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外省人大多覺得普洱熟茶才叫普洱茶?而云南本地人普遍都喝普洱生茶?

聽茶語話普洱


第一、普洱生茶選擇性多,工藝簡單,採摘_萎凋_殺青_揉捻_晾曬即可,同一片茶園工藝細節把握好基本每年都沒有多大改變。整個雲南任何地方只要有茶基本都可以做,價格幾十塊到幾千的口糧茶一抓一大把,除了多花點時間跑跑喝喝而已。新茶壓餅直接存儲,別讓茶受潮就行。簡單粗暴的茶所以雲南多說喜歡喝生茶。

第二、熟茶渥堆發酵技術很難穩定,曬青毛茶_噴灑30%左右的水_下堆_翻堆5-6次_開溝_分級。多數廠家喜歡用老熟茶來拼配新茶,調茶的香氣、湯色、口感。一般傳統工藝的熟茶需要放個3年左右才會比較能入口,新茶出堆湯色有渾濁感,沒有光澤,堆味重,入口燥感強烈。所以製作好存起來,放個三年左右開賣,所以中間時間一般都喝生茶,生茶沒這麼多講究。

好熟茶才是真正的普洱,具有收藏價值,生茶只能算工藝品,真正能算收藏級別的熟茶有錢難買,畢竟原料、渥堆技術相當講究,而幾千幾萬幾十萬的生茶遍地都是。物以稀為貴,且喝、且存、且珍惜。熟茶發酵和菌有關,菌對茶葉的破壞程度,決定了茶的口感、湯色、葉底。一款好的熟茶,新茶出堆沒有堆味,外觀褐紅均勻無死亡的黴菌粉塵,香氣醇正無雜味,洗茶湯色不渾濁或者輕微渾濁,湯色一定要有光澤,第四泡紅亮,入口有紅茶般的鮮爽甘甜,有熟茶的醇香無雜亂的香氣,葉底柔軟成褐紅色,聞葉底有很沁人心脾的清香。

茶葉千千萬,取一瓢獨飲,每個人都有不同見解,茶者就是相互交流,相互包容。



阿龍點茶


題主所謂的外省人覺得普洱熟茶才是普洱茶,本地人普遍愛喝生茶的問題,那是十年前普洱茶市場不成熟時出現的特有現象,如今還有誰會這樣認為呢!

十年前,普洱茶界基本沒有高山、古樹、純料概念,僅有的幾款大樹、古樹概念茶如“真醇雅”、“綠大樹”、“九九易昌”、各種”白菜”們,最多算大樹古樹混採,也不排除攙有少部分小樹的可能。如若說它是純粹的易武茶,也只能算易武區域的大樹古樹混採罷了,並不是今天的純料概念如“颳風寨”、“彎弓”等,更不是更高級更精細的“白茶園”、“茶王樹”、薄荷糖;有人說“白菜”是班章純料古樹茶,真正懂茶的人有幾個會相信呢!那個時候,能採用班章極其周邊寨子(班盆、新班章、老曼峨、)的大古樹茶混採就相當先進啦!這種大樹茶(包括古樹)樹形高大,採摘困難,產量很少,新茶階段就比較醇和好喝,不似臺地小樹茶那麼苦澀難耐。

當時市場上有的盡是以大益為代表的大廠貨,這些為數不多的大廠茶,多以原料廣泛的臺地、小樹茶混採為主(很少使用古樹茶),用這種料做成的生茶,苦底澀口,茶性又寒,喝多了顯然對身體無益。唯有通過發酵使其茶性變溫,茶湯變得醇厚溫和適口,市場上才會有出路。這是因為當時市場上有了剛性需求,才會催生熟茶的創制和生產。

假如沒有熟茶出現,佔雲南絕對產量的臺地、小樹茶咋辦?做紅茶只能使用極小部分的芽頭部分(今人腦洞大開做紅茶擴展到了一芽兩葉甚至三葉),當時還有很多低檔次的原料無法消化,確實困惑了一代“普洱人”,後來發現,咦!發酵熟茶還真是消化原料的好辦法。

至於當地人不喝熟茶愛喝生茶,當然是有原因的。筆者在十多年前即有滇南林區工作的經驗,無數次地享受當地人的“雷打茶”,說起來這“雷打茶”頗為有趣。當地人有圍坐烤篝火順便燒水的習慣,同時準備一把薄鐵壺和一個陶罐,薄鐵壺用來燒水,陶罐裡放入茶葉幹烤,待罐裡的茶葉發出了一陣陣焦糖香,此刻,烤茶之人動作要快,火候要準,很麻利地用滾開的水高高地衝吊,隨著吱啦一陣雷鳴般的響聲,一陣陣白色的煙水氣騰空而起,一股類似焦糖香的味道撲鼻而來,令人陶醉。烤茶成功了,待水溫降下來,大家樂滋滋地喝茶聊天,這就是有名的“雷打茶”。“雷打茶”的茶性,經過水與火的淬鍊昇華,茶性已變溫和,苦澀不在,可以一次喝飽喝夠,不必擔心茶性寒涼的問題。在當時那條件,有這麼好的茶喝,還需要什麼熟茶呢!

