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周氏無厘頭突破之作,黑色幽默下隱藏深刻批判諷刺內涵

《食神》是由周星馳、李力持執導,周星馳、莫文蔚、吳孟達、谷德昭主演的一部喜劇片,於1996年上映,該片講述了由周星馳飾演得”香港食神“史蒂芬周,被徒弟陷害名譽掃地退出飲食界後,重新奪回食神之位的故事。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周星馳後期轉型期的一部佳作,隨著年歲的增長,相比其早期電影中那種純粹的無厘頭喜劇風格,周星馳在後期的作品中加入了更多的諷刺與黑色幽默元素。而《食神》作為一部新年賀歲檔影片,進行了突破性的嘗試,在香港影視整體低迷的情況下依舊拿下了超過4000萬的驕人票房成績。

而縱觀《食神》的突破之處,主要可以分為三點:

  1. 少見地在無厘頭喜劇中打亂時間線,採用半插敘半倒敘的敘事模式,增加故事可看性。
  2. 打破以往”小人物逆襲”的套路,對史蒂芬周人物形象的顛覆性塑造,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之感
  3. 用調侃戲謔的方式影射及批判了當時香港餐飲業環境的種種怪象,賦予影片更深的社會思考。

因此在本片,我便從以上三方面具體來分析這部喜劇片的魅力與價值,在文章的最後,我也會結合故事情節,來談談這部電影給我帶來的思考及啟發。

《食神》:周氏無厘頭突破之作,黑色幽默下隱藏深刻批判諷刺內涵


01 導演突破性的採用半插敘、半倒敘式的敘事結構推進劇情,有效控制敘事節奏,帶動觀眾情緒。

與周星馳以往的喜劇作品不同,《食神》這部作品突破性的採用半插敘、半倒敘式的敘事結構,將,將整個故事分成兩條時間線,展開敘述:一是史蒂芬周遭陷害從"食神”寶座跌落,淪落街頭;二是史蒂芬周痛定思痛,突破慣性思維東山再起的過程。

影片一開場,便展現出了周星馳飾演的史蒂芬周流落街頭,因為付不起付雜碎面的錢而故意挑刺。而當發現莫文蔚飾演的攤主雞姐看出他想賴賬時,便搬出自己是“食神”的名號來。

但顯然,換成任何人都很難將眼前這位”無賴“跟高高在上的“食神”所聯繫起來。此時,導演通過精準的鏡頭節奏把控,讓觀眾迅速進入故事情節中,開始隨著雞姐的視角對史蒂芬周產生了好奇。

可以說影片一開場,就設置了充分的懸念,讓看習慣以往周星馳更平鋪直敘型喜劇的觀眾感覺耳目一新。

《食神》:周氏無厘頭突破之作,黑色幽默下隱藏深刻批判諷刺內涵

隨後,故事轉入史蒂芬周的回憶視角:食神大賽上,彼時還是評委的史蒂芬周在全場選手、媒體的萬千簇擁下進場。掌握著”生殺大權”的史蒂芬周無情的否決了所有參賽選手的料理,通通打出零分。

最後,史蒂芬周施展了高超的廚藝,用一道心型的鮮花拔絲征服全場,鞏固了其食神的地位。

然而畫面一轉,場景來到了大廈天台上,史蒂芬周正在和手下及合作伙伴們大肆慶賀。原來所謂的鮮花拔絲是水晶膠雙氧水做成的,所有的廚師都是收了錢配合演戲,他“食神”的名號根本就是名不副實,全靠炒作包裝出來。史蒂芬周當著鏡頭口口聲聲說料理的真諦是要用“心”來做,然而他的心早就在名利的誘惑下丟失了。

影片在開場短短十幾分鐘的時間就迎來了第一次大的反轉,讓觀眾驚歎之餘,也奠定了全片批判諷刺的基調,而史蒂芬周如何跌落神壇的過程便成為了下一個懸念點。

《食神》:周氏無厘頭突破之作,黑色幽默下隱藏深刻批判諷刺內涵


02 人物塑造上,一改周氏喜劇以往小人物逆襲的套路,通過史蒂芬周這樣一位更為複雜立體的角色,給予影片更深刻內涵。

可以說,影片一開場,就突破性的一改往日周氏喜劇小人物逆襲的套路,讓史蒂芬周以一個亦正亦邪的形象示人。

在性格上,他囂張跋扈、不尊重下屬,在技藝上,名不副實,空有食神名號卻連刀都拿不穩,只顧營銷炒作,卻沒有真正用心為顧客考慮。

這樣顛覆性的人物形象似乎很難讓觀眾喜愛起來。但是導演用了更加高明的手法,通過谷德昭飾演的唐牛這一角色和史蒂芬周進行對比,來讓觀眾跟史蒂芬周產生“共情”。

唐牛這一人物,比史蒂芬周更陰險,更隱忍,他從少林寺學藝歸來,卻偽裝成什麼都不懂的新手前來投靠食神,甚至不惜出賣自己的尊嚴以騙取信任。他跟吳孟達飾演的大快樂老闆勾結,騙史蒂芬周走私進口牛肉,並在門店開業典禮上亮出真實身份,當眾羞辱史蒂芬周,讓他徹底名譽掃地並取而代之。

顯然 ,周星馳在這部電影中有意識地突破以往的套路,讓史蒂芬周由一個高高在上的社會成功人士從神壇跌落。而在這一過程中,史蒂芬周也慢慢變得有人情味、開始反思以前的錯誤,歷經波折終於大徹大悟。觀眾也開始對史蒂芬周產生同情,並逐漸喜愛上了這個角色。相比單純描繪小人物如何悽慘最終逆襲的故事,《食神》顯然更具有批判及現實意義。

