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臨終下令38名妃嬪殉葬,其中包括貴妃,為何張美人倖免?

邏輯文史游


在古代的時候,伴隨帝王的去世、駕崩,通常都會有一群妃嬪伴隨著其踏入漫漫黃泉路。在秦漢以後,活人的陪葬制度開始相對的減弱,可是在明初之後,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後,又開始好像有了“興起”的跡象。

在朱元璋駕崩時,朱允炆就按照皇爺爺之前所叮囑的那樣,為其認認真真準備了由活人陪葬的白事,當中的名單涉及了很多的妃嬪,當中有的是生過孩子的(因為得罪了當朝的人或太監被列入名單),但大多數是沒有為皇家生過子嗣的女人。

可以說在這場陪葬的風波中,涉及進去的妃嬪眾多,可朱元璋在自己生前唯一對其眾妃嬪有所眷顧,並特別照顧的就只有張美人一人了。

其實張美人在後來之所以能夠得到朱元璋的眷戀,這離不開其小女兒寶慶功勞。據說這位公主是張美人在朱元璋67歲高齡的時候生下的,是朱元璋的老來子。就按照咱們中國人的傳統來說,一個高齡的父親對自己的這個老來子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偏愛。朱元璋雖然是一個皇帝,但也是一個父親,所以他對自己的這個好不容易得到的小女兒尤為的喜歡,時不時的帶她到這裡,到那裡玩,真實把她含在嘴裡怕化了,放在手裡怕碎了。

寶慶公主可能也是張美人教育的好,所以對於自己這位年邁的父親尤為的孝順,動不動就將自己身上好吃的遞給朱元璋,也不管這麼一大把年紀的父親是不是愛吃她手裡的東西,但朱元璋每次見到她這樣的一個舉動,也是不以為然,不僅將小女兒給其的糕點吃的精光,還常常帶著寶慶公主遊山玩水。

在朱元璋在其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的時候,心情是一天比一天的煩悶,可好在有寶慶公主在身邊陪伴,才使得其這段時間的心情變得還算是開朗和明媚。在我看來,曾經坐擁江山,君臨天下的他,都比不上此時帶著孩子,含笑弄子的愉悅。

據說在朱元璋重病臥床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小女兒如此傷心難過,其的心裡便不知覺的暗暗顫抖,眼淚也是止不住的往自己的肚子裡倒。就在這時,他的小女兒突然的跑上前來懟朱元璋說“父皇一定會好起來的,你要好好休息”,

朱元璋在聽到如此稚嫩的聲音後 只是呵呵一笑,對自己這位可愛的女兒小聲又慈祥的說:“如果父皇好不起來怎麼辦?”誰知道朱元璋的這席話深深的觸碰到了小公主柔軟且純潔的內心,當時就抱著父皇的胳膊憋著哭腔說道“父皇一定會好起來的“並且重複了多遍。

在聽到小女兒稚嫩的聲音後,朱元璋便想起了自己的以前,想起了自己無父無母時過的日子,於是便在心中暗暗想到“自己不是一個好父親,所以在自己死後,不能讓自己的女兒也沒有娘”,正是有著這樣一份的考慮,這才使得朱元璋在後來強調張美人不用予以陪葬,其實朱元璋考慮的是寶慶公主的感受。

綜上所述,朱元璋之所以在後來赦免了張美人的陪葬,其實是一種對自己小女兒的憐憫,因為其在晚年的時候看到了女兒的可憐和可愛,所以不想讓自己的童年陰影再發生到自己的後代、女兒身上,出於這樣的憐惜,才使得張美人在後來得以倖免和朱元璋一起步入地下,所以我們就結合以上的看法來看,其實朱元璋的這一舉措是為了保護寶慶公主的童年,從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寶慶公主的童真。


