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緊急降息無奈又無力

美聯儲緊急降息無奈又無力

陳九霖

3月3日晚間,美聯儲突然出手,將基準利率下調至50個基點,同時,也將超額準備金率下調50個基點至1.1%。按照常規,美聯儲應該在3月18日召開的常規議息會議時才宣佈是否降息。但是,本次卻提前進行非常規性的降息,這在美國的歷史上也是屈指可數的。近年來,也就是兩次:第一次是在2001年的911事件發生後,美聯儲緊急降息50基點;另一次是2008年,由於金融危機的爆發,美聯儲降息75基點。由此可見,這次美聯儲第三次非常規宣佈宣佈降息,說明當下美國情勢緊急或形勢嚴峻。

不過,這次雖是非常規性降息,但降息本身和降息幅度,卻都沒有超預期。此前,市場上各大投行就早已預期美聯儲今年3月降息50基點的概率為100%,所以,本次降息只是時間提前而已。

那麼,為什麼美聯儲要提前降息呢?

這自然與美國經濟有關。股市大跌是個現象,也是這次提早降息的催化劑。可實質卻是,早在本次降息之前,美國經濟的增長,就已經出現了疲軟的態勢。從增長速度來看,美國的GDP增速,跟往年相比,並沒有大幅地走低。但是,從經濟形態來看,美國的經濟已經從投資型經濟走向了消費型經濟,而美國的消費之所以能夠保持強勁,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以股市為代表的資產價格持續保持在高位。這些資產所產生的財富效應,使得居民敢於消費、也有能力、有條件去消費。一旦經濟衰退,就會帶來股市的下跌。而股市的大跌,就會讓大量美國家庭的財富隨之縮水乃至消散。那就會降低消費,對經濟產生不利的連鎖反應,甚至導致其它方方面面的嚴重後果。所以,維持股市的上漲,成了特朗普一再強調的關切。從2月19日至3月3日,美股下跌了11%。如果這種局面得不到改變,美國經濟就會出現嚴重問題。這就是特朗普總統一直“壓迫”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降息的原因,也是這次鮑威爾“就範”而非常規地緊急降息的重要背景。

不過,雖然美國經濟的確存在問題,但是,尚未糟糕到2008年那樣的程度,尤其未必已經像市場擔心的那樣很快就會出現金融危機。這是因為,金融危機的核心是槓桿。美聯儲公佈的2019年Q4美國家庭負債報告顯示,2019年的美國家庭負債餘額新增6010億美元,使得總額到達了14.15萬億美元。儘管這個數字看似驚人,但是,隨著2019年美聯儲的三次降息,美國家庭負債償息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卻創下了自1980年以來的新低。這就意味著美國家庭的槓桿率,相比2008年要安全很多。誠然,美國政府和企業的槓桿較高,但是,金融機構和美國家庭的槓桿,卻相對2008年下降了很多。總之,降息有利於降低槓桿,這也是美聯儲降息的一個重要考量。

歸結起來看,此番美聯儲的緊急出手降息,其目的有五:第一,穩定經濟增速,防止增速放緩乃至衰退;第二,穩定金融市場,防止股市的大幅下跌,尤其是防止因股市大跌而引起的消費需求的大幅下滑;第三,降低家庭、企業、金融機構乃至政府的債務槓桿;第四,降低投資成本,刺激民間投資。第五,促使美元貶值,增加美國的出口的競爭力,減少貿易逆差。如此,消費、投資和出口等,都會因為降息而受益;金融槓桿降低,風險減小;企業負擔減少;股市維持上升,經濟繼續增長。

因此,市場仍然期待美聯儲的進一步降息。在歷史上,911事件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都曾迫使美聯儲一再降息。跟911事件和次貸危機相比,目前的病毒並不是一個很嚴重的事情。但是,美聯儲乃至整個世界卻在藉此機會,通過降息刺激經濟或者穩住經濟。

這種做法,短期內可能會穩住乃至刺激經濟,但從長期來看,可能飲鴆止渴,會製造過度的市場流動性,會使股市泡沫越吹越大,會帶來通貨膨脹,也會產生更大的債務風險,最終會傷害經濟。

而且,我也認同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的觀點:“所有國家,都不要期待降息會帶來更多的刺激,因為大部分降息早已通過債券和票據收益率的下降而得以體現了,股票和眾多資產也已經為此定價。”“遏制經濟損失,需要協調一致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更多地針對債務/流動性受限的實體的具體情況,而不是更多地全面降息和廣泛地增加流動性。”

事實上,美聯儲緊急降息並未給股市帶來止瀉的效果,相反,卻像塞入了“開塞露”一樣。3月5日,道瓊斯指數下挫969.58點,或3.58%。衡量市場恐慌程度的Cboe波動率指數大漲23.69%,報39.57點,遠遠高於歷史平均值的19點。MSCI預測,美股將繼續下跌11%。

2020年以來,已經發生了美伊衝突、美國流感、蝗蟲災害、新冠肺炎等等“黑天鵝”事件。之後,還會發生什麼呢?正如西方諺語所言:“明天和意外,永遠都不知道哪個先到。” 因此,我在思考,降息之後,萬一出現其它更多的“黑天鵝”或者“灰犀牛”事件時,美國的政策工具箱裡,還能拿出什麼工具呢?

(作者為中央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專家組財金組秘書長、全國工商聯國際委員會委員、北京約瑟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