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蔼俐一家三代“老铁”人默默坚守的故事

张蔼俐一家三代“老铁”人默默坚守的故事

张蔼俐新时代铁路人90后,呼和浩特铁路至乌海西6307次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列车员。

当全市公交停运!部分航线停运!长途客车停运!而随着信号灯远眺的光束,铁路客车准时从站台开出。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做斗争的战场上,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客运段的铁路人同样毫不退缩,奋战在了最前线。

曾几何时,17年前面对非典疫情还需要被保护的他们,如今已经开始学会保护别人。值乘全程,戴好口罩,同时建议叮嘱旅客尽量戴口罩做防范,随时观测旅客身体情况,并及时请示汇报,工作精细到每个人,每个座位号,每个停靠站。

面对家人的担心,和对疫情的恐惧,他们并没有太多犹豫。脱下铁路制服,他们都是别人的孩子,别人的父母,可穿上铁路制服,就如同身披铠甲,必将英勇无畏,肩负起守护全车旅客的重任。


张蔼俐一家三代“老铁”人默默坚守的故事

记得2019年12月15日上午,孙先生从呼和浩特乘坐T6307次列车返回乌海,列车行驶到萨拉齐车站时,突发心脏病,身体抽搐摔倒在地。闻讯赶来的T6307次列车乘务员和车长迅速将他安排到了卧铺车厢,通过广播寻医。“在卧铺车厢内,张蔼俐帮我按摩手上的穴位,使我的症状得到了缓解,这时我才想起来自己随身带着救心丸,她帮我拿出来服下后,我才获救。”孙先生说,这几个小时的旅途让他感到十分温暖,特别感谢乘务员张蔼俐及时、恰当的帮助。有这样的乘务员在列车上是旅客的幸福。她还因为处理突发事故果断利落,受到了旅客通过媒体热线进行的公开感谢和表扬。


张蔼俐一家三代“老铁”人默默坚守的故事

张蔼俐的姥爷:张允来,今年已经是92岁高龄,1928年出生,1949年建国前就工作在铁路一线,到2009年离休,他为铁路事业奉献了60个春秋。自20世纪50年代起,从呼和浩特-集宁区段车务系统,到车务段武装部;从基层员工到武装部长,张永来老人对待工作认真诚恳,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为后辈树立了具有艰苦奋斗、严谨认真、团结协作精神的“铁路人”的榜样。张允来老人的爱人生前在铁路幼儿园做幼教工作,两位老人对铁路事业的坚守和热爱影响着子女。

张蔼俐一家三代“老铁”人默默坚守的故事

张蔼俐的妈妈张宏娟也已在铁路事业的岗位上坚守34年衣服常常湿了干、干了湿,在客运段、机务段、工务段上都留下了辛勤的身影。目前,她是呼铁局包头客运段洗涤车间的一名工长,她所带领的班组负责换洗接送列车上除床单被罩枕套之外的特殊卧具,包括窗帘、头靠片、座席套等。这是一个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工种,人体所处温度通常在40摄氏度左右。张宏娟所在车间承担着14对列车特殊卧具的洗涤和熨烫整理工作,平时日均洗涤量3万多套,总重约26吨。为了保持车内整洁和旅客健康,他们的工作必须细致、认真。

如今,张蔼俐也已经在铁路上工作了7个年头。算起来,姥爷张允来、妈妈张宏娟与自己三代人的“铁路工龄”加起来超过了100年。这还不算张允来的父亲,河北唐山人,他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一位火车司机;张蔼俐的爸爸是呼铁路局恒诺公司的职工,也是铁路人。


张蔼俐一家三代“老铁”人默默坚守的故事

也许在新闻媒体中,大家的注意力更多的聚焦在医生,军人这些逆行人的身上,但铁路人同样默默的逆风而行,在同样高危的工作环境中,在属于自己的一线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旅客的运送工作。时不我待,众志成城,唯愿真正的春暖花开,逆行人平安归来。

张蔼俐一家三代人见证了内蒙古铁路的发展历史,也在这辉煌的历史中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在一代一代铁路人当中,有很多像张蔼俐这样的“铁三代”,他们继承了前辈们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肩负长辈的嘱托,新时代的使命,奋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使“铁路精神”薪火相传。

抗疫!逆风而行!铁路人张蔼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