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改變了我們,我們卻不知道:認知失調

是否當外界事物和我們想的不一樣的時候我們會不安和焦慮?

我們所想和現實的行動不同的時候,當你想法和信念受到威脅時,(也就是認知)我們就會可能產生認知失調。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的內心,通常都是不安和緊張的。它們同我們內心的信念完全衝突了。我們為了減輕這種不安,和緊張。這時我們就可能會經歷認知失調。我們為自己找到的理由,讓自己的內心安定下來。

它改變了我們,我們卻不知道:認知失調



當你嚴厲的對孩子說,“你沒有做完作業就不要出去玩,如果你出去玩,你就今年不能去遊樂園”了孩子在沒有嚴厲的壓迫後,會想依然要出去玩

它改變了我們,我們卻不知道:認知失調

但當你溫和的對孩子說“一定要做完作業再出去玩哦”。孩子在一段時間後就對出去玩就沒有那麼大的興趣了。

因為前者理由充足,沒有再有理由去受到不能出去玩。但對於或者來說,孩子並沒有那麼充足的理由想要出去玩,所以他會降低出去玩的樂趣,他要找別的原因來說服自己。人不大可能內化被迫的行為。

這就是理由不足引起的認知失調。


忍痛買了一件昂貴的大衣,但是買來後發現他和我們想的並不一樣;

但是當我們發現還有大衣賣的比這貴,買的大衣其實還蠻顯身材的,

這樣你的內心就會好受很多了。但這個過程中其實你已經被你內心想要減輕這種緊張和不安感的 想法改變了。你誇大了你買的大衣的優點,和你沒有買的大衣的缺點來減輕你的不安。這就是決策後的認知失調。

它改變了我們,我們卻不知道:認知失調

張愛玲說;一個男人都有白玫瑰和紅玫瑰,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決策後的認知失調,我們通常都會為了減輕內心的不安和緊張,誇大選擇了的優點而誇大放棄了的缺點。


付出與回報不等的失調

當我們對一個團隊付出很多的話,而另一個人對團隊的付出的少的時候,我們會討厭他,覺得他們心中 沒有這個家。我們對這個團隊付出的越多就對這個團隊的期望就會越高,分量就會越重。一對比便會對另一人心生不滿,而討厭他。無法跟他去交流。但我們的付出已經是沉沒成本了,我們能做的是讓他們重視起來。

它改變了我們,我們卻不知道:認知失調

付出與回報不等的失調,如果一人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而得不到別人的認可,你為了減輕內心的痛苦,產生認知失調,就會拔高它的地位。相反如果沒有付出努力就會降低對它的分量和評價。


我們的生活中會有很多的認知失調的事情:

發現自己在別人眼中並沒有像自己想的那樣好,你認為你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但是朋友卻認為你是一個尖酸刻薄之人;當你認為你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但是別人卻認為你是一個油嘴滑舌,愛狡辯之人;亦或當你不得不去奉承一個你害怕和仇恨的人的時候。

它改變了我們,我們卻不知道:認知失調

但通常我們都會發現那個說你尖酸刻薄的人,其實也這樣描述其他的朋友,其實他才是那個尖酸刻薄之人:當你奉承了你討厭的人你會安慰自己說這不過是為了生活。我們這樣來安慰我們自己。

我們在面對認知失調的時候,是通過三個方法來平衡自己的認知的。拿抽菸來舉例子。

(1)改變行為,戒掉。

(2)改變失調的認知,讓行為合理化,並沒有那麼大的危害,一天抽7根沒有危害

(3)通過引進新的認知,**他們抽菸活了100多歲。

它改變了我們,我們卻不知道:認知失調

當我們發現自己在想方設法為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的事情開脫時。我們也許就在正在被認知失調改變自己。我們可能會養成一個壞的習慣;錯過一次把自己變好的機會;對一些事情失去興致。

滄浪之水清兮,可心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心濯吾足。外界與我們的關係,是我們在我們的品德和價值觀的指導之下,它如何人來,我們便如何應。水髒了就洗腳,乾淨就洗衣服。它髒不了我,卻能將我洗淨。

我是驚小蟄,喜歡我的話就關注我吧,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帶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