隨著現代發酵茶的成熟和沖泡普洱茶的便捷,城市裡的人當然沒功夫沒條件喝“雷打茶”了,只有久居在山上的農人們,在來了賓客和自己高興的時候,偶爾才會弄趣味橫生的”雷打茶。





波多蜜韻古茶坊


確實如你所言,北方很多人都覺得普洱熟茶是普洱茶,這跟商家的銷售有直接的關係,跟普洱茶的口感也有直接的關係。

北方人大多喝的是傳統的綠茶,綠茶由於是高溫製作,所以茶葉中的香味都被機器揉捻炒製出來,茶的生命已經終止,所以不能存放太久,聞幹茶都很香,沸水沖泡,其精華馬上就溶入水中,喝起來又香又甜,雖然三泡後就沒有味道了,但沖泡方便,一撮茶,一個玻璃杯就解決了。


普洱生茶輕度揉捻自然曬乾,完整的保存了茶葉的本味,所以它沒有綠茶聞起來香,洗茶二次的茶湯入口都沒有味道,五六泡後才漸漸顯現出其精華,每泡以每泡之間有層次的變化,一般的茶都可以泡十多泡。普洱茶的標準採摘是一芽二味,相比綠茶更霸氣,浸泡的工具繁多講究,所以很多初次喝生茶的外省人不接受,覺得普洱生茶又苦又澀,而本地人生活節奏慢,三三兩兩約在一起,慢慢的泡茶慢慢的品味,就非常喜歡生茶那變化莫則的口感,和苦盡甘來的暢意。


普洱熟茶經過渥堆發酵,已經沒有了生茶的苦味和澀味,所以更能接受普洱熟茶。好品質的普洱熟茶的柔、甜、順、滑、醇確實讓人很舒服。


劉鈴言


到今天為止,在廣東茶樓、食肆提供給食客的茶水多半還是熟普。廣東在普洱茶的發展推廣上起到了極大的正向作用,可以說沒有廣東人的推廣,也就沒有今天普洱茶的繁榮。大家都知道,改革開放最先開始於廣東,廣東人首先富了起來,全國各地都有廣東商人的身影,而普洱茶也隨之流向了全國各地。

普洱生茶的刺激性比較強,苦澀味較重,對於才接觸的人來說並不喜歡,而普洱熟茶的茶性柔和,幾乎沒有刺激性,湯甜滑潤,顏色誘人,因此,在普洱茶流向全國各地的初中期,外省的茶友最先接受的普洱熟茶。至今仍然有些茶友認為只有普洱熟茶才是普洱茶,而普洱生茶是綠茶,這其中也有某些所謂大家的推波助瀾,這我之前講過,就不再重複。


老徐談茶


感恩提問題,普文是雲南臨滄普洱茶原產地經營茶山者,對您的提問發表個人淺見,喜歡可以關注真茶君——普文。

熟茶的產生

熟茶是在生茶的基礎上產生的普洱茶產品,在1973年的,雲南沒有生產熟茶,一直生產普洱茶(青餅),也就是現在所謂生茶的前身叫法,自古以來有茶馬古道通往西域的記載,雲南屬於高原地區,重山環抱,交通十分不便利,通往西域的茶,基本是靠馬來馱茶,通過長時間運輸,自然在馬背上發酵,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熟茶也因此誕生。

雲南本地人的喝的茶

雲南本地人為何吃生茶,滇綠,其實是生活習慣與文化傳承有關,在《徐霞客遊記》中徐霞客有明確的記載,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在龍泉寺飲“太平寺茶”又名“鳳山雀舌”其實此茶是滇綠,並非生茶。鳳慶又是“百抖茶”又名“雷響茶”發源地,此茶以生茶為基茶放入土罐中,在炭火上不斷翻炒百次,等茶葉有糊香味後衝入開水,發出雷響般,哧哧響聲因而也名“雷響茶”,傳統如此,後人便隨傳統,也叫母性口感。熟茶誕生晚,不及生茶與滇綠。

為什麼外省人喝熟茶多?

1.例如:香港,臺灣,在熟茶誕生前,香港,臺灣等也採購普洱生茶,但是市場不賣新茶為主,採購後儲存一段時間後,再市場銷售,生茶儲存後,自然轉化過程中產生了熟味也就是陳味,尤其是南方潮溼的天倉儲過程產生溼倉普洱茶,陳味與普洱熟茶很類似,所以接受度特別高。

2.在福建,廣東,浙江,安徽,江蘇等產茶大省中多以綠茶為主,母性口感為綠茶,在適應新來茶品時,更容易接受不同品類的茶。

3.茶商的推廣,在某些普洱熟茶被推廣成抗癌,減肥,美容等各類普洱熟茶的神話故事,這是起到外省普及普洱熟茶的關鍵作用。一款產品的成功,肯定離不開產品的營銷以推廣產品者的孜孜不倦。

真茶君——普文


真茶君—普文


普洱熟茶發酵後在口感上讓人更好接受,特別是外地朋友不常喝茶的,還有很多適合喝熟普的人群,雲南是普洱茶的發源地,當地人早就接受了它的真味,所以都喝生普多。


古香閣1819


首先來說,普洱茶無可厚非,因工藝的不同而被天然的劃分為生熟兩種,就熟茶來說,它其中的一道工序——渥堆發酵,和傳統的六大茶類相比,工藝極其特殊。所以,就生熟兩種茶相比,普洱熟茶的確會更有代表性一些,就免不了會使部分對普洱茶瞭解不是很多的茶友產生這樣的誤解和錯覺。相信現如今隨著普洱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提升這樣的誤解會逐步解甚至會越來越少

