老党员李建勇连续24天的抗疫手记


截止到2月26日返岗上班,老党员李建勇已经在社区抗“疫”一线整整奋战了24天,而他只不过是轮休在家的一名一线采油工人。作为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常年坚持开展“一老一少”扶贫帮困的志愿先锋,虽然被疫情困住了按期返岗的行程,但挡不住他投身公益的赤诚之心。

2月2日早晨,李建勇推着一车为家里囤积的蔬菜食品走出地下超市,刚巧看到门口两名腿脚不便的老人相互搀扶着缓慢穿过马路,手里还提着沉重的购物袋,想到每日小区里三三两两聚集聊天的人群,大门进出口处忙于测温排查社区的工作人员,向来热心志愿服务的李建勇当即决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和社区“一老一少”需要帮助的重要时刻,自己必须站出来、顶上去!随后,他依次电话联系了作业区在家轮休的其他4名党员,当他把参加志愿服务队伍,为社区防疫工作做贡献的想法告诉大家时,立马得到了全票支持。于是,在石油人的大后方――银川燕鸽湖社区里,多出了一只由李建勇带队的“红马甲、红袖标”,他们作为社区防疫的新生力量每天奔走在巡防宣贯、驱散人群、守门登记、楼道消毒等重要工作中。在他们的感召下,采油三厂“爱心联盟”发起志愿倡议,广泛召集休假员工参与志愿防疫队伍。从最初的5人到8人、再到15人,最后壮大到近50人,李建勇作为一线石油工人抗疫活动的“吹哨人”,义不容辞成了这支志愿者队伍的担当和灵魂。

打开李建勇的朋友圈,你会看到他连续多年从事公益事业的记录。特别是加入疫情防控志愿队伍以来,一张张、一段段影像让我们清楚的看到这个心怀大爱的石油人身上那股令人敬佩的坚定和坚强。

2月4日

今天,在我的带领下,由一线石油人组成的社区防疫志愿队伍增加到了8人,按照社区工作安排,我们负责三区共56个单元一天两次的消毒工作。明天如果还有人员加入,我希望能够再增加几十个单元,防疫工作任重道远啊!

2月7日

晚上我在南大门值班,负责夜间时段进出人员排查检测工作,站岗时胃部连续抽搐了几次。我知道这是连日来吃饭不按点加上夜里受凉胃上老毛病犯了,看着为数不多的几名年轻志愿者,我还是咬牙坚持到了最后,作为老党员绝对不能轻易退缩,加油!

2月12日

一大早接到作业区委托,为疫情防控期间坚守一线的24对夫妻“一老一少”家庭开展慰问活动,我赶紧叫上两名志愿者去超市采购蔬菜、鸡蛋、牛奶等生活必需品,赶在晚上9点前将组织的关怀送到了每一个家庭。一线坚守岗位的同志们辛苦了,家里老人孩子都很好,这里有我们,请放心。

2月19日

今天在社区分配消毒任务时,无意听到六区一组团一户老人因子女在单位上班独居在家,家里储存的蔬菜已经吃完一整天了。虽然我们互不相识,但邻里守望、爱心互助,我们义无反顾,忙完手头任务,我赶紧为老人送去了足够食用一周的蔬菜。

2月23日

中午作业区修井组冯永红着急的打来求助电话,原来老母亲家里出现电路故障,远在山上上班的他心急如焚却无从解决。放下电话我赶紧在“石油城一家亲群”联系到距离最近的社区工作者协助处理,电路正常后又拍照发给冯永红让他安心工作。此时我觉得,一次小举动可以让同事安心,很值得……

连续24天的抗疫手记,让我们看到了“逆行有光”这四个字是如此的具体真实。不难想象:一张包裹在厚厚防护口罩下面53岁沧桑疲惫的脸上胡茬子都未来得及刮去,密麻的汗珠已经布满被黄色防护服包裹严实的额头……他正在爬楼消毒、他正在组织分工、他正在登记盘问,但无论任何时候,他坚毅的眼神传递出一个信息:“战‘疫’一天不结束,我们的志愿活动就一天不会结束”。

李建勇和他身后的这群人,虽然都是一线普普通通的石油人,但在战“役”的非常时刻却成了守护我们家园的无名英雄。他们是夜幕下冻得身体哆嗦依然要盘查你出入证的执着者;他们是拎着一个喷壶一个动作持续一早上的顽强人;他们是给你送上一捆蔬菜、一箱牛奶并告诉你老人孩子都很好的暖心人;他们是站在后方送给你安心、带给你希望的“逆行人”!向您致敬——老党员李建勇!

作者/刘彩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