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随遇而安,方为大智慧

古人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外方内圆”,外在圆润变通,内在能够正直不阿,这是处事最好的状态。

人生随遇而安,方为大智慧

所以在中庸智慧之中就说:处事能顺应自然,一切按照外在的规律去发展,不偏执,不执拗,一切圆润变通。

在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偏执于某一个极端,不知适度为好。

南怀瑾大师就说:“一个人想做到随时安然是非常困难的。”

世间万事都有其规律存在,水流淌的时候是不会去选择高位,树在风中摇摆的时候也是自由自在的,他们都是懂得顺应其自然,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圆润变通的道理。

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往往都是柔软的舌头还在,而坚硬的牙齿先掉光了,所以刚强终究不敌柔弱。往往门板坏掉了,可经常转动的门轴还没有被虫蛀坏,所以偏激怎么比得过圆融呢?

人生随遇而安,方为大智慧

无论是牙齿还是舌头,往往刚强都不如柔弱,因为刚强的面对事物的时候,必然也会受到刚强的伤害,自己需要承担同样的痛苦,所以寿命往往不长。

而柔软的东西自身损伤较小,所以存留的时间更久。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尊跪射俑,他的姿势是跪着的,在许多出土的兵马俑都可以算得上人间精品,唯独他享有了镇馆之宝的无上荣誉。

实际上,在出土的1000多尊各式兵马俑中,只有这一个跪着的兵马俑保存得最为完整,没有经过人工修复。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些跪射俑身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专家介绍说:“这一尊跪射俑之所以能保存得这么完整,完全是因为他的低姿态,因为过去的兵马俑坑是土木结构,一旦顶部坍塌的时候,高大的兵马俑就会遭受灭顶之灾,只有低姿态的兵马俑才能够减少损伤。所以跪射俑在经历了2000多年的岁月时,依然坚强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人生随遇而安,方为大智慧

生活中,那一些有大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以谦卑圆融为处世态度的原则呢,就好像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后,专心研究兵法,最后才得到了刘邦的重用。

很多时候是外柔内刚才是合理的智慧,发挥方圆之道的内涵核心。

我们低头就是为了追求长远的利益而采取的策略,为了追求更大的成功,面对暂时的困难不得不低头,通过忍耐甚至放弃尊严来保全自己,用平和的心态度过当下的危机,才能更好的发展自我。

昂首挺胸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尊严,而俯首称臣则是为了实现更大的梦想,短暂的低头并不是懦弱,学会韬光养晦才是真正的积极进取。

人生随遇而安,方为大智慧

有一位老者就说:“儒家虽然提倡温良恭俭让,但实质宣扬的也是积极进取的精神,暂时的俯首称臣就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这是更高层级的处事态度与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