而對於您所說的“雲南本地人普遍都喝普洱生茶”,這一點倒也沒有任何官方數據證明過,不過您可聯繫雲南本地的氣候條件來看,這樣會更容易理解一些。

以上就是說茶網的一點簡單解答,希望對您有幫助。更多茶葉知識、資訊等,可關注我們瞭解更多。


說茶網


由於普洱茶原產區與中原文化發達區的萬水千山之隔,普洱茶這朵奇葩直至明清時期才被認知,這就讓人們對普洱茶的歷史文化的認識帶來了很多的不足與誤區,隨著人們對普洱茶認識的加深,普洱茶的影響力在逐年提升,2007年普洱茶成為當年中國的三大熱詞之一:股票、房奴、普洱茶。


很顯然,我們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把普洱茶前世今生說清楚才行

要搞清楚雲南三千年來茶葉種植加工與貿易傳播路徑,首先要解決哀牢國的族屬問題,百濮、百越是怎麼一回事,烏蠻、白蠻是怎麼一回事,彝族是怎麼一回事,而不是籠統地說濮人種茶,或者烏蠻種茶。

為什麼哀牢國如此重要?是因為其地跟如今的雲南茶葉主產區版納、臨滄、普洱、保山、大理、德宏等地重合。而且哀牢國的北部以氐羌為主,中部南部以濮越為主,正好與濮人種茶暗合。

先說哀牢國的族屬問題。兩漢突然冒出來一個哀牢國,漢武帝之前的歷史不可考。有人說哀牢國是氐羌系的國家,有人說是濮人建立的國家,有人說是傣族先民建立的國家。其實哀牢國並不是一個集權國家,而是部落酋長國,也就是幾十個部落的聯盟,部落叫小王,哀牢王是幾十個小王(77王)的總王。哀牢的原住民以濮人(布朗、佤、德昂先民)、越人(傣族先民)為主,後來氐羌從北邊南下,到了漢朝,形成北邊是氐羌,南邊是濮越的格局。


由於古人偷懶,我們現在很難搞清楚百濮、百越究竟包括哪些民族。但我們可以從現存的傣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去溯源,根據這些民族的傳說,都是說從北邊南遷,也就是打仗打敗了,從故土南逃,而且是在南逃途中,發現與利用野生茶樹。傳說中的故土在金沙江流域、洱海與滇池,沿著瀾滄江、怒江兩條江南逃,這兩條江其實就是雲南茶樹種植的核心區,也是野生茶樹的主要分佈區。這是巧合,還是必然?

 這樣就可以大膽假設,以前住在古蜀國南邊,深受古蜀文化、印度文化影響的布朗、佤、德昂與傣族先民,在兩千多年前受兩件事影響而南逃,一是氐羌人南下,二是秦王國滅古蜀國,造成民族大遷徙,其離開金沙江、滇池、洱海一帶,在保山、大理南部、臨滄、版納、德宏與普洱,甚至緬北一帶建立哀牢國。由於他們有巴蜀文化及古滇國的農耕文化底子,於是大幅度提升馴化野生茶樹的水平。這是雲南茶葉文明的第一縷曙光。第二縷曙光,是兩漢及諸葛亮開發永昌郡帶來的。

“茶山有茶王樹,較五山獨大,本武侯遺種,至今夷民祀之。”(檀萃《滇海虞衡志》)。

武侯就是諸葛亮· 孔明先生,相傳他在公元二二五年南征,基諾族,深信武侯植茶樹為事實,並世代相傳,祀諸 葛孔明先生為“茶祖”,每年加以祭拜。

《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其地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土植五穀,牲具六畜,桑蠶麻苧,魚鹽鋼鐵,丹漆茶蜜……皆納貢之。”其中描述的茶可能產自雲南的滇東北。

晉傅巽《七誨》:“蒲桃、宛柰、齊柿、燕粟、垣陽黃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極石蜜。”

南中系東漢末時對今全滇和黔西北、川西南的總稱。文章說茶子產於南中,但沒有具體說產自南中哪裡。我們只能假設,既然提到南中,很可能作者的本意包括雲南。

唐朝之前的雲南產茶都是語焉不詳,因此雲南茶產業的信史只能從唐代算起。

唐朝 咸豐三年(公元 862 年)樊綽出使雲南。在他所著的《蠻書》卷七中有記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姜、椒、桂和烹而飲之。”這就證明了唐代時期已經雲南就有生產茶葉,而飲用方法以烹茶為主。

古代種植茶樹的先民濮人,現今布朗族,德昂族的先民 史稱“茶興於唐,盛於宋”。主產於西雙 版納的普洱茶在唐代(公元618—907年)就已銷往四面八方。

清·阮福《普洱茶記》(1825年)中有“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時”的記載。西番指今西藏、四川等地的藏族。

南詔與唐朝的數次戰爭,尤其是天寶之戰十幾萬唐朝士卒流落在南詔;公元829年,南詔更從成都擄掠回“子女百工”(女子和工匠)數萬人。許多工匠的入滇,自然也帶來唐朝的先進的生產技術,包括製茶。大山深峽中的雲南茶農很快普及了餅茶,團茶的製茶工藝,這樣的茶產品形式對於在“更難於上青天”的滇道上運輸顯然更有幫助,這就超越了模仿時尚的意義。但採用蒸青技術,改變曬青技術卻不像改變產品形式與飲用形式那麼容易,可能是經濟條件限制產品技術的更新,也可能就只是簡單的口味習慣,滇人似乎只願意學習唐朝的形式,於是,洱海地區的“三道茶”也加入姜、核桃、棗等調味品,使用的茶卻是自古以來的曬青茶。