木劍溫不勝


女人對於朱元璋來說,只不過是一個解決生理及生育的工具。因此,朱元璋對待女人很矛盾,既愛又恨,更多的還是薄情寡義。

朱元璋在攻取婺州(今浙江金華)的時候,就曾經得到過一位才色俱佳的美女,這可能是他起兵以來第一次意外的收穫。所以,朱元璋春風滿面,可謂是心花怒放,對才女愛不釋手。可是沒過幾天,朱元璋就把該女子殺了,理由是成大事的人要控制自己的慾望,不殺此女子不足已起到警示的作用,於是犧牲才女,成就自己。朱元璋心思之縝密、之冷酷無情,可見一斑。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按理說朱元璋應該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但是見了美色還是沒有控制住自己。鄱陽湖之戰,朱元璋徹底消滅陳友諒,此時朱元璋又有了想法,因為陳友諒是漢王呀!不用說坐擁後宮佳麗無數,如果放任自流不就成了暴殄天物了嗎?於是朱元璋親自挑選,將姿色過人的漢王妃嬪都收入自己囊中。可是沒多久,朱元璋有點吃不消了,於是又把這些女人統統處理掉。不過,這次除了影響事業外,又多了一條強佔對手女人不厚道的理由。

朱元璋稱帝之後,後宮的女人也不少,除馬皇后外,光是有編制的妃嬪就有二十多位。這些女人先後為朱元璋生下26個兒子、16個女兒。朱元璋對後宮的女人很苛刻,規定平時生活所需物品統一到指定部門領取,既不能冒領,也不能多領,否則就有性命之虞。朱元璋還要求她們每人抄寫一本《女戒》,時時刻刻做到謹言慎行,恪守婦道。朱元璋在67歲高齡的時候,美人張玄妙還為他生了一個女兒,也就是朱元璋的第十六女寶慶公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臨死前下詔賜後宮38位妃嬪殉葬。原本張美人也在殉葬名單之中,但是朱元璋最終豁免了張美人。那麼,為什麼張美人能夠倖免了呢?原因就是小女兒寶慶公主救了她一命。

朱元璋大限將至,心裡很難受,尤其每天看著自己那些花枝招展的妃嬪們頗多感慨。她們還有大把的青春年華,而自己卻要孤獨的離開這個美好的世界。朱元璋本身就很迷信,於是產生了讓她們陪自己到另一個世界“生活”的想法。而在朱元璋病重期間,年輕漂亮的張美人負責照顧朱元璋的生活起居,當時寶慶公主年方四歲,所以經常帶在身邊。這樣一來,朱元璋就能經常見到這個小女兒。


小孩子聰明伶俐,一來二去,父女倆就熟悉起來。後來,小女兒一有空閒就跑到朱元璋跟前,陪著朱元璋說說話、解解悶兒。此時天真無邪的小女兒並不知道父親將不久於人世,只是一味的安慰父親安心休息,早日康復。因此,小女兒的陪伴竟然成了朱元璋一生最快樂的時光。朱元璋雖然做不到“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但是他很明白一個四歲的孩子失去母親意味著什麼,無論在心靈及成長上都會造成無法預料的傷害。因此,朱元璋最終決定,將張美人的名字從殯葬的名單中去除。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說到張美人,那就必須說到她與朱元璋的女兒——寶慶公主。

寶慶公主是朱元璋的最後一個子女,她出生時候,朱元璋已經六十六歲高齡的人了,在古代女兒地位並不高,但是寶慶公主卻非常討朱元璋喜歡。

朱元璋本不關心這個女兒,可晚年的朱元璋,兒子全部派出去鎮守天下了,甚至自己最喜歡的兒子也已經死去了,對於女兒來說,此時寶慶公主最小的姐姐也已經出嫁,宮中唯一能夠陪伴自己的兒女,只有寶慶公主了。

朱元璋的寶慶公主,從小聰明伶俐、善解人意,這樣的寶慶公主,朱元璋不喜歡都不行了。

更重要的是,寶慶公主給了晚年的朱元璋最後的親情感,在自己生病的時候,寶慶公主到朱元璋的身邊,說到:“父皇,您要好好休息,第二天就可以好了,因為我生病的時候,母親大人就說,好好休息,睡一覺第二天就好了,第二天醒來的時候我就沒事了”。

這樣的話讓朱元璋倍感欣慰,躺在病床上的朱元璋,看著自己的女兒,心中也是感慨萬千,而這一次的朱元璋,躺在床上再也沒有起來。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朱元璋駕崩。

