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死亡質量排名”曝光:有尊嚴地死去比什麼都重要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直面死亡會引發焦慮,卻也有可能極大地豐富你的整個人生。——歐文·亞隆

中國法律以心肺死亡來判定人的死亡,而其他國家基本都是以腦死亡來定義死亡。

在基督教徒看來,我們所認為的死亡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死亡,而是沉睡。

他們最終會由上帝帶領走向另一個世界,死亡對於基督教徒而言,並不是恐懼、漫長的黑夜,而是光明。

我們可以看到,基督教徒是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看待死亡的,甚至從某些方面,他們對於死亡有一種強烈的渴望。

“國人死亡質量排名”曝光:有尊嚴地死去比什麼都重要

死亡與痛苦貫穿整個藝術史,這個主題的歷史甚至遠超基督信仰的歷史,藝術讓人永生,也讓死亡延續。

荷馬在《伊利亞特》中感嘆:“可悲的凡人,像落葉一樣,曾經蔥蔥郁郁,享用大地的果實,也終有一天,他們會枯竭衰老,步入永劫。”

死亡:是為了更好的存在

西方觀念中,“人是理性的動物”,也有為了死而死的極端理想主義者。

死亡是人生最後的審判員,它一直就在我們身邊,並伴隨著我們成長。即便在我們年輕時,它也用隱身的方式來觀察你;當生活旅途的考驗面臨終點,它會逐漸現身,並取得勝利。

古埃及人對死亡毫不畏懼更不避諱,在他們看來,生、死的界限並不明確,死亡並非生的終結,而是肉體停止靈魂步入永生的開始。

“國人死亡質量排名”曝光:有尊嚴地死去比什麼都重要

埃及豔后克里奧帕托拉與屋大維在海戰中落敗,以毒蛇咬自盡,從容赴死。木乃伊、金屍面具、石棺、雕像都是為了迎接死亡和永生的到來。

古希臘柏拉圖宣稱研究哲學就是為了練習死亡,而亞里士多德則認為既然我們從出生便註定是一個將死之人,那應該通過知識與沉思讓靈魂不死。

海德格爾的觀點是,死即“向死亡的存在”,又稱“向死而生”。人只要還沒有去世,就以向死而生的方式活著,也就是一直在“有死”和“能死”之間活著。

在我國,死一直是個避諱談及的話題,大多數父母直接對死亡問題迴避,導致孩子沒有形成一個正確的生死觀,這樣的後果就是讓絕大部分的人難以接受和麵對死亡。

“國人死亡質量排名”曝光:有尊嚴地死去比什麼都重要

因此,當親人在面對死亡威脅時,我們的想法只有一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讓他活著,無論是哪種活法,只要他活著。

這種對親人生命的竭力挽留固然讓我們感動,但是那些家屬有真正思考過患者的感受嗎?

死亡的幸福指數

經濟學人智庫對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調查後,發佈了《2015年度死亡質量指數》報告;英國位居第一,中國排名第71。

在1999年,文豪巴金先生入院,一番搶救後,終於保住了生命,但從此插上鼻管,每次換管子時他都被嗆得滿臉通紅,由於長期插管,他下巴脫臼,只好把氣管切開,用呼吸機維持呼吸。

巴金先生想放棄這種生不如死的治療,可是他沒有選擇的權利,因為家屬不同意。

“國人死亡質量排名”曝光:有尊嚴地死去比什麼都重要

每一個愛他的人都希望他活下去,哪怕是昏迷,哪怕用呼吸機維持,無論是哪種方式,只要心臟還在跳動即可。

就這樣,他在床上煎熬了整整六年。

他說:長壽是對我的折磨。

在被病痛摧殘的極度痛苦之下,死亡才是最好的治療。

另類的死亡態度

自殺,現在已經成為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

迪爾凱姆給自殺的定義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並知道會產生這種結果的某種積極或消極的行動,直接或間接地引起了死亡。

自殺與任何一種死亡一樣,即死亡同質性。作家自殺,有些是為了名聲,構成一種消解真實與虛假的對立;抑鬱症患者自殺,不是自殺,而是病逝。

存在主義將死亡視為其理論的核心命題之一,死亡雖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角度卻能夠讓人們獲得拯救。

“國人死亡質量排名”曝光:有尊嚴地死去比什麼都重要

在病重患者看來,痛苦的生存已經失去了生活的意義,結束痛苦,選擇有尊嚴的死去是最好的方式。

安樂死,便成為了許多患者所理想的結局。

死亡可以看作是生的一部分,出世入世,每個人都在苦苦尋求自我與現世的平衡,最終歸於平靜。

只有對死亡的本質瞭解越深,才能對生命的真諦理解得越透,尊重死亡,就是敬畏生命。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