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一世英名,为何死后惨遭暴晒?

阿斌的生活VLOG


汉武帝用了53年时间,终于将自己的茂陵修建成功,并装满了奇珍异宝。但这些珍宝也引起了盗墓者的觊觎,汉武帝的尸体遭遇可想而知。汉代曾有吕后尸体被侮辱的记载,汉武帝是遗体,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



汉武帝继位的第二年,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寝,前后共计五十三年,最终才修建完毕。这期间,天下赋税的三分之一,都被汉武帝用来修建陵寝以及购买陪葬宝物,最后到汉武帝下葬的时候,庞大的地宫之中已经被各种奇珍异宝堆满了,再也放不下其他东西(不复容物),可见其陪葬品之丰。

究竟汉武帝的陪葬品中有什么,现在我们已经不知其详,但相关的记载却透漏出些许端倪。一个是金缕玉匣。据说汉武帝入殓之时,其所穿金缕玉衣如同一个匣子,上面皆镂空出蛟龙、飞凤、鱼鳞的形状,全长1.88米,大小玉片就有将近2500片,全部用金线穿在一起,比起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价值高出许多,世人称之为“蛟龙玉匣”。

二是部分陪葬品。据说汉武帝驾崩后,霍光主导朝政,不仅把很多的金银财宝给汉武帝陪葬,还把众多的鸟、兽、鳖、牛、马、虎、豹等活着的动物也送进了茂陵。


汉武帝生前,曾经迁徙天下富户到茂陵附近,一边打击这些豪强,一边让他们为自己守陵。但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茂陵这个地下宝库,就成功地引起了贼的惦记。

历史记载,茂陵曾数次被盗。

茂陵第一次被盗,是在被盗是在汉昭帝始元三年,距离汉武帝之死仅仅三年。当时有人在扶风买到了两件宝物,分别是一只玉箱和一把玉仗,这都是汉武帝生前最喜欢的珍宝,死后也跟着他埋入了地宫。两件宝物的面世,意味着已经有盗墓贼进入了茂陵。

茂陵第二次被盗,是又过了二十年后的汉宣帝元康二年。这一年有个名为李友的底层官员,在上党抱犊山(山西长治)采药的时候,在山石的缝隙里,发现了一个金箱子,里面有各种书籍三十卷。后来经过朝廷考证,这些经书都是汉武帝平常喜欢读的书,死后也被陪葬进了茂陵。这同样证明有人进入了茂陵。


茂陵第三次被盗是在公元25年9月,赤眉军分为十三营,共三十万人,攻入长安后为了解决军费问题,开始对汉陵墓大肆挖掘,其中就包括茂陵。据说他们打开茂陵地宫后,蜂拥而入去搬汉武帝的陪葬品,结果连续搬了几十天,地宫中的陪葬品也仅搬走了一小半。

茂陵第四次被盗发生在东汉末年。据说董卓派吕布去挖汉武帝的陵墓,给他的孙女找药方。董卓的孙女名为董白,天生是个哑巴,董卓听说茂陵里面有专门治疗哑病的药方,所以派董卓去盗墓。但这只是个传说,董卓盗墓的目的,估计还是各种令人垂涎的宝物。

茂陵第五次被盗是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后,也到处挖坟掘墓,在此期间茂陵再次遭了毒手,又有大批的宝物被盗。

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这些盗墓行为中,并没有关于汉武帝遗体的记载,但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汉武帝遗体必遭损毁的结论。

首先,在西汉还没有灭亡时发生的两次盗墓,汉武帝的遗体不可能受到损害,毕竟其威严仍在,而且天下的主人还姓刘,盗墓者偷点东西还说得过去,如果侮辱了汉武帝的遗体,可能他们还没这个胆量。



其次,在当年赤眉军攻打长安时,不仅一把火烧了皇宫,更“发掘诸陵,取其宝物”。更过分的是,在他们挖掘吕后陵寝时,发现吕后的尸体栩栩如生,居然邪念大发侮辱了尸体。以赤眉军这个德行,汉武帝的尸体也难免被弃之荒野。

最后,即便汉武帝的尸体逃过了赤眉军的毒手,吕布和黄巢也不是什么好货色,不可能在盗墓之后还恭恭敬敬地掩埋汉武帝的尸体,最大可能就是同样是弃之不顾。

所以,汉武帝的遗体很可能已经不知所踪了。


李飞叨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汉武帝是一代雄才大略的皇帝,可惜他生前风光、死后的墓葬却被挖空,而董卓并不是为了金银珠宝,而是在寻找制药的秘方。


董卓是为了自己孙女,因为自己的孙女是哑巴,以为汉武帝陵墓有仙丹妙药可以治愈她孙女,董卓这个孙女,名叫董白。此女长得花容月貌,且生性乖巧,甚得董卓喜爱,被视为掌上明珠。