朱元璋留給後宮的遺詔中,後宮三十八位嬪妃以及曾經侍寢的宮女一律賜死殉葬,但念寶慶公主年幼,因此特留其母張美人養育。

這就是朱元璋給出的張美人沒有殉葬的原因,可能朱元璋也不願看到自己沒有長大成人的女兒,一時間失去雙親吧。

但作為統治者的朱元璋,我認為他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朱元璋讓自己的嬪妃殉葬,完全有可能是害怕自己後宮的嬪妃,干涉朝政,或者與自己在外的藩王兒子勾結,從而對國家造成影響。

因為朱允炆尚年輕,並且為人忠厚,如果因為自己後宮之事,給自己的大明江山帶來影響,這肯定是不允許的,所以讓自己後宮殉葬,完全有可能是為了穩定朱允炆的政權。

張美人,所生的是女兒,才僅僅四歲,對於朱允炆來說,構不成任何的威脅,即便是女兒長大了,那此時的朱允炆也已經當政十幾年,不會有政權不穩的現象。

之後的張美人,也並沒有什麼記載,看來也是安穩度過餘生,至於寶慶公主,長大後的她性情純淑,也深得自己哥哥朱棣的喜愛,朱棣也親自為她選取駙馬,併為其制辦豐厚的嫁妝。


歷史文武君


殉葬就是用活人給死者陪葬,是一項非常殘忍的制度。

殉葬制度發起於原始氏族社會,在商、周這種現象比較常見,大多為王公貴族陪葬。權貴們生前有人服侍,死後也同樣需要各種服務人員。秦始皇去世後,胡亥就曾發佈命令:

“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

這次殉葬人員的具體數量不得而知,只是後宮中沒有兒子的都要陪葬,大量的妃嬪因此而死。殉葬制度在歷史的長河中斷斷續續,直到明代,又被朱元璋繼承了。

史料記載:

“孝陵四十妃嬪,惟二妃葬陵之東西,餘俱從葬。”

朱元璋去世後,遺詔宣佈三十八位嬪妃殉葬,只有張美人倖免於難。美人是嬪妃的稱號,除了美人,還有婕妤、才人、選侍等等。最高級別是皇后,美人屬於級別較低的妃嬪,那麼為何只有張美人免於殉葬?

洪武二十八年,張美人為朱元璋生下最小的一個女兒,寶慶公主。朱元璋去世的時候,寶慶公主才三歲,這麼小的孩子可能還無法表現出什麼天賦。也許是寶慶公主的一個笑臉或一聲啼哭,讓朱元璋生前動了惻隱之心。

主要原因應還是孩子太小需要母親照顧,隨即張美人才獲得新生。母憑子貴,後宮的妃嬪大多以生兒子為榮,這皇子的待遇比公主要強很多,最起碼是個親王,母親也會因此提升待遇。好運的張美人雖然沒有生出兒子,但在關鍵時刻生下了寶慶公主,保住了性命。

寶慶公主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兒,成祖靖難繼位後,對待這個小妹妹也極好,不僅讓徐皇后親自撫養,還為其婚事準備了厚禮。寶慶公主最後嫁給了千戶侯趙輝,朱棣的嫁妝異常豐厚,趙輝因此也成為皇親國戚。為了表示重視,寶慶公主出嫁那天,是由朱高熾親自送入官邸,以顯示尊貴。

富貴的外表下,寶慶公主的婚後生活卻頗為不幸,寶慶公主生性乖巧賢淑,但趙輝的妻妾就有一百多人。況且趙輝還喜歡奢侈聲色,宣德八年,寶慶公主就去世了,年僅四十歲。趙輝則一直活到了九十歲,享了六十年富貴,可謂時也運也命也。

明代的殉葬由朱元璋開啟,但並沒有到此為止,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征途中走完了一生。在朱棣生前並沒有明確要求殉葬,不過按照祖制,也就是朱元璋的傳統,殉葬仍舊被執行了,據記載:

“至太宗長陵,則十六妃具殉矣。”