宋朝之前雖然早有先民種茶喝茶,可是並不為中原人士所熟知,基本行銷疆外。

因為宋太祖揮玉斧不圖雲南,南詔經過鄭、趙、楊之亂,被段氏大理國延續。大理國在相對和平安寧的200多年前。幾乎不受外界干擾,曬青緊壓茶的工藝被自由自在地繼承,並因為與吐蕃的商貿而大力發展。

宋代(公元 960—1279年)除進行川滇藏茶馬交易外.大理國還派使臣到廣西以普洱茶與宋朝靜江軍作茶馬交易。運至中原和江南一帶的普 洱茶,是上乘的“緊團茶”,又稱“圓茶”。

南宋·李石(約12世紀中期)《續博物志、卷七》載,“茶出銀生諸山。採無時。雜椒姜烹而飲之。”

元世祖平雲南後,洱海地區、永昌地區(今保山、臨滄)的王族勢力及許多少數民族都被迫遷移,隨著遷移,雲南獨有的“曬青緊壓茶”工藝也被遷移到雲南各個角落。當年是南詔國、大理國邊遠之地的銀生節度轄地(今天的思茅、版納及臨滄一部分)逐漸成為新的“曬青緊壓茶”生產中心。

元代(公元1206—1368年),普洱茶已 成為市場交易的重要商品。

元代李京在《雲南志略.諸夷風俗》說:“‘金齒百夷(傣族)’交易五日一集,以氈、布、茶、鹽互相貿易。”。

民間在普洱進行茶葉交易的年代甚 為久遠。(滇雲歷年志載:“六大茶山產茶 ……各販於普洱。……由來久矣”。

而這時中原的茶葉生產工藝已經有了更大的發展,追求新鮮清香的炒青、烘青散茶產品已經非常成熟、江南等地的綠茶文化已經非常發達。明太祖於公元1391年發佈詔令,廢團茶,興葉茶,從此貢茶由團餅茶改為芽茶(散葉茶),對炒青為代表的綠茶發展起了積極作用。但云南的山太高,路太難走,皇帝的詔令還未到達雲南茶山,官員們就忙著去執行皇帝的新詔令而不是落實老詔令。況且,雲南的茶農老老實實的執行了一次皇帝的新詔令,結果才爬了一座山,星星苦苦做出來的產品就全碎了,後來只有大著膽子還是做餅茶賣——朱元璋的命令實在不適用與雲南。

公元1620年,謝肇(zhào)制在《滇略》中記載當時雲南:“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 普洱茶這一名詞由此正式載 入史書。

普洱茶在雲南的興盛是在清朝,清朝時候普洱茶變成貢茶,貢茶因為運到北京去以後,路途非常遙遠,每年進貢大概有6000斤運到北京,皇帝留一部分,剩下大臣分了,其實貢茶量就少了,物以稀為貴,東西少的時候,普洱茶價值越來越高,尤其是皇上喜好的東西。


清代《新纂雲南通志》稱:“普洱之名在華茶中佔特殊位置,遠非安徽、閩、浙(茶)可比”。
清代學者趙學敏著《本草拾遺》中提出普洱茶的藥性及功能為:“普洱茶清香獨絕也,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又具性溫味甘,解油膩、牛羊(肉)毒,下氣通洩”。
《普洱府志》記為:“普洱茶名重京師”。

在大眾茶已普遍受歡迎基礎上,清庭將普洱茶首次列為“貢品,分芽茶、團茶兩種”。

同期志學家張泓著《滇南新語》中記有:“普茶珍品,有毛尖、芽茶和女兒之號。女兒茶亦芽茶之類,取於穀雨後,皆夷女採治貨銀以積妝資故名”。女兒茶在此時隨貢入京。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清庭復將普洱貢茶改為:“團茶(內分5、3、1、0.4、0.14斤五種)、錫瓶裝蕊茶和芽茶、緞綿木匣裝茶膏”,稱為八色貢茶。

阮福著《貢茶案例》中記述採辦情況為:“每年進貢之茶,列於布政司庫銀息項下,動支一千兩,由思茅廳領轉採辦,併購茶瓶、緞匣、木箱等,其茶在思茅本地收取”。同文記普洱貢茶採摘情況為:“於二月(農曆)採蕊極細而白者,謂之毛尖作貢,貢後方許民間販(買運)茶。”

《普洱府志》記為:“農曆二月開始採茶,芽頭細嫩且多白毫(毛)者為毛尖,農曆三~四月採摘為小滿茶,六~七月採摘為谷花茶”。

據清代文豪曹雪芹著《紅樓夢》第61回寫道:“……林之孝家的又向襲人等笑著說:該悶些普洱茶喝。襲人、晴雯二人忙說:悶了一大缸子女兒茶,已經喝過兩碗了。”從此段記述中可以看出:諾大的賈府不是每個院都有普洱茶,只有視為掌上明珠的賈寶玉的怡紅院才有,用笑著說,分明是乞討,卻遭襲、晴二人忙說已喝過兩碗而婉言拒絕,可見普洱茶之珍貴。再看全本書,提到喝茶處很多,但僅此回提到喝普洱茶中的女兒茶,一可見普洱茶在雍正、乾隆等年間的鼎盛名氣,二可見曹雪芹那除卻普洱(茶)不是茶的獨鍾之心。