董卓从小就是一个喜欢练武,力气很大的人。然后趁着黄金起义开始了他称王的征途。后来皇宫里面发生政变,整个皇宫群龙无首,这个时候董卓就想着夺取政权了。


董卓渐渐掌握了大权,不过董卓这个人,生性狠辣,烧杀抢掠什么事情都做过,这也为后来暴晒汉武帝的尸体埋下了伏笔。

董卓的孙女白,此女长得花容月貌,且生性乖巧,甚得董卓喜爱,被视为掌上明珠。但可惜的是,这董白是个哑巴。


为此,董卓十分忧虑,曾广延天下名医为之医治,均未见效。后来,董卓听手下大臣说,汉武帝刘彻一生敬神寻仙,熬炼仙药,其陵中也许会有专治哑巴的灵丹妙药。便令吕布去寻找。

不过可惜的是搬空了金银珠宝也还是没有找到要,但是找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董卓也不明白什不意思,大臣们战战兢兢不敢说,董卓十分生气,有个大臣说,千里草合起来是董,十日卜合起来是卓,这是在咒您不得生。

董卓的暴躁型格完全不能容忍这种说法,想要撕碎那卷纸,但那娟纸十分坚韧不好撕,董卓更加生气,把大臣们骂了一通,并令人把汉武帝的尸体翻出来暴晒。


江水趣谈



汉武帝一点也不英明。他刚愎自用,昏庸残暴,好大喜功。

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张汤,重立汉文帝时已经废除的诽谤之法,夷族连坐之法,告奸之法。张汤立法,是中国法治史,乃至华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倒退。

汉武帝与张汤谋划发行白鹿皮币。与颜异商议。颜异认为不妥。并未骂天子。法家酷吏张汤认为颜异欲骂天子,不言而入腹。便以腹诽罪处死颜回十世孙,儒家大师颜异。

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张汤、杜周,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把群臣屠戮殆尽。

汉武帝指使法家酷吏江充、太监苏文。以巫蛊之祸诬陷太子。致使太子刘据、卫皇后、阳石公主被灭门。皇族被屠戮殆尽。

汉武帝倾尽天下之财寻仙求长生,指使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杨朱学派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是大汉帝国的鼎盛时期,大汉帝国以统一、繁荣、强大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有感于自己的丰功伟业,要求自己的陵墓像自己的名字一样永载史册,至少不能比秦始皇的陵墓差。

建元二年,汉武帝开始大张旗鼓地兴建自己的陵墓,直到公元前87年死后下葬,为了不打扰他长眠,才算“草草”竣工。

这座陵墓,名为茂陵。前前后后一共修了五十多年,规模宏大,建筑宏伟,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史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相传汉武帝的金镂玉衣、玉箱、玉杖等一并埋在墓中。当时在陵园内还建有祭祀的便殿、寝殿,以及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并派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园,负责浇树、洒扫等差事。

而且在茂陵东南营建了茂陵县城,许多文武大臣、名门豪富为表忠心迁居于此,最多时,人口曾达到27万多人。

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在某些人眼里,这根本不是一座陵墓,而是一座宝藏,因此,吸引了无数盗墓者的注意。

在此后的岁月里,汉武帝的茂陵便一直饱受蹂躏、不得消停。

据说,在汉武帝下葬后的第4个年头,陵墓就被盗墓贼光顾,长安集市上有人在贩卖他的陪葬品。

到了新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之一的赤眉军将茂陵挖开一个大口子,搬走了宝藏的近一半。

东汉末年,董卓命令吕布掘开茂陵,盗取珍宝无数。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件事,有人发现在一块绢布上有12个大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合起来就是一个“董”字,十日卜合起来是一个“卓”字,这分明就是在诅咒董卓,于是,暴怒的董卓命人将汉武帝尸体扔到荒郊野岭暴晒。

汉武帝毕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所以,极有可能是当时有人不满董卓的所作所为,因此趁乱放了这条绢布,试图对董卓发动精神攻击。

再到后来,唐末黄巢、民国军阀孙连仲都曾进入茂陵大肆破坏。

由此看来,汉武帝尸体遭到暴晒,与他的英明神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因为陵墓里的财宝引来太多盗墓贼。而恰逢其中有一次,后人借他的陵墓发挥,诅咒董卓,而董卓素质堪忧,没有职业精神,作为一个盗墓贼,干下盗人祖坟的无耻之事,还不允许别人发发牢骚,说他两句都不行,从而连累到汉武帝被暴尸。