為朱棣殉葬的有十六個妃嬪,殉葬的那天,先讓這些妃子們吃頓豐盛的飯菜,估計到這個時候誰都難以下嚥。接著宦官把他們帶入準備好的房間,裡面已經擺置好了小木床。此時房內哭聲一片,也無可奈何,手無縛雞之力的嬪妃,被強迫站到小木床之上,將頭身進繩套之內,一旁的宦官撤掉木床,妃嬪便香消玉殞了。

嬪妃們可能沒有做過任何傷天害理的事,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去,殉葬制度的血腥、暴戾可見一斑。

仁厚的仁宗、精明的宣宗也沒有取締這一暴行,直到明英宗朱祁鎮即位:

“己巳,大漸,遺詔罷宮妃殉葬。”

至此殉葬制度終於被廢除,朱祁鎮糊塗半生,還是在死前做了一件對的事,挽救了無辜的妃嬪們,也讓其在後世的評價中多了一絲亮色。

出於惻隱之心,朱元璋饒過張美人一死,而明代的殉葬祖制是由朱元璋開啟的,那麼為何朱元璋要採取這一殘酷制度?

朱元璋為了子孫的天下安危,不僅殺掉了數不盡的功臣和官員,還制定了詳細的規章制度,他想讓子孫們以此執行,就可以保證國家萬世長存。想法很好,執行則很難,隨著時間推移,明代皇帝們也逐漸不把祖訓放在心裡。朱元璋曾嚴令禁止宦官干政,然而明代卻成為宦官最強大的王朝之一,例如王振、魏忠賢等等,都是禍國殃民的奸佞之輩。

史料記載:

“凡吾平日持身之道,無優伶進狎之失,無酣歌夜飲之歡;正宮無自縱之權,妃嬪無寵恣之專幸。朕以乾清宮為正寢,后妃宮院各有其所,每夕進御有序。”

朱元璋曾在祖訓中要求後世皇帝,要潔身自好,不能縱情飲酒歡愉,嬪妃不能專寵,後宮要有嚴格規定,妃嬪要分配好住所,每天行事有序。朱元璋出生布衣,對官員幾乎沒有任何信任感,而除了馬皇后,他也不在乎後宮的妃嬪,大多隻當作生育的工具罷了。

朱元璋也曾對大臣說過:

“正家之道,始於謹夫婦。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俾預政事。至於嬪嬙之屬,不過備職事,侍巾櫛。恩寵或過,則驕恣犯分,上下失序。歷代宮闈,政由內出,鮮不為禍。”

后妃母儀天下的同時,也可能會干預政事,況且還有外戚干政的先例,很多政變,都是由內患引起,要引以為戒。朱元璋做事都有其強烈的動機,他也許有暴力傾向,卻並非殺人狂,他之所以要嚴格要求妃嬪,並以身作責,就是害怕由內宮禍事,敗壞了江山社稷。

繼承殉葬不一定是朱元璋想幹的,他只是不放心身邊的妃嬪。朱標已經離他而去,朱允炆很年輕,經驗不足,為了幫助孫子剷除未知的威脅,朱元璋選擇了殺戮,在他死亡的同時也帶走了幾十條無辜的性命。

想得多看得遠的朱元璋也無法預測未來,他以為他江山能萬世不朽,而在去世後不久後,朱棣就起兵造反,朱元璋在天有靈,估計也會後悔不已。為江山社稷著想,這可能就是朱元璋開啟殉葬的原因。

太祖、成祖把殉葬確立下來,下任皇帝也就繼續執行了,在英宗廢除殉葬之前,皇帝們也只是奉祖訓操作,妃嬪們成了犧牲對象。明代後期的妃嬪也並非那麼乖巧可愛,小萬曆繼位後需要李太后的扶持,梃擊案、紅丸案也跟鄭貴妃有關,魏忠賢的對食客氏陰狠毒辣,內宮干政也不可避免。

朱元璋以為他能幫子孫處理好一切,事實則是他什麼都沒有處理好,當然他也無法保證帝國的未來。殉葬讓珍貴的生命白白犧牲,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任何效果,之後的皇帝只能靠他們自己的本事來解決問題,遵守祖訓也就變得可有可無。

當一個人突然從一貧如洗,到掌握絕對的權力後,他往往會把這項權力發揮到極致,或許重啟殉葬制度,這也是朱元璋掌權後,發洩的一種方式吧!

