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城的变迁

华州的命名,就因为境内有华山。

古代地名,许多以大山大水取名,华山脚下设州郡,自然以华山命名。华县古称郑县,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在郑县设郡,辖今华县、华阴地区,因华山在辖境内。故名华山郡。北魏太和十一年(487),今渭南市大部分地区设置了一个州,治所初在李润堡(今蒲城永丰一带),后移至今大荔县,因华山在其辖境,故称华州(有人称其北华州)。39年后,将今华县、华阴、合阳、韩城等地从北华州划出,另设东雍州,治所在郑县(今华县)。这时的华州境内没有了华山,不免有“名不正言不顺”之憾,所以东雍州设置28年后的西魏废帝三年(554),将境内有华山的东雍州改名为华州,而将境内没有了华山的北华州,改名为同州(以治所在古同国得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州之名来源于华山,对于这一点,宋朝大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三中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华州以华山得名。”明代所修的《华州志》亦云:“华州以华山为名。”清代的《陕西志辑要》也记:“华州在华山下,故名。”隋、唐、五代、宋、金、元、明各朝,华州所辖县变化较多,但华州州治始终在今华县,华阴也一直属于华州管辖,自然华山也在其辖境内。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后,华州不再管县,只治理今华县地区,降为县一级的散州,华山已在其辖境之外,但州名因循未改。1913年,华州改为华县,此名延续至今。这就是华县因华山而得名的来龙去脉。应当说:“华县以华山得名”,也可加简要说明为:因为华县古称华州,华县之名脱胎于华州,而华州的命名是因其州境内有华山。

大唐王朝的唐代宗永泰元年,即公元765年,在今华县城的位置上,一座新城建成了,这就是华州城。此后,这个城市虽在1250年的历史风尘中饱经沧桑,但始终屹立在这个位置上不动。

华州,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始于南北朝的西魏废帝三年(554),当时的州城并不在今县城位置,而是在今赤水镇的郭村,郭村村名的来历,即因此地曾为城郭而得名,非因郭姓聚居而来。53年后的隋朝大业三年(607),撤华州建制,华州城也被废弃。唐朝建立时,于武德元年(618)又恢复华州,武德四年(621)在被废弃的华州城东一里处再建了华州城。这一时期华州城的规模已不知晓。时隔144年,即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镇国军节度使兼华州刺史周智光在今县城处重建新的华州城。这就是今华县城城市建设的滥觞。

永泰元年所建华州城的规模较大,唐以后的五代、北宋、金各朝,华州城基本维持了唐代格局,元朝时虽在西北隅有拓修,但变化有限,我们可以统称这一时期的华州城为唐华州城。《续华州志》记这个华州城“周七里一百五十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其遗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许多保存,县城建局当时对此作了勘察,结果是,唐华州城的遗迹共长约8500米,也就是说,唐城的周长大约十七华里,《续华州志》的“周七里”,应为“周十七里”之误。

经勘查,唐华州城(包括元代拓修部分)的北城墙,东起今东关以北一二百米处,向西经华州街道办事处潘陈村、张场村之南,温家巷以北等处,至华州街道办杨巷村北二三百米处为止。今华县城关棉绒厂厂区北墙,有一段30多米长、3—5米高的土夯高台,就是这一段城墙保存至今的珍贵遗迹。

唐华州城的西城墙,北起今华州街道办杨巷村村西,向南经铁炉巷村西,变成东西向,经铁炉巷村南,又折向南,经崖坡村东,再折向东,在今华州街道办吴家村南、马泉堡南,变成东西向的南城墙。

