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中國正在休“病假”,但絕不會因此懈怠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中國人(自我)隔離一個多月。在線遊戲、視頻直播和網上生鮮食品需求量龐大。這應該不讓人意外。更有趣的是,中國的學校迅速調整適應新現實,大規模採用在線教育和企業在線工作工具如釘釘。

新媒:中国正在休“病假”,但绝不会因此懈怠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盧漢欣攝

新冠病毒可能促使中國實現某種醫療科技的飛躍,對此大型製藥和醫療科技公司應該密切關注。

中國的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接受挑戰,承擔責任。大致而言,我們看到醫療科技的兩個有前景的發展和應用:利用大數據跟蹤和諮詢,以及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協助醫生。

首先,在過去的幾週中,我們看到諸如騰訊“微醫”、平安好醫生等數字醫療平臺以及丁香園之類的獨立平臺開放其平臺。他們提供諮詢和建議,實時跟蹤疫情動態並不斷髮布警告和提醒。

其次,直接或間接支持中國醫生的眾多解決方案應運而生。比如,依圖科技與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合作,開發出針對新冠肺炎胸部CT的智能評估系統。另一家公司聯影醫療科技也開發了類似的系統。實際上,這些人工智能驅動的解決方案是應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請求而迅速開發。

截至上週,中國公司已經開發了300多種人工智能系統來協助醫生和護士的工作——包括清潔機器人、聊天機器人和其他應用程序。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這對中國醫療科技的推動是暫時的還是長遠的?至少有三個原因說明中國可能正在塑造未來醫療科技。

第一,中國是一個敞開懷抱接受數字技術的社會。中國的8億網民正在使用全球最先進的數字解決方案。從數字支付、醫療保健、教育、零售,到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和智慧工廠的迅速應用。因此,中國對數字解決方案和創新醫療技術的接納並不令人驚訝。

第二,飛利浦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中國在數字健康採用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特別是,與西方同行相比,面對醫院內人滿為患的中國醫護人員更有可能建議患者採用科技來自我跟蹤健康指標。例如,在中國,超過50%的患者與醫療專業人士通過聯網設備共享數據,而在英國,這一比例還不到25%。

第三,儘管當前的危機可能對中國醫療科技起到促進作用,但這種趨勢絕非剛剛開始。波士頓諮詢集團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三大醫療科技市場。

中國正在休病假,但絕不會因此懈怠。低估中國公司的進取、務實和解決問題的態度是不明智的。中國將以不同的方式度過危機並強勢迴歸。(作者馬克·格里溫,陳俊安譯)

延伸閱讀:

澳媒:“疫情版中國崩潰論”註定破產,中國證明它的反對者是錯的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網站2月27日發表資深分析師斯坦·格蘭特的文章表示,一些人試圖炒作“疫情版中國崩潰論”,但中國的行動證明這一論調註定破產。文章編譯如下:

一些人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國的“切爾諾貝利時刻”。正如幾十年來一些中國觀察家們一直在預測中國會崩潰。

但中國不斷證明它的反對者是錯的。

想一想中國是如何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然後捫心自問,我們能否像中國所做的一樣有效?

中國關閉了離漢通道。世界衛生組織將這稱為空前的舉措。想象一下,如果我們試圖封鎖一個郊區會如何?

短短一週之內,武漢建立了一家專門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治療的醫院。僅僅一個星期!這場疫情還未結束,但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的傳播似乎已停下腳步,確診數字的增長漸漸放緩。

直到最近,澳大利亞仍在探討是否要取消或放寬針對中國遊客的入境禁令。

這就是中國成功的秘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使7億多人口脫貧。中國打造出許多五光十色的都市,將這個國家打造成了繁華的城市化國度。

就在澳大利亞對高鐵進行辯論並將之推遲數十年之際,中國已經建成的快如閃電的高鐵網絡將大城市連接起來。

曾幾何時,中國被諷為“東亞病夫”,國民沒有實現溫飽;現如今,它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想象一下過去20年中國政府的視角。

儘管一些人認為它會崩潰,但中國卻見證了西方在阿富汗和中東不停不休地打仗,目睹了西方銀行崩潰並使世界陷入金融危機,還看到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崛起的浪潮侵蝕西方國家的社會結構,令西方國家陷入政治分裂。

時至今日,世界與中國已密不可分。中國的工廠向全世界供應。它生產我們的智能手機。澳大利亞尤其依賴中國:中國經濟不行了,我們的經濟也會不行。

美媒:中國工廠停頓,美國企業痛苦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網2月11日文章,原題:從汽車生產停頓到蘋果手機交付延遲,中國工廠關閉意味著美國公司的痛苦

為控制疫情,據稱中國某些地方政府部門通知一些企業繼續停工。(中國)製造業停頓延長,正迫使美國企業高管紛紛尋找替代供應商,但這可能不足以阻止其業務放緩。凱投宏觀首席亞洲經濟學家馬克·威廉姆斯說:“工廠關閉或導致本季度中國經濟急劇放緩。供應鏈分散的那些(外國)企業尤其易受衝擊,因為單個零件的延遲交付就可能足以使所有生產停下來。”

在華廠商如今面臨兩個難題:無法獲得生產線所需的原材料或組件;由於中國大部分地區仍實行旅行禁令,他們還面臨工人短缺的問題。且由於工廠關閉集中在病毒起源的武漢及周邊地區,很多消費品及鋼鐵等投入品的生產仍處於停工狀態。經濟學家拉吉夫·比斯瓦斯說:“對許多跨國公司而言,2月份中國工業產出的中斷,凸顯其全球供應鏈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

然而,在許多工業生產領域,供應鏈高度細化和專業化,中國之外沒有現成的替代。專家說,這尤其可能導致汽車和蘋果手機等消費品的生產被推遲。

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全球市場高級策略師薩米爾·薩馬納說:“看起來,供應鏈受影響多數是在製造業,更具體地說是許多技術零部件,如半導體和汽車領域。”現代汽車公司上週因中國產零部件供應中斷而關停韓國工廠;菲亞特·克萊斯勒也警告稱可能被迫停工。韋德布什證券公司分析師丹尼爾·艾夫斯在客戶報告中寫道,有報道稱蘋果主要代工廠富士康的停產可能比預期的要長。他估計蘋果本季度可能會損失100萬部iPhone的銷量。(作者瑪莎·懷特)

經過因疫情而延長的假期停工後,數家(美國)汽車製造商週一重開或準備重開在華工廠。福特汽車表示在重慶和杭州的工廠已復工。這家汽車製造商在華設有6個組裝工廠。特斯拉本週重新開放上海的超級工廠。該公司不久前表示,由於疫情,新款轎車生產將推遲。其他美國車企如通用汽車,以及日本幾大車企都準備重啟在華生產。由於來自中國的零件供應短缺,日產計劃暫停在日本九州島的生產。(作者邁克爾·韋蘭,喬恆譯)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網 參考消息 環球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