清涟吻鲸


汉武帝刘彻死后被暴尸源于盗墓,实属偶然,和他生前是否英明神武没有任何关系。再进一步说,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实属活该:他糟蹋了一辈子钱,死了也不放过,像陵寝这种死人住的地方他都能花五十多年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修建,《晋书·索綝传》云:“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而且里面“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甚至“不复容物”。这种情况下不被贼惦记才怪,所以,从公元前84年(汉昭帝始元三年)开始,公元25年(汉光武帝建武二年)赤眉军、公元190年(汉献帝初平元年)董卓和881年(唐僖宗中和元年)黄巢,先后光顾茂陵,其中董卓更是因为一纸谶言连刘彻的尸体都扔了出来,题目中的所谓尸体被暴晒可能就是指的这一次。

在这一点上,刘彻一点都不寂寞,历朝历代的皇帝陵寝几乎都没逃得过盗墓贼的魔爪。除了盗墓笔记里面的那种小毛贼,最著名的当属曹操,他为了筹集军饷,设立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专门负责盗墓取财,以为军用。另外一个就是东陵大盗孙殿英,把“我大清”的祖宗十八代都掘了个精光。

在这一点上,最明智也最让人佩服的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成吉思汗,直接让人找不到。另一个是后周太祖郭威,这是一个声名不显的伟大帝王,不仅在位时勤俭节约、体恤民力,死后更如生前。在他临终前,专门嘱咐养子柴荣(后周武帝)一定要薄葬:“陵所务从俭素,应缘山陵役力人匠,并须和雇,不计近远,不得差配百姓。陵寝不须用石柱,费人功,只以砖代之。用瓦棺纸衣……切不得伤他人命。勿修下宫,不要守陵宫人,亦不得用石人石兽。只立一石记子,镌字云:大周天子临晏驾,与嗣帝约,缘平生好俭素,只令著瓦棺纸衣葬。若违此言阴灵不相助。”不仅境界上甩刘彻几条街,而且死后更是得到安宁。




彼岸历史


汉武帝死后惨遭暴晒,与他生前一世英名没啥关系,他死后的一切遭遇完全不受他生前的影响,因为这都是没想到会发生的事儿。


汉武帝的陵墓被称为茂陵,豪华程度堪称当时之最,前前后后一共修了五十多年,规模非常的宏大,墓内所放的陪葬品也是非常的多,且豪华,史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近乎收藏”。如此多的陪葬品,当时就安排了差不多几千人来管理此陵园,不亚于一个正常的宫殿。


如此多的陪葬品,放在古代,特别是在汉末,多路诸侯纷纷崛起的时期,这无疑不是一个陵墓,而成为了一个宝藏库,吸引了无数的盗墓者的注意。

据说东汉末年董卓就安排过人去挖掘茂陵,也传说从茂陵里挖出过一块绢布,上面写着“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古时候,文人们喜欢断字啊,总喜欢琢磨下这是个什么意思,果然没让人失望,最后断出来了这“千里草”就是“董”字,这“十日卜”就是“卓”字(不得不佩服古时候文人这方面的才能啊),这连起来就是在诅咒董卓啊,董卓知道后非常生气啊,一怒之下,就让人将汉武帝的尸体给扔了出来。这才搞出了汉武帝的尸体参操暴晒的原因。


其实,东汉末年,不仅仅是董卓去挖掘过茂陵,曹操也干过这事儿,毕竟当年各路诸侯崛起,养兵需要银子,银子怎么来?挖掘皇陵就是一大来路,毕竟当时的汉朝早就是个傀儡了,自己都活不下去了,还顾得了祖宗们的皇陵,所以,曹操为了筹集银子,也干过盗墓的事情。


只不过曹操比董卓像个人,知道拿银子归拿银子,不去将尸体给扔出来。我估计也正是因为曹操经历了这些,所以,曹操在自己去世时,要求曹丕对他进行薄葬,薄葬就是一切丧事从简,陵墓里也别放什么金银珠宝了,我估计曹操也是怕盗墓则去光顾他的陵墓,不过再怎么宣传薄葬,曹操的墓还是被光顾了。


回到汉武帝这边,所以,汉武帝死后被暴晒,纯粹时偶然,他算不到,所以,更与他生前的一世英名毫无关系。


寒舍阅独


汉武帝一世英名和他死后惨遭暴晒并没有任何关系。当然如果有的话,就是太英明了,把国家治理的太好了,以至于有足够的资本和财富为自己修建陵墓,以至于遭受死后沉尸荒野。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帝王,汉武帝在位期间不仅国力达到全盛,就连疆域也进一步扩大,对匈奴的追击,对边疆的巩固,让西汉有了和平发展的稳定环境。而对内推行多项改革,重用贤臣,使经济得到恢复。以至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为人们推崇的对象。

