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城的變遷

華州的命名,就因為境內有華山。

古代地名,許多以大山大水取名,華山腳下設州郡,自然以華山命名。華縣古稱鄭縣,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在鄭縣設郡,轄今華縣、華陰地區,因華山在轄境內。故名華山郡。北魏太和十一年(487),今渭南市大部分地區設置了一個州,治所初在李潤堡(今蒲城永豐一帶),後移至今大荔縣,因華山在其轄境,故稱華州(有人稱其北華州)。39年後,將今華縣、華陰、合陽、韓城等地從北華州劃出,另設東雍州,治所在鄭縣(今華縣)。這時的華州境內沒有了華山,不免有“名不正言不順”之憾,所以東雍州設置28年後的西魏廢帝三年(554),將境內有華山的東雍州改名為華州,而將境內沒有了華山的北華州,改名為同州(以治所在古同國得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華州之名來源於華山,對於這一點,宋朝大詩人陸游在《老學庵筆記》卷三中更是直截了當地說:“華州以華山得名。”明代所修的《華州志》亦云:“華州以華山為名。”清代的《陝西志輯要》也記:“華州在華山下,故名。”隋、唐、五代、宋、金、元、明各朝,華州所轄縣變化較多,但華州州治始終在今華縣,華陰也一直屬於華州管轄,自然華山也在其轄境內。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後,華州不再管縣,只治理今華縣地區,降為縣一級的散州,華山已在其轄境之外,但州名因循未改。1913年,華州改為華縣,此名延續至今。這就是華縣因華山而得名的來龍去脈。應當說:“華縣以華山得名”,也可加簡要說明為:因為華縣古稱華州,華縣之名脫胎於華州,而華州的命名是因其州境內有華山。

大唐王朝的唐代宗永泰元年,即公元765年,在今華縣城的位置上,一座新城建成了,這就是華州城。此後,這個城市雖在1250年的歷史風塵中飽經滄桑,但始終屹立在這個位置上不動。

華州,作為一級行政區劃,始於南北朝的西魏廢帝三年(554),當時的州城並不在今縣城位置,而是在今赤水鎮的郭村,郭村村名的來歷,即因此地曾為城郭而得名,非因郭姓聚居而來。53年後的隋朝大業三年(607),撤華州建制,華州城也被廢棄。唐朝建立時,於武德元年(618)又恢復華州,武德四年(621)在被廢棄的華州城東一里處再建了華州城。這一時期華州城的規模已不知曉。時隔144年,即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鎮國軍節度使兼華州刺史周智光在今縣城處重建新的華州城。這就是今華縣城城市建設的濫觴。

永泰元年所建華州城的規模較大,唐以後的五代、北宋、金各朝,華州城基本維持了唐代格局,元朝時雖在西北隅有拓修,但變化有限,我們可以統稱這一時期的華州城為唐華州城。《續華州志》記這個華州城“周七里一百五十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其遺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有許多保存,縣城建局當時對此作了勘察,結果是,唐華州城的遺蹟共長約8500米,也就是說,唐城的周長大約十七華里,《續華州志》的“周七里”,應為“周十七里”之誤。

經勘查,唐華州城(包括元代拓修部分)的北城牆,東起今東關以北一二百米處,向西經華州街道辦事處潘陳村、張場村之南,溫家巷以北等處,至華州街道辦楊巷村北二三百米處為止。今華縣城關棉絨廠廠區北牆,有一段30多米長、3—5米高的土夯高臺,就是這一段城牆保存至今的珍貴遺蹟。

唐華州城的西城牆,北起今華州街道辦楊巷村村西,向南經鐵爐巷村西,變成東西向,經鐵爐巷村南,又折向南,經崖坡村東,再折向東,在今華州街道辦吳家村南、馬泉堡南,變成東西向的南城牆。