明代至清代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時 期,因為作為貢茶,很受朝廷讚賞,便極大地 促進了普洱茶的發展。此時,以“六大茶山 “為主的西雙版納茶區,年產乾茶8萬擔,達歷史最高水平。到清朝末年,茶稅更重。官府設置茶官,控制茶葉貿易,收取茶稅。隨後又開“洋關”,增收“落地厘金”,每一兩銀價值的茶葉加收2分茶稅。茶農不堪重賦,便棄茶另謀它業,馬幫也改走它途。六大茶山敷遭火患,茶樹焚燬,疾病流行,植茶之農,死亡甚夥,致茶產銳減過半,六大茶山逐漸蕭條。


  進入20世紀,普洱茶的生產仍然呈下降趨勢。在設置“思普沿邊行政總局”期間(公元1913—1928年),由於政局較穩定,對茶葉生產銷售採取“民營、宮茶合辦”的經營方式,茶農和茶商有利可圖,茶葉年量不再下降,保持5萬擔的水平。公元1929年至1938年,雲南省地方政府將西雙版納改為縣治,茶葉生產是“官辦民營”,茶商設莊製茶,民間運銷,政府收稅。公元1930年,每公斤茶葉收稅滇幣3元。公元1936年增至5兀,公元1938年更高達8元。加上公元1936年後印度茶.錫蘭茶進入國際市場,與普洱茶競爭,普洱茶向東南亞的出口受到影響,年產量降至3萬多擔。抗日戰爭期間,茶葉外銷路線被切斷,社會動盪,茶農四遷,茶莊倒閉,西雙版納的茶葉生產由國民黨經濟部所屬的中國茶葉公司和雲南地方陸系(陸崇仁)財團所屬佛海茶廠壟斷,年產茶降到3萬2幹多擔。抗戰結束,中茶公司回遷南京,遂由陸系財團獨家壟斷,後又合併改稱“人企公司”。解放前夕,公司將資產博移,生產急劇下降,茶葉年產量僅達5幹餘擔,跌至最低谷。

綜合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是普洱茶在明清時期雖然很有名氣但是也只是少數人享用的奢侈產品,因此其知名度並不高,而且這些達官貴人錦衣玉食,肉食吃得多,普洱茶化油解膩的功效較佳成了他們追捧的茶品也不足為奇。

由於其化油解膩的功效,在藏區成了必需品。

《滴露曼錄》載:“茶為物,西域吐蕃古今皆仰食之,以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是山林之葉,而關國家大經。”

相傳唐代文成公主出嫁吐蕃(今西藏)時,帶了許多茶葉,一方面是文成公主自己喜歡喝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傳播唐代的文化。文成公主到了吐蕃之後,對當地的肉食和奶食的飲食文化十分不習慣,於是她想出了一個辦法,把茶葉和奶一起煮,放入酥油等佐料。這應該是最早的奶茶了,漸漸成為了朝廷大臣效仿的做法。而隨著馬幫的默默奉獻,藏民也都消費得起茶磚之後,茶成了藏民的生活必需品。

藏族居住的地區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屬高寒地區,所以藏民的飲食主要是牛羊肉、糌粑、酥油,缺少蔬菜。茶既能分解多餘的脂肪,又能增加防止燥熱,正好和藏區飲食形成互補,所以,茶一傳入這裡,就受到歡迎,並形成了喝酥油茶的習慣。藏族人喜飲茶,藏區卻不產茶。他們所飲用的茶就需要從外面輸送。

藏族大多居住在險峻而又如天堂般迷人的雪域高原,而六大茶山則遠在溫暖如春的滇南,二者是如何結緣的呢?這就有勞於馬幫了。

清代以前,雲南、西藏兩地間已存在古老的通道。以今大理為分界,這條道路可分為北段與南段。北段即由大理經麗江進入西藏的道路,其道形成的時間甚早。

  裡堠碑所記的“北至大雪山”道,即由今大理經麗江過今滇西北入四川,經康定、天全、雅安達成都的道路。《明史》說此道“為南詔咽喉,三十六番朝貢出入之路”,這條道路至少唐初已存在。隋唐之際,吐蕃政權興起於青藏高原,吐蕃軍隊南下洱海地區,威脅唐朝對雲南的統治。唐朝遣將軍唐九徵率軍擊退吐蕃,建鐵柱紀功,此即《大觀樓長聯》詩句“唐標鐵柱”的由來。不久吐蕃勢力復振。唐朝乃扶持南詔,組織諸部抵禦吐蕃勢力,南詔因此崛起。天寶十三年(754),南詔與唐朝決裂,與吐蕃結為兄弟之國,北至大雪山道成為南詔、吐蕃往來的要衢。大理國後期,蒙古汗國出兵平定大理國,北至大雪山道是蒙元較早置驛的道路之一。明代此路仍可通行。


  茶馬古道的南段,即由大理至普洱茶產地六大茶山的道路,包括從今大理經景東、鎮沅、普洱、思茅達景洪的道路,以及自今大理經楚雄、昆明、建水至思茅或景洪的道路。明代稱前一道為“貢象下路”。明以前此路為民間便道,明代為邊疆諸族向朝廷進貢馴象的必經之路。