而題目中問的張美人被赦免,或許那是朱元璋臨終前,心中尚存的那一點善吧。


楊角風發作


這有母以子貴的意思,全因老朱生前喜歡寶慶公主,而寶慶公主是張貴妃的親女,所以,對張美人網開一面了,寶慶是老朱接近耄耋之年(68歲)才生下的女兒,所有孩子中她最小,按年齡當屬爺孫輩,人說“隔代親”,我認為人類真存在這現象,大概在心理上,老朱當寶慶是孫女了。



正如康熙65歲誕下了十公主,也是他最小的孩子,康熙愛之入了骨髓,老爺子生氣誰也哄不好,但只要十公主來了,並對老爸耳語兩句,老爺子馬上嬉笑顏開,煩惱全無;老朱與之類似,這寶慶公主也成了他的命。

況且,寶慶公主頭腦靈活,思維敏捷,聰明伶俐! 老朱臥病不起時,寶慶隨張貴妃來探望病情,天真無邪的小寶慶看到父親憔悴的面容,痛苦的模樣,異常擔心。

沒任何人暗示,便“連哄帶騙”地對老朱講:“不怕,睡一覺就好了”,這時小公主年僅八歲,如此善良真誠,對自己關懷備至,鐵石心腸的老朱縱使在伏屍百萬、流血成河的戰場也沒流下一滴淚水,但此時,老態龍鍾的他,竟艱難地綻開笑臉,淚光點點!

他想到自己一旦駕崩,張美人陪葬後,活潑可愛的小女兒就成了孤兒,以後沒有人來照顧她了,此時,這個時候,老朱便暗自決定留下張貴妃!所以,張貴妃的命,是 女兒的一句話救下來的!而其他環肥燕瘦、奼紫嫣紅的妃嬪卻都隨老朱離世而一命嗚呼了,真叫人痛心疾首,扼腕嘆息。


希望星晨58298869


明朝的皇帝都有個通病,喜怒無常,朱元璋也是,死前的遺詔要求要行簡葬,但私下又要自己妃嬪們全部殉葬,《明史·后妃傳》記載:伺寢宮人盡數殉葬,沒有具體人數,只要侍寢過的妃嬪宮女都陪葬,在《明朝小史》給出了數據,殉葬者有46名妃嬪、10多名侍寢宮女,其中38人集中在一塊處理的。

圖為朱元璋次子朱樉,封秦王,他死時其王妃殉葬。

人殉,這個野蠻的陋俗早在秦始皇時期就被廢除了,但皇權專制的社會,各朝代鮮有出現,元朝時中華文化殆盡,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恢復了很多漢人古制,有好的有壞的,人殉,這個在蒙元盛行的遺風,這個幾乎在中華大地消失的惡制被朱元璋撿起來了,《明史》早在兒子朱樉死時,朱元璋就下令他王妃殉葬,後來的成祖、宣宗、下面的藩王都有案例出現。

據說朱元璋殉葬妃嬪宮女的埋骨地在明孝陵的西邊,也就是今天的植物園內。

不過朱元璋殉葬的妃嬪宮女們,有個女的倖免於難,也是朱元璋死後唯一得以善終的女人,她叫張美人,本名張玄妙,沒有背景,美人的等級也十分低下,就是因為她在朱元璋近70歲了給生了個女兒,也就是朱元璋最小的寶慶公主,朱元璋臨危時才3歲,看其母子可憐,也許觸動了朱元璋心絃,特許留下其母張美人,將之妥為養育。

圖為寶慶公主墓,在其旁邊有駙馬劉輝之墓。

張玄妙以後的身世已不可考,而寶慶公主身世很詳細,她長到8歲時朱棣登基為皇帝,特令徐皇后照顧這位妹妹,徐皇后也視如已出,19歲時嫁給將領趙輝,此人是開國功臣趙和的兒子,趙和早年徵越南時戰死,朱棣賜下了很多嫁妝,送婚人是太子朱高熾,寶慶公主在宣德8年去世,活了39歲。