唐華州城的東城牆,北起東關郭子儀祠東二三百米處,向南經蓮花寺鎮封官臺村西、瓦頭村西、蟲陳村東,再折向西南,經西寨村西,在馬泉堡村東與南城牆相接。

唐華州城的規模是比較大的,今華縣城時至上世紀八十年代,都沒有達到當時華州城的規模。唐代華州是京城長安的東方門戶,近畿上輔之地,“百郡之首”(韓愈語),轄鄭縣(即今華縣)、華陰(含潼關)、下邽(今渭南臨渭區北)等縣,因此唐代華州城的規模,是當時華州政治軍事位置重要性的體現。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華州發生了毀滅性大地震,包括城牆在內的所有建築物均倒塌。嘉靖三十五年(1556),當時的華州知州朱茹重建了華州城牆。這次建的州城比唐城縮小,其北城牆仍為唐華州城的北城牆,但西、南、東三個方向向裡收縮。西城牆和北城牆的連接處,大體在北環路與新秦北路相交處附近,然後西城牆向南,經今西關街東口,沿新秦北路西側延伸,約止於今醬園住宅小區一帶。南城牆約西起醬園住宅小區一帶,東經物資局住宅小區南、南街南口,再向東延伸到今蓮花寺鎮西寨村西二三百米處。東城牆大體南起西寨村西,經今少華中學校園內,再向北,至老西潼公路(柳枝至赤水公路)三門巷北口與東關之間,然後沿西北方向與北城牆相接。

明朝大地震後重建的華州城,據上世紀初《重修華縣縣誌稿》卷三記:“周長九里”,東南西北各有一城門,門上皆有城樓。其西門約在今西關街東口,門曰“望安”,樓稱“挹渭”。東門約在今三門巷北口與東關之間,門曰“鎮潼”,樓稱“鎮華”。南門約在今城內村南街南口(教師進修學校大門北百米),門曰“見山”,樓稱“瞻華”。北門位置不詳,門曰“帶渭”,樓稱“通渭”。

這個時期的華州,雖已不是近畿之地,地位較唐代大為下降,但仍為關中東部重鎮,轄華陰(含潼關)、蒲城等縣(鄭縣已省縣入州)。州城規模雖然比唐代縮小,但仍相當可觀。

時至清朝,相當長的時間裡,華州城的規模仍與明代相當。乾隆元年(1736)始,華州不再管縣,降為相當於一個縣的散州(雖仍稱為州,實為一縣)。政治地位進一步的下降。再加上清朝末年的戰亂頻仍,天災不斷,經濟凋敝,人口銳減,華州城已是“幅員寥闊,年久坍塌,居民鮮少,難資守衛”(清《三續華州志》卷二)。同治七年(1868),華州知州王贊襄遂再次收縮州城,重修了一個小城。這個華州城的東城牆、南城牆依原來的舊城牆,另新筑西城牆、北城牆。西城牆北起今鹹林中學教職工住宅區西北角,向南經鹹林中學西校門,延伸到法院住宅小區,再向南與舊南城牆相接。北城牆西起今鹹林中學教職工住宅區西北角,沿鹹林中學北院牆向東,經少華中學北200米處,與舊東城牆相接。這時的華州城周長“四里一分”,上世紀初,有人精確測量為2394.55米。這個規模,不但難與唐華州城相比,就是與明華州城相比,也難以望其項背。同治七年修築的華州城西門,建在今絲巷路北口與法院住宅小區之間,門曰“鎮乾”。北門建在今三門巷路與鹹林中學北院牆相交處,門曰“拱極”。當時未建東門。到了光緒元年(1875),知州俞志敬添修了東門,位置約在今華州街道辦城內村民委員會辦公室東一二百米處(蓮花寺鎮西寨村西北),門曰“延春”。

上述在今縣城位置,於唐朝永泰年間、明朝嘉靖年間及清朝同治年間的三次重要的城郭建設(小規模整修不算),被稱為“三築華州城”。

上世紀初期,華州改為華縣,縣城延續清末華州城的規模,沒有什麼變化。1949年以後,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城牆的軍事防禦作用已無,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原城牆、城門逐步廢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縣城建設開始突破上世紀初期的州城、縣城範圍,漸達明朝嘉靖年間的水平。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華縣城的建設更有突飛猛進的發展,城市的規模範圍逐步達到並最終超過唐朝永泰年間的華州城。2015年10月,國務院批准華縣撤縣設區,新設立的渭南市華州區,以原華縣的行政區域為華州區的行政區域。2016年1月22日,華州區正式揭牌,標誌著華縣結束了置縣2000餘年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