  後一道路首見元代記載。至元二十一年(1284),元朝將領步魯合答率軍出征羅必甸(在今元江),以後至八百媳婦國(在今泰國北部),途中經過車裡(今景洪)。至正元年(1341),車裡路總管寒賽遣其侄刀溫入貢,道經元江與當地官吏爭執釀成動亂,朝廷命雲南行省裁定。事態平息,寒賽為表忠心,乃增租賦,在車裡北上的部分道路設驛站。

長期以來,西藏所需茶葉主要靠四川供應。明末因嚴重戰亂,四川運銷西藏之茶明顯減少。清初吳三桂鎮守雲南,出於種種原因,策劃向西藏輸出茶葉。順治十八年(1661),藏區掌權者奏請在北勝州(今雲南永勝)以馬換茶,吳三桂也上奏疏,請求許可商人於雲南驛鹽道領取票證,“往普洱及川、湖產茶地方採買,赴北勝互市”,雙方獲益。清廷乃准許在北勝、中甸等地舉辦雲南與西藏的茶馬互市。滇東南所產之茶,遂得以銷往西藏,並創出名氣。時人因主要產地普洱府(今普洱)有普洱山,普洱山所產之茶性溫味香,“名曰普洱茶”。在那個時代,每年的秋末、春初時節,大隊的馬幫從雪域高原一路南下,翻山越嶺,歷經艱辛來到滇南產茶地。他們帶來藏族的名貴藥材麝香、菖蒲、藏紅花,也帶來了藏北高原獨具特色的風俗和文化。然後又將藏民需要的茶、鹽等運往雪域高原。茶馬古道也在馬幫的腳下一步步被開闢出來,成為千古佳話。在漫長的運輸過程中,在艱險的茶馬古道上,茶葉的“後發酵”在靜悄悄中進行,就像神話中的鳳凰涅盤,銀生茶在經歷了一路風霜一路顛簸之後,茶味的苦澀濃烈竟然神奇地變為醇和陳香。“銀生茶”脫胎換骨,昇華成了普洱茶!


民國時期的普洱茶

  民國時期,普洱茶還多為邊銷茶和僑銷茶,後因戰亂茶市大都荒廢,在廣大的內陸地區很多人對普洱茶都不勝瞭解,甚至有人把普洱歸為紅茶,吳秋山便在《談茶》一文中出了這樣的謬誤,這是情有可原的。即便是民國大家,面對普洱茶也是充滿著好奇與陌生的眼神的。

唐魯孫第一次喝到普洱茶是在“藏園居士”傅增湘那裡:“到期我準時前往,他已經把茶具準備妥當,宜興陶壺,一壺三盅,比平常所見約大一倍。炭爐上正在燒著水,書童說,壺裡的水是早上才從玉泉山“天下第一泉”汲來的。傅老已拿出核桃大小顏色元黑的茶焦一塊,據說這是他家藏的一塊普洱茶,原先有海碗大小,現在僅僅剩下一半多了。這是他先世在雲南做官時一位上司送的,大概茶齡已在百歲開外。據傅沅老說,西南出產的茗茶,沱茶、普洱都能久藏,可是沱茶存過五十年就風化,只有普洱,如果不受潮氣,反而可以久存,愈久愈香。等到沏好倒在杯子裡,顏色紫紅,豔瀲可愛,聞聞並沒有香味,可是喝剄嘴裡不澀不苦,有一股醇正的茶香,久久不散。喝了這次好茶,才知道什麼是香留舌本,這算第一次喝到的好茶。”(唐魯孫《談喝茶》)


  與之有相同經歷的還有馮亦代,他在《品茗與飲牛》一文中也提到在重慶喝沱茶的難忘記憶:“在重慶的五年中,我是經常出沒在這家茶館的。前幾天吳茵還寫信來提到我們當年在茶館裡談笑風生的情景。這裡的茶與杭州的龍井或英國的利普頓茶有別,這裡飲的是沱茶。每逢你吃得酒醉飯飽時,喝上幾杯沱茶,的確有消去油膩的功用。但是更令人難以忘懷的,倒是那些伴著喝沱茶的日子,談文學談戲劇談電影,甚至談國事(當然是小聲的耳語,因為茶館壁上貼著‘莫談國事’的警告),則是又一所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社會大學。”

很顯然即使在民國時期的普洱茶也侷限在一些老茶客之間的交流,主要原因還是交通問題,因此那個時代的普洱茶能夠進入中原地帶的量還是很少的,加上運輸時間過長,基本在路上就開始轉化了,於是很多時候交到茶客手中已經是紅湯了。這個可以從一張進貨單得到證明。

很顯然這張表也體現了當時人們對於茶品的愛好選擇,綠茶永遠是主題,紅茶次之,而普洱這樣的後發酵茶屬於很便宜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入流的茶,因此茶館可以拿來當成免費茶,就給茶客收個水錢,自然也沒有人會關心這個是什麼茶,因此當時能夠知道這茶是雲南來的茶更少了。