影片最後也藉由觀音菩薩下凡這一頗有超現實意義的場景,借用“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樸素道德觀來昇華了影片的內涵:史蒂芬周作為天庭燒飯的神仙被貶下凡,成為食神後在名利之下迷失丟了初心,歷經磨難之後大徹大悟,領悟了食的真諦。而反觀唐牛,面對觀音依舊不知悔改,屬於徹底的“惡”的代表,最終得到了應有的懲戒。

《食神》:周氏無厘頭突破之作,黑色幽默下隱藏深刻批判諷刺內涵


03 藉由史蒂芬周跌落神壇的過程,諷刺了餐飲行業的種種亂象,

影片前半段故事與其說是講述史蒂芬周如何被陷害從而跌落神壇的過程,不如說正是史蒂芬周長期陷在名利和吹捧中迷失了自我,才被人抓住了弱點,最終引火自焚。

首先,在業務水平上,史蒂芬周所謂的食神頭銜根本名不副實,只是通過炒作包裝出名,從而來愚弄消費者,賣出自己的產品。而所謂的食神爭霸賽更是演變為了一場徹頭徹尾的商業表演,已經沒有人在乎料理的真諦。

其次,是在身為管理者的素質上,史蒂芬周狂妄自大,不尊重員工,甚至不尊重高級人才。他採用模式專制式管理,聽不得別人的意見。無禮地拒絕了同行提出的合作,只是因為對方不能順應他過高的自尊,從而將合作伙伴逼成敵人。

接著是產品質量和企業誠信,

史蒂芬周只顧利潤,一味縮減成本,在店面的安排上,他也儘量縮減開支,只想賺快錢,絲毫不注重消費者的體驗。同時,他用愚弄顧客的手段,給普通的食物使用虛假好聽的名詞,使之極端地與現實脫節,並將這種劣質的食品高價出售。

最後,他選用了合作伙伴推薦的廉價走私牛肉被警方帶走調查,與其說是被人陷害,不如說是為自己的錯誤而買單。但是當食神倒臺後,取而代之的那些人並沒有真正吸取食神的教訓,他們揭發食神時所謂義正言辭的形象也蕩然無存,,甚至變本加厲的愚弄期票消費者。

也正因為整個餐飲行業的亂象,史蒂芬周才有了打破常規,東山再起的機會。


《食神》:周氏無厘頭突破之作,黑色幽默下隱藏深刻批判諷刺內涵


04、從史蒂芬周最終突破慣性思維,重新逆襲的過程,談談影片帶給我的思考與啟發。

儘管影片上映於1996年,但考慮到香港比內地更早進入商業化市場經濟,因此在20多年後的今天重溫這部電影依舊不會覺得過時,不管是作為一個創業者還是普通職場人都能從中得到一定啟發。

①明確職業定位,突破慣性思維, 找到成功的起點和突破口,進入良性循環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明確方向是關鍵的第一步影片後期開始講史蒂芬周如何鹹魚翻身,背後隱藏的便是史蒂芬周如何突破慣性思維重新找到突破口。

史蒂芬周重新賺到第一桶金,靠的是街頭小吃“撒尿牛丸”。當兩幫人馬為了誰做撒尿蝦和牛丸爭執不休,史蒂芬周受到啟發,提出乾脆一起做撒尿牛丸的概念。

這一想法立即得到實踐,同時,史蒂芬周也痛定思痛,真正意識到餐飲業還是要立足於產品本身才是正途。他選用了優質的牛肉,發揮雞姐的特殊手藝,做出口感獨特、富有創意的新產品。不再搞那些虛無高大上的概念,真正因地制宜,做出了物美價廉的街頭小吃。

②通過自身優勢,獲得好資源、打造好平臺,並不斷進行優化。

史蒂芬周明白自身優勢所在,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將撒尿牛丸進行病毒式營銷和宣傳,雖然不乏誇張之處,但本質上還是依靠撒尿牛丸的品質立足於市場。

在打響品牌後,史蒂芬周他用全部資源抵押貸款,準備在全香港開分店。但是由於競爭對手的打壓,他根本找不到好的選址,如果要開店,那就是必死無疑。

所以史蒂芬周另闢蹊徑,對產品進行優化處理——將傳統工藝轉化為現代流水線工業產品。和工廠合作用罐頭對牛丸進行包裝,並全面打入全香港超市。

這提醒我們,外在的資源人脈還有平臺固然重要,但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素養,這才是你成為強者的資本,也是你爭取好資源和好平臺的籌碼。

《食神》:周氏無厘頭突破之作,黑色幽默下隱藏深刻批判諷刺內涵

③集中自身所有資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是不斷獲取成功的助推劑。

有一種說法,叫職業發展中最好的能力策略是“一專多能零缺陷”:“一專”指抓住自己最擅長一項並充分利用;“多能”指有可能多儲備幾項能力可以搭配著使用;“零缺陷”指通過自身努力和對外合作,讓自己的弱勢變得及格即可;

史蒂芬周充分抓住自己專長,專門做管理方面的工作。同時,在具體工廠運營、商業投資等項目上則和專業人士進行合作。

而另一方面,史蒂芬周也一改當初恃才傲物,不尊重人的性格,和身邊三教九流的混混們搞好關係,並充分利用這些混混會拉關係,重義氣的優勢,幫其在一線,做具體執行方面的工作。

通過分工合作,利用各自優勢和資源,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這是史蒂芬周得以逆襲的要素,到了後期,其商業品牌不斷地裂變、擴張是水到渠成地事情。


寫在最後

《食神》作為周星馳後期的一部經典喜劇作品,有意識的突破了以往的套路,被賦予更多的現實批判及諷刺意義,哪怕在20多年後的今天看來依舊不會顯得過時,並能帶給人許多思考和啟發。這也是這部影片的魅力和價值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