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慘的皇子,竟因為一句話,不料被皇帝老爸踢中下體不治身亡


回顧歷史,品味經典,感謝支持青年講歷史。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可是在清朝就有這樣一位皇帝,就因為兒子的一句話,把兒子狠狠地打了一頓。但是沒成想,出腳太重,一下子踢中了兒子的下體。

結果不治身亡。他就是清軍入關後的第六位皇帝,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年號道光。道光皇帝踢死的正是他的長子愛新覺羅·奕緯,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道光皇帝要對自己的兒子下這麼狠的手?

清朝最慘的皇子,竟因為一句話,不料被皇帝老爸踢中下體不治身亡

道光皇帝


一意外得來的兒子

道光皇帝一生共生有皇子九人,分別皇長子愛新覺羅·奕緯,皇次子愛新覺羅·奕綱,皇三子愛新覺羅·奕繼,皇四子愛新覺羅·奕詝,皇五子 愛新覺羅·奕誴。皇六子愛新覺羅·奕訢,皇七子愛新覺羅·奕譞,是光緒皇帝生父。皇八子愛新覺羅·奕詥,皇九子愛新覺羅·奕譓。

在九個兒子中道光皇帝,最不喜歡的就是皇長子愛新覺羅·奕緯,按理說皇長子奕緯,是道光皇帝的第一個兒子。初為人父的道光皇帝應該最寵愛才對啊,但結果卻恰恰相反。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因為他的母親和妃輝那拉氏。

清朝最慘的皇子,竟因為一句話,不料被皇帝老爸踢中下體不治身亡

道光與皇后

最後當上皇帝,那下半輩子就是榮華富貴,錦衣玉食。就算做不了太子,當不了皇帝,做個親王生活也能說得過去。總比做丫鬟強,歷史上母以子貴的例子,其實有很多。但是奕緯出生後,道光皇帝並不高興,而且是打心眼裡討厭這孩子,因為他的出生,把老爸道光皇帝光明正大的形象全給毀了。堂堂皇子跟一個丫鬟,還生了孩子,道光皇帝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奕緯的生母,不僅沒有得到封賞,連名字都是隨隨便便起的。

雖然父親不喜歡這個兒子,但是爺爺嘉慶皇帝卻是高興得不得了,因為奕緯是嘉慶皇帝第一個孫子。為此嘉慶皇帝封了他的生母為道光皇帝的側福晉,一次在嘉慶皇帝的生日宴上,還封奕緯為“多羅貝勒”。嘉慶皇帝去後,道光皇帝登基,按理說皇長子的地位,那肯定是沒跑。雖然老爸當上了皇帝,但是奕緯的地位,依然沒有提高,還停留在爺爺嘉慶皇帝,封的多羅貝勒上。

清朝最慘的皇子,竟因為一句話,不料被皇帝老爸踢中下體不治身亡

嘉慶皇帝

母親也是勉勉強強地被封了個“和嬪”,後來晉升為和妃。道光二年十四歲的奕緯大婚後,八年裡都不曾生下一兒半女。這就讓道光皇帝更討厭他了,不禁讓人感嘆,最是無情帝王家。可以說,奕緯的整個童年都是在這缺乏父愛的環境中度過的。

二忽然重視,不幸離世

要說奕緯的命運,真的可以用坐過山車來形容,道光八年,道光皇帝僅有的三個兒子,大兒子奕緯、二子奕綱、三子奕繼。突然就死了兩個,一下子大兒子奕緯,就成了道光皇帝唯一的希望。奕緯的壓力也就一下子都上來了。

清朝最慘的皇子,竟因為一句話,不料被皇帝老爸踢中下體不治身亡

清朝皇子學習圖

原本被所有人忽略的他,一下子成了萬眾矚目。但是從小無人管教的他,已經讓奕緯養成了,放蕩不羈,頑劣調皮的性格。沒有一點皇長子的樣子,所以說一時間很難調教過來。突如而來的父愛,不僅沒能讓奕緯感到親切,反而成了負擔。

道光皇帝對他,越是嚴厲的教導與呵斥,他就越是反抗。直到道光十一年,奕緯去世。道光皇帝悲痛欲絕,淚如泉湧。撲在奕緯的棺槨上哭成了淚人。也許是對兒子的愧疚,才讓這位帝王留下了悲傷的眼淚。其實《清史稿》中對於皇長子奕緯的死因,並沒有詳細的記載。但是後人在一本名叫《老太監的回憶》的書籍中,找到了答案。究其原因就是,愛之深,責之切。痛失二子的道光帝,一下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在了這個他從未給過一天父愛的兒子身上。

清朝最慘的皇子,竟因為一句話,不料被皇帝老爸踢中下體不治身亡

道光皇帝行樂圖

不僅關心備至,還為他請了老師,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奕緯總是靜不下心,老師便語重心長地勸他,字裡行間還在暗示奕緯將來要繼承大統。結果奕緯心領神會,直言不諱地說:“要是我將來當了皇上,第一個把你殺了!”結果老師,憤憤不平,就去告了狀,結果道光火冒三丈。把奕緯叫了過來就是一頓訓斥,憤怒之下,踢了幾腳。結果沒想到,踢到了奕緯的下部。最後經醫治無效,便死去了。道光帝后悔莫及,死後還追封他為“隱志貝勒”。

三愛永遠法彌補

最終,不管是否是道光皇帝,踢死了自己兒子。就算是,我們也相信他不是故意的,虎毒尚不食子,何況是自己的親兒子呢?然而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從這件事能夠反思到什麼。首先我們看到了一個不稱職的父親,生兒不教育。我們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不過比他還嚴重,人家是生而不養。

清朝最慘的皇子,竟因為一句話,不料被皇帝老爸踢中下體不治身亡

其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殷切的父親,對自己的兒子要求很高,結果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局面。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人之常情,但是希望家長們,能夠適度。不僅老師要因材施教,父母更應該因材施教。古語言:知子莫如父,你自己的孩子,你自己都不瞭解,你又如何要求別人,對他因材施教。

其三,奕緯自由散漫的性格,拋開不說,沉重的學習壓力,換作誰都受不了。學生很累,一天二十四小時,從早上七點半,一直做到晚上九點半。回到家,在完成老師的作業,其實每一學科,留的作業並不多,但是全都加起來就多了。讀歷史,長見識,以史為鑑。避免重蹈覆轍,莫讓遺憾成為終生,再次感謝您的支持!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青年講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