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淮河是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是古代“四瀆”之一,介於大江、大河之間,自然上處於南北過渡帶,文化上也處於南北過渡區域,因而擁有古老而多元的文化和風土人情,同時,淮河也是一條受了800年委屈的河流,在黃河的侵奪下,失去了入海故道。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淮河落日

淮河發源於河南、湖北交界處的桐柏山西北麓山谷,幹流由西向東流經河南、安徽和江蘇,流域面積達27萬平方公里,水系發達、河網稠密,加上肥沃宜耕的土地,很早以前就有人繁衍生息、發展生產,創造了多元的文化,也正因為水網複雜,能減緩行軍速度,淮河流域成為歷史上戰爭最頻繁的區域之一。

公元1128年,為了抵禦南下的金兵,南宋一方認為掘開黃河南堤,河水經泗水進入淮河;公元1194年,黃河南決,從此奪淮入海;一直到2003年,在無數治淮人的努力下,淮河入海水道初步成型,下面一起來看淮河是如何流到黃海的。

古老的淮河

早在“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禹貢》,成書於戰國時期)之前,淮河兩岸就有人類定居,石山孜文化先民選擇在地勢較高或人工堆積的階地上,以漁獵為生;但在公元前4100年左右,由於海平面突然上升,淮河流域洪澇災害頻發,石山孜文化斷代了,大約1000年後,淮河流域才有了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的遺蹟。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淮河是鳥翔獸集的地方,是水鳥的樂土,淮河流域先民多以鳥為圖騰,淮河也因鳥而得名,甲骨文中的“淮”由“水鳥”與“河川”構成,金文中的“淮”以“水”代替“河川”,“水鳥”則不變,隸書中的“淮”與今天無異,古人認為“山”加於“隹”之上為山至頂,那麼“水”加於“隹”旁是不是水至清呢?不得而知。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京杭運河

西漢後,黃河偶有染指淮河流域之事,但未對淮河水系造成影響,至少在12世紀之前,淮河水系相安無事,早期的灌溉、運河等水利成效卓著,吳王夫差調集民工,“舉鍤如雲”鑿邗溝,溝通了淮河與長江;隋煬帝發河南諸郡男女,開通濟渠,溝通淮河與黃河,淮河處於南北水運通道的關鍵位置,農業、商業有很好的發展,文化也表現為開放多元。

入海變入江

淮河從桐柏山而來,接納了北岸的清水河、洪河、潁河、芡河、渦河、濉河等河流和南岸的灃河、淠河、東淝河、白塔河等河流,在盱眙轉向東北,到淮陰後向東至雲梯關入黃海,這樣的景象持續到12世紀之前。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淮河水系

黃河向南改道之前就沖積著華北平原“遊蕩”,還在渤海西岸“填海造陸”,1128年,南宋對黃河人為決堤,埋下了黃河南決的隱患;金人佔有黃河後由於缺乏有效治理,黃河終於在1194年於今河南原陽決口。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濤濤黃河水直奔淮河流域,主流到淮陰奪下淮河的入海河道,河水帶來的泥沙很快淤高了淮河入海河道,河流排水不暢,把諸多中小湖泊填滿形成了洪澤湖,不久後,失去入海河道的淮河,衝破洪澤湖南堤,經三河入寶應湖,再借道高郵湖、邵伯湖委屈地投奔長江,在三江營匯入長江,成為其支流。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1841年至1843年,黃河連續3次決口;1851年,黃河還在豐縣北岸潰決;1855年,黃河在河南銅瓦廂向北改道,黃河從此告別淮河流域,卻留下了“爛攤子”,黃河夾帶的泥沙在數百年中已把淮河入海河道淤高,無法恢復如初,淮北平原仍然還是有雨澇災、無雨旱災的地方。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淮河入海水道入海閘門

新中國成立後,治理淮河成為重要的水利大事,從蘇北灌溉總渠到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治淮水利人花費數十年時間規劃淮河入海水道,在21世紀的曙光中,淮河入海水道初步形成。

開闢新水道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政府決心治理淮河,治淮工程於1951年10月拉開序幕,超過50萬人在沒有機械工具的條件下,在六個月內被移走1.83億立方米的土方,相當於一個人每個月運走150噸泥土,蘇北灌溉總渠誕生了,它是淮河洪澤湖排澇的入海通道之一,此外還有航運、發電、洩洪功能。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蘇北灌溉總渠

蘇北灌溉總渠的築成,只是治淮工程的開始,治淮工程歷時半個世紀,1998年10月,淮安市城東鄉舉行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開工典禮,先期試挖11.5公里河道,一年後,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開工建設,西起洪澤湖,東至扁擔港,與蘇北灌溉總渠平行。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淮河入海水道規劃了數十年,淮河下游兩岸的人們也期盼了數十年,2003年6月,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的主體工程完工,通水儀式在鹽城市濱海樞紐,意味著黃河奪淮800年以來,淮河缺失的入海通道初步恢復。

淮河終入海

160多公里的淮河入海水道,是無數治淮水利人的心血和智慧,淮河入海水道並非只是挖河道那般簡單,而是注入了現代治水理念,“泓灘結合”的方式不旦減少移民搬遷,還節約了土地,淮河入海水道由南北兩條偏泓組成,二河、淮安、濱海、河口樞紐與淮阜控制工程屹立其間。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河道立交樞紐獨具匠心,淮安樞紐的淮河入海水道下穿京杭運河,成了靚麗風景,濱海樞紐的淮河入海水道與通榆河、204國道立體交叉,儼然水利公園,這些河道立交樞紐避免了各水系間的相互干擾。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淮安樞紐

洪澤湖東緣的二河樞紐,是淮河入海水道第一道門,注入洪澤湖後的淮河水從這裡開始,在入海水道的引導下,緩緩流向黃海,從洪澤湖畔到黃海之濱,淮河入海水道不僅是洪水通道,也是綠色的生態通道,南北偏泓灘面、堤防生機勃勃,2006年,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獲得了“魯班獎”。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今天,淮河在洪澤湖中形成了“一河入江、四河入海”的排洪格局,65%的水往長江,剩下的水分淮沭新河、淮河入海水道、蘇北灌溉總渠、廢黃河入黃海,雖然淮河沒有完全實現獨流入海,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更多實現行洪功能,但是至少也實現了還入海水道於淮河的願想。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淮河兩岸

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治理中,淮河下游水患逐步減少,淮北平原恢復生機,淮河人總說“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即使淮河失去了入海故道,淮河人都是對淮河懷有深深眷戀,治淮水利人與淮河人一直在“撫慰”和消解淮河的委屈,一直在期盼淮河能再次發出閃閃的光芒,他們也將等到這樣的光芒。



  • 《淮河流域古文化與中華文明》,作者:楊育彬、孫廣清
  • 《建國以來淮河流域水患災害及其治理》,作者:於文善、胡亞魁
  • 《淮河入海水道:現代水利工程理念的結晶》,作者:戴元峰


缺失入海河道800年,淮河如何流向黃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