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样把字刻成石碑的?是写在石头上再刻的吗?

江凝5


第一种方法是先把要篆刻的字帖铺在平整的桌面上,然后用尺子和笔,把整个作品按照尺寸和比例画小格。然后再根据要雕刻的石碑的大小,计算出转换的比例在石碑上画出同样数量但大小不同的小格子,然后再把字迹按照比例,一点点的腾挪到石碑上,最后开始篆刻。这种方法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涉及到数学方面的知识,而且在腾挪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所以对石匠的耐心和手上功夫的把控有很高的要求。

第二种方法叫做“熏灯影”法。写好字帖后,用刀把这些字一个个的挖下来,然后把去掉字的纸铺在石碑上,用油灯的烟来熏。油灯的烟很黑,很快就会在石碑上将缺失的字一点不差的留下来,这样就保证了熏出来的字迹和写出来的完全相同,即便石匠不识字,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做到篆刻出来的字和原笔迹完全吻合。同时通过调节油灯或者蜡烛与去掉字的字帖、石碑间的距离,还能实现熏出来的字有放大或者缩小的效果,以适应在不同大小的石碑上刻字的要求。这种技巧非常巧妙,即便是在今天,很多地方仍然在沿用。


超级可爱菌


古代书法家写了碑文怎么刻在碑上的?

  这个问题得先把“写碑文”分两类来回答。第一类是碑文写在碑上(即书丹)再刻。第二类是写在纸上或者其他东西上(比如布上、绢丝上)再刻。先说第一类,直接写在碑上,比较讲究的都用朱砂书写,所以古称书丹。很多古代碑刻落款都有“书丹”者、“镌刻”者、“勾勒”者姓名,就是这个意思。其中书丹就是指碑文书写者。古代书法家写在碑上的比较多,因为这样对刻碑者比较方便,节省很多工序,刻工可以按照字迹直接刻,也避免了刻工勾勒(勾勒第二类后面再讲)上石时的字迹变形。有经验的刻工一般在刻制书丹碑刻时会把字迹留一线,以便最后整体修正时调整。避免一次刻好时因为不是一天刻成的,造成笔画粗细不匀。

第二类,写在纸上。这个需要刻工先勾勒上石,再刻。有些有专门的人勾勒上石。比如《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落款就有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这个就是说诸葛神力负责把纸上的字描在石头上,由朱静藏刻字。具体怎么“勒石”“勾勒”,古代因为没有复写纸,一般都是用朱砂粉撒在碑石石面上,然后把写好的字铺上去,定位好以后就开始双勾字迹,全部勾勒完以后把作品拿起来,再把朱砂粉轻轻扫干净,因为描过的地方把朱砂颜料压在了石面上,所以字迹的双勾清晰可见。至于具体怎么保护原作,碑石的处理等等那就很专业了。在这里也说不完。就带过了!


飘0020


在日本某书道馆看到

中国古人刻碑的未成品

字写在碑石上

刻好有一半

过去几百年了

字迹依然清晰森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