但是像所有帝王一样,汉武帝也有自己的毛病,或许是功勋太多,或许是能力太强,这些开疆扩土的帝王们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长生不老,而自己的王国能够万岁安宁。所以,求仙访道,妄想长生成为他们的共同愿望。而在死后将自己的王朝带到另一个世界,在往生享受人间的富贵成为他们最终的选择。

汉武帝在位期间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为的就是像始皇帝一样长生不老,统治永存。可惜的是,在他死后陵墓还没修好,最终不得不草草下葬。但是仍旧有大量的财宝陪葬,而他的茂陵也成为了后世盗墓的终极目的。

终于在东汉时期,奸臣董卓又一次盗墓之时发现了一个谶语。说什么“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句话合起来就是董卓不得好死的意思吧,显然,汉武帝陵墓的修建者并没有这个先见之明或者预言能力。这分明是不满董卓暴政的人提前做好的手脚,跟陈胜在鱼肚里藏纸条大概一个意思。但是董卓当时是不知道这个原因的,估计也不想知道,于是大脑之下下令把汉武帝尸体扔出棺外,最终落个暴尸的结局。


上观英超


个人分析汉武帝死后遭受暴晒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 汉武帝生前功绩卓著,国家富裕他变效仿起了秦始皇给自己做生后事,就是修建了奢华的陵墓!这为他死后遭暴晒做了引子~

二 他不但效仿曾经的皇帝修陵墓还有一个皇帝们都向往的,就是修仙长生不老,这个又为他遭暴晒做了铺垫~

三 恰巧挖他坟墓的董卓有个女儿,而且这个女儿还是个哑巴,董卓很宠爱这个女儿,一心想治好女儿的病,想到了求仙的汉武帝陵墓奇珍异宝,珍奇药房肯定能治好女儿,所以派人把陵墓搜了个边,包括他的尸体

四 翻遍了汉武帝的尸体也没找到灵丹妙药,而是找到一张纸,上面写了诅咒董卓的话,董卓一气之下就命人把他的尸体拉出来暴晒了

以上就是他死后为什么会被暴晒,总结一下就是皇帝的通病,有功绩也有暴行,让后人对其有了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有了行动,所以才引出了后面的下场。


晟Mrs


前世欠的债,后世一定要还的,不管是谁,不论怎样牛逼恶毒霸道,伤害太重,杀伐太重,欠命太多,天必找,算其帐。


东来阁公爷


我们知道,汉武帝刘彻,堪称千古一帝,在一定程度讲甚至可以跟秦始皇相媲美。在它的执政期间看来击败匈奴,远征大宛。降服西域。收复越南,吞并高丽。等一件件波澜壮阔的壮举。

为什么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指点江山。为什么在他死后却受到了董卓如此令人发指的待遇?

在汉武帝死后。他的陵墓遭到了很多人的挖掘破坏,各路摸金校尉以及一起义军疯狂地对汉武帝陵墓的宝藏进行盗取,几万个人搬了几个月,也没有把其中的宝藏搬完。真正的浩劫是在东汉末年,鄙视刘姓,皇权旁落。董卓老贼粉墨登场。据说他有因为一块白布,竟然把汉武帝的尸体拉出来暴晒。

根据史料记载,在汉武帝刘彻仅仅2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动用劳工几万人大兴土木的修建自己的茂陵。直到他公元前87年死的时候,整整修筑了50多年。茂陵的规模虽然比不上秦始皇陵,但是也是远高于一般的帝王的。史料记载基内有“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yì)藏之”

当时为了更好的管理和祭祀甚至直接在茂陵的边上,新建了一个县城我的文武百官文人墨客都前来居住。仅仅负责茂陵管理的人就多达5000多人。

到了300年后的董卓时期,为了获取汉武帝陵墓的宝藏。董卓更是直接命令吕布在,光天化日之下,对茂陵进行大规模盗掘。

正在吕布带着大队士兵,大肆毁坏文物寻找宝藏的时候。一个士兵突然发现一张绢纸,欣喜若狂地把它交给吕布。你不拿过来一看,发现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12个大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吕布乃是一介匹夫。看到这12个字,但却不明白他到底什么意思。于是他以为上面写着长生不老的药方。便兴冲冲的把它交给董卓。董卓一看气不打,一出来,当场把纸撕了个粉碎。原来这千里草,合起来是一个‘董’字,十日卜合起来,是一个‘卓’字,这句话是诅咒董卓不得好死。

董卓可谓是怒发冲冠,几乎要气晕过去。于是他下令,把汉武帝的尸体从棺材里拉出来,放在外面暴晒。

可怜汉武帝一世英名。死后竟然遭到这般荒唐的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