圖文繪歷史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封建思想的盛行,讓古人想出了一個給死人陪葬的陋俗,這讓有很多朝代的皇帝都歡喜不已啊,死了之後都要下令讓自己心愛的妃子陪葬,現在可以說這種做法是非常殘忍和沒人性的。但是唐宋之後,這種慘絕人寰的做法逐漸不在盛行,但是到了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比較迷信,又非常多疑,總覺得天下所有人都隨時要背叛他一樣,尤其自己心愛的女人,所以就在公元1398年6月,明太祖朱元璋病逝前,他就把陪葬的想法寫在遺詔上:“內宮中所有嬪妃,以及曾經侍寢過自己的宮女,一律賜死殉葬。據記載被朱元璋下令陪葬的女人有38人之多啊。可見封建社會的帝王是多麼的無情和殘忍啊。但是在這些要陪葬的女人中,卻有一個倖免於難啊,誰呢?她就是張美人,寶慶主公的生母。看過電視劇《朱元璋》的都知道,朱元璋老來得女,這讓他晚年變得很快樂,心情也很好。 再加上這個寶慶主公雖然小,但非常懂事,也很會說話,在朱元璋積勞成疾,臥床不起的期間,就經常過來陪她的父皇說說話、談談心。讓朱元璋甚是欣慰,張美人晚年又對朱元璋照顧有家, 再加上寶慶主公還小,朱元璋也覺得沒有母愛可不行啊,所以朱元璋就心軟了,看在寶慶主公的面上就不要張美人陪葬了。可見有一個懂事的孩子是多麼的重要。



勇哥講生活


作為皇帝的女人,深宮中大都以母憑子貴為生存法則,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在布衣皇帝朱元璋駕崩時,有一位張美人卻母憑女貴,倖免於難,那麼朱元璋臨死前下令所有嬪妃殉葬,貴妃都不例外,為何獨留張美人呢?

朱元璋從小地位卑微,吃盡了人間的苦,歷經15年的謀劃殺伐征戰,終於過上了錦衣玉食人上人的生活,死了還想把生前的榮光帶入陰曹地府,於是臨終又造了一次孽,把中斷了一千多年的人殉制復活,讓生前服侍他的嬪妃跟隨他一起去地下,再續他們的姻緣。

於是朱元璋留下最後一道遺旨:所有嬪妃都要跟棺梓一起走,到天界去陪伴朕。殉葬宮人的父兄重重賞賜,官升三級,輩輩世襲。寶慶公主尚且年幼,其母張美人留下照顧公主!這張美人就這樣成了唯一的一個倖存嬪妃。有書君認為有以下原因:

一、朱元璋舔犢情深,想給女兒寶慶公主家的溫暖。

朱元璋雖然心狠手辣,但對自己的子女卻是溫情脈脈的,何況這寶慶公主可是他遲暮之年六十八歲才生下的寶貝,這晚年得此萌寶,承歡膝下,堅冰般的心也慢慢地融化了。

朱元璋離世之前的日子,後宮嬪妃大多以探病之名行打探之實,鮮有人真心以待。

曾有翁妃、淑妃前來侍奉湯藥,朱元璋顫顫巍巍地拉著兩位愛妃的纖纖玉手,上氣不接下氣地問道:“愛妃,願意……天長地久的和朕在一起嗎?”

“願意,當然願意!”兩愛妃異口同聲。朱元璋長出一口氣:“真是朕的好愛妃,那朕,朕成雙你們,賜白練兩條。”兩愛妃聞聽,臉色發白,昏倒在地。隨後只能遵旨自縊。

朱元璋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下了最後一道遺旨“責妃殉葬”。

其後張玄妙張美人懷抱三歲的蹣跚學步的安慶公主前來看望朱元璋,懇請隨皇帝一起歸天,永遠侍奉左右。朱元璋聽得耳邊一幼嫩的孩兒說道:“父皇,你醒醒,和孩兒一起玩,好不好?”

