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哲學》:向死而生才是人生最佳的態度

死亡對於每個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我們或多或少多經歷過周圍人的離世,說陌生是因為我們至今還沒有親身走近它,即使我們知道每個人終將與死神碰面。

死亡對於每個人來說是確定又是存疑的。確定是因為這件事發生的概率是百分百,說存疑是誰都無法預料這件事何時會到來,哪怕每個人的心裡都對這個問題有一個確定的期望,那就是越遲越好,但我們很早就知曉了人生無常的苦澀事實。

沒有人會對此無動於衷,我們可能避諱談起,但我們都對之肅然起敬,也許生活中我們都會時不時在遇到挫折苦難的時候蹦出一句“我不想活了”,但大多數時候這只是一句玩笑話或者抱怨的時候負責加強語氣。沒有人真的可以表述死亡的感受,因為但凡感受過的都已不具備訴說的機會。

《死亡哲學》:向死而生才是人生最佳的態度

《死亡哲學:耶魯大學第一公開課》一書起因是謝利•卡根教授在耶魯大學教授的課程《哲學:死亡》。謝利•卡根教授1982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在1995年到耶魯大學任教之前,他曾任教於匹茲堡大學和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

《死亡哲學》:向死而生才是人生最佳的態度

這門課不僅是互聯網上最受歡迎的國際名校公開課之一,也是網易公開課最早的人氣課程。在這本通俗易懂的哲學著作中,它挑戰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或未經深思的觀點,帶領讀者從哲學的角度出發系統反思死亡話題,解開了一直困擾我們的諸多疑問,並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討生存、死亡的意義與關係,從形而上學到價值觀,最後落實到生活本身,啟發大家形成正確積極的態度來面對人生這趟旅程。

靈魂存在嗎?

在謝利•卡根教授看來,靈魂存在說無疑是錯誤的。有一個二元論理論,說的是肉體和靈魂相互作用。在這個理論看來,所有肉體發生的動作都是受到靈魂的差遣。但同時,肉體與靈魂惺惺相惜,當肉體開始勞作,靈魂也會感知到肉體的一系列舉動。

這就好像物理學中的作用與反作用力。但同時又有物理主義者否認靈魂的存在,認為人只是肉體。但是當我們進一步討論靈魂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靈魂這個東西不能用狹隘的感官去確認它,比如我們說,你告訴我靈魂長什麼樣,你把眼睛轉到內心去搜索一下,你會發現根本沒有辦法去描述靈魂的樣子。

那麼,雖然我們看不到原子,但原子依然可以被證實存在是因為它對於事物具有解釋作用。這樣的論證方法,是通過理性的推導,從A到B,由於B的存在所以可以反推是由於A的作用。那麼假設靈魂存在的話,應該也可以推導出某一個可預見性的結論。

但是放眼望去,我們並不能找到這樣一個可以論證靈魂存在的特性。於是又繼續推導出“超自然”現象來驗證靈魂之說,這通常是和一些通靈師結合,對方當傳聲筒一樣傳遞信息。

對於這點,謝利•卡根教授半信半疑,既沒有完全否認,也沒有對此表示信服,因為對於他來說,我們要找尋的是最佳解釋而不是可能解釋。但在最佳解釋這裡,缺乏百分百可信的證據,從而使得靈魂存在說站不住腳。

《死亡哲學》:向死而生才是人生最佳的態度

我們為什麼害怕死亡?

雖然每個人從出生一刻就在去往死亡的路上,但很少有人會直面它。它彷彿是一個尚未噴發的活火山,你知道它總有一天會噴發,但由於你不確定它的時間,所以暫時都認為是安全的,時間一久就會忘記其實這是一個隨時都會引燃的定時炸彈。

比如你原本安排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要在幾歲的時候達成某一個目標,但因為種種不可預料的原因,家人去世計劃中斷,你氣憤不已,命運啊命運,為何要那麼快剝奪他人的性命呢?

死亡之所以令我們感到恐懼是因為它滿足了恐懼的三個要素:有一個令人恐懼的壞事,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壞事會發生的幾率,而且這個幾率還達不到成為一種確定性的程度。生命逝去這件事讓我們恐懼,而這件事發生的幾率是百分百,而且什麼時候會發生還不知道。

《死亡哲學》:向死而生才是人生最佳的態度

長生不老好不好?

