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同伴關係是社交的基礎”

導語

從孩子落地那一刻,他在這個社會上就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在家庭中是親子關係,而在群體中是同伴關係。而邁出家門後如何處理好同伴關係,就是非常重要的社交門檻了。影響兒童同伴關係最重要的是個人行為和認知層面,對兒童自身發展起著關鍵作用。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兒童擁有好的同伴關係能使他們的成長更陽光、更積極。如果因為自己的某個行為或者外在特徵而受到群體排斥和疏遠,會給兒童的心理完成巨大傷害,嚴重的還會產生心理疾病。所以同伴關係即是適應社會環境的需求,也是人在社交中必須得到的心理需求。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對號入座,看看你家孩子屬於那種同伴關係

每個孩子在社會交際中扮演不同性格的人,有的外向開朗、風趣幽默,在同伴關係中對號入座的類型必然是受歡迎的;而有的孩子經常特立獨行、與眾不同必然是受拒絕型;還有的內向少與人交流,可能是被忽視型的……有著什麼樣的群體行為,就會有什麼樣的同伴關係。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1,“開心果”——受歡迎型

性格活潑好動且說話討人喜歡的孩子,在群體環境中適應能力強,在與陌生人的交流中積極主動。這樣的孩子不管在哪裡都是受歡迎型的同伴關係。他們在群體中發出的聲音既不會隨大流,提出的建議和做出的行為都能讓同伴接受。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個班級中這樣的孩子只有那麼兩三個。從小就能處理好大部分人的同伴關係,遇事的解決能力也會逐漸提高,對孩子的成長道路助益良多。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2,“平平無奇”——大眾型

在社交中,當所有同伴都是一種聲音,那麼他們就是隨大流的那一部分。在很多存在分歧的事情上面,不會選擇製造矛盾或得罪別人,既不會做出出彩的事情,行為也不會有所偏頗。大眾型同伴關係在社交中人數是最多的,處於中間這個位置,對同伴之間的交流既不排斥也不主動。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3,“特立獨行”——被拒絕型

如果一個孩子每次和別人一起玩,總想破壞規格,和群體背道而馳,久而久之的“特立獨行”就會使同伴疏遠他,甚至拒絕他。不好的印象就會造成一種被拒絕型的同伴關係。他們渴望與同伴交往,但卻因為不懂得群體規則而被排斥,長此以往就會產生孤獨感,對身心的成長和發展都極其不利。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瞭解同伴關係發展的關鍵期

每種關係都有年齡發展的關鍵期,剛出生的嬰兒嗅到母親的味道就會安心,這時候的她們直到兩歲都處於依賴家人的時期。而同伴關係的發展要從三歲開始,他們漸漸對周圍有了群體意識,才開始意識到同伴關係的存在。

根據曹安曾今做過關於“3一6歲城市兒童社會交往能力及其家庭因素關係”的調查顯示,3-6歲的孩子社交能力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按照年齡也就是在上幼兒園這個階段慢慢在提高。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1,3-4歲體驗同伴關係

3歲是很多孩子的轉折點,這個年紀的他們開始進入幼兒園的群體生活。有的孩子剛開始離開父母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都會有所抵抗情緒。只要適應環境後找到固定的玩伴,體驗到同伴關係帶來的快樂也就不會排斥上幼兒園了。這個階段也就是從認識群體到結交同伴的過程在轉變。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2,4-5歲同伴交往時期

一個4歲的孩子步入群體生活已經有一段時間,故而再與同伴之間的相處上學會了一定的溝通技巧。在社交活動中,知道通過誇讚能讓別人更開心。在一些結伴活動中懂得團結協作,遵守基本的遊戲規則。相比以前在家庭中和父母的親子游戲是不同的,孩子和他的同伴是平行的關係,所獲的知識和技巧幾乎一樣多,這種同伴之間的遊戲能讓他們快速佔據主導地位。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3,5-6歲渴望得到同伴肯定

5歲以後的孩子仔細觀察,家長們就不難發現孩子比以前愛出門了,其實這就是對同伴關係的渴望,渴望在這段關係中被肯定。在兒童教育策略的有效強化方針裡,對於兒童良好的行為可以利用同伴或者老師的肯定來強化。也就是說當做了某件事受到了同伴的表揚,而這種成就感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最在意的,這種事件發生的概率就會增加。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早期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同伴關係

著名的哲學家卡內基說過這樣名言,“身處於四面楚歌環境中的人,永遠沒有周圍有很多朋友的人來得幸福”,就和中國的那句古語“多個朋友多條路”的意思差不多。從小就能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長大以後的人際關係必然不會差。那麼早期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同伴關係是家長們的必修課。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1,多讓孩子從家庭走出去

父母對孩子付出很多是因為血濃於水的親情,而同伴關係中的友情是需要付出才能得到,而兒童早期是沒法懂得這個道理的。如果建立正確的同伴關係要從脫離家庭開始,如何與家庭之外的人相處在未來的同伴關係中至關重要。在孩子步入群體生活中,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與其他不熟悉的孩子交朋友,這也是一種鍛鍊的途徑。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2,幫助孩子打開溝通的大門

同伴之間的交往少不了積極的溝通,溝通是增進同伴間感情的一把利刃。比如當一個孩子正在玩遊戲,這時媽媽可以主動對孩子說“你看那個小朋友玩的遊戲很有趣的樣子,你想不想和他一起玩”,像這種引導他和同伴之間組建共同興趣,有了共同的興趣話題,建立好的同伴關係就變得非常簡單了。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3,從小要教會孩子學會分享

在幼兒園,也會有很多“園中小霸王”,很多獨生子女在家裡蠻橫慣了,他們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總是佔為己有,不懂得分享的人很難處理好同伴關係。同伴之間的關係都是平等的,不懂得分享的孩子沒辦法和其它人積極交流和探索,而懂得分享的孩子在群體中很受歡迎,學到的東西也多。故而在家庭中就要培養如何分享,這對即將邁入群體生活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們需要從同伴關係抓起

寫在最後

同伴關係不是一味的隨波逐流,而是家長要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在人際交往中選擇良師益友,才能引導孩子往正確的道路上走。等孩子越來越大,就會有自己的小群體,其社交活動也會越來越豐富。通過同伴之間的交往,也是彼此生活經驗的相互交流,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成長過程。

關於孩子們那些年交過哪些“良師益友”,家長們有什麼想吐槽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