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攝影師,從沙龍攝影到公益攝影師,走過了十五年的艱難歷程


#自拍我的故事#我是女攝影師,叫張藝,自媒體號是張藝攝影,居住廣州。所學專業是建築設計,曾在設計院做過建築設計師,裝修公司做過室內設計師,後來又轉到大學做行政管理。 2004年開始學習攝影,現在已經有15個年頭了。現在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廣州市攝影家協會理事,國家認證高級攝影師,曾獲得過“廣東省年度攝影十傑”、“大眾攝影網絡月賽年度十佳攝影師”,也是今日頭條“青雲計劃”獎勵獲得者等榮譽稱號。

我出生在軍人家庭,父親是軍人,母親是教師。從小家教嚴格,也養成了我能吃苦耐勞,堅毅不拔的性格。這些優良的品德在後來攝影生涯中,無論遇上多麼艱難曲折的事情,我都能堅持走下去。圖為我和父 母親、弟弟合影。

回憶起04年參加中國攝影家協會的函授學院廣東分院學習的那一年,其實就是跟著幾百人的大部隊去採風,到了目的地老師們找到合適的位置拍日出、日落或者找模特進行場地擺拍。我連快門、光圈、速度什麼也不懂,就是按P檔拍攝,當然拍回來的都是“垃圾”片子。圖為我在印度攝影採風時和印度女孩合影。


後來我熱衷於角逐協會組織的國內各類級別的攝影比賽,當時我為自己能夠獲得國內外攝影比賽獎項而激動不已! 不可否認,參加各種攝影比賽的好處是訓練了攝影基本功,強化了對攝影的認識,為我未來對攝影深入拍攝打下紮實的基礎。圖為我參加廣州市攝影家協會舉辦的第九屆攝影藝術展覽獲得銅獎的好成績。

當我獲得了無數獎項的時候,有時候會很迷茫,感覺這些都不是自己所追求的,我一遍遍的問自己,這一本本大紅獎狀有何意義?難道不是為了迎合評委的口味而能夠獲獎所拍攝的嗎?我感覺我應該尋找屬於自己的拍攝方向。圖為我拍攝的“2008年廣州春運”在廣州大學做的一場攝影展覽。

2008年1月下旬,南方暴雪給廣州春運造成嚴重威脅,那一次空前險峻的公共安全危機至今仍留在大家記憶裡。08年我連續三天在廣州火車站拍攝春運過程,忠實地記錄了當時的情景,後來有三幅攝影作品被廣東檔案館收藏。2008年至今我仍然一到春節前都會去廣州火車站拍攝“春運”,已經有12年了,這也是我長期拍攝的一個項目。圖為我手捧被廣東檔案館收藏的三幅廣州春運攝影作品。


15年間,我的足跡走遍了祖國大江南北和三十多個國家,有攝影作品、文章發表在《大眾攝影》;《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華夏地理》;《山東畫報》;《城市地理》;《上海旅遊時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人民攝影報》《航空雜誌》等。 舉辦了三次影展,分別是2008年廣州舉辦雙人展《2008廣州春運》2010年廣州舉辦個展《即將消失的城中村》,2014年廣州舉辦個展《粵東小村十年》,這些成績都讓自己感到特別滿足。

2016年一次偶然機會,我又投入到了自媒體行列,讓自己多年所拍攝的照片和心得有了一個網絡平臺可以分享給廣大網友。之後夜以繼日地在網絡上“耕耘”。圖為2011年,我在大涼山彝族人家裡烤火。

在做自媒體的過程中,形成了邊走邊拍的風格,每到一個地方,就去採訪、拍攝,然後馬上發表圖文到網絡平臺。大家評論我的文章非常接地氣,受到廣大網友的喜愛,曾經發表過幾百萬的爆款文章,在全網達到了三億流量。圖為2013年我在貴州小黃侗寨留影。

我比較喜歡拍攝人文紀實類題材,有的紀實類題材我拍了十年時間,慢慢形成了一個個專題。在我拍攝過的專題中,《粵東小村的十年變遷》拍攝了10年;《廣州春運》拍攝了10年;《廣州城中村拆遷》,從拆遷到城中村民搬遷到新社區,拍攝了3、4年;《廣州非洲黑人》拍攝了3年,我認為記錄這些影像,等到若干年後是非常有價值的,所以我會一直拍攝下去。

15年攝影經歷,有苦也有甜,當被別人認可你的時候,心裡總是喜悅的。 攝影上我取得了很多成績,在做自媒體四年中每年都會獲得了各個平臺的各種獎項。圖為我在北京某平臺舉辦的2017年度影響力論壇上做旅遊體驗分享。


2016年底,我開始接觸公益攝影,為每一戶貧困家庭患有重大疾病的患兒進行採訪、拍攝、發文章到網絡上募捐。已幫助這些貧困患兒募捐總額達到三百萬元善款。2018年,我幫助過在廣東中山市外來工家庭被煤氣燃爆燒傷的一家四口,我三次去拍攝採訪,發文章幫助他們募捐到一百萬善款。圖為我的手拉著患兒燒傷的小手,我當時的想法是,我一定會盡我所能幫助你們一家人的,所以拍下這張照片。

2020年由於疫情爆發,讓2020年的開始令人難忘。做為一名攝影師,有責任記錄廣州這座城市的人民是如何防疫、抗疫各種事跡。在做好自我防護之後,三次走進廣州市區採訪、拍攝。記錄那些在平凡崗位中工作的人,記錄了許多感人的故事。真是病毒無情,人間有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奉獻精神。圖為2020年2月23日我在廣州某商廈留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