朱元璋強打精神:“孩兒,父皇生病了。”

安慶公主學著張美人的樣子,摸摸朱元璋的頭說:“父皇乖乖地睡一覺,醒來病就好了!”

朱元璋深情而留戀地看著寶慶公主。惻隱之心由然而生,閉上雙眼說道: “張美人,你,就不必隨朕一起去了,留下來好生照料朕的小女兒吧!”朱元璋金口一開,張美人揀回了一條命。

朱元璋懷著對權力的不捨和不盡的憂慮走了,和他一起走的還有46位妃子。

張玄妙美人得已倖存於世,是安慶公主給她帶來的福音,是朱元璋想給安慶家的溫暖,是朱元璋對么女的舔犢之情救了她。

二、朱元璋害怕外戚專權,而張美人只生了安慶公主,無後顧之憂。

朱元璋對後宮佳麗娶之如珠玉,棄之如敝屣,除了對馬皇后尊敬有加,馬皇后去世後再沒立後。對其他女人興來寵幸萬端,厭時金口賜死,毫不猶豫。

朱元璋一生最佩服劉邦,時常學習漢史,對劉邦去世後呂后專權耿耿於懷,他的朱家天下思想比劉邦的劉家天下更勝一籌。

朱元璋絕不能重蹈劉邦的覆轍,讓呂后專權大封呂氏外戚的事件發生在大明王朝,所以下令讓所有嬪妃全體殉葬。

恰好張美人生的是位公主,不會發生母憑子貴母親和外戚攜手把控朝政,挾持天子的事。

因為安慶公主是個女兒身,不可能當皇上,對朱家天下不構成任何威脅,因而朱元璋才敢大膽的留下張美人。

一將功臣萬骨枯,何況是從布衣到開創帝業的朱元璋!他生前殺功臣,死時要嬪妃殉葬,其最根本目的只有一個:讓大明王朝世代相傳,千秋萬代永遠傳承,只要可能影響到大明江山社稷,再冤也得殺無赦!這是農民皇帝朱元璋的馭權之術。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朱元璋生前大招常放,明初三大案,前前後後殺死大大小小的官員十多萬,由此可見朱元璋的殺性有多重。朱元璋到了晚年,大家吊起來的心終於要放下了,沒想到朱元璋臨死前仍憋了一個大招,這個大招是給自己的女人的,那就是讓自己所有的賓妃殉葬。因此朱元璋的38個妃子盡數為其殉葬,但是卻唯獨留下了一個張美人,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張美人有一個當時僅三歲大的好女兒。


明初三大案

朱元璋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尤其是在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為了給自己的孫兒清除阻礙,一手製造了明初三大案,前前後後十幾萬人直接或者間接的死在了朱元璋的手裡,這時的朱元璋可以說是殺紅了眼。

臨終遺言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一個人在臨死的時候往往會發出善良美好的言語,但是朱元璋沒有,朱元璋的臨終遺言仍然殺性十足,下令讓自己的所有的妃子為自己陪葬,無論其出於何種目的,這種做法都有些喪失人性了。



為什麼偏偏放過了張美人

並不是因為張美人有什麼不同,而是歸功於張美人有一個好女兒。張美人為朱元璋生了一個小女兒,被封為寶慶公主,在朱元璋臨死時年僅三歲,朱元璋的年齡做寶慶公主的爺爺都有過之而無不及了,這就是帝王的好處。寶慶公主長相可愛,屬於那種萌小孩,又十分的乖巧懂事因此,朱元璋對這個小公主十分的喜愛,常讓其陪伴自己。


當時朱元璋已經病的很重了,一次寶慶小公主問朱元璋為什麼一直躺著不起來,朱元璋答到:“病了”,小公主又說“父皇一定會好起來的”,朱元璋說:“好不了了”,而這時小公主卻急哭了邊搖朱元璋的手邊說:“父皇一定會好起來的”,這時即便朱元璋殺性太重,也放下心中的戾氣了,於是便放過了寶慶公主的母親張美人,讓其撫養這個小公主,而其他的妃子則全部殉葬了。

個人觀點,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最具威嚴的君主,屬於一個眼神就能讓人心膽具寒的人,一個是秦始皇,一個就是朱元璋。氣場是一個很玄之又玄的東西,我認為朱元璋身邊定然會有一種氣場,別人現在朱元璋的身邊會不自然的瑟瑟發抖,而這種氣場就是所謂的殺氣,完完全全是殺人殺出來的,這就是朱元璋。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不喜歡吃白菜


朱元璋臨終時,命令所有愛妾殉葬,卻只留下了一個張貴妃,這是為什麼?

