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捐款洞察人情练达(续篇)


透过捐款洞察人情练达(续篇)

给武汉疫区捐款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这项任务的前题是自愿。尽管是自愿,社会各阶层还是慷慨解囊,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有的朋友说:“没多还没少吗?有就多捐,没有就少捐。无论多少,都是一片对武汉同胞的心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不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因吗?

笔者《透过捐款洞察人情练达》引起了 很大反响,很多朋友纷纷点赞并认可文中的说法,有的朋友还说他的捐款遭遇就如同我的文章说的完全一样。

这是位年轻的女教师,刚刚工作没几年,工资才2800元,单位捐款的底线是不低于100元。

她说,自己听说武汉人民饱受疫毒折磨,二话不说,捐了500元。

本来,她认为捐款就是自己的一分爱心,没有多考虑其他问题。

然而,单位领导找她谈话,对她的行为提出了批评,认为她是属于出风头的个人主义行为。当时,她要求拿回多捐的,没有同意。

透过捐款洞察人情练达(续篇)

不幸言中!你作为普通群众,给你与领导在一起捐款的机会就是高抬你了,你还不识抬举,还比领导多捐出四百元,你让领导情何以堪?

所以说,要懂规矩,守规矩,不要走在领导前面,应该跟在领导后边,在领导的引领下前进。

这位老师说,如果单位发绩效工资,根据领导自己制定的规则,领导肯定是高的,这种最高还是按照学校制定的规则来评定的,从理论上是绝对无懈可击的。

无论如何,普通老师肯定是低的。

基层学校领导的优越性是令人羡慕的。

只有在捐款的时候,领导才会同一般老师同甘共苦,体现捐款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好不容易有这个与领导相同条件的机会,这位女教师才捐了500元,惹了领导好大的不愉快。

这位老师如果捐100,然后把另外四百给领导买瓶矿泉水喝,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这只能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了。

对于《透过捐款洞察人情练达》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说透。

这就是捐款通知上规定的资格问题。

捐款通知上明明白白:捐款的最低资格就是中层正职以上领导、管理人员、党员教师。

在圈外的不是不用捐款而是自己可以向武汉红十字会捐款。

捐款结果表显示:有三种人没有遵守规矩,一种情况是党员教师该捐100的,捐了200。一种情况是本来规定不应该捐款的捐了100,还有的捐了200。

第三种情况是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在单位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方没有捐款。

第四种情况是,普通教师遵守规定没有参加捐款。

我这儿,还是说一下通知的意图,很显然,对于通知来说,有的看透了,有的没有看透。

通知的意图还明显,在单位规定的时间地点捐款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捐款通知很明确规定要举行盛大的捐款仪式。

这种捐款属于官方的,只有一定身份的人才可参加,一般群众想捐款只能通过民间渠道,或者是去一边凉快去。

然而,有的一般老师,就是不甘寂寞,一般老师的身份,非得要有党员干部的思维,非得要在捐款上与领导一比高下,言外之意是:尽管我是布衣,你是领导,但是在人格上我们是平等的,我虽然不当领导,但是我不差钱,我经济实力比你强。你捐200,我也捐200。

那些通知外的不捐款的老师,他们的想法就是:捐款也是分等级的,既然领导们不愿意与我们为伍,何必自讨没趣?不如自己人不知鬼不觉的到邮局给武汉人民捐点算了。这样做到问心无愧即可,何必为了捐200块钱又是摄影又是录像的沽名钓誉呢?

个别圈子内不捐款的某个党员干部,大家发现这是个平时工作极其认真、极其勤奋、极其低调领导。

该领导从事后勤工作几十年,身体不太好,但是坚持工作,不慕名利。

该同志不是不捐款,据说他应该捐款最多,他只是不喜欢别人的宣传,不愿意参加世人皆知的捐款仪式,更不喜欢让别人之道他捐款。

他更喜欢默默无闻地做事。

他说过一句感人肺腑的话:“我是干工作的,不是作秀的,也不是为了取悦领导的。战争年代,无数先烈付出了生命,他们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我有我的捐款方式,我不适应摄像头下的捐款方式。”

做人做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但求无愧于心。

透过捐款洞察人情练达(续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