普洱茶於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開始進貢清朝皇室,自道光末年停止進貢。從停止進貢的道光末年跨越到本世紀2000年之前,這一段時期的普洱茶歷史都是屬於香港的。從清代開始,香港人就已經大面積的飲用雲南的普洱茶。經過100多年的歷史證明,普洱茶已經成為香港人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香港人一天就要喝掉10多噸普洱茶。香港是雲南普洱茶最理性、最傳統的市場,它是一個長期、穩定、傳統的大市場。 因為香港的酒樓、茶樓是他們交際和談生意的地方,也是他們休閒、娛樂的地方。香港地價高、住宿情況緊張,酒樓、茶樓成為了他們的客廳。他們進入酒樓、茶樓喝茶談天,一進去就是一整天。 香港人喜歡普洱茶,到了20世紀50年代初,當時香港茶樓興起喝菊花普洱茶,帶動了普洱茶的商業市場。香港人有坐茶樓的習慣,綠茶性寒,飲一天身體受不了;普洱茶則溫性暖胃,不傷身,茶客們可以在茶樓飲上一天。 香港人喝普洱茶,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事情,已經成為一種難以改變的習慣,是一種生活的常態,是一種口味的忠誠。香港人最熱愛普洱茶,但是他們喝茶的花費卻很少,香港的酒樓、餐廳的普洱茶一般不收費,高檔的地方收費是每人收茶位費3元至5元,客人還可以點幾百元、幾千元一泡的陳年好茶。 香港人喝普洱茶,是一種平常心態,他們將普洱茶當成普通的飲品看待,天天喝、時時喝,是中國喝普洱茶最普遍的地方。他們大部分人不收藏,也不投資。


1847年,蒙自舉人曹士桂渡海入臺任職,普洱茶隨之流入臺灣,1870年廣東人出現在臺灣,因個人有飲用普洱茶的習慣將茶帶到了臺灣也促進了普洱茶進入平常百姓家。一位居住在臺北的蔡姓老人明確表示,受祖父影響,自他記事起家中一直飲用普洱茶。"該戶人家是移居臺灣的第四代,原籍廣東省揭陽縣,祖父告訴他們,過去一直喝這種茶、到臺灣後這個習慣也未改變。"事實上,不同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普洱茶價格一路飆升,不少臺灣人將其當作藝術品珍藏,早年的普洱茶在臺灣受到歡迎,有著經濟和節儉的因素。過去能用正統茶葉天天泡茶的人家並不多,一般僅限於客人拜訪或舉辦喜事宴會時用。普通家庭往往只用茶梗或少許茶葉泡上一壺淡茶,泡至無味後仍捨不得倒換茶葉,而普洱茶耐泡,反覆數次加水仍味重色濃,自然受到了青睞。

很顯然,整個民國時期對於普洱茶的認識除了香港、臺灣、藏區之外的中國地區對於普洱茶的認識都是很不足的,甚至可以說是錯誤的。


建國之後的普洱茶

建國之後私營經濟逐漸衰亡,各種堂號、商號的茶莊也紛紛歇業。以1950年中國茶葉公司成立作為節點,之前的是號級茶時代,之後的便是印級茶時代。國家採取多項措施,大力發展普洱茶的生產,相繼在各縣成立茶葉公司,在各茶區設立茶葉收購站,提高茶葉收購價格;建立茶葉科研機構,用科學理論指導茶農生產管理;積極改造老茶園,創建新茶區,茶葉產量逐年提高。到公元1952年西雙版納州共發展新茶園32000畝,改變了古老茶區的佈局。建立國營茶廠。增加單位面積產量,提高茶葉的內在品賞。為進一步發展普洱茶的生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大力發展茶葉生產。1952年設立中國茶葉公司普洱茶支公司,在各個茶區設立方便茶農投售的茶葉收購站,鼓勵茶農加工栽培,增產出口,提出“恢復老茶園,開展新茶園”的號召,茶園的種植面積逐漸增加,茶葉產量比抗戰後增長了許多,私商也紛紛收購,外銷馬來亞、香港、仰光等地。

究其原因還就是邊銷茶和僑銷茶性質影響,對於藏區茶是必須品,國家必須給予保證,而對於僑銷品,能夠出口創匯都是好產品,自然要加以扶持,很顯然,這個時候能夠流入內地的普洱茶只能說是鳳毛鱗爪,自然認識普洱茶的人少之又少了。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普洱茶由廣東口岸集中出口,並以出口原料茶(青茶)為主,出口市場主要是香港、澳門及東南亞。由於港澳及東南亞地區對普洱茶有較大的需求,因此,在四、五十年代,香港茶商根據市場需求,利用地窖的特殊溫溼環境,人工促進普洱茶的後發酵過程。隨著普洱茶市場的不斷髮展,至五十年代後期,香港的茶樓以普洱茶為主,佔了60%以上,而消費者又喜歡喝有陳香味紅湯褐底的熟普洱茶。

由於香港地價昂貴,地窖式小作坊的普洱茶加工模式已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為了滿足這一市場對“普洱熟茶”日益增長的需要,解決供需矛盾,加快普洱茶的熟化醇化過程。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從香港茶商將普洱青茶放入地窖中催熟的做法中得到啟發,於1955年成立普洱茶攻關小組,從事人工加速後發酵普洱茶工藝技術(俗稱普洱茶發水技術)研究。

普洱茶人工加速後發酵技術攻關小組由袁勵成、曾廣譽、張成等同志組成,負責收集整理散存於港、澳等地茶商有關普洱青茶人工加速後發酵工藝技術,並參照香港茶商貯存的具有陳香味、紅湯的普洱茶樣,在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屬下的大沖口簡易倉庫進行發水發酵試驗。經過兩年的反覆實驗研究,於1957年獲得成功,大大縮短了之前傳統普洱茶的後發酵陳化過程和時間,為現代普洱茶加工技術的革新和生產發展做出重大的貢獻。


在雲南沒有茶葉出口權的年代,雲南茶葉進出口公司每年向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提供原料,用於生產普洱茶,出口香港。當然,廣東公司用得最多的原料還是廣東原料,雲南青只是配角。廣東公司也會向雲南計劃調撥成品茶,但數量有限。