其實很簡單,全因張貴妃的女兒寶慶公主深得老朱的寵愛。 先來給大家介紹介紹老朱吧。

話說這老朱,就是個草莽皇帝。自漢高祖劉邦以來,還是頭一個。(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

老朱小時候家裡窮得很,靠給地主放牛為生。後來逃難當了和尚。戰亂年代,到處都鬧饑荒,廟裡也得不到施捨。他只能出來流浪,乞討。


(乞討)

後來,天災頻繁,四處百姓都揭竿而起,反抗暴政。老朱一合計,參軍還能混口飯吃,便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

剛開始,老朱只是想推翻暴虐的元朝,可誰知,命裡有時終須有,他從小兵做起,慢慢得到了郭子興的賞識。後來,他回鄉自立門戶,一步步攻城略地,最終一統江南,建立明朝。

(朱元璋祭天登基)

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是早年貧窮落魄的經歷,給老朱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在流浪的三年中,他邊走邊乞討。為了活命,年僅十七歲的老朱,學會了開口要飯,打架偷盜,替人背屍體,盜墓掘墳,強搶糧食。

老朱也從一個老實的農民家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殘忍,好猜忌、冷酷無情的人。

老朱的殘忍狡詐體現在哪裡呢?

第1, 他上位後屠殺了大量為他建功立業,出生入死的功臣。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 徐達。


(朱元璋和徐達)

徐達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功夫。他曾經在鄱陽湖之戰中打敗陳友諒,又麾師攻取淮東,並於兩年後攻克平江,滅張士誠。

旋即出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治,為明朝建立汗馬功勞。

不僅如此,徐達還是老朱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 可是老朱是怎麼對他的呢?

俗話說得好,狡兔死,走狗烹。儘管徐達生活簡樸,為人謹慎,還是引起了老朱的擔心。

關於徐達的死,民間有“賜蒸鵝”的說法。徐達生了毒瘡忌食發物,而老朱偏偏賜蒸鵝逼徐達吃,徐達含淚嚥下,結果毒發而死。


(賜吃鵝)

連開國功勳都慘遭毒手,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胡惟庸等大臣,都逃不過老朱的暗算,可見其心狠手辣,冷血無情。

第2, 便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殉葬。

殉葬制度,古已有之。後來斷斷續續,在老朱這裡又得以實行。

(殉葬坑)

那麼,老朱為何要恢復殉葬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 老朱這人,辛辛苦苦打下江山,總是擔心被別人奪走。

他生怕自己死後,留下來的妃子們勾結大臣禍亂朝政,或者私通他人給自己戴綠帽子,便在臨死前特別關照皇太孫建文帝,一定要把他生前的女人弄去陪葬。

(妃嬪殉葬)

其實,不過是老朱這人生性多疑殘暴罷了。他對這些侍奉過自己的妃子,沒有什麼感情,視之如草芥,自然殺了也就殺了。

那麼,老朱為什麼單單留下張貴妃呢?難道他對其寵愛有加嗎?

其實不然。 張貴妃為老朱誕下一女,名為寶慶公主。寶慶是老朱68歲才生的小女兒,而且聰明伶俐,最受老朱喜愛。

(寶慶公主)

老朱病重,纏綿病榻之時,張貴妃帶著寶慶來探望。寶慶看到父親生病,擔心不已,便哄他說,睡一覺就會好的。

看著這個年僅八歲的小女兒,對自己關懷備至,縱然是鐵石心腸的老朱,也不由得感動了。

想到以後她沒人照顧,老朱便決定留下張貴妃。

女兒的一席話,救了張貴妃的性命,而其他妃嬪卻都死於非命,真是令人唏噓。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