死亡代表著與現存世界的終止,它剝奪了你生命中享有的美好事物。所以我們都希望儘可能延長生命的時間,除了想要越活越久以外,最好還可以長生不老。

針對這兩點,謝利•卡根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越活越久帶來的直接問題是,你的各個器官都開始衰竭了,你雖然還再人間存活但並不能像年輕的時候那麼美豔動人,也沒有足夠的體力支撐你爬山涉水,你每天需要按時吃藥,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醫院了,這樣的日子是你所期望的嗎?活著不就是為了可以瞎蹦躂嘛,不然每天如死水一樣的生活早晚得老年痴呆啊。

好了,那麼長生不老好了,時間永遠停格,但永生這個話題卻得到了反對,因為永生可能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有趣。

英國哲學家伯納•德威廉姆斯認為,每種生活最終都是你想擺脫的生活。永生可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比如你喜歡吃小籠包,但是在未來的數千年裡都要吃小籠包,你是不是就覺得難以下嚥了?或者你特別愛看電影,但在數億年裡都看電影,是不是想到電影兩個字都想逃?永生的狀態就相當於一直在推石頭的西西弗絲,陷在一個不斷重現的鏡像裡,好似一個永動機,也像一個莫比烏斯環,週而復始相同循環,繞不出來。

所以,最佳的狀態其實是:你愛活多久就活多久,當你有了自主權,你就成為了人生的主人當你某天對人生厭倦了,就可以結束它,好不愜意。也就是說:直到我們得到生命能賦予我們的所有美好事物時,這才是一件好事。

但這個美好的願景暫時看是痴人說夢,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坦然接受死亡這件事。

《死亡哲學》:向死而生才是人生最佳的態度

你要獨自面對死亡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與他人的交流和互動成為了我們生活的必須,但是謝利•卡根教授提出了讓我們都大為震驚的一個觀點:在面對死亡時,每個人都是獨自死去的。

你離開這個世界的路上,哪怕你受到周圍人的簇擁,但最後停止呼吸的那刻都只有你自己。沒有可以替代你的位置或者替代你去經歷死亡。

即使你本來因為某件事而可能失去生命但另外一個人救下了你,舉個例子,一次交通事故發生,本來你是作為受害者的,但是旁邊一位好心人在車撞向你的時候把你推開了,你的命保住了但是好心人卻死亡了,你也許可以說他代替了你的死,但本質上他在經歷的所有痛苦和過程都是他自己的死亡,他並沒有代替你的任何感官,死亡說到底,是每個人自己的事。

再簡單點說,有一天你因為開會晚吃飯,然後你的同事說今天老闆請客,你的那一份我們代替你吃掉了。那請問他們是幫你吃飯了嗎?並沒有啊,他們吃的還是他們自己的那份。

《死亡哲學》:向死而生才是人生最佳的態度

自殺有理嗎?

自殺這個問題一直被人討論,從道義上探討從倫理上剖析從法律上評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謝利•卡根教授也提出了和大家同樣的困惑:一方面,不能因為我們終有一死就可以肆意妄為結束自己的生命,畢竟能夠誕生在這個世界上本身是一種幸運,你被賦予了生命,你應該珍惜它;尤其是從道德層面分析,你的離開可能會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們帶來無法挽回的悲慟。

但另一方面說,如果一個人始終生活在痛苦中,而這痛苦已經超過了他的負擔能力,他希望獲得解脫,那自殺是否是一件利好的事,擺脫塵世間無休止且無能為力的軟弱換取一次新的機會。比如一個得了絕症的人,每天只能躺在病床上靠呼吸機度過,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在流逝,醫生要也已經明確表示沒有其他治療方式了,那麼自殺對於他甚至家人來說是明智的決定嗎?

因此《死亡哲學:耶魯大學第一公開課》提出,只有當你考慮了方方面面,權衡了所有的利弊後依然深信不疑只有死亡是更合理的決定時,自殺有時也是正當合理的。

不過,但凡有任何一絲把生活變好的可能性,都值得期待和耐心等待。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人生會在哪一個拐角就發生變化,既然已經那麼糟糕了,還能再糟糕到哪裡去呢?既然承受的住,就值得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積極的入世和不氣餒才是謝利•卡根教授想要和大家共勉的。

《死亡哲學》:向死而生才是人生最佳的態度

向死而生

生命的質量從來都與長度無關,就好像臧克家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三週年時曾經說的“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書中講述了一名耶魯大學學子在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一年或者兩年可以活的時候的安排。這位在大一期間得知自己患了癌症的同學,決定繼續完成耶魯的學業拿到學位,還在大四的第二個學期選修了謝利•卡根教授的死亡課程。

最後,在他臨終前,耶魯在他的病榻前為他頒發了學位。所以,這件事給了我們一個思考:當你知道你的生命在進入倒計時的時候,你最想做的是什麼?很多人可能並沒有把這個問題擺上議程,但如果你認真思索,你就會發現,你心裡的答案可能就是你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事情。

“我們終將會死去”這個概念在樂觀主義者看來是積極的,因為雖然有生必有死,但能夠來這個世界上走一遭還是美好的;但悲觀主義者則認為既然要死,何必要出生呢?

《死亡哲學》:向死而生才是人生最佳的態度

如果一個人,可以完成一些持續的有意義的事,可以增加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既然對於失去生命這件事,我們無能為力,那麼何不盡量讓我們所擁有的生命更有價值並在我們還擁有它的時候去發現並提升它的價值呢?

就好像肆虐的新冠肺炎,我們看到了那麼多病人的強烈求生欲和對人間的渴望,只有離死神很近的時候我們才明白,原來能夠健康活著的每一天,是那麼的無比美好。

就像德國著名詩人荷爾德林說的“只要有一天過著神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