70年代初期,雲南取得茶葉自營出口權,自然想生產成品直接出口,得知廣東人工快速發酵加工普洱茶工藝獲得成功的喜訊後,於1974年派昆明茶廠吳啟英,勐海茶廠鄒炳良、曹振興等技術人員到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屬下第二茶廠學習此技術,並將“發水茶”技術帶回雲南。熟茶在1975年試製成功,通過參加廣交會,引起了香港茶商的極大興趣。香港茶商將雲南普洱茶(特指熟茶)出口到日本,引起了日本普洱茶熱,並介紹法國人甘普爾來做沱茶,引起了西歐國家的普洱茶熱。

這一事實在雷平陽所著《普洱茶記》(唐人工藝出版社)及劉勤晉所著《中國普洱茶之科學讀本》(廣東旅遊出版社)中均有記載闡述。

這個時代內部城市經濟欠發達,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比較低下,人們的保健養生的意識比較淡薄,沒有多少人會去想著要飲茶養生,很多人飲茶純粹就是為了解渴而已,更不可能去了解普洱茶。

隨著改革開放春風吹起,人民開始富裕起來了,開始注重生活質量,茶文化開始受大家追捧,這時候幾個關鍵事件讓普洱茶進入了內陸城市並讓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瞭解普洱茶。

1993年雲南在思茅召開首屆普洱茶國際研討會,這時候鄧時海先生髮布了論文,論文提到了“普洱茶越陳越香”,96年這論文變成了書,這本書引領港臺喝茶風,之後大量香港人到昆明找普洱茶、找老茶。而這也成為普洱茶興起的標誌性事件。

1999、2000年是臺灣普洱茶的最盛期,但臺灣普洱茶之盛是稼植在所謂減肥與保健功效,脫離本身的品飲價值,市場畸形發展,到2001年導致臺灣市場崩盤。

接下來,普洱熱被轉移到大陸。一家北京媒體的報道和一個自稱炒茶人的網上帖子描述了相似的情形,在2000年前後,一些臺商派出人員深入到雲南村寨和供銷社收購老茶,有的老闆派出上百人,收購一片茶支付一元勞務費。

隨後普洱茶尤其老茶熱波及大陸,其特殊功效和收藏價值得到大力宣傳,普洱茶開始升溫。臺灣人手裡的大多數老茶,都已賣到了大陸人手裡。而市場顯示,此時它們已經身價百倍。2002年後,一些臺灣茶人開始在思茅等普洱茶產區宣講普洱茶文化,逐漸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歡迎。老茶開始帶動整個普洱茶熱。一些炒家一邊炒老茶,一邊介入大廠的品牌茶,甚至介入茶廠併購中。雲南國有茶企紛紛改制。2004年底,有60多年曆史卻已資不抵債的勐海茶廠被博聞集團整體兼併,是其中標誌性事件。在此之後,一些大廠的品牌普洱茶,價格開始以數倍的速度上漲。在雲南省思茅市,一個流傳較廣的故事是:2002年時,一個小包工隊給別人蓋了房子,但對方沒錢給,提出用兩噸普洱茶抵工程款,包工隊被迫無奈只好收下?到2006年,那兩噸茶葉漲到了每公斤1400元。很明顯,臺灣和香港商人是幕後的推手,2007年,已持續升溫一段時間的“普洱熱”到了幾近瘋狂的地步。一邊是普洱傳說中的諸多神奇功效吸引了老百姓的熱捧,一邊是普洱不斷飆升的身價引發了投資人的興趣。面對瘋漲的普洱茶,茶商們的搶“新”行動也更為瘋狂:收茶的人是用麻袋裝著現金,睡在茶農家裡,等待著樹上的春芽。於是什麼茶葉都被做成普洱茶,什麼手段都敢上做老茶。“普洱茶成了神話,普洱茶成了鈔票印刷機!”雲南省茶業協會會長鄒家駒在博客裡面的這句話,道出當時茶葉市場排山倒海的“普洱熱”。而這個神話就在07年推手們大量出貨破滅了,直接一夜暴跌,泡沫的破滅導致七成茶商被深套,一年之間價格直接跳水到原來的四分之一而且還賣不掉。

神話的破滅同時帶來的是讓更多人瞭解到了普洱茶,而這時候的主流就是熟茶,因此可以認為進入廣大國人視野的普洱茶就是熟茶,而先入為主的認為普洱茶就是熟茶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很顯然,雲南本地人自古就有喝生茶的習慣,在他們的生活習慣裡都是拿毛茶經過一段自然陳化之後,用烤茶之類傳統方式泡茶,隨著功夫茶的傳入,茶具泡茶的習慣慢慢取代了傳統模式,而自始自終雲南人接受的普洱茶還是生茶為主。


我心自在無礙


熟茶可能有渥堆的味道,有些人一開始不太會接受,大家更加容易接受生茶,因為它跟我們的綠茶很接近,很鮮香,覺得這個味道很好,個人身體狀態良好,能接受各種味道的前提下,生熟都可以由自己來選擇,比如說夏天喝點生茶是蠻好的;

生茶一定要選擇樹齡相對大的茶,刺激性會比較低,生長環境比較好,裡面還會有一定的微量元素,對人的身體還是會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這是因為天氣和狀態來決定的;像現在冬天可以喝點溫和一點的,熟茶,發酵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