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集市买鱼,如果拿鱼回家做,为什么一部分鱼贩就会不卖了?

 ​  时至年节,农村有开始筹备年货了,而大鱼是农村年节必不可少的。但如果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农村集市买鱼,如果拿鱼回家做,有一部分鱼贩为啥就会不卖了?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些农村人的约定俗成的习惯。

在农村集市买鱼,如果拿鱼回家做,为什么一部分鱼贩就会不卖了?

  农村集市上能遇到的商家或者消费者,都是十里八乡离得不远的。说句巧合的话,你买鱼的时候,多问几句,你是哪个村里的人,只要跟你说村名,相信你们村的人和卖鱼村的人,十有八九会有亲戚关系。所以说,农村集市上多是熟人在做买卖,也不会有什么小动作,只是一些细节上鱼贩子会注意。那为什么有一部分的鱼贩子听说客户拿回家宰就不卖了一样。明明客户拿回家宰,省去了卖鱼的功夫,却不愿意卖?那听我来说说缘由吧。

在农村集市买鱼,如果拿鱼回家做,为什么一部分鱼贩就会不卖了?

  农村的鱼贩子在称重的时候,他们家的秤多少在自己心里有一个公平秤。不比现在人们也懒得自己动手“刺鱼”(音同,我们这宰鱼叫做ci 鱼)。所以鱼贩子会把鱼帮忙宰了,然后就是鱼的内脏,鱼鳞鱼鳃一并处理掉,这样鱼的重量一定会少一些。因为是现场刺鱼的,重量少了也是双方都能看到并都能理解的,自然也不会说什么的。但如果,顾客把卖的鱼带回去刺鱼,那么如果重量少多的太多了,就不好解释清楚,如果遇到性子不好的顾客,还会赖在鱼贩子身上。因为不是双方都在场就解释不清楚(有点现在银行取钱,没在柜台点清楚,就不好说明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在农村集市买鱼,如果拿鱼回家做,为什么一部分鱼贩就会不卖了?

  另一个原因也是来买鱼卖鱼的差不多多是十里八村的认识的人。如果不当面刺鱼,后面真遇到个性子不好回来闹事的,这单生意黄了倒没什么。主要是卖鱼的生意的信誉受到了影响,名声不好听了。所以,一部分鱼贩子另可当面刺鱼,也不愿买鱼的带回去。要不就干脆不卖了。

在农村集市买鱼,如果拿鱼回家做,为什么一部分鱼贩就会不卖了?

  鱼并不像猪羊等大型动物,鱼都是买活的,本身也不重,也不能往鱼肚子里塞东西。买卖公平是农村特色,赶集给人的感觉是愉快而舒服的。农村的鱼还很新鲜,现场刺鱼还省去了买鱼回去弄的麻烦,所以,在农村,买鱼的时候,鱼贩子会顺手刺鱼也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而为了避免麻烦,一部分鱼贩子看到顾客买鱼是带回去的,多是就不卖的。听完上面的解释,你是不是也理解淳朴的农村人是怎么处理问题了吧。

在农村集市买鱼,如果拿鱼回家做,为什么一部分鱼贩就会不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