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追回两千件文物,钱钟书都比不上他,却因“玩性”被故宫开除

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甘哈曼

为国追回两千件文物,钱钟书都比不上他,却因“玩性”被故宫开除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史书可以含糊其辞,但文物却会带我们去接近最真实的过去。但早在战争时期,我国的许多文物却流失国外,大量的文物被毁,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直到今天,我国的许多文物都还流失国外。

钱钟书,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一生成就无数的他在追回文物这方面却比不上王世襄。大多数人说,中国可能还可以出现许多钱钟书,可却不会出现一个王世襄了。如果没有王世襄,那么中国的文物不会有如今这样多,反而还会欠缺很多。王世襄是著名的文物专家、文物鉴赏家、学者、中央文史研究观馆员等。他的一生都以文物相伴,可是这样的一位文物专家却因为他的“玩性”而被故宫开除。

为国追回两千件文物,钱钟书都比不上他,却因“玩性”被故宫开除


出生富裕 母亲离世备受打击

王世襄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富裕,父母皆为权门,因为父母对其也比较宠爱有加,所以从小养成了王世襄爱玩的习惯。也因为王世襄爱玩,更是成就了王世襄的一生。玩是他的天性,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也不吝啬花钱。更是为了自己喜欢的文物花费很大的功夫,跋山涉水只为他喜欢。十分的放荡不羁,即使考上了大学也没有收起他的玩性。

为什么这样一位爱玩的少年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呢?让后人对其评价如此之高。他曾把鹰带进教室,也有人说他不务正业,就连教授都说,像这样下去王世襄将自毁前程,可他本身毫不在意。

直到1939年,他的母亲去世,他备受打击,认为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他才开始对自己认真起来。这也是王世襄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因为家庭文化的影响,他对中国的美术史很感兴趣,并考入了燕京研究院,在父亲的陪伴下他完成了《中国画论研究》。

为国追回两千件文物,钱钟书都比不上他,却因“玩性”被故宫开除


追回文物 爱玩天性惹下麻烦

王世襄不是对中国的美术史感兴趣吗?按理说,他应该是一位美术研究人员才对啊!实则不然,在受到梁思成的推荐下,王世襄开始研究古建筑典籍,又进行野外调查。为他日后对古建筑和明式家具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只有自己努力才会有回报。

战争胜利后,文物清理损失委员会成立,在梁思成和故宫博物院院长的推荐下,王世襄加入了“清损会”。他凭借着对文物的热爱和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全身心投入追回文物的事业中去。他曾潜入杨宁史公司进行暗访,在这里,他发现了240件青铜器,其中就有著名的“宴乐渔猎攻占铜壶”。

为国追回两千件文物,钱钟书都比不上他,却因“玩性”被故宫开除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利用各种方式,追回了抗战期间被夺走的文物。文物数量达到了2000多件,其中包括《赤壁赋图卷》。他曾担任过驻守日军代表,追回了原本属于中央图书馆的图书106箱。

他为祖国追回了无数的文物,却因为他爱玩的天性为他惹下了麻烦。他因“爱玩”而出名,因此被人怀疑在追回文物的过程中私藏文物。他被关押的时候受尽了苦楚,不禁精神上受到了伤害,就连身体都染上肺病。但在审判过程中,他从不屈服,坚决不接受那些无中生有的事情。被查了一年多,因为没有证据,被无罪释放。最让他难过的是,他被故宫开除了,面对这些怀疑和偏见,他是多么难过,世界对他从不公平,可他依旧还在坚守对文物的研究。

为国追回两千件文物,钱钟书都比不上他,却因“玩性”被故宫开除


王世襄对研究的坚持

被故宫开除的王世襄并没有因为别人的污蔑而放弃玩,反而将他全部身心都投入玩当中去了。他喜欢沉浸在市场当中,因为很多人都不懂文物,所以有时候会将坏了的文物丢弃,这就给了王世襄收藏文物的机会。他喜欢去发现那些值得被收藏的东西,尤其是古时候的家具,他常常会买回家进行研究,请专门的人进行修复。并且对于文物好好收藏,没有了公务的王世襄活得更精彩,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他出版的《明式家具珍赏》填补了我国对明式家具的空白认识,他仅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提升了全国的家具研究与收藏文化能力。他把自己一生的收藏都交给了国家,他用实力洗刷了自己的冤屈。所以才会有人说中国可能出现许多钱钟书,但却不会出现一个王世襄。试问当下,能有多少人能够达到他现在这样的成就。

为国追回两千件文物,钱钟书都比不上他,却因“玩性”被故宫开除


他的一生好像都在围绕着“玩性”两字展开,多少人因为玩性毁了自己,可王世襄切凭借着玩性成就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不是顺顺利利的,他没有因为流言蜚语就活在痛苦中,他的一生都有着明确方向,从小时候的玩到长大后的成就;从被别人污蔑到用实力证明自己,

他的一生绚丽多彩。因为“玩性”,他坚持了对研究的坚持。

文物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象征,史书可以含糊其辞,但沉默的文物却会带我们去接近最真实的过去。并不是说你制作了一样东西就是文物,文物是经过历史沉淀的,时间悠久。文物都有它自己的灵魂;每一个文物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即使文物不能言语,可文物带给我们的是属于它那个朝代的历史文明。

我们国家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文化的传承从未断过。靠的是每一个前辈对文物的爱护,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辈们传承下来的东西我们要去爱护。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高塔、古罗马斗兽场的遗迹相比较,我们中国的文物往往更有历史的层次感。

为国追回两千件文物,钱钟书都比不上他,却因“玩性”被故宫开除


他把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国家,他的一生都在和文物打交道,如果没有他,中国的文物文化则可能还欠缺很多。他的离世,让中国的文物文化界又少了一抹灵动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