唐华州城的东城墙,北起东关郭子仪祠东二三百米处,向南经莲花寺镇封官台村西、瓦头村西、虫陈村东,再折向西南,经西寨村西,在马泉堡村东与南城墙相接。

唐华州城的规模是比较大的,今华县城时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都没有达到当时华州城的规模。唐代华州是京城长安的东方门户,近畿上辅之地,“百郡之首”(韩愈语),辖郑县(即今华县)、华阴(含潼关)、下邽(今渭南临渭区北)等县,因此唐代华州城的规模,是当时华州政治军事位置重要性的体现。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华州发生了毁灭性大地震,包括城墙在内的所有建筑物均倒塌。嘉靖三十五年(1556),当时的华州知州朱茹重建了华州城墙。这次建的州城比唐城缩小,其北城墙仍为唐华州城的北城墙,但西、南、东三个方向向里收缩。西城墙和北城墙的连接处,大体在北环路与新秦北路相交处附近,然后西城墙向南,经今西关街东口,沿新秦北路西侧延伸,约止于今酱园住宅小区一带。南城墙约西起酱园住宅小区一带,东经物资局住宅小区南、南街南口,再向东延伸到今莲花寺镇西寨村西二三百米处。东城墙大体南起西寨村西,经今少华中学校园内,再向北,至老西潼公路(柳枝至赤水公路)三门巷北口与东关之间,然后沿西北方向与北城墙相接。

明朝大地震后重建的华州城,据上世纪初《重修华县县志稿》卷三记:“周长九里”,东南西北各有一城门,门上皆有城楼。其西门约在今西关街东口,门曰“望安”,楼称“挹渭”。东门约在今三门巷北口与东关之间,门曰“镇潼”,楼称“镇华”。南门约在今城内村南街南口(教师进修学校大门北百米),门曰“见山”,楼称“瞻华”。北门位置不详,门曰“带渭”,楼称“通渭”。

这个时期的华州,虽已不是近畿之地,地位较唐代大为下降,但仍为关中东部重镇,辖华阴(含潼关)、蒲城等县(郑县已省县入州)。州城规模虽然比唐代缩小,但仍相当可观。

时至清朝,相当长的时间里,华州城的规模仍与明代相当。乾隆元年(1736)始,华州不再管县,降为相当于一个县的散州(虽仍称为州,实为一县)。政治地位进一步的下降。再加上清朝末年的战乱频仍,天灾不断,经济凋敝,人口锐减,华州城已是“幅员寥阔,年久坍塌,居民鲜少,难资守卫”(清《三续华州志》卷二)。同治七年(1868),华州知州王赞襄遂再次收缩州城,重修了一个小城。这个华州城的东城墙、南城墙依原来的旧城墙,另新筑西城墙、北城墙。西城墙北起今咸林中学教职工住宅区西北角,向南经咸林中学西校门,延伸到法院住宅小区,再向南与旧南城墙相接。北城墙西起今咸林中学教职工住宅区西北角,沿咸林中学北院墙向东,经少华中学北200米处,与旧东城墙相接。这时的华州城周长“四里一分”,上世纪初,有人精确测量为2394.55米。这个规模,不但难与唐华州城相比,就是与明华州城相比,也难以望其项背。同治七年修筑的华州城西门,建在今丝巷路北口与法院住宅小区之间,门曰“镇乾”。北门建在今三门巷路与咸林中学北院墙相交处,门曰“拱极”。当时未建东门。到了光绪元年(1875),知州俞志敬添修了东门,位置约在今华州街道办城内村民委员会办公室东一二百米处(莲花寺镇西寨村西北),门曰“延春”。

上述在今县城位置,于唐朝永泰年间、明朝嘉靖年间及清朝同治年间的三次重要的城郭建设(小规模整修不算),被称为“三筑华州城”。

上世纪初期,华州改为华县,县城延续清末华州城的规模,没有什么变化。1949年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墙的军事防御作用已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原城墙、城门逐步废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县城建设开始突破上世纪初期的州城、县城范围,渐达明朝嘉靖年间的水平。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华县城的建设更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的规模范围逐步达到并最终超过唐朝永泰年间的华州城。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准华县撤县设区,新设立的渭南市华州区,以原华县的行政区域为华州区的行政区域。2016年1月22日,华州区正式揭牌,标志着华